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大明:朱标胞弟,史上最强逆子 第210节

  查抄孔府的活动,进行到了凌晨,这才把孔府藏宝全部搬出来,此时面对这么多银钱的士子,脑子昏昏沉沉。

  朱楷看着这些读书人,很是无奈……

  你们不要只读死书,要学会抬起头、睁开眼睛看世界啊,少年!

  “诸位都是读书人,道理比我明白的要多得多。”

  朱楷的语气中,带着些许困意,但声音依旧洪亮,中气十足道:

  “你们读书,信仰的是孔孟,而不是他们的后人!”

  说完,朱楷就让人把金银财宝打包收起来,统一登记造册后,送到应天府去。

  朱楷也喜欢钱,可这些钱财太过烫手,朱楷也没有什么心思去要这些东西。

  金银什么的,还是送给老朱去吧。

  他最喜欢的就是这些。

  至于这些名贵字画,给老朱也没什么用,还是交给自家媳妇吧。

  朱楷留下两句话就离开了,而他的话被一传十、十传百,很快整个鲁县的士子都知道了一件事:孔家完蛋了,他们这些读书人如果还想再考取功名,就不要成为孔家的依附。

  ……

  孔家藏着的金银,铺满了整个鲁县街道。

  这么说的确有夸张的成分在,但这并不影响消息传播出去,而且越传越离谱,但不管怎么传,‘视金钱如粪土’的衍圣公一脉,他们家比国库还要有钱这是真的。

  而起还有田契、房契,更是让孔克坚有了一个响当当的名号:孔半城!

  这里的半城,指的是整个齐鲁的一半。

  由此可见,衍圣公一门的财富有多少。

  以前还有士子信奉衍圣公一门,觉得他们都是读书人,可现在听到‘孔半城’的消息后,他们也产生了深深地质疑,不是说衍圣公一门都是读书人,视金钱如粪土吗?

  可为什么现在会有这么多钱?

  半个齐鲁啊,要知道现在的齐鲁,是包含了幽州以及燕京的齐鲁!

  不管如何,衍圣公一门跌落神坛是真的。

  胡惟庸也从莱州赶到鲁县,见到朱楷先拍了一顿马屁后,便被朱楷赶走去干活了,朱楷来到齐鲁一个多月的时间,就解决了倭寇和孔家,这基本上已经完成了他此次出行的任务。

  可朱楷并不想就这么简单的回去……回去有什么好的?

  一点意思都没有。

  朱楷还想着去晋西那和边境线上去转转呢,到时候在晋西和燕京买几块地,也是不错的嘛。

  朱楷把前面的事情做完,后续的收尾工作,就轮到胡惟庸去做了,他首先去见了孔克坚。

  来到鲁县牢房内,胡惟庸见到了衍圣公的第五十四世孙,这也是胡惟庸来到齐鲁后,第一次见到这位衍圣公。

  此时的衍圣公,完全就是一个枯瘦如柴的老头,头发蓬松,那模样真的是见者伤心,闻者落泪。

  连胡惟庸都不得不感慨一句:实在是太惨了啊。

  从天堂到地狱,不过是一念之间。

  不过,胡惟庸并没有同情他,孔克坚落得现在的下场,就是他自找的。

  胡惟庸站在孔克坚面前,居高临下的看着形容枯槁的老头子,一点都不讲武德,挪揄的说道:“衍圣公的第五十四世孙,孔克坚家主,别来无恙乎?”

  “胡惟庸?”

  孔克坚已经知道自己必死无疑,在说话的时候,也没有那么多的客气,直接称呼胡惟庸的名字:“看到我现在的样子,伱是不是很得意?”

  “得意谈不上,倒是给我自己敲响了警钟。”

  胡惟庸表示,他以后就算贪财,也不会像孔克坚一样,把自己家下面挖空,堆满金银财宝:“你们家的财富,比大明五年国库的收入都要多,恐怕得再加十年,才赶得上你们孔家的家产。”

  “哈哈哈,死了个孔家,富裕了大明,这不正是你们想看到的吗?”

  孔克坚在监狱中,就像悟道了一样,把朱楷和胡惟庸、吴祯对他们的针对想的明明白白:“你们针对我孔家,恐怕不是临时起意,在你们来之前,恐怕就已经计划好了吧?呵呵……你和太子有矛盾,我当时为什么会相信这个消息呢?你胡惟庸是一个十足的小人,你会在没有十足把握的情况下,和太子做敌人吗?好计划,真是好计划啊!”

  朱元璋也趁此机会,报了当初被孔家无视的仇,一举两得、一箭双雕!

  “不过,你又能得到什么呢?”

  孔克坚脸上露出挪揄的神色,看着胡惟庸:“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你胡惟庸给他们效死命,得罪了天下人,你能有什么好下场?呵呵!我在黄泉路上等着你。”

  “我吗?那你就不用操心了,我会活得很好,非常好。”

  胡惟庸想到朱楷,脸上不由得露出笑容:“至于你,想去黄泉路可没那么容易,殿下不让你死,你想死都死不了的。”

  孔克坚表示不相信,性命就掌握在他自己的手中,他如果真的想死,谁又能拦得住?

  “是不是觉得没有人能阻拦你?”

  胡惟庸此时已经化身恶魔,继续居高临下的看着孔克坚:“你死可以,你要想想你的家人啊,你如果死了,我敢保证,你的家人都会死的非常惨,男的我会做成人彘,女的我会卖到青楼,呵呵……想必有些特殊爱好的人,知道那些小娘子是衍圣公的后人,恐怕会非常有兴趣吧?”

  “你……”

  孔克坚瞪大了眼睛,他绝对想不到胡惟庸竟然会如此恶毒:“你这么做能得到什么?”

  “我能得到什么?与全世界为敌算不算?”

  胡惟庸笑的很开心,他胡惟庸的敌人越多,地位就越稳。

  只要朱元璋、朱标、朱楷在,朝堂上就永远会有他的一席之地。

  这就是小人的安身立命的办法。

  孔克坚想要和胡惟庸讲条件,可现在谈条件的机会已经失去,

  “孔大圣人,好好地活着吧……你的家族,包括依附在你家族的人,我会一个一个把他们揪出来的,天下读书人,不再以你孔家马首是瞻!”

  胡惟庸的话,孔克坚并不能理解,他还是那个固执的小老头而已。

  看到胡惟庸离开,孔克坚嗫嚅着嘴唇,想说话最终还是没有说出来。

  都这个时候了,求饶还有什么意义?

  胡惟庸是打定主意不会放过自己的,也不会放过孔家的,孔克坚不相信朱楷在没有朱元璋支持的情况下,敢出这么大的事情,他甚至都已经确定,在背后必然是朱元璋在搞小动作,朱楷和胡惟庸不过是抗推出来的人而已。

  朱元璋!

  孔克坚躺在监牢的茅草上,不知道是不是在后悔,当年对朱元璋的阳奉阴违。

  三天后,从孔家搬出来的资产全部查清,一架马车从齐鲁出发。

  在两千兵马的护卫下,去往应天府。

  而胡惟庸在见过孔克坚以后,便再次展开新的行动,在齐鲁,但凡和孔家有关系的,被胡惟庸全部连根拔起,有张麟在,甚至都不用胡惟庸出面,就从这些家族身上,狠狠地扒下来一层皮。

  这些家族把胡惟庸和张麟恨的啊,如果眼神能够杀人,两人现在连骨头渣都不会剩下。

  如此规模的大抄家行动,着实把齐鲁的士子给惊呆了,这简直是要把齐鲁掘地三尺的节奏啊,如果再这么下去,他们读书哪里还有什么前程?

  不行,必须要想办法,摆脱现在的局面。

  至于如何摆脱,大家都不知道,唯一能做的,就是到应天府,去找朱元璋告御状。

  朱楷都要把齐鲁的儒生给杀完了,你朱元璋难道就不管管吗?

  尤其是一些比较大的家族,他们为了自保,开始给士子们发路费,让他们跑到应天府去闹事,不能再让胡惟庸继续在齐鲁闹下去了,否则他们连活路都不会再有了。

  胡惟庸把孔家的主脉和支脉的家族从头到脚梳理一遍,把所有财产都登记造册后,第一时间就去见朱楷。

  而见到朱楷的第一句话就是:“殿下,这衍圣公的后代,还真的是富可敌国!真正的富可敌国啊!”

  “按照现在大明国库的收入,分布在齐鲁各地的所有孔家人所拥有的财富,是大明国库十五年的收入。”

  在说到这些财富的时候,胡惟庸激动的心、颤抖的手,满是不甘心的询问朱楷:“殿下,我们就这么把这些钱交给陛下么?太不值得了,如果我们只占一半的财富,我们就可以做很多事,殿下不是在做生意吗?只拿一半的钱,殿下您就可以多做很多生意的。”

  胡惟庸觉得,这些财富放在国库里,就是在屯灰,还不如让朱楷拿出来做生意呢。

  但朱楷却并不这么想,这么多财富,放在他手里才是亏钱的。

  而且这些钱,真算不上什么钱。

  “老胡啊,你的目光不要那么的短浅,这钱赚多少才是个够呢?是吧?”

  朱楷看着胡惟庸,道:“而且,我们只是把账本送回去了,这些财富,可不还是在我们的手里吗?”

  “……”

  对朱楷的话,胡惟庸非常的不理解,所有财富都已经登记造册,朱元璋也是知道的。

  那些金银财宝自己放着,和破铜烂铁没什么区别?

  难不成还能在朱元璋的眼皮子底下挪用吗?

  “我爹是地主老财,而且还特别抠门,这些钱放在国库,除了屯灰没什么区别,但我爹这不是有我嘛,我可以教给我爹怎么花钱。”

  朱楷表示,他才是掌控这些财富的人:“老胡,你要明白一点,这钱呐……只有花出去才值钱,存放着和废铜烂铁没什么区别,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想如何把钱花出去,明白了吗?”

  后世,各国都遵循游戏规则,金银铜铁都变成可以交易的有色金属,而钱变成了纸币,最后还变成数字货币,可大家都觉得没问题……因为有国家的信誉在。

  钱币的价值,不在于数量,而在于国家的综合国力和信誉。

  从南宋开始,纸币就已经出现,但那些都是大额的银票,朱楷完全可以借助后世的货币手段,把银票做成通用的货币。

  虽然不是很明白,但听到朱楷的话,从孔家搜出来的钱财,朱楷似乎不打算交给朱元璋。

  想到这儿,胡惟庸猛地一缩脖子,这种事大概也只有朱楷敢做吧?

  金银财宝算不上什么,田契、房契也可以整理,更多的是粮食。

  孔家一脉,几乎占了半个齐鲁的土地,他们藏的粮食也是无法估算,经过搜查发现,有些粮食已经沤烂在粮仓里,孔家也没有施舍给百姓。

  无耻,无耻之徒啊!

  胡惟庸把这些粮食的事也告诉了朱楷,询问朱楷想怎么处理这些粮食。

  “一部分送到燕京,交给我那老丈人当军粮。”

  朱楷头也没抬,低头玩着手里的乐高积木:“挑出来一部分当种子分给百姓,剩下的让百姓吃饱吧。”

  说到这儿,朱楷对胡惟庸说道:

  “还有,把土地都分下去,不分男女,一个人头二十亩,十三岁以下的小孩和五十岁以上的老人十亩地。”

  胡惟庸听到后,又多问了一句:“殿下,粮食马上就要熟了,现在分下去是不是太……”

  “分下去吧,我们又不是读书人,哪会剥削百姓呢?反正都是他们自己种的,就这么分下去吧。”

首节 上一节 210/425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我选大小乔,貂蝉你哭什么

下一篇:亮剑:我有无限装备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