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63节

  不同于原书剧情,父亲死后在贾府寄人篱下,过着孤苦生活。

  如今林如海活得好好的,还颇受圣恩。

  林如海也知这些年亏欠自家女儿了,府上用度都按最好的安排。

  就连未出阁女儿家不得随意抛头露面的规矩,对林黛玉来说,都不是什么大事。

  “小姐,今日也要去林府做客吗?”紫鹃小心翼翼问道。

  得到自家姑娘肯定答复后,紫鹃嘴上说着去安排车驾,心中则是在腹诽。

  相信那位衔玉而生的宝二爷,怕是这辈子都没机会了。

  原本在紫鹃看来,林黛玉与贾宝玉是良配。

  可当紫鹃离开贾府,方才发现是自己眼界浅薄了。

  要知道,林如海治家风气可不是贾府能比的。

  一番对比下来,紫鹃陡然发现那贾府,好似不太干净。

  连带着林如海都不愿让自家女儿多去贾府走动,大有疏远的意味。

  哪怕那贾元春得了贵妃之位,林如海也只是派管家送上贺礼,没再登门拜访过。

  再想到林如海对自家姑娘去林尘府上的态度,紫鹃心中了然起来。

  显然。

  相比起那位宝二爷,林如海更倾向于将女儿托付给林尘甲。

  紫鹃作为林黛玉身边体己人,今后肯定也是陪嫁丫鬟,自然要有所行动。

  林黛玉倒是不知自家丫鬟心里在想些什么。

  她去林尘府上,是因为与王语嫣等明媚女子相谈甚欢,大有一见如故,亲如姐妹的意味。

  再有。

  林黛玉也想从她们口中,得知林尘的情况。

  将军征战沙场,本是天职。

  她只能希望对方能平安回来。

  不过今日林黛玉听闻一事,让她心生好奇起来。

  “薛姐姐,此事可会影响你兄长?”林黛玉对薛宝琴问道。

  薛宝琴知道对方这是在关心自己,温柔一笑道:“不碍事,我与兄长早与主家分了门户。”

  分了家,即是互不干涉。

  只是薛宝琴想到那薛蟠,不由微微摇头。

  她见过对方。

  此人性格呆滞,做事为人颇为愚笨。

  薛蝌亦不愿意和其打交道。

  却不想,这薛蟠竟犯下打死人的罪责!

  不光如此。

  金陵薛家还被调查出来,贿赂金陵知府,试图压下命案。

  却不想被人找出把柄,捅了娄子。

  那金陵知府与薛家,都因此事被架在火上,焦头烂额。

  更让人感觉惊奇的是。

  翻出这件冤案的,不是别人,正是贾政!

  贾政作为贾元春之父,一跃成了内戚,地位不凡。

  所以李曌为显恩荣,直接将贾政从六品工部员外郎,提拔成了江南巡察使。

  这个位置本是清闲职位。

  可贾政是个较真性子,当即走马上任,每到一处,都要清查官吏治下。

  兜兜转转,贾政来到金陵。

  说来可笑。

  现任金陵知府贾雨村乃是贾家一脉,能重新坐到知府高位,自然有贾家从中出力。

  因此他把贾政当做了背后靠山,好生招待。

  “不经意间”,透露出来此事。

  他本是想要借帮薛家遮掩命案之事,向贾政示好。

  毕竟谁不知薛家与贾府的关系亲密?

  哪成想。

  贾政闻言大为震怒,当场就把贾雨村拿下。

  于是就闹出这番,贾政大义灭亲之事。

  外人问之,皆言贾政有古之名臣之风,视国法大过一切。

  贾政因此得以扬名。

  然而。

  这可苦了薛家,,贾雨村,以及收了钱的贾赦。

  贾赦也万万没想到,这贾政迂腐到了这种程度。

  如今贾府内,可是因为这事,闹得动静颇大。

  据说薛家管事的薛夫人,火急火燎入京,带了不少金银财物。

  看着架势,就是为了摆平此事。

  到底还是妇道人家。

  豪商用金银压下命案,本就是见不得光之事。

  如今被贾政捅出来,谁敢淌浑水?

  兜兜转转,薛姨妈还是求上了贾母。

  ……

第324章 薛宝钗献计

  贾府内,正上演着一幅众生相。

  一身华服锦袍的贾赦高坐正堂右侧,脸色有些难看。

  至于哭诉求贾母出手解救薛蟠的薛姨妈,拿着一方手帕抹着眼泪。

  “老太太,您可要救救文龙啊。”

  金陵薛家与贾家的关系的确不错,这些年时常走动,算得上亲戚。

  奈何。

  贾母知道其中内情,不敢轻易开口。

  斟酌片刻后,贾母开口道:“姨太太,此事可还有周旋余地?”

  贾母喊薛姨妈为姨太太,因为薛家本是姨家亲戚,乃客套称呼。

  “周旋余地?”

  薛姨妈闻言,越发悲苦起来。

  如何来的周旋余地?

  薛家在京城也有不少交好的勋贵大臣,可面对薛姨妈登门拜访,这些人全都闭门谢客。

  任谁都能看出来,薛蟠之事他们不愿掺和在其中。

  薛姨妈不禁看了一眼贾赦。

  后者见薛姨妈看过来,表情微变,脸颊微抽。

  说来此事,还得归咎于贾政这个家伙。

  原本此事在贾赦的暗中操作下,已然让贾雨村压了下去。

  可贾政到了金陵后,将此案翻了出来,直接捅破了天。

  每每想到此事,贾赦就有些气不打一处来。

  若是想要平息此事,只有让贾政亲自出面改口才行。

  贾赦在事发后,自然给贾政写过信,说明贾雨村乃是贾家的人脉势力。

  只是,贾政没有给贾赦丝毫面子,反而书信一封回来驳斥。

  大致意思就是。

  即便是贾家门生,也不能做这等目无王法之事。

  言下之意,是要严惩不贷。

  贾赦在收到这封信时,表情不可谓精彩。

  虽说听人说起过,自己这个胞弟性子迂腐,可也没想到竟呆板到了这种程度!

  见自己劝说不动贾政的贾赦,只能使招让薛姨妈求上贾母。

  此事想让贾政改口,只有贾母出面。

  于是才有了今日之事。

  贾赦见贾母的表情,心知其也无意掺和,便帮腔道:“母亲,政弟此番所为,让外人如何看待贾府?”

  “政弟倒是得了好大名声。”

首节 上一节 363/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