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51节

  “陛下容禀。太祖所修《女训》有言,凡天子、亲王之后、妃、宫嫔,慎选良家女为之,进者弗受。故我朝后、妃多采之民间。”

  见到韩爌被砸,礼部尚书孙如游这个时候出来道。

  “若定国公府千金入宫,恐与祖训不符。”

  “朕若是没记错的话,懿文太子妃乃是开平王常遇春之女,成祖徐皇后乃是中山王徐达之女,以太祖所为,符合太祖所修《女训》吗?”

  看着礼部尚书孙如游,朱由校脸上带着怪异的笑容问道。

  “这。。。”

  听到皇帝的话,孙如游顿时就呆住了。

  朱元璋定的祖制,朱元璋自己都不遵守。

  好家伙,这叫什么,以其人之道还治其身吗?

  “今天众臣都在,朕就问你们一句。”

  看着说不出话来的孙如游,朱由校一甩袖子。

  谣言传的满京城都是,他现在是骑虎难下。

  那徐家的姑娘说句实话,一面之缘,只是觉得姐妹两打闹可爱,其他的一概不知。

  能不能担当起大明皇后的重责,他也不知道。

  大不了,将来若是不合适,就废后。

  但现在,事情已经不是立谁为后的问题了,而是砍断这些个狗东西伸向宫内的爪子。

  今天这个事必须定下来。

  想到这里,朱由校看向在场问道。

  “朕立徐家姑娘为后,能不能!”

  听到皇帝的话,堂口上顿时一片寂静。

  “陛下为天下之主,立谁为后,俱以陛下所好。”

  诡异的沉默过后,看到没人有动作,吏部尚书周应秋心一横,当即先是拱手,而后就是一个大礼,叩首道。

  “臣请陛下乾纲独断。”

  “臣请陛下乾纲独断。”

  听到周应秋的话,毕自言、袁世振等中立派官员,以及英国公、定国公等勋贵人也跟着叩首道。

  毕自言等人的想法很简单,别管是谁,是个女人,能生孩子就行。

  前段日子孙如游上书选秀的奏章被批回去,但大伙儿不放心啊。

  虽然皇帝的理由是自己身体没长好,但大明有过武宗这个例子后,谁能安心?

  现在皇帝终于对女人感兴趣了,那就先别管是谁家的姑娘了,先生孩子,有后就行。

  而英国公、定国公等人则是迫切希望皇帝打开这个勋贵之女能入皇宫的口子,这对于他们拿回朝堂话语权有重要意义。

  谁愿意做个被人欺凌的破落户勋贵?

  “臣。。臣。”

  注意到身边很多人都已经叩首同意,韩爌支支吾吾的说不出个话来。

  干涉后宫,是他们文官用了几代人,好不容易才拿到的权力,万万是不愿意就此让皇帝给拿回去的。

  “不同意的人,是觉得大明的皇帝配不上定国公家的姑娘。”

  看到有人保持沉默不说话,朱由校突然喝问道。

  “还是定国公的姑娘配不上我大明的皇帝!”

  “臣等不敢。”

  见到皇帝明显已经是气头上了,在场还犹豫的官员纷纷叩首。

  这下,韩爌等心中有“鬼”的人也不敢再鹤立独行,纷纷叩首。

  “哼!”

  见到众人服软,朱由校一甩袖子,向堂后走去。

  “传诏,立定国公府的姑娘为后,让钦天监算日子,礼部去准备。”

  “臣领旨。”

  闻言,孙如游也不怠慢,当即拱手接了任务。

  他的职责不是和皇帝顶牛,而是维护大明礼制,确保皇帝所为不会违背大明礼法,或者给皇帝洗地。

  既然现在皇帝用太祖所为反驳太祖所定《女训》,那皇帝立谁为后,他是一点儿的意见都没。

  在后堂坐下,接过小太监递来的茶水,朱由校的嘴角露出一抹冷笑。

  朱元璋定皇后从民间小家小户中选,目的是为了防止外戚篡权,通俗的说,就是防止出现个大明版的杨坚或者李渊。

  但朱元璋千算万算,没算到从民间小民小户选出来的后宫女子,百分之八十的几率,政治倾向都是倒向文官的。

  ps:部分秀女出自军官阶级,基本都是百户、千户,往上就没了。

  朱元璋没算到,若是皇帝英年早逝,偏向文官的皇后会给帝国培养出个什么玩意儿来。

  历史已经告诉了我们:永城主簿孙忠的女儿孙太后,培养出个朱祁镇,拉着大明最精锐的武勋集团——五军都督府,跑出去送了一波,直接抽了武勋的骨头。

  朱元璋更没算到,若是皇帝耳根子软,偏向文官的皇后会给帝国继承人问题带来什么灾难:明孝宗的老婆,国子监监生张峦的女儿孝康敬皇后——只有朱厚照一子。

  顺带一提,可笑的弘治中兴期间,放弃玉门关以西土地,正式推出了士人优免政策,可谓是给大明这列火车冲向悬崖狠踩了一脚油门。

  “也不知道后人说我是一见钟情,还是见色起意。”

第166章 朕着急娶媳妇,从速

  随着皇帝非常强硬的定下定国公的侄女入主坤宁宫,整个朝堂顿时就热闹,或者说干脆就分裂了。

  文官分为两派,一派是以周应秋为首的投机系和毕自言为首的实干系,这派的意思很明确,赶紧让皇帝把皇后娶了,然后生个大胖小子,早定国本。

  趁着皇帝现在还没动过女人,这个徐婉儿入主坤宁宫,最好能赶快生个嫡长子,可千万别再搞个国本之争出来了。

  第二派则是以韩爌、张问达为首的东林,亓诗教为首的齐楚浙党等等不识时务的玩意儿。

  反对,坚决反对。

  这个时候哪儿还有什么党派之分,这些人连章上书劝说皇帝,意思只有一个:说什么民间有更漂亮,更贤惠的,以及徐婉儿入主坤宁宫有违祖制。

  本质上就是一个:武勋贵女不能入宫。

  这些人私下还有一个论点:徐婉儿不贤,身为女子,当街乱逛,不然怎么会上街让皇帝看到呢?

  这些人的本质上,还是想要将爪子伸进皇宫,不然皇帝真就想干啥干啥了。

  就比如说国本之争。

  若是没有李太后反对,万历可能就真的立福王为太子了。

  双方的争论导致民间流言纷纷,说什么皇帝是个色中饿鬼之类的话。

  对此,锦衣卫于是又往西山矿场送了三千多人。

  对于抓人的原因,许显纯表示,京城的流民太多了,根本抓不完。

  这些人是不是流民不知道,横竖嘴上是不怎么不干净。

  而勋贵这边就团结的多了,因为徐婉儿之父徐希华已亡,是由大伯定国公徐希臯抚养长大的,所以要避嫌。

  故此以驸马都尉成国公朱纯臣、英国公张维贤为首,凡在京勋贵联名上表,表示皇帝贵为天下之主,功勋贵女想娶谁就娶谁。

  对于朝臣的上书,朱由校的选择是理都不理,天天催促礼部搞快点儿。

  而礼部尚书孙如游真的算的上是“皇党”,啥事儿都以皇帝为主,皇帝说啥就是啥。

  既然皇帝在催,那就办加急。

  这边朝臣还没争论出个统一口径呢,那边他就已经上书请于闰二月初十行纳采之礼了。

  而随着皇帝同意在闰二月初十行纳采之礼。

  司礼监、内务府准备,虎贲卫拔营,伴随着皇帝再次回到了紫禁城中。

  天启元年,闰二月初十,壬午日。

  西历1621年,4月1号,愚人节。

  “你说这万历都给咱封了太孙儿了,怎么就不定个太孙妃呢。”

  面无表情的在宫女的伺候下穿戴着衮冕服,朱由校这会儿突然后悔娶媳妇儿了,这礼节也太繁琐了。

  随着皇帝穿戴好衮冕服,从起步的那刻起,就有音乐奏了起来。

  而此刻,乾清宫的门外,京城但凡能到场的官员都到了。

  文武两侧分立,脸上带着笑容,相互之间聊着小天。

  对于在场的人来说,虽然大伙儿都是三朝老臣,但皇帝大婚也是稀奇事。

  上一个大婚的皇帝是万历,但那是在万历六年,年仅十四岁的万历娶了年仅十三岁的王皇后。

  四十二年前的事情,见过的人这会儿基本搁棺材里睡觉了。

  不管是赞同还是不赞同,流程已经开走,那就没停下来的可能。

  这个时候谁要敢跳出来唱反调,那是要被锦衣卫拖出去活剐的。

  伴随着乐声,在乾清宫大殿内后的桌子上坐下。

  朱由校好奇的左右看了看。

  左手边的是节,右手边是诏书。

  桌子上放着的则是一堆礼物,都是皇家御制的事物,从内库里翻出来的。

  “宣~”

  见到朱由校已经坐好,刘时敏一甩手中拂尘,尖声道。

首节 上一节 151/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