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202节

  满清刚刚席卷辽东,死伤先不说,兵源肯定比不上李唐充裕。

  正所谓优势之下,不需要奇谋,只要以煌煌大势碾过去即可。

  赵匡胤便是打的这个盘算。

  只要有一路能打穿满清防线,那满清眼下吞下的地盘,全都得吐出来不说,还容易被包饺子,全数尽没。

  然而。

  林尘深知在努尔哈赤带领下的满清女真,有多恐怖。

  哪怕时常有人觉得单纯是明朝末年过于不堪,但努尔哈赤所在的时候,可是万历还尚在,距离张居正改革还没过去三十年呢!

  那时的明朝虽说垂垂老矣,却有廉颇之相。

  就是如此,萨尔浒之战明朝召集精锐二十万,号四十七万,以四路进攻。

  却以惨败收场。

  毫不夸张的说,那一战过后,满清方才彻底崛起,也是明朝灭亡的开端。

  要说,那一战单纯是明朝太弱吗?

  林尘不觉得。

  要知道明军领兵的主将当中,有当初打赢过倭寇乱朝的名将李如松。

  究其根本的原因很复杂。

  但不并妨碍林尘对努尔哈赤很是警惕。

  而李曌虽说从这些奏折当中也看出一些端倪来,却没林尘这般无比慎重。

  “既然如此,林卿你觉得此战或输或赢?”

  李曌用听不出喜怒的声音问道,眉眼之间,尚存一抹焦虑之色。

  “臣不敢断言。”

  林尘在李曌微皱眉头的注视下,缓缓摇头。

  努尔哈赤不是省油灯,赵匡胤何尝不是?

  就如关公战秦琼,在没有上手打过之前,谁赢谁输他真不好说。

  不过!

  林尘先前所说的正奇之策,便是跳出这方框架,寻求新的获胜关键!

  那就是......

第183章 袭扰海路

  林尘很清楚,哪怕他有现代人的广阔见识,也不一定真能在这个时代赢下青史留名的狠人。

  所以他只能取巧。

  作为未来人,林尘要比这个时代所有人清楚发展脉络,所以他打算效仿明末名将毛文龙之法。

  那就是占据海疆,袭扰满清女真的沿海腹地,逼得当时如日中天的满清女真不得不放弃沿海土地四百里。

  同时收复辽海之地千里!

  可见此策是有效果的。

  然而。

  因为各种原因,毛文龙最后被杀,此计落空。

  先不提明末的各种斗争,毛文龙本人性格有缺,此计虽有成效,实则消费巨大。

  原因便是孤悬海外的其部所需补给堪称是个天文数字,已然让朝廷入不敷出。

  加之再难看见成效,于是毛文龙被袁崇焕杀了。

  其中对错林尘不想深究,却也不妨碍他借鉴这个计划。

  “臣打算开镇莱登,编练水师,以海路直逼后金腹地!”

  林尘早有准备,从袖中取出一份他做好标记的地图,呈现给李曌。

  王承恩在李曌授意下将地图取了上来。

  将地图摆放在御案之上,李曌连忙细细查看起来。

  林尘右手一挥,用笔墨描绘出当前辽东海疆局势,以及满清和辽东边军的对峙形势。

  虽说李唐尚且占据锦州等要点,实则大半个辽东都落在了后金手里,已然成封闭之势。

  若要征讨,也得从陆路硬攻才行。

  可沿途有辽东边军曾修建的各种堡垒。

  本意是用来防御蛮夷,却不想反而落到蛮夷手中来对付李唐。

  当真可笑。

  但如果从海路的话,那就没这么多麻烦。

  甚至说林尘可领数千轻骑,直插后金大后方。

  李曌虽然不通军事,却也能从这份地图所绘,看出林尘的用意。

  只瞧这少年天子眼睛一亮。

  怪不得名为正奇两法。

  赵匡胤这边先不提,只要林尘能从海路直插辽东腹地,对建奴来个腹背夹击,说不定能直接全歼后金大军!

  皇宫外。

  没人知晓李曌召见林尘期间,林尘与其说了些什么。

  不少人觉得林尘所说的正奇之法,无外乎故弄玄虚。

  唯有赵匡胤眼中泛着思索之色。

  他和林尘打过交道,深知这个来路神秘的皇帝亲信,是个不简单的人物。

  不过。

  当他得知李曌确定让他作为此番征讨后金的大军主将后,赵匡胤悬着的心思彻底放下。

  不管林尘打得什么算盘,反正他的目的是达到了。

  “你且去以为兄名义,拜访尚在辽东的将领家眷。”赵匡胤唤来赵光义吩咐道。

  如今辽东失事,边军将领人心惶惶。

  赵匡胤此举不但是为了安抚人心,也有后续招揽这些辽东军将的心思。

  若是没有这个主将名分,他这么做定然是犯了忌讳。

  可有了李曌的主将任命,赵匡胤就拿到了名分。

  哪怕有外人攻讦,他也能安然应对。

  “是!”

  赵光义脸上满是兴奋之色。

  与此同时。

  按照计划,京营已然准备开拔辽东。

  同时来自兵部所发,皇帝披红的征召谕旨传至李唐地方。

  此番要征召各地士卒约七万,与京营、辽东所部组成二十七万大军,以三路之势围剿后金。

  如此,李唐大有要将整个辽东女真犁庭扫穴之势!

  不得不说。

  原本因为后金立国导致李唐边防不安的局势,一下子稳固起来。

  例如今年受了寒灾,打算蠢蠢欲动的蒙古部族。

  他们是打算南下劫掠李唐,打草谷的。

  哪曾想李唐反应如此迅速,直接以雷霆姿态反击。

  若是自个再冒头南下,说不定这大军就调转方向,先来草原走上一遭了。

  再者李唐边军未动,只有京营和地方动员,更让四方蛮族心神震动,不由感叹中原之地的富饶。

  与此同时。

  扬州,林府。

  “老爷!”

  一名林府管家兴奋的迎着手捧明黄谕旨的太监进来,不忘呼唤林如海出来迎旨。

  这几个太监此来,便是李曌派人来慰问林如海这个劳苦功高的大臣。

  不一会儿,只见一个身形清瘦,面色微白的中年男人缓缓走了出来。

  按理来说,林如海此时才三十来岁,正值壮年。

  却不想,其满头白发不说,更是瘦骨嶙峋,跟油尽灯枯之人的样子相差无几!

  这可把前来宣旨的太监吓得不轻。

  他们是知道眼前这位文官,乃是巡盐御史。

  来的路上还嘀咕说过,手握此等肥差,自然捞了不少钱。

  可林府的富贵尚未看到,先看到林如海这鬼样子!

  若是回去陛下问起,他们还怎么回答啊。

  “林大人,您这是!?”

  那领头太监不再端着身段了,连忙上前询问。

  “承蒙天使挂念,下官近日身体不适。”

首节 上一节 202/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