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大宋处心积虑十六年,方知是水浒 第391节

  西北几路该调去辽国的都调走了,剩下的也没听哪里归顺了秦王,而打西夏少说也要几万人吧?这都是哪来的呢?

  道君皇帝看个个低头不语,忽然想到一件更让他生气的事情,比赵柽手上突然多了几万兵都要生气的事。

  “军饷!这孽障的军饷哪来的?打西夏至少也要几万兵马,几万兵马的军饷啊,那可是许多银钱,他从哪弄来的这么多钱?”

  道君皇帝脑中回想着这老二以往对他说过的话,日常简朴,无有爱好需求,对钱不感兴趣。

  骗子,全都是骗子啊!道君皇帝两只眼睛都红了,这肯定都是骗他的,这孽障说的都是反话啊,他肯定比谁都喜欢钱,不然能攒出几万人的军饷来?

  怕是之前征王庆,打方腊没少贪墨,回来后只拿点小钱糊弄于他,真正的大头早就藏起来了,就等着这一天和他对着干呢。

  一想到这里,道君换皇帝的心脏就刀割般的难受,那都是朕的钱,都是朕的钱啊,眼下让这孽障在胡乱挥霍呢!

  不行,这可不行!钱他拿了,名他还要,世上哪里有这么便宜的事情啊!

  道君皇帝急匆匆走回桌案后面,瞅着众人大声道:“赶快给郓王和童贯去信,让他们抓紧进攻,这个月务必拿下燕京城!”

  众人唯唯诺诺点头称是。

  道君皇帝觉得还是不够,又下令道:“调京畿三万禁军支援辽国战事,今日就启程!”

  众人闻言一愣,这种境外之战可不好派京畿军马,何况之前郓王北上时,已经带走了两万人,如今再派三万,开封岂不空虚?

  “陛下……”唐恪这时开口。

  道君皇帝不耐烦地摆了摆手:“赶快去办,赶快去办!”

  看他一副斩钉截铁的样子,没人敢再说什么,都行礼出大殿而去。

  道君皇帝看着众人离开,伸手抓过桌子上的小橘红,给自己注了一盅,仰脖饮尽,随后又是一顿骂骂咧咧:“孽子啊孽子,混账啊混账……”

  西夏,柔狼山畔,会州城。

  会州其实比卓啰还要大,在西夏沿边各军司的州城中,仅次于静塞军司的韦州城,比嘉宁军司的洪州,祥祐军司的石州、银州这些边境旁的城池都要大。

  但会州是西寿保泰军司的治所,那洪州、银州等地不是治所,所以这样比较却是有一些差池不匹。

  赵柽坐在会州监军司大堂上,看着一份份送来到军情报告,神情古井无波。

  当日大军冲过去西城门前,直接便杀了进去,几乎没有费什么事情就拿下了会州城。

  会州城上下并没太激烈的抵抗,都统军米擒赞刀逃了,剩下军兵便直接降了,赵柽也无大开杀戒,直接整顿军务,张榜安民,没两天这座边境重城就恢复了以往样貌。

  然后他给柳随云写信,叫柳随云一定守住河西之地,不能让西夏军染指湟州等处,而且招兵的事情还要加急,尽量多招些人,年龄体魄什么都可以放宽,这些人不一定要去战场打仗,驻守后方城池和做役兵皆可。

  他又给凉州的吕将写了封密信,这封信写得很长,足足三四页模样,封了蜡丸派人加急送去。

  如今占下了会州城,西夏兴庆府那边势必会坐不住,毕竟这里可以抄远征熙河的夏兵后路,真要从此处兜回,与熙河的宋军前后夹击,那些过河的西夏兵立刻就陷入腹背受敌的不利态势之中。

  赵柽心中猜测,晋王李察哥很可能会亲自带兵前来,甚至三千铁鹞子说不好也会跟来,倘若真的如此,那吕将的“兵出子午谷”之计,就未必不能行!

  眼下辽地战事如火如荼,自己这边要抓紧涤平西夏,然后封住北面草原,让溃败的辽军尤其耶律大石等人无法西行。

  既然大势之下辽国必灭,那就叫它灭个彻彻底底好了,不必以后再弄出来个西辽来惹人心烦。

  虽说大宋联金灭辽是错的,但已经错了无法挽回,那就将错就错,一错到底便是!

  如今他占住会州,只要能抗住西夏中部军团的主力兵锋,那边吕将奇兵袭兴庆,何愁大事不成?

  只是眼下还有缺憾,就是兵马不够用,会州此刻算上降军也才只有两万人,实在是有些过少。

  赵柽思前想后,便调盖朱、天登、永祝、卓啰、敷川等地兵来。

  别的地方抽不出多少,但敷川还是有人的,杜壆和徐宁在敷川镇守,下面还有本部七千多人马,未招降的俘虏五六千的样子。

  这样一凑,便凑了一万军,杜壆徐宁两人带着直投会州。

  而此刻地盘渐大,赵柽也下令各处就地征兵,许出的条件自然比西夏要好上很多,但结果却有些差强人意,实在是西夏人口太少了,尤其边境之地,人更是稀疏,想要从中多招人马太过艰难。

  不过此刻会州总有三万人,赵柽心中也有了些底,这三万人里有一万藤甲,之前阵亡的都用普通步兵补上,除此还有近一万的骑兵。

  他手下原本骑兵没有这么多,可连番大战缴获战马无数,便继续组建骑兵队伍,只要不缺马,不缺轻甲,组建骑兵队伍也不是什么难事,毕竟这西北之地几乎人人都会骑驭,不用教授。

  最后剩下的是一万常规步军,当然,除了这三万人之外,会州城还有些役兵,都是从降军里挑出年龄大不合格的担任。

  接下去日子,便是各种操练,由杜壆亲自带着,每日训练不停,张宪又教阵法,忙得热火朝天。

  而赵柽则叫了李彦仙,在军司之中研究如何破西夏铁鹞子的办法。

  铁鹞子是重甲骑兵,而且是如今宋、辽、金、西夏、回鹘、大理等国唯一的一支重骑兵。

  但这铁鹞子其实还与正常的重骑不太相同,偏于山原战斗,是山地重骑。

  铁鹞子三千骑,又称铁林,人马俱甲,人皆身穿著名的冷锻瘊子铠,号称“刺斫不入”,马则周身覆盖,甚至覆面覆腿。

  而且铁鹞子用钩索把人和马拴在一起,这样即使敌人侥幸能把战马上的士兵砍死,人也不会从马上掉下来,仍然可以继续冲击,并不会因为人摔落在地阻挡了马的继续冲击前进。

  两军对阵冲锋时,战场上也不好挖陷阱,这样一来,其实想要对付“铁鹞子”就只有一个办法了,那就是直接对付马,把马砍翻,“铁鹞子”也就失去了威力。

  这似乎是“铁鹞子”唯一的弱点,可惜这个弱点当年被李元昊用一个很简单的办法就给解决了。

  那就是以步跋子与铁鹞子协同作战,步跋子又叫横山步跋子,主要是由横山党项人组成,之所以会选择横山党项人,是因为此地党项人凶厉善战,打仗的时候经常不要命似的往前冲,一直以来是所有党项中最有战力的部族,是其他地区党项人所不及的。

  步跋子上下山坡,出入溪涧,最能逾高超远,轻足善走,多能击刺掩袭,和铁鹞子协同之时,铁鹞子在前,步跋子在后,配合的无比默契。

  西夏的王牌军,如果按照兵种分,那就是重骑铁鹞子、横山步跋子、砲兵泼喜军。

  只要铁鹞子来会州,那么步跋子必来,赵柽和李彦仙商讨如何破除铁鹞子的办法,但几天过去,却没有任何头绪。

  作为重甲骑兵,在战场之上冲锋起来是所向披靡一般的存在,可以毫不夸张的说,三千重骑冲十倍于己的军阵毫无问题,甚至再多一些也行!

  凭借着铁鹞子,西夏在和宋军的三川口之战、好水川之战、定川寨之战、永乐城之战中,均大破宋军,斩杀甚众,用此保住了西夏对宋军的地域优势。

  铁鹞子哪怕后来硬碰过金国的拐子马铁浮屠,也并未吃亏,唯一最后败给了鞑靼的怯薛军,当然,到那个时代,铁鹞子也已经腐朽不堪了,而怯薛军却是古往今来精锐中的精锐。

  眼下赵柽虽然不缺钱,可并没有精力和人丁去组建类似怯薛军的队伍,所以只能想别的主意。

  如今李乾顺中兴西夏,李察哥又封一代军神,想要琢磨出破掉铁鹞子的办法,却是一件艰难之事。

第507章 消息,晋王

  兴庆府,兴州,白高大夏国都城。

  兴州是西夏最大的城市,宋初为怀远县,属灵州。

  后咸平四年,党项首领李继迁攻取之,天禧四年,李继迁的儿子李德明开始扩大范围,广造宫殿,号兴州,显道二年,李德明子李元昊升为兴庆府。

  西夏天授礼法延祚元年,李元昊称帝建国,定兴州为都城。

  西北一地,随着青唐的繁华,兴州也快速发达起来,百年的建设发展,已经成为河西高原一颗明珠。

  兴州虽然荒废了河西走廊商路,但是开发了北部草原的商道,这商道完全避开大宋路径,本来中原通过河西走廊可以直达西域,现在却只能迂回从辽境拐过去,或者走熙河青唐古城。

  这商道是西夏故意制约大宋的办法,令大宋商旅不得不多行上千里,又艰辛险阻,崎岖危难,弄不好货失人亡。

  虽然经青唐一线会安全些,但实在绕得太远,而且若是不止步西域,前往欧罗巴洲,还是走河西走廊,或者漠北草原为近,河西走廊封闭,漠北草原就是西夏开辟的商道,宋商难行,渐渐的便少再往那些远地行路经营。

  兴州如今不单是西夏最大最繁华的城池,更是宋境之外,整个西北最大最繁荣的地方。

  兴州远远要大过青唐古城,也就是西宁州,人口也是青唐数倍,城内建筑密集,街道热闹,商户喧嚣,佛寺众多,别有一番气象。

  此刻,就在兴州西南城的一座宏伟旷大寺院之中,正走出一行队伍,这行队伍出了山门之后略微停留,为首之人回头看了一眼寺匾,匾上用西夏文写着承天寺三个大字。

  这承天寺乃是西夏的皇家寺院,不同于别寺,平日多为达官显贵烧拜,平民百姓则往北面的赫宝寺许愿,赫宝亦是大寺,且为古院,传自北朝末年。

  承天寺却是西夏建国后才修建的,李元昊死后,皇太后没藏秋水为了“幼登宸极”的小皇帝李谅祚,保“圣寿以无疆,俾宗祧而延永”,于天祐垂圣元年役兵数万,历时五六年修建了这座承天寺和里面的承天寺塔,并将西域僧人进献的佛骨,以金棺银椁贮埋于塔基下。

  福圣承道三年时,没藏秋水又将大宋所赐的《大藏经》置于寺中,塔寺建成后,延请回鹘高僧登座讲经,没藏秋水与小皇帝经常即席聆听,寺内一时香火旺盛,高僧不绝,远远超过了同属皇家寺院的凉州护国寺、甘州卧佛寺。

  这时那一行人为首的男子目光从寺匾上缓缓落下,然后转过身形,他体格高大魁梧,仿佛坚石伟岸,浓眉虎目,狮鼻阔口,微微有髯,神色间无喜无忧。

  他身上穿了一件红色的袍子,绣织复杂花纹,与旁人那种土褐色并青色不同,一眼便是鹤立鸡群般的存在。

  “回去吧!”男子淡淡开口。

  “是,晋王!”身后人等一起应声。

  男子背手朝前走去,来到寺前马桩旁,上了匹颜色淡黄,油毛都亮得闪光的高大骏马,然后往城中心方向而去。

  半晌之后,这行队伍在一座豪阔府邸前停下,随后纷纷下马,那府门阶上站立的军兵立刻行礼,嘴中高呼:“晋王!”

  红袍男子依旧脸上没甚么表情,径直往府内走去,这府邸极深,一路之上但凡遇见,无论侍卫家丁,丫鬟奴仆,全部低身称呼“晋王”。

  男子不是旁人,正是西夏皇帝李乾顺的弟弟,号称大夏军神的李察哥。

  他此刻虽然面上平静如水,但心中却是复杂至极,就在前两日,边境军报传来,会州城丢了。

  他前后一共往西寿保泰军司派去两次援军,第一次有兴庆府禁卫六班直的精锐兵马,第二次足足五万人,但就算这样,会州和敷川还是丢掉了,这不由让他心头疑窦丛生。

  宋军究竟是什么人物带领队伍,在不占丝毫优势的情形下,居然能夺取会州城?

  这支宋军已经进入西夏境内有一段时日,简直所向披靡,无往不利,一开始他并未在意,只当养寇,毕竟一切都要以侵占熙河为主,等熙河稳定,回头再收拾这支人马也不迟。

  但现在已经不同,这“寇”越来越大起来,再养下去,怕是要闹出是非来!

  可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如今他这边连对方主帅是谁都没有弄清,何谈什么平寇,说出去简直就是一场笑话。

  李察哥走入中堂之内,早有人端上羊奶茶,这是他平素喜欢喝的东西,比酒还要喜欢,据说大唐太宗天可汗李世民犹为喜爱这种奶茶,李世民是他最为崇拜尊敬之人,所以他便也跟着喜欢。

  坐到椅子之上,“咕嘟嘟”喝了一杯后,李察哥开始翻看桌上军情战报,军情大抵分为三类,一类是熙河路的战况,一类是那支宋军的动向,还有一类是辽国战场局势。

  看完这些之后,他拿起一封信瞧去,这信是早晨时到的,他已经看了一遍,有些心神不宁,便出去承天寺烧香,现在打算再看一次。

  信是辽国翰林承旨,辽兴军节度使耶律大石写来的,乃是一封求援信,里面叙说成破利害,阐述辽若灭亡对西夏的种种影响,想请他向西夏皇帝阐明此事,发援兵救辽。

  李察哥看罢信后轻轻放下,脸上依旧没甚么表情,耶律大石所说都有道理,但是兵却不能发,他也不会去劝说李乾顺,这件事到他这里就算打住。

  虽然辽国灭亡对西夏影响巨大,但西夏却不能前往支援,因为……依辽战场上的局势来看,无论怎么支援,哪怕西夏倾举国之力过去,怕也是救不得辽活。

  无他,辽已经腐朽至根,而金国又真的太强,再多了个占便宜的赵宋,那么西夏一但踏入,救不了辽不说,还会如同陷进泥沼一般,难以抽身出来。

  想着大辽帝国光辉难以再做延续,数百年国祚即将断绝,李察哥心中也不胜唏嘘,当年强如契丹,国势何其强大,何等的威风八面,如今却如末日黄花,恐怕最多几个月后,一切都将成为历史了。

  重新拿起耶律大石的信,再看一遍后李察哥轻轻撕碎,丢于地上,然后靠着椅子,闭目养神起来。

  又过了片刻,外面传进急促的脚步动静,接着门前亲卫声音响起:“晋王,悲风堂的人求见。”

  李察哥睁开双眼,神情间闪过一丝不易被察觉的喜色,道:“叫进来。”

  没几息,就看一个风尘仆仆,浑身上下做汉人打扮的男子被带入堂中。

  “悲风堂密谍司细封真,拜见晋王殿下!”男子行礼道。

  李察哥看着这细封真,正是前些日经他手派往宋国境内的几个谍子之一,因为久久探查不到那支宋军主帅身份,他便上奏李乾顺,要借用悲风堂的人去宋境打听。

  李乾顺自然答允,随后叫悲风堂派去八名资深谍子给他,接着他把这八名谍子从边境处悄悄送了过去,等待他们打探到消息回来。

首节 上一节 391/53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关家逆子,龙佑荆襄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