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268节

  林尘自己其实对努尔哈赤倒不是太过担心。

  老奴到底是年纪大了。

  原定历史,对方也没活多长时间。

  至于老奴后面的接班人。

  里面也有不少名气颇大的存在。

  例如皇太极,多尔衮等等。

  只是这几个,在林尘看来不足为惧。

  原定明末建奴能入关,当真是天时地利具在,加之明朝君臣上下都在下坡踩油门加速导致的。

  正所谓明军满饷不可敌,何处要满饷?

  那就是满清这里了。

  施行军户制度的辽东,肉眼可见将会在三十年内拥有一支良家子组成的边军。

  其放在辛弃疾手里的话,辽东局势大概会是这样。

  前两年辽东边军收缩,第五年辽东边军开始与后金针锋相对。

  第十年辽东边军北上犁庭扫穴。

  当然。

  这些都是后话了。

  这番林尘和辛弃疾的对话,二人聊了快一个时辰。

  互相都是意犹未尽。

  辛弃疾没想到这位鬼面将军,竟有如此远见的大方向战略。

  如今李唐朝中,能与之比肩者寥寥无几!

  简单来说,就是有宰相之才!

  林尘自然不知道辛弃疾对他的评价如此高。

  若是知道了,怕是会汗颜。

  他在这方面更像是赵括,纸上谈兵还行。

  毕竟有前世的数千年眼界积累,规划大方面战略是一把好手。

  换作网上任何个键政家,都大差不差。

  林尘很有自知之明。

  “对了。”

  林尘想到什么,鬼面之下的表情泛起一丝玩味,用着似笑非笑的语气对辛弃疾问道,“居士,本将这里有首词,可否指点一二?”

  “哦?!”

  辛弃疾闻言来了兴趣。

  毕竟是青史诗才,哪怕在这个世界,也早已显露头角。

  当年辛弃疾科举时,所写的诗句传出,引得当时京城纸贵。

  辛弃疾本人官运不兴,可在文人圈子里面,名声可太响亮了。

  毫不夸张的说。

  若是能得到辛弃疾指点诗词,怕是能让一些酸儒兴奋得晕死过去。

  林尘所谓的诗。

  自然是那首青玉案元夕了。

  他抱着打趣的心思,想要听听原作者对自己所写诗句的评价。

  这个可以归咎为林尘的某种恶趣味。

  “东风夜放花千树。

  更吹落,星如雨。

  ……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辛弃疾听闻林尘念完,眼眸震动起来。

  作为诗词一道大家的他,听完过后,又再次仔细咀嚼起来。

  “众里寻他千百度。

  蓦然回,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越是品鉴,越让他震惊。

  此词语言优美,音律更是无可挑剔。

  更让辛弃疾为之震动的是写这首词的超然姿态。

  好似一旁观者视角来看待这一切。

  这些种种,都让辛弃疾忍不住拍案叫好!

  “此词,可传世也!”

  没想到眼前这位鬼面将军不光能打仗,还有这等才情!

  辛弃疾自觉比较起来,都显自愧不如。

  正所谓文无第一,武无第二。

  文人相轻是常事。

  “林将军的诗词才情,某家做不得评价。”辛弃疾沉默片刻,说出心里话。

  单轮这首词,他一点毛病挑不出来。

  “啊?”

  林尘满头问号。

  若不是鬼面遮掩,他此刻就有些失态了。

  难道这位稼轩居士没看出来这首词里面,独属于自个的风格吗?

  林尘沉默片刻,方才后知后觉。

  这首青玉案元夕写于辛弃疾目睹南宋朝廷昏庸,沉浸享乐当中。

  方才着笔,借此痛批。

  要知道写作这种事情,很看本人心境的。

  就如算是一个时代的李白杜甫。

  前者诗词当中极尽大气恢弘,谁人读了都为之一快。

  而后者诗句当中,多以民生哀为主。

  原因为何?

  很简单,李白没有看到安史之乱后的景象,只看见不可一世的唐朝气度。

  所以。

  这个世界的辛弃疾,所写诗句没有原定历史那般愤世嫉俗。

  反而多了一丝李白的大气。

  毕竟他所在的时候,开始先帝开国李唐的盛世。

  虽说后来辛弃疾所写诗句渐渐褪去华藻,大有李商隐诗句当中,看完安史之乱结束,打算力促中兴的意思。

  好嘛。

  想明白这些的林尘,嘴角微抽。

  显然辛弃疾这是把这首词当做他本人所作了。

  林尘欲言又止。

  辛弃疾却不知林尘这复杂心情,大有看见知己的意味。

  这首诗当中讽刺南宋当朝奢靡享乐,则是被辛弃疾认为是林尘在嘲讽当朝武勋。

  “就是不知林将军所言诗中那位女子,是何人了。”辛弃疾打趣道。

  任谁听了全诗。

  都会忍不住好奇是多么美丽的女子,方才让林尘如此念念不忘。

  林尘嘴角微抽,叹息不语。

  算了,就把这件事情当做一个美妙的误会好了。

  反观一旁的穆桂英听傻了。

  原本二人话题聊到辽东之事,她就不敢插嘴。

如不慎该资源侵犯了您的权益,请麻烦通知我们及时删除。

  相比起来这种事情,一个小小的无忧洞,让穆桂英有些不敢叨扰林尘。

  再听二人将话题换到诗词之上。

  也是穆桂英听不懂的赛道。

  等辛弃疾从五城兵马司离开的时候,嘴里依旧念叨着这首青玉案元夕。

  林尘送走对方,这才看向穆桂英,揉了揉眉心。

  对了。

  他今天原本是打算做什么来着?

首节 上一节 268/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