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361节

  此时,王五听闻手下疾呼,当即沉声问道:“如何?”

  “前方县城果真被贼寇强占了,我等是否等杨校尉率军前来,再做计较?”

  王五闻言,踌躇起来。

  他作为京城底层的平头百姓,因机缘一路在羽林卫当中做到了百将之位。

  眼下王五麾下只有哨骑八十七人,还有十余人未归。

  再看那县城内,起码有贼寇两三千之众!

  若是求稳,需等杨志率主力赶来才是。

  就在王五思索之际,却听路边林中有异动。

  “何人?!”

  王五一声爆喝,手中微动。

  其麾下羽林卫士卒反应更快,张弓举枪,结成军阵。

  一抹晦暗红光在众羽林卫身上闪过。

  此乃粗浅军阵之法。

  只有训练有数,且久经战阵的军队方才能靠着默契施展此法。

  曹冲望着眼下气势不凡的军将,心中大喜。

  他自然知道李唐军队所用的乃是黑水玄旗。

  再看眼前这支骑卒,人人披铁甲,手铠头盔俱全,绝非县兵可比!

  “将军莫慌!小人乃良民也!”

  曹冲连忙跑出来道明身份。

  王五听曹冲说自己与城中山贼厮杀不过,方才逃出来后,不由眼中一亮。

  “你且将那城中山贼数量,头目一一说清楚!”

  王五看着曹冲的模样,心中思索起来。

  观其人谈吐,不似说谎的样子。

  再听曹冲说不久前才大闹了一番县城,王五心中大喜。

  天助我也!

  王五看着血气还要比他浑厚不少的曹冲,开口招揽道:“某家乃是羽林卫百将,为大军哨探先锋,观汝乃是义士,可敢与某家一同闯入县城,砍了那邓龙首级么?”

  曹冲当即拜伏,直言愿意给王五带路。

  “无需!”

  王五将自己配枪扔给曹冲,大笑着招呼后者跟上他。

  等来到抹黑靠近县城城门,王五等人皆下马握刀。

  再看那城头之上,竟没有几个山贼喽啰巡逻!

  王五见状,当即挥了挥手。

  便有数名羽林卫士卒出列,直扑城墙之下。

  片刻过后。

  只听咯吱一声。

  城门开了!

  王五吆喝一声,翻身上马。

  “杀贼!”

  此时,邓龙正因杀退了曹冲而欢喜。

  他望着眼前这个娇美动人的女子,眼中闪过一丝贪婪。

  这是他刚刚劫掠来的城中富商之女,是个难得的尤物,他正准备搂过她,享受一番鱼水之欢。

  没想,就听见了城中响起的喊杀声。

  这动静,绝非先前曹冲闹事可比!

  更有甚者高呼:官军来了!

  “官军来了?!”

  听闻官军二字,邓龙双腿不由一个哆嗦,身子骨也软了下来。

  正当他想要带着亲信喽啰一探究竟时。

  就见县城街道之上,一队浑身浴血,好似地狱恶鬼的骑士直扑他而来。

  “此人就是邓龙!!”

  曹冲见那对头,连忙大喊提醒王五。

  王五闻言,握紧手中长刃,借着马力冲了过去。

  待看清楚邓龙脸上惊骇之时,熟练策马挥刀。

  这一招,是他在辽东与女真鞑子厮杀时练会的。

  噗嗤!!

  一颗大好人头冲天而起。

  ……

第322章 威恩并施

  山东的乱局超乎朝廷想象。

  朝廷重臣们怎么也不会想到,山贼有攻破县城州府,劫掠地方的能力。

  可当地方官吏将山东各地情况奏明上来的时候。

  李曌为之震怒。

  大殿内,众大臣面色肃然,见天子模样,心想有人要倒霉了。

  果不其然。

  李曌下旨,令有司缉拿弃地而逃的当地官员。

  抓到后,全部押送回京,交予大理寺按国法发落。

  这等罪责,按李唐律法,轻则夺官贬庶,重则流放边疆。

  “朕听闻山东这些年风调雨顺,也未曾出现天灾,为何会有贼寇作乱?”

  李曌冷声问道。

  殿内大臣噤若寒蝉,不敢在此事触碰霉头。

  倒是一人鞠身出列道:“回禀陛下若不是天灾,便是人祸!”

  开口之人不是别人,正是林如海。

  李曌闻言,故作诧异道:“人祸?!”

  “正是!”

  林如海作为科举出身的探花,各种古今典故信手拈来。

  举了几个过去官吏不仁,激起民变的例子。

  言下之意。

  无外乎就是在说地方官吏贪腐,方才引得此番局势。

  “竟有此事?”

  李曌好似不相信的反问林如海。

  然后就见一名御史愤然出列请奏。

  可这御史的话,让老神在在的和珅和大人,脸色骤变。

  御史所说的事情,便是山东某地知州,往京城进献生辰纲之事。

  至于收生辰纲的人,不是别人,正是和珅!

  和珅闻言,表情一怔。

  他隐约察觉到,今日朝会的风向有些不对啊。

  再看李曌那看不出喜怒的淡漠表情,和珅久违的心中惊慌起来。

  这是…终于要拿自己开刀了么?

  “陛下!”

  和珅顿感不妙,都不等麾下党羽先行出面,自己就跳了出来。

  只是不等和珅开口说些什么,李曌挥手叫停,转而看向侍立殿前的上官婉儿。

  身为皇帝身边亲信女史,自然不会缺席朝会。

  上官婉儿微微点头,微微欠身道:“陛下,自天授元年起,和大人举荐各地知州共三十七人。”

  所谓天授元年,便是李曌登基所选定的年号。

  听闻上官婉儿那清冷声音的和珅,额头渗出细密冷汗出来。

  他没想到这位往日不曾掺和党政之事的皇帝亲信,竟然将自己这些年对官员举荐之事调查得如此详细!

  “其中山东二十一州府,其中八人乃是和尚书旧吏门生,匪乱最为严重的青州,生辰纲一案的济州,皆是和尚书举荐。”

  上官婉儿这话,不亚于暗搓搓将山东匪乱的黑锅,扣在和珅身上。

  此事可大可小,就看李曌打算如何处置。

  若是深究起来,和珅少不得吃牵连,丢官问罪都有可能!

首节 上一节 361/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