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415节
眼下。
蒙古大军溃散,吕文焕旧部来投,也就不缺那点了。
一时间。
林尘麾下士卒膨胀到了一个惊人的数字。
二十七万之众!
若不是林尘之前靠着奖励礼包开出大量粮草辎重,怕是都养不起这么多士卒。
不过。
士卒多了,却也多了些鱼龙混杂的牛马之辈。
特别是吕文焕的这些旧部,一个比一个不是东西。
过去能投忽必烈,如今投效自己。
在后面说不定也能背叛林尘,转头别门。
所以林尘在一口气吃下这么多士卒后,并未有什么后续动作,只是调转方向,往落入蒙古之手的数个州府而去。
这些州府先前被带走了大半守军,在林尘大军面前,如不设防一般。
于是,被蒙古吃下的大半南宋疆域,重新“光复”。
同时。
林尘开始往吕文焕旧部掺沙子。
王元看着自己身上新发的甲胄,顿觉恍惚起来。
过去两月之前,他还是一介流民,过着居无定所,吃了上顿没下顿的日子。
可如今呢?
却成了一名军中指挥使,位列从七品武职!
是的。
林尘将新募士卒当中,一些表现出众的士卒提拔为中低层军官,替换吕文焕旧部。
像王元等人,对林尘的忠诚有保障。
至于吕文焕,他如何看不出林尘在做什么?
可又能怎么办呢?
无外乎期望林尘到最后能留他一条命罢了。
可当一封来自南宋的密信送达吕文焕手中时,让他看到了希望。
按那信中所道,朝堂希望他吕文焕率部“弃暗投明”!
……
第370章 唐王
不得不说。
南宋这帮朝堂大臣,在玩弄心计,权谋内斗方面,堪称一把好手。
在从陆秀夫口中得知林尘麾下大军情况后,便有南宋大臣谏言,对吕文焕行“既往不咎”之事。
目的就是为了让其脱离林尘,投效南宋朝廷,相互牵制。
如今南宋缺少可用之兵。
吕文焕虽说曾经投降过蒙古,但放眼南宋朝堂的武将,也是矮个子拔高的人才!
此计,倒是有几分打蛇打七寸的意味。
可见谏言者手段不凡。
然而这些手段,在面对蛮族举起的屠刀时,毫无用处。
南宋朝廷更不会想到。
他们送来的密信在落到吕文焕手里之前,就被锦衣卫送到了林尘手中。
林尘看完信中所写,不由哂笑出声。
有意思。
这外敌还未解决,就开始想着对付自己人了么?
纵观宋一朝。
得位不正的赵家对于手握重兵的武将,都极力打压。
显然这南宋朝廷也不例外,生怕林尘有不轨之心。
“这帮家伙,难不成觉得我手里的刀子,比不上蒙古鞑子?”
林尘感觉被小瞧了。
至于这吕文焕,林尘并未将其放在心上。
吕文焕旧部士卒在这段时间的拆分之下,翻不起什么浪花出来。
哪怕吕文焕真有心投南宋,也招呼不动多少故吏部众。
就看这老家伙给不给机会了。
林尘可是一直磨刀霍霍,就等砍了吕文焕为自家师尊复仇来着。
奈何。
吕文焕没给机会。
是的。
第二日那封来自南宋的密信,就被吕文焕恭恭敬敬的送到了林尘手上。
再看眼前吕文焕肃穆的样子,好似极其忠心于林尘。
林尘见状,倒也挥手示意后者下去。
不得不说。
吕文焕人品虽说不行,但眼力劲是有的。
他自然能看出来南宋朝廷与林尘的实力,根本不在一个层次上!
一个手握二十多万可战之兵,威势极盛,反观南宋就是个四面漏风,随时可能倒塌的破房子。
南宋的小算计对于林尘来说只是个插曲。
是的。
林尘一直没把南宋朝廷放在心上。
因为对方上不得台面。
他这段时间一直在打探忽必烈的行踪和消息。
同时让沈炼把锦衣卫的触手,伸向北方。
很快。
林尘想要的消息传回来了。
那日,侥幸从羽林卫四面埋伏之下逃脱的忽必烈,带着仅剩的亲随大臣,马不停蹄地向北方逃窜。
沿途都未曾在新降南宋州府停留!
看架势,是被林尘打出一丝心理阴影来了。
再有!
草原之上的黄金家族子嗣,如林尘所想一样,发起了叛乱。
一些得知忽必烈战事不利,甚至可能身死的旧敌,更是揭竿而起,宣称忽必烈不配担任大汗之位。
甚至就连都城都落入反叛忽必烈的对头之手。
不过这些叛乱,在忽必烈现身后,气焰被打压下去。
就目前情况来看。
哪怕忽必烈能平息这些叛乱,也得花费数年时间。
同时一则消息从北方传回来。
说为了拉拢北地汉人的支持,忽必烈宣布称帝,立国号为大元!
按照原定历史。
忽必烈称帝,是在灭亡南宋之后。
如今这么急匆匆称帝,为的就是拉拢汉人。
毕竟草原之上,反叛忽必烈的蒙古部族不在少数。
在忽必烈平叛的时间,林尘自然没闲着。
他命杨志率五万编练新军一路收复失地。
还有长江沿岸,这些被吕文焕旧部献上的南宋州府,也全都落到林尘手中,一点反抗都没有遇到。
“那林尘要做什么?!”
“到底是武人,就知乱国殃民!”
还处于南宋朝廷统治之下的读书人,纷纷开始抨击林尘。
原因无他。
朝廷有人传出消息。
说那林尘自恃手握重兵,根本不听朝廷旨意。
这是自然。
林尘对于这些从南宋朝廷发来,希望他能率军去临安的圣旨,一概置之不理。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