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家兄朱元璋,我建国美利坚 第232节
“自古帝王临御天下,皆中国居内以制夷狄,夷狄居外以奉中国,未闻以夷狄居中国而制天下也。自宋祚倾移,元以北狄入主中国……”一群儒生正在大声朗读大明洪武皇帝刚刚发布的诏令,这一份诏令被洪武皇帝下令各州县衙门都要张贴。
诏书由洪武皇帝朱元璋口述。
然后经一代文学大家刘伯温润色,可谓是难得的佳作。
书院里的儒生们听着里面的词句,一个个是热血沸腾。
啪嗒!
忽然,一个书生投笔而起,用坚毅的目光盯着众人说道:“百无一用是书生,如今大明开国,诸君怎么还有心情坐在这里读书,不如随我一起投笔从戎,去杀敌封侯,传之子孙,岂不美哉!”
这个书生的话,引得一众同窗赞叹连连!
但是真正想要去杀敌的人,却是一个都没有。
“罗贯中,你就别做梦了,好生读书才是正道,投笔从戎你未必是那个苗子!”
一个先生模样的长者从外边走了进来。
但是,罗贯中很显然是听不进去。
他收拾了一下书桌,把自己最爱看的那本《三国志演义评话》揣进了怀里,然后对着先生和同窗们一拱手。
“大明开国封侯万里,小子罗贯中不封侯,绝不回杭州!”
说罢,罗贯中就大踏步走了出去,只留下一群儒生摇头叹息。
………………
北京,大都城。
大元皇宫内,一个小太监正跪在地上,捧着一份抄来的大明《讨元檄文》小心翼翼的朗读者。
坐在御座上的皇太后奇氏,跟在下面肃立的大臣们都是脸色阴沉。
“……当此之时,天运循环,中原气盛,亿兆之中,当降生圣人,驱逐胡虏,恢复中华,立纲陈纪,救济斯民。”小太监声音细细的读着。
忽然!一声呵斥,打断了小太监的朗读。
“够了啊!”
大元皇太后奇氏一声呵斥,中断了《讨元檄文》的朗读。
“驱逐胡虏,恢复中华!哼,朱元璋都要驱逐你们,你们就这么坐视不管,谁能给朝廷拿出一个计策来?!”奇皇太后冲着臣子们厉声呵斥道。
下面的文武百官一个个脸不红心不跳,全当没有听到这话,低着头看着自己的脚尖一动不动。
奇皇太后骂了几句,只觉得没有什么意义,便挥手宣布退朝。
如今大明开国,许多地方官府直接就对大元彻底失望了啊,各地的蒙古人纷纷是涌入了大都,不敢再留在各自的驻地,谁也不知道会不会被身边的汉人给砍了脑壳投降明朝。
“唉,现在真的要准备北撤到草原了嘛?”奇皇太后看着空空的朝堂,忍不住失落起来。
。。。。。。。
湖北,汉阳城。
大汉皇帝陈友谅也正在读着朱元璋的《讨元檄文》,当然不是他亲自读,而是丞相邹普胜在旁边读,陈友谅坐在龙椅上听。
“……予本淮右布衣,因天下大乱,为众所推,率师渡江,居金陵形势之地……”邹普胜的声音低沉,听起来铿锵有力,让陈友谅也不禁被《讨元檄文》的内容大动。
“淮右布衣!”
“淮右布衣!”
陈友谅口中不停的念叨这个词语。
淮右布衣,也就是淮北普通农民的意思。
“朱元璋如此坦然,英雄气度,属实不一般啊!”陈友谅忍不住说道。
“陛下英雄气,也是差相仿佛!”邹普胜连忙说道。
陈友谅微微摇头一笑,在登基称帝后,陈友谅也没有隐藏自己的卑微出身,对于自己的穷鬼老爹和祖父,那都是大大方方的承认,没有想着去攀附什么名人,如今朱元璋也是这么干的,让陈友谅颇有几分英雄相惜。
“可惜,若不是争夺这天下,朱元璋,朕倒是愿意跟他把酒言欢的!”陈友谅摇摇头,然后又继续说道:“如今讨元檄文一出,可不是仅仅要讨伐暴元,朕听过朱元璋在江西增兵,调集船只战舰,看来是要对我们下手了啊。”
邹普胜听到这话,也是沉默不语。
按照朱瀚的布局,既然大明开国已定。
那就要打出气势来,历史上的陈友谅可是一个强劲的对手。
如今大明掌握优势,可不能再给陈友谅机会了,必须要彻底解决他。
所以,胡大海、蓝玉、张定边等朱瀚手下的猛将,统统都被调集到了江西,准备伺机向西进攻湖广的陈友谅,消除掉这个重大的隐患。
“明军兵马一到,汉阳只怕要危险。”
陈友谅有些悲观的说道。
根据密探回报,大明王朝在江西布置了足足二十万兵马,其中几乎有两百多艘火炮战舰,凭借湖广大汉的水军,根本就是无法阻挡。
“陛下,明军远道而来,我们可以周旋一二,等到他们士气衰落,然后再给予致命一击!”邹普胜连连劝道。
“难啊!如果一旦汉阳保不住,我们就西进四川,明玉珍的兵马薄弱,相信应该挡不住我们。”陈友谅说道。
所谓狡兔三窟,陈友谅是多么狡猾,怎么可能在汉阳被堵死。
他已经是想好了,一旦汉阳失守,那就西进四川。
只要击败了明玉珍拿下四川,再差也能做一个刘备吧!
。。。。。。。。。
山东,曲阜。
“……盖我中国之民,天必命我中国之人以安之,夷狄何得而治哉……”
山东镇抚使戚祥,召集了一帮山东义军将领,正在恭恭敬敬的聆听大明皇帝的诏书。
“中国与夷狄!”
对于这两个词,戚祥如今是深有体会。
戚祥所在的新军中,大多数都是北方流民。
他们早已经在蒙古人色目人欺压下积攒了许多怨恨。
每一次上战场杀敌,无比加深了他们中国与夷狄身份上的差别认知。
戚祥还不知道,这就是最简朴的民族认同,也即是民族意识。
对于古典社会来说,如果一个民族绝响了民族意识,特别是主体民族觉醒了民族意识,那将会是一场伟大的变革!
历史上的法国大革命,让法兰西人觉醒了民族意识,当面对反法同盟进犯的时候,每一个法兰西人听到祖国有难,立刻抛下了手中的一切,义无反顾的奔赴了战场,去对抗那十倍与己的敌人们!
“洪武皇帝诏令,中国之民,中国安之,各位回去后一定要对兄弟们讲清楚,告诉咱山东的父老,谁要是敢给鞑子卖命,那就杀全家没收土地!”戚祥大声的说道。
“大人放心,我等势杀鞑虏!”一众义军将领们轰然应诺。
。。。。。
辽阳行省。
“……如蒙古、色目,虽非华夏族类,然同生天地之间,有能知礼义,愿为臣民者,与中夏之人抚养无异,故兹告谕,想宜知悉。”
辽阳行省平章纳哈出听完了大明皇帝朱元璋的《讨元檄文》,心中不禁升起钦佩之情。
“同生天地之间,抚养无异!朱元璋真乃是胸怀大度的明君啊!”纳哈出忍不住说道。
“父亲,小心隔墙有耳!”长子察罕立刻小声提醒。
“怕什么,整个辽阳,如今都是我们的人,就算是那高丽女人有安插耳目,我也不怕!”纳哈出硬气的说道。
作为大蒙古国开国四大功臣之一木华黎的后人,纳哈出是有这一份底气的,别说是摄政皇太后不能把他怎么着,就算是皇帝也不敢轻易问罪他。
纳哈出作为功臣之后,对于蒙元朝廷已经是失望透底。
他之前曾经跟朱元璋作战,虽然不幸被俘虏了,但并没有遭受什么虐待,最后还给安然释放。
如今大明开国,朱元璋称帝,纳哈出是越来越觉得大元朝要完蛋了啊!
“父亲,我听说大都城内,现在流传说……太后听了王保保的建议,想要放弃掉中原,甚至是放弃大都,全都北撤到草原上呢。”察罕说道。
“哼!一群鼠辈,这是打算逃走了!祖辈历经生死打下的土地,就这么被他们抛弃了。”纳哈出对于这个传言很是相信。
因为按照如今大元朝在中原的控制力,别说是跟兵强马壮的朱元璋对战了,就算是剿灭各地的乱兵暴民,也是有些吃力了,往往是刚镇压了这一波,然后另外一个地方又冒起来一波。
剿匪平叛是越来越忙,大元朝是越来越拉胯。
“那父亲觉得,朝廷会不会撤掉辽阳行省?”察罕问道。
作为在中原长大的蒙古人,纳哈出、察罕父子的生活习性早已经是适应了中原,在来到辽阳行省的时候,他们都是觉得受了天大的委屈。
如果再放弃辽阳行省,退却到更加苦寒闭塞的漠北草原,那简直是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啊。
“不知道啊!”纳哈出皱眉思索着什么。
“如果朝廷真的决意撤掉辽阳行省,那么咱们该如何做呢?”察罕问道。
“那就跟着撤到草原!”纳哈出想也不想的回答。
“可是,我们的人,能够抵抗住漠北草原的恶劣环境吗?如果抵挡不住,咱们就将在漠北草原上被饿死了。”察罕说道。
“就算是饿死冻死,那也是我们的祖先之地,熬不过去是自己的问题!”纳哈出痛苦的说道。
察罕撇撇嘴,对于老父亲的假大空的忠心是颇为不屑。
“父亲,既然朱元璋都说了,只要归顺,那是一视同仁呢,真到了那个时候,何不。。。”察罕这话说的毫不隐晦。
纳哈出先是一愣,随即就冷声呵斥道:“休得胡言!我家世代忠良,怎么可能背叛大元!此事休要再提!”
随即,纳哈出就把儿子察罕给赶了出来。
察罕对于自己老爹,那可是非常了解,心中已经是有了几分把握。
察罕信步走出了平章府,沿着辽阳城的大道,一直是走到了东城十街坊,在这里有一家新开张的四海商社,里面卖的全都是中原来的新奇玩意儿。
像是什么玻璃茶具、白糖果子、奶沫子等等,在这个四海商社里面全都有。
“察罕公子,快里面请!”
看到察罕来了,商号伙计立刻把他请到了屋子里,如今是秋天,辽阳行省已经是有些微微凉意。
“察罕公子,我们掌柜马上就来!”
小伙计一边说着,一边端上来一杯透着气泡的甜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