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朕的大明朕做主

朕的大明朕做主 第141节

  “叶大学士那边,有复启的消息吗?”

  范进雄重新在椅子上坐下,幽幽的问道。

  “还没有。”

  黑暗中,传出一个声音,缓缓的道。

  “我听说,韩阁老去叶大学士府上拜访,却吃了闭门羹。”

  “哦?”

  “听说是偶感风寒,暂不见客。”

  “我二弟呢?”

  “还没消息传回来。”

  闻言,那人叹了口气。

  “辽东的鲁云飞、赵开来让锦衣卫抓了。”

  “二爷的整支商队,活不见人,死不见尸。”

  “是吗?”

  十日时间不到,大明京城就成了一个高压锅,而且还让人把盖子给炸飞了。

  新的盐政在京城传的沸沸扬扬,谣言漫天乱飞。

  这些日子,总督盐政改革的袁世振日子过的可谓是苦哈哈的。

  每天白日去户部上班,都有人搁路上骂他,乃至于丢菜叶子砸他的车架。

  得亏他身边有锦衣卫保护,不然袁世振都担心哪天晚上睡觉起来,他就被人给绑到荒郊野岭了。

  而住在南海子的朱由校也没躲过这波风浪。

  当然,这些相比于历史上的那些个事情,都属于小打小闹。

  有了前几次对于敢搞事儿之人的暴力惩处。

  如今没那个没脑子的蠢货敢再琢磨着搞个什么午门血案、左顺门之变的事出来。

  不过,这人虽然是没来,但通过内阁送到南海子的奏章却是多了起来。

  “造谣一张嘴,辟谣跑断腿啊。”

  看着摞起来的奏章堆,朱由校有些感慨。

  他给袁世振的命令是从长芦开始,然后再推行天下。

  不知道是哪个龟孙儿养的,居然传成了要全天下一起改。

  “《请开盐禁疏》”

  “自盐禁以来,京城盐价一日三变。。。”

  放下手中拿着的某个巡盐御史的奏章,朱由校心思微动。

  “浙江盐商知晓朝廷封禁盐场后,囤货居奇,哄抬盐价,致使各地的盐货奇缺,以至物价沸腾,民不聊生,臣奏请为天下计,开启盐禁,遏制盐价。”

  这是浙江道御史的奏章。

  一连看了十几道奏章,仿佛大明的盐明天就要全都吃完了,后天就是天下沸反。

  对于奏章中的内容,朱由校除了那些个盐商囤货居奇外,一个字都不信。

  他就不信,那些个盐商没库存,手里的盐是当天提当天卖!

  “张问达,这厮是转性了?”

  突然,朱由校的手中出现了一本特意挑选出来的奏本。

  “盐政事关天下安危,袁世振改革两淮盐法,盐税增收,其效显著,臣请以两淮纲盐法为例,速行天下。”

  看着张问达这个铁杆派东林居然上奏,说要将两淮纲盐法快速的推行天下,朱由校本能的就感到了不对。

  这些个清流东西,不一向是皇帝夹菜他转桌,皇帝敬酒他不喝,皇帝喝水他刹车的玩意儿么。

  怎么突然冒了个出来支持的?

  “无事献殷勤,非奸即盗。”

  眼睛眯起,朱由校给张问达的行为定了性质。

  “皇爷,这是袁侍郎的奏章。”

  就在这个时候,刘时敏捧着一本奏章悄咪咪的来到了皇帝身边。

  挥手屏退了堂中的太监,刘时敏小声的道。

  “袁侍郎想要将去年还没有销毁的部分盐引,私底下高价卖给那些盐商。”

  “嗯。。。嗯?”

  听到刘时敏说是袁世振的奏章,朱由校下意识的就要点头,但随即就察觉到了不对。

  “私底下卖去年的盐引,他哪儿来的?”

  “是从各课提举司、转运司搜出来的,虽然与官引一模一样,但银子却没有上缴朝廷,是这些衙门私下印制的。”

  刘时敏是知道袁世振计划的详细内容的,悄声道。

  “袁侍郎从内务府借了几个商人,打算从这些盐商身上刮一笔。”

  “五日之后,户部要划分北直隶各区域的售盐之权。”

  “划分凭据就是各家手中旧引数量,谁手中往年的旧引多,就分给谁。”

  “????”

  听着刘时敏的话,朱由校的头上冒出了一堆问号。

  因为往年朝廷超发盐引过多,在盐场提不出盐。

  所以这次盐政改革,某种程度上是在用划分区域、世袭罔替这两个条件来抵消掉这些超发的盐引。

  毕竟,纲盐法总共十纲,一个旧纲,九个新纲。

  不会真有人指望朝廷会兑现那个旧纲吧。

  但袁世振居然打算这么玩?

  锦衣卫查贪抄了各课提举司、转运司。

  你现在再把这些私下印制的盐引再卖一遍给这些盐商。

  这是吃了上家吃下家啊。

157.第157章 长芦拍卖告一段落

  157.

  2023-12-13

  户部衙门之内,一场别开生面的“拍卖会”正在进行。

  对于这场好戏,朱由校选择白龙鱼服,悄悄的来,躲在二楼看戏。

  长芦盐运司,下辖沧州、青州二分司,长芦、小直沽二批验所,二十四个盐场,各有一个盐课司,年办小引盐十八万八百余引。

  产出之盐供应北直隶、河南的彰德、卫辉二府。

  收到的盐税负责供应宣府、大同、蓟州三镇军饷,以及郊庙百神祭祀、内府羞膳及给百官有司。

  年入太仓银十二万两。

  从锦衣卫开始抓人那天起,从长芦盐运司提盐的商户都集中在了京城。

  别问是怎么知道消息的。

  袁世振这个损种特意派锦衣卫去给“友好”的通知了一下。

  不给面子,选择不来的,以后就别再售盐了,让抓住就等着全家上刑场吧。

  随着一群户部文书清点完在场的二十多个盐商带来的旧引,一阵抑扬顿挫的声音在户部大堂上传开。

  “彰德府赵氏,五千七百未兑旧引,得长芦之盐销往彰德之权,世袭罔替。”

  “顺天府李氏,七千五百未兑旧引,得长芦之盐销往卫辉之权,世袭罔替。”

  。。。

  北直隶八府二州,外带河南两府,一共选出了十二个商户。

  袁世振曾经在两淮玩过这套,现在有了皇帝在背后支持,以及对他方法的改良,搞起这套来,那是相当的驾轻就熟。

  坐在大堂中央的主位上,待文书念完新分配好的名额后,看着堂中众人道。

  “这旧引,就由各家得到售盐世袭罔替之权的人收购,日后由朝廷承兑,没问题吧?”

  “没问题。”

  “大人放心,我等回去后就运银给没选上的各位,收购盐引。”

  “就是就是。”

  旧引朝廷还是认的,虽然不知道猴年马月才能兑盐。

  但准户部尚书既然已经说了,那大伙儿就要给面子。

  听到袁世振的话,下面被选上的盐商当即就拍着胸脯表示道,这个就叫做体面。

  而那些没被选上的盐商,此时脸上也没见有多么的如丧考妣。

  交易早就在私底下进行完了。

  看着陆陆续续离开户部的盐商,朱由校不得不感叹一句,精彩。

  五天时间,足够这些盐商和他们背后的势力在私底下搞拼音交易了。

  在皇帝对于所有劝诫奏章都留中不发的状态下,谁脑子抽抽了继续上书啊?

  这个时候当然是抓紧时间往自家扒拉好处了。

首节 上一节 141/52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大唐军神,从灭突厥开始崛起

下一篇:我在水浒捡尸成圣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