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706节

  马皇后站起来,走到朱元璋的身后,双手搭在他的肩膀上,轻轻的帮他按摩起来。

  “重八,你的心思我明白,你们兄弟之间的事,那你说我不应该插嘴太多。”

  “我觉得,这件事你最好还是不要再想了吧,我看七五是真的没有当皇帝的意思。”

  朱元璋闭上眼睛:“就是因为这样,所以我才不知道应该怎么办啊。”

  他这一生杀伐果断,自认从不欠别人什么。

  可唯一对于自己这个弟弟,朱院长是真的觉得亏欠的太多太多了。

  老朱自家人知道自家事儿,他之所以能做这个江山,最大的原因就是朱瀚。

  刚开始的时候,如果没有朱瀚劝说,自己也不可能下定决心参加义军。

  在打天下的时候,就是自己的弟弟弄出了各种各样的玩意儿,这才帮他奠定了大明江山。

  当然老朱不知道的是,就算是没有朱瀚的出现,真正的历史上,它依旧是大明的开国皇帝。

  只是这个时空的朱元璋,是在朱瀚的帮助下,一步步成长起来的,所以他理所当然的认为,如果没有朱瀚的帮助,自己根本就不可能取得今天的成就。

  这就相当于兄弟两个做生意。

  点子是朱瀚出的,创业的过程中也是朱瀚拿出了各种各样的产品。

  而老朱,基本上就是出死力的那一种。

  结果到了最后,老朱成了真正的实权董事长,朱瀚却成了一个只拿分红的股东。

  但凡有点儿良心的人,心里总会过意不去的是吧?

  而老朱嘛,偏偏不是一个纯粹的政治生物。

  在他的心中,亲情还是相当重要的。

  否则的话,老朱滤过之后也不会到处分封。

  当时老朱那么做,也是有一个十分朴质的想法。

  自己飞黄腾达了,老朱家的所有人自然也要跟着鸡犬升天嘛。

  否则的话,自己这个皇帝不是白当了?

  当然,还有一个更重要的原因。

  只有当了皇帝之后,才真正明白治理天下究竟有多么的辛劳。

  以前还好,可随着大明版图的逐渐扩张,

  朱元璋所要处理的事物也越来越多。

  尤其是最近一年,他已经越来越多的感觉到自己有些力不从心了。

  他对朱标这个太子虽然很满意,不论人品,学识,能力都是上上之选。

  可什么事都怕比较,拿朱标跟朱瀚一比……

  好吧,老朱都不知道这有什么可比的。

  “至于大同那边儿……”朱元璋不动声色的转移了一个话题。

  想到大同来的汇报,朱元璋苦笑起来:“咱记得,大同知府吴振跟七五可没有什么关系吧?”

  “怎么了?”马皇后满脸疑惑,总觉得朱元璋似乎话里有话。

  朱院长随手拿出一份奏章,交给马皇后道:“看看吧,咱都不知道,七五究竟给这个大同知府,灌了什么米汤,能让他这么为他说话。”

  马皇后却没有着急去接,而是先看了一眼那份奏章。

  这份奏章用的是淡蓝色的外皮,很显然,并不是正式的公务行文,而只是用于汇报事情的奏本。

  这就不太属于正式朝廷公务的范围。

  再加上有朱元璋的允许,马皇后这才拿起奏章看了起来。

  朱元璋无奈的道:“皇后,你太小心拉,你我夫妻二人何必在意这些?”

  马皇后却是笑着摇了摇头:“重八,无规矩不成方圆,有些事儿从我开始就要立下规矩。只有这样,后世子孙才有迹可循。”

  “如果咱们不守规矩,后世子孙又怎么会遵守?”

  朱元璋无语:“好好好,总之咱说不过你就是了,这只是一个普通的奏本,没有什么关于朝政的消息,你放心大胆的看便是。”

  马皇后这才打开奏本,仔细看了起来。

  这作本上面,也的确没有什么特别重要的消息。

  或者说也有一些重要的消息,只是相比这上面的内容来说就不是那么重要了。

  这是大同知府吴振,专门写给朱元璋汇报大同现在情况的奏本。

  之所以没有用正式的公文,而是因为在这个奏本当中,提起的基本上只有一个人,又或者说一个人以及他身边的人。

  那自然就是大明的英王殿下朱瀚,以及他的一些弟子们。

  在这封奏本之中,大同知府吴振,几乎把朱瀚夸到了天上去。

  如果光看这封奏本的话,会让人有一种感觉。

  这大同的旱灾,全都是英王朱瀚,凭借一己之力生生扭转过来的。

  最开始的时候,大同府赤地千里,最缺的就是粮食。

  可就在这种时候,英王殿下突然来了,不仅来了,还带来了他置顶的高粮价。

  四两银子,一石粮食。

  这个恐怖的粮价,当时的朱元璋听到了都震惊无比。

  可最后所有人都发现,英王朱瀚是正确的。

  正是因为有这种高昂的粮食价格,让那些粮商们,拼了命的往大同府运送粮食。

  截止于这封奏本发出的时候,大同府已经彻底不缺粮了。

  能在这种恐怖的旱灾之下,让大同府不缺粮,光是这一点就已经活人无数了。

  而且事后有很多人都曾经分析过,按照大同现在的灾害规模,如果不是朱瀚,将粮食的价格界定在四两银子。

  导致大同府的粮食过多,商人们互相竞争,导致价格抬不上来。

  否则的话,就算是涨到五两,甚至是六两都很有可能。

  之后,朱瀚的难民营之策,又安抚了逃难过来的大同难民们。

  跟以往,把难民们丢在城外,任其自生自灭不同。

  朱瀚实行的以工带振之策,几乎是在大同府外,生生的建造了一座新城。

  百姓们,可以用自己的双手养活自己,而不是朝廷的施舍。

  在写这一段的时候,吴振也不知道是不是兴奋过度。

  竟然写的格外的详细。

  甚至,连大同府外的那些难民们每日吃的什么,都列了一个单子出来。

  朱元璋看着都有点儿傻眼,每天都有肉,这还是难民的生活?

  当年如果他们每天都能吃到肉的话,可能根本就不会去参加什么义军吧?

  最后,大同知府吴振还感慨了一句:“难民们的生活,比之府城百姓还略强一些。”

  难民的日子,过的比普通的普通百姓还好。

  哪怕朱瀚是朱元璋的亲弟弟。

  老朱也十分清楚,自己这个弟弟究竟有着什么样逆天的本事,他也有点儿不太相信这些话了。

第496章 朝会前夕

  “怎么?难道你还怀疑七五骗你不成?”马皇后笑盈盈的问道。

  朱元璋缓缓摇头:“咱怎么会不相信七五?咱只是怕,这大同之府吴振,为了巴结七五,故意吹捧他。”

  “这些东西如果是真的还好,可如果这里边儿有什么……”

  “七五说不要被整个朝堂的大臣,群起而攻之。”

  马皇后温柔的看着朱元璋:“咱们现在不说别人的想法,你自己觉得那些事情究竟是真是假呢?”

  “咱觉得,应该都是真的吧。毕竟七五的封地你也去过了,那里建设的就跟天堂似的。”

  说起这个,朱元璋还有点儿愤愤不平呢。

  七五这小子,把自己的封地建的那么好,也不想想大明别的地方还在过苦日子。

  好吧,朱瀚如果听到朱元璋的心声,肯定会骂朱元璋没良心。

  这些年,他可没少为大明做事儿好吧?

  当大哥了不起,当大哥就能随便无限人了是吧,良心都让狗吃拉。

  其实,朱元璋还有很多话要说。

  这次对朱瀚的弹劾,虽然不如上次那样朝议汹汹,可很多弹劾奏章都已经开始有理有据。

  至少,这些人是经过缜密调查的。

  从这些逐渐转变的弹劾奏章来看,朝廷之中正在隐隐形成一股,站在朱瀚对立面的反对势力。

  别的皇帝对于这种事,肯定是乐见其成的。

  又或者说,这些人如果对付的是别人,朱元璋也会稳坐钓鱼台,毫不在意。

  毕竟,朝堂上的大臣们,如果铁板一块儿,那反而是一件很不妙的事。

  做皇帝有的时候就是这么无奈。

  又需要下面的人做事,又不能让他们拉帮结派,同时还要一心为朝廷。

  如果真出现了这种人,又要担心他们的威望太盛。

  毕竟,如果他跟七五还在的时候,别人的威望不管多高,都不可能威胁到他们的统治。

  可是如果他跟七五不在了呢?后世子孙,有没有足够的能力跟威望压制住这些人?

首节 上一节 706/10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