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214节

  无数人被从睡梦中惊醒。

  “怎么了?发生了什么事?!”

  等巡盐衙门和羽林卫士卒包围宅院后,这帮盐商方才反应过来。

  柳家,陈家,孙家惊恐之际,却不知道怎么回事。

  “快去打听消息!”柳家家主惊怒交加道。

  待打听到消息回来后,柳家家主顿觉被猪队友气晕。

  那高家把他今日吩咐当做了耳旁风。

  更让他心惊不已的是,林如海身体全然无事的消息。

  “这不可能?!”

  “难道那林如海一直在装病,诱他们跳出来吗?”

  想到这个可能的柳家家主,背后泛起一抹寒意。

  “家主,我等该怎么办?!”

  柳家上下乱作一团。

  还能怎么办?

  束手就擒吗?

  那林如海定然得知对他下蛊之事,这可是血海深仇!

  柳家家主不信对方会放过他们。

  事到如今。

  只有鱼死网破!

  他柳家招揽了不少江湖人士,不乏武功高强之辈。

  只要杀了那林如海,一切还有转机!

  然而。

  这帮被柳家好吃好喝招待的武者,大多都是二三流境界。

  若是单单面对巡盐衙门的兵丁,还真有可能被其冲杀溃散。

  可当他们遇到通过兵牌训练的白毦兵。

  这曾经在三国时期大放异彩的精锐兵种,重新在李唐世界崭露头角。

  只见。

  身披玄色重甲,内衬两层皮甲的白毦卫士卒,手持门板大盾推进而来。

  这厚重沉稳之势,好似那山岳牙来,让人快要喘不过气。

  “不过是群狗官兵,杀过去就好!”有柳家武者叫嚣起来。

  然而。

  这等愣头青,刚冲入白毦卫阵型当中,就被无数刀刃砍成肉糜。

  在这等绵延军阵面前,个人武力根本发挥不出来多少作用。

  见此情景,不少武者开始打退堂鼓了。

  “逃命要紧啊!”

  却不想。

  凌振领着的神机营,盯着他们呢。

  砰砰砰!

  一齐攒射的火舌,顿时射出上百发铅弹弹丸将这些个施展轻功腾空的武者覆盖。

  只瞧这些个武者,顿时如破布袋子般,落了下来,狠狠摔在地上。

  不到一流境界,面对火绳枪的齐射,几乎难逃一死。

  “这是什么妖法?!”勉强躲开铅弹,侥幸未死的武者大惊失色。

  杨志哪有功夫和他们废话,当即拍马持枪杀去,一人枪挑三个武者。

  或许是他的战力,以及脸上狰狞的刺青,吓得其余几个武者跪地求饶。

  这青面兽的外号,当真没有叫错。

  一时间。

  扬州城喊杀声震天。

  无数平头百姓躲在家中,瑟瑟发抖。

  连带扬州知州等大小官吏都被惊动了。

  “城内什么情况?”

  “回禀大人,林大人传来消息,说城内有富商勾结盐匪,他正在率人清剿。”

  ……

第194章 盐商之富

  如今的扬州知州,唤做旺奇正。

  能够拿到江南富奢之地的知州要职,其也是科举出身,花了不少钱走的和珅和大人门路。

  如此。

  他自然要在任上,把花出去的钱捞回来。

  本就听闻扬州繁华,真上任后,可是让旺奇正大开眼界。

  别的不说。

  上任时那六大盐商以拜访为名送上门的礼物,便价值千金!

  要知道收礼也是有讲究的。

  旺奇正自诩通读圣贤书,吃相定然不能太难看。

  所以每次都借着自个诞辰,家父诞辰,家母诞辰,府上小妾生日的名分来收礼。

  纵是如此,可得知那几家案发后,旺奇顿时慌了手脚,不知道该如何是好。

  从某种程度来说。

  林如海这个巡盐御史,可不听他这个知州调遣。

  二人乃平级。

  只能在府衙坐等林如海清剿盐匪结束。

  扬州城中的喧嚣,持续了一夜。

  等待天明,方才有州府衙门的衙役接到命令,去清理街面,收拾尸骸。

  再看沿街巡逻的玄甲士卒,杀气腾腾。

  顿时绝了某些打算浑水摸鱼之徒的小心思。

  至于昨晚趁机闹事的地痞流氓,下场可不太好。

  没看这些家伙的尸首还躺在地上吗?

  “都说盐商巨富,此言当真不假。”林尘翻看着账薄,啧啧称奇道。

  毫不夸张的说。

  这些个盐商家中用度,随便一样都是价值百两的东西。

  更有各种奇珍异宝,哪怕是皇宫内都不多见。

  例如这。

  【巴龙角】

  【介绍:乃是巴龙头上之角,以毒虫猛兽为食,随身佩戴可活泛血气,强身健体】

  【鱼人骨】

  【介绍:深海鱼人内骨,制成熏香有催情助孕之效】

  “咦……”

  林尘又看了一眼这节普普通通的玉色骨头,不动声色将其放进袖内。

  “林大人,林将军,查清了!”

  一名文书小吏来汇报查抄盐商家产数额。

  按照其所言。

  这几家盐商现银加起来,便有八百万之巨!

  更别说还有贵重宝物、古董字画等等不便折现的东西。

  加上这几家在扬州城内的不动地产,加起来怕不是值一千多万两!

  这个数字,已经快比得上李唐每岁国库大半收入了!

  林尘闻言沉默下来。

  当真是李唐朝廷穷,可地方大族不穷,反而富可敌国!

  就如同明末那般。

  崇祯帝穷的连皇帝体面都维持不住了,不得已穿打补丁的龙袍。

  为了筹措粮饷,求到自家岳父周奎身上,让他带头捐饷。

  然而呢?

  这周奎以家中清贫为由,勉强捐了百两银子。

首节 上一节 214/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