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假太监:多子多福的我如鱼得水 第118节

  “你!”

  “好了!”

  李曌听闻这些吵闹,顿觉烦躁,挥手呵斥一声。

  当即。

  朝堂安静下来,大臣之间气氛显得有些诡谲。

  林尘作为四品封号将军,算得上武官当中品阶很高的存在了。

  正因为如此,他自然也能参与朝会。

  对于他来说,今日所见所闻可谓是大开眼界。

  要知道眼下这些人,都是李唐中枢重臣,操持着幅员辽阔的大帝国。

  这类人好似泼妇骂街般相互攻讦,不多见。

  当然,林尘若是多参加几次朝会,或许就知道这不是多么罕见的事情。

  “王尚书,你且说不招安的话,以何手段平息白莲教之乱?”

  李曌看向了这位亲信重臣,语气都柔和了一些。

  “回禀陛下,左将军赵匡胤战事不利,不如调扬威将军林尘甲担任主帅?”

  王方庆虽说不通兵事,但也知道林尘这个马甲属于太子府。

  四舍五入之下等同于太子府一派同党。

  所以在李曌询问起来平乱之策,他把林尘给推了出来。

  好家伙。

  原本只打算吃瓜的林尘直呼好家伙。

  这就是老狐狸的为官之道吗?

  这番说辞,直接把王方庆摘了出去,让林尘这个无关之人入了局。

  心中只有一万句MMP的林尘只好在众多视线注视下,左移一步,鞠身朝李曌行礼。

  “林将军免礼。”

  李曌语气平和,带着一丝亲切意味。

  从这点来看,任谁都会相信林尘是李曌的亲信人选。

  “陛下,临阵换将乃是大忌。”

  林尘鬼面遮掩,看不清楚其脸色如何。

  但听声音来看,义正言辞。

  唯有那王方庆闻言,愤愤不平的瞪了林尘一眼。

  好似在询问他为何推诿?难不成怕上战场不成?

  “……”

  林尘察觉到身后传来的视线后,心中有些惊疑不定。“这小老头是真不明白,还是打算阴自己一手?”

  王方庆难道不知道京营都快写上赵匡胤的名字了吗?

  林尘真要是奉命去接管京营。就算他是后天高手,都有可能死于来自背后的暗箭。

  到时候在上报一个林将军力战殉国,岂不美哉?

  所以。

  林尘绝对不会应这一茬。

  “林将军所言极是。”

  和珅听林尘这么说,心里乐开了花。

  如今算得上朝中战将的,除开赵匡胤也就林尘了。

  林尘不愿接手,那只能让赵匡胤继续上。

  可赵匡胤明确表示他短时间镇压不了白莲教信众,还请朝廷进行招安。

  好在李曌也清楚京营里面的弯弯绕绕,没有在这件事情表达态度。

  说来说去,事情回到招安上面。

  正如和珅所言那般,国库是真没多少钱粮了。

  并且林尘推测,赵匡胤哪怕有能力平息白莲教之乱,他也会拖着。

  林尘算是看懂了,这赵匡胤谋划这么大一圈,目的就是为了招安之事。

  若是按照赵匡胤的提议,将白莲教信众收编为十五万禁军,与京营合并为一军。

  也就意味着赵匡胤执掌三十万训练有素的大军!

  如此威胁,任何一名皇帝都不可能同意。

  然而事出无奈,李曌或许也不得不捏着鼻子认了。

  赵匡胤这是阳谋。

  先盗取北大仓屯粮,再借由白莲教之手清除京营内的异己声音。

  这番下来,赵匡胤已然势成。

  就好比三国的那位董太师,到时候想要做些什么全看其心情。

  这不,连李曌年纪都和刘辩差不多大。

  再加上天下多有心怀鬼胎的异姓王,说不定李唐天下会再次四分五裂开来。

  只是。

  赵匡胤的这番天时地利人合的谋划,没想到中途杀出来个林尘。

  以一己之力干掉了白莲教六万精锐大军,逼得对方不得不据城而守。

  并且!

  林尘在走之前,还差点把咸平城攻下来。

  如今赵匡胤率领京营十余万大军和白莲教打成这个样子,就遭受了不小非议。

  毕竟有林尘珠玉在前。

  再者,朝廷还未到必须招安的境地。

  林尘想到这里,嘴角勾起一抹轻笑。

  看来那赵匡胤此刻怕是着急了。

  毕竟再不招安,白莲教信众就要没粮食可吃了。

  ……

第107章 薛蝌上门

  “此事再议!”

  朝会以李曌说出这四个字落幕。

  赵匡胤上书招安的事情没有下文。

  正如林尘所想那样,没有非到必须招安不可的程度。

  国库还能勉强维持,可白莲教真不能再拖了。

  “大哥!”

  赵光义火急火燎的跑进赵匡胤大帐内。

  端着军帐,翻看着圣贤书的赵匡胤神色不愉的看着自家弟弟。

  自知失礼的赵光义低头认错。

  “何事?”

  对于这赵光义这冒失举动,赵匡胤也只是叹了口气,没说什么。

  若是按照军中规矩,随意乱闯主将军帐,可是砍头的死罪!

  “是咸平城。”

  赵光义见自己大哥轻拿轻放,当即嘿笑一声,说起事情来。

  “咸平城?”赵匡胤眉头微皱。

  “那咸平城内传来急信,说城内缺粮,已然快要食人了!”

  赵匡胤闻言,面无表情的放下手中竹卷,也不知道心里在想些什么,而后轻飘飘道:

  “再安排一支辎重车队。”

  “大哥,这......”赵光义欲言又止。

  这一队辎重,对于咸平城可谓是杯水车薪。

  反倒是朝中,军中辎重如此巨大的损失,已经招致非议了。

  “报!”

  恰这个时候,一封朝廷旨意传来。

  上书:招安不许!

  赵匡胤看见这四个字,原本还算平静的面容终于绷不住了。

  啪!

  赵匡胤怒目而视,重重在那书案上一拍。

  只见那实木书案顷刻间化作齑粉。

  赵光义见状,心里咯噔一声,暗自咽了口唾沫。

首节 上一节 118/49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