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471节

  喝酒,聊天……

  如果朱标不在这儿,朱瀚和朱元璋还能打趣着说一些对方小时候的乐子事。

  也不知道为什么,朱瀚和朱元璋都对对方的糗事记得非常清楚,可轮到对方说自己的时候,那就是一百个不承认,言之凿凿的说对方记错了,现在朱标在这,朱瀚和朱元璋为了保持自己大人的形象,有些话不能聊,只能说说大人们才会聊的事情。

  “七五,咱大明官员的素质,越来越低了。”朱元璋头疼的揉着脑袋,对朱瀚说道:“也怪不得他们,主要是咱大明扩张的太快,官员的缺口太大,这些新人似乎不知道怎么当官,写的奏折简直狗屁不通。”

  一堆华丽的辞藻,看的朱元璋头疼。

  咱有事说事不就行了?为什么非要拽什么之乎者也?朱元璋在看奏折的时候,需要从一大堆修饰的辞藻里找到那么一两个关键的词,看的朱元璋脑袋都大了啊。

  朱元璋说的情况,朱瀚并不意外。

  很正常。

  士农工商中,士为什么会有那么高的地位?

  因为读书人稀缺,虽说是穷文富武,但读书也需要花很多钱,有些穷苦百姓家的孩子,甚至连束脩都拿不起,更遑论买笔墨纸砚了。

  在唐朝以前,读书是被豪门、大家族、勋贵给垄断了的,隋朝的时候开辟了科举制,并且科举制在唐朝发扬光大,读书这项工作才逐渐的从贵族专属逐渐开放到民间。

  但是,每一个读书人成功通过科举考试后,又成为了一个新的大家族,所以读书并不容易。

  朱元璋吐槽现在大明各地的官员水平过低,这也在情理之中,为官不容易,需要很长时间的积累,才能明白为官的道理。

  至于将大明的官员拔高到一定高度,也不是不可以。

  朱瀚心中有了自己的想法,但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来,而是询问朱标:“标儿,你觉得你爹提出来的问题,应该怎么解决?”

  朱标没想到,朱瀚会直接问自己问题,“这个……我认为,应该从军中挑选一批武将,按照他们的武将衔,将其安插到地方上,对百姓采用半军事化管理……爹,叔,我说的军事化管理,不是让他们像军士一样,而是为了便于管理,春耕秋收,我们都有一个详细的工作,然后办学堂,让百姓的孩子有学上,再从中挑选优秀学子到朝堂的一些重要部门进行磨练,十几年的时间,我们就不会再缺官员。”

  不得不说,朱标的这个想法很不错。

  但,却不是朱元璋想要的。

  朱瀚说研究个火车,研究个铁船,或者说把大明的人口从两亿变成五亿、十亿,这或许需要很长的时间,朱元璋也等得起,他也愿意等。

  可朱元璋现在就缺少有能力的官员,如果要经历很长时间才能得到高能力的官员……朱元璋又何必来询问朱瀚?

  经过长时间的历练,就算是头猪也能成长起来吧?

  “十几年,又是十几年……咱要的是现在。”

  朱元璋看了眼朱标,“现在官员不足,应当如何?”

  “武将转文职!”

  朱标继续坚持着自己的观点,“这是最行之有效的办法。”

  朱元璋刚想说话,朱瀚在旁边说道:

  “标儿,你说的办法,能够解决一定的问题,但却不能解决全部。”

  “对。”

  朱元璋在旁边附和,对朱标说道:“你说的地方,在偏远地区或者在经济比重没那么重的地方或许可行,但咱现在缺的是能臣干吏!能臣你明白什么意思吧?”

  朱标当然知道是什么意思,可这种事,怎么可能简单的就解决了呢?

  “哥,标儿说的有对的地方,让武将转文职就是很不错的想法,最起码能解决一部分问题。”

  朱瀚在对朱元璋说的时候,又开始夸赞朱标,认为朱标说的有道理,然后对朱元璋说道:“不过,想解决官员能力低下的问题,最重要的是要提升他们处理政务的熟练度,以达到高效办公的目的。”

  朱瀚早就对翰林院想进行改变了,他觉得后世的选拔用人体系更好!

  “哥,标儿刚刚说把武将从武职转为文职,他的话提醒了我,我们为什么不办一个进修班呢?”

  朱瀚提出了一个新的解决办法,顿时让朱元璋来了兴趣,朱标在旁边也竖起耳朵开始听朱瀚的想法:“我认为,科举只是选拔官员的一种体系,并不能决定他们的最终命运,事实也同样如此,我们为什么不把一些不熟练业务的官员拉出来,然后到应天府进行半年或者三个月的脱产培训,让朝中大臣或者哥你亲自来教他们,以便更快的达到培训的目的。”

  三个月的培训,足够了的。

  朱瀚对朱元璋说道:“哥,三个月不行,我们就分批次的进行培训,比如您来教行省的官吏如何更快速便捷的处理公务,州府的官吏让李善长、刘基等这些丞相来,他们回去以后也可以自己组织学习培训。”

  “这……公务不就耽搁了吗?”

  朱元璋觉得,三个月时间太长:“这么多公务处理起来,可不简单啊。”

  “哥,能有多少事?”

  朱瀚摇摇头,“一个县城最重要的事是春耕秋收、另外就是商贸的发展,春耕秋收可以让当地的县丞去处理,商贸的发展……他们能听到来自朝堂的教导,这就相当于给他们指明了发展道路,对他们的工作来说,百利而无一害。”

  朱标听到朱瀚的话,非常认同:“小叔您说的对,磨刀不误砍柴工,学习应该放在第一位。”

  “行,咱就先拿周边的行省试试。”

  朱元璋也认同朱瀚的话,然后对朱标呵斥道:“还有你,咱让你来找你叔,是让你跟着你叔学东西的,不是让你来吃饭的。”

  “……”

  朱标无语。

  合着我是你儿子,就活该被你骂是吧?

  就好像你来找朱瀚,不是吃喝似得。

  朱瀚见到朱元璋训斥朱标,也没有再插嘴,他知道朱元璋只是习惯性的这么作,并不是有意去针对朱标,这算是朱元璋和朱标之间的交流方式了,人家父子俩的事,和咱没有关系。

  “来哥,大侄子,咱喝酒。”

  朱瀚把酒杯举起来,和朱元璋、朱标碰了一下,然后说道:“大哥,我们现在是两条腿走路,可以允许底下的人慢一点,但基础一定要打好、夯实!大明现在就相当于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我们把机器的每一个零部件都弄好、弄精,咱现在做的事,全都是准备工作,当我们大明这台机器高速运转时,将会一日千里!”

  “武将,文职就是咱们的两条臂膀,商贸、农业就是我们的两条腿,工业就是咱们的脊梁,百姓就是咱们的脑袋!当这些力量合为一体,向前迈进的时候,我们将会无可阻挡!”

  “说得好!”

  朱元璋没管其他的,就认准了一句:“老百姓就是咱们大明的脑袋,这句话说的好,咱要好好的利用大明的脑袋,这样才能不走偏路。”

第312章 朱标的欲望是什么?

  如果是不熟悉朱瀚的人,听到朱瀚的话以后,或许会觉得朱瀚在吹牛批,他在给自己画大饼。

  但朱元璋相信。

  而且是无条件的相信。

  就像当初,他还在皇觉寺当和尚时,让他造反一样。

  朱瀚画下的大饼,现在都在一件件的实现,朱元璋还有什么理由不相信朱瀚呢?

  朱元璋拍了下大腿,大声说道:

  “好,咱就按照七五你想的办法走!这大明,将会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强盛帝国!”

  朱标看着自己的叔叔和老父亲,眨眨眼没有说话,低下头继续吃肉。

  朱标不理解朱元璋为什么会无条件的相信朱瀚,主要是他没有亲身经历过朱瀚创造的奇迹。

  在朱标出生时,大明已经成为雄踞一方的霸主,朱标成长以后,大明已经一统天下了,虽然周围的人都在夸赞朱瀚,包括朱标自己都认为朱瀚很有能力,做事具有很强的前瞻性。

  只因为这些,朱元璋就无条件的相信朱瀚?

  怎么都觉得不对劲。

  今天朱瀚和朱元璋说的,朱标也觉得太过遥不可及,甚至觉得朱瀚在吹牛。

  可看朱元璋的样子,又对朱瀚说的话没有丁点的怀疑。

  这……自家叔叔有这么厉害?

  朱标第一反应不是怀疑,而是自我反省。

  他认为是自己对朱瀚的了解不够深刻,认为自己有必要和朱瀚多交流。

  在回去的时候,朱标把心中的疑惑向朱元璋说出来:“爹,我是不是和小叔接触的太少了?您对他那么信任,让我觉得有些匪夷所思。”

  朱瀚现在不在这儿,朱元璋也不用彰显他什么威严,很平静的对朱标说道:“你七五叔是能化腐朽为神奇的人,咱能有今天,你七五叔功不可没。”

  “而且,他不贪图名利,对什么权势并不热衷,相反,他喜欢做生意,喜欢打破规矩,建立一套新的秩序,这是咱没想到的。”

  “咱这个弟弟,有时候真的让咱琢磨不透。”

  说白了,就是不知道朱瀚想要什么。

  就感觉朱瀚超然于世外,他对一切都感兴趣,却又都不感兴趣。

  别的不说,就说造反这件事。

  当初朱元璋的确是被赶鸭子上架,但现在细细想来……

  其实朱瀚完全不需要做其他的,他完全可以撇开朱元璋,然后自己去当皇帝。

  可是,朱瀚并没有,而是把所有的地位都给了朱元璋。

  在回忆往昔的时候,朱元璋似乎像是打开了话匣子,一路上都和朱标在说以前的事情,朱标听的很仔细,他想从朱元璋的话中,听出更多和朱瀚有关的讯息。

  回到皇宫后,朱元璋才缓缓地把他想说的话收了回去,然后和朱标道:“七五有很多事,一天一夜都讲不完,以前在老家的时候,七五只是性格跳脱了些,但到了皇觉寺后,他才逐渐发生转变,好像脑子突然被开了光一样,有时候咱都想着是寺庙里的漫天诸佛给了七五指引,想要大兴佛寺呢,后来七五却强力阻止咱这么做,说寺庙规模庞大,对大明不利。”

  朱标听了这么多,他只有一个感觉:别人都是有欲望的,唯独朱瀚没有欲望。

  或者说,他的欲望就是让大明能够千秋万代,让百姓能够安居乐业吧。

  想到这儿,朱标不由得挠挠头,为什么感觉……自己和朱瀚的差距那么大呢?

  “是不是觉得和你小叔的差距有点大?”

  朱元璋看出了朱标的想法,喃喃自语道:“壁立千仞,无欲则刚,我们和你小叔……差得远呢!”

  朱标随即说道:“那我们就帮助小叔一块,把大明建设好,让百姓生活好。”

  “嗯。”

  朱元璋点点头,随后对朱标说道:“有时间,多去找找你小叔,和他聊聊天都好。”

  “好的。”

  ……

  如果现在有人对现如今的世界形势进行一个系统汇总,就会发现……

  大明首先向世界伸出獠牙,无休止的扩张。

  除了欧洲的那些小国一直在打仗、打仗,其他的地方,都是大明在攻打别人。

  船坚、炮烈、刀剑盔甲精良,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无敌之师。

  日月山河永在,大明江山永在。

首节 上一节 471/104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开局召唤李儒与黄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