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短视频剧透历史:开局现代战争 第41节

  要知道,长安城现在的畅销品就是肥皂。

  长安城109坊,平头老百姓、贩夫走卒、文人雅士、富户人家、王公贵族、医馆的大夫都神情严肃,仔细倾听。

  这是后世都称赞的神药啊!

  看名字,难道是用大蒜制取的吗?

  汉末南郡,刘备等人认真以待。

  许多士卒都找来笔墨,表情认真无比,毕竟身处乱世,没准能用上呢。

  技多不压身!

  【大蒜素是淡黄色粉末或淡黄色油状液体,一般有较浓的气味】

  【需要说明的是,新鲜的大蒜中不含有大蒜素,必须将其破碎后,其含有的蒜酶活化催化蒜氨酸形成】

  【大蒜素的制取方法就是将大蒜粉碎,静止半小时,放在容器内加水(或乙醇)蒸馏(不要煮沸),冷凝液中的淡黄色油状液体就含有大蒜素】

  【等伱发展到有条件的情况下可以采用减压水蒸气蒸馏法】

  【蒸馏温度在80摄氏度以下,可以提升大蒜素的含量】

  【可以通过食用来起到杀菌效果】

  【如果单纯敷在伤口处,大蒜素会局部刺激伤口,引起疼痛肿胀等等情况,所以不可轻易附在伤口,外伤应使用医用消毒酒精来配合杀菌】

  【大蒜素作为广谱抗菌药,它的好处有很多】

  【现在抗生素被分为抗细菌类和抗真菌类,而大蒜素既可以抗细菌又可以抗真菌】

  【而且基本没有副作用,细菌和真菌也不会对大蒜素起抗药性】

  随着天幕的播放,其制取工艺也随之展现在众人的面前。

  可以看到的是,后世用的是一个比较奇怪的装置,然后通过导管将蒸发的液体收集。

  而且步骤极其简单,一如之前的各种制取工艺,给人一种极其荒诞的感觉。

  “神药啊!”

  李世民赞叹,拿大蒜捣碎,静置半小时,也就是一炷香的时间,再加水蒸馏,通过外接那种奇怪的东西收集蒸馏出来的液体即可,蒸馏温度80度以下最佳。

  但是治的是哪些病呢?

  细菌和真菌?

  真是闻所未闻啊!

  长安城爆发出一阵阵欢呼,一众人欢呼鼓舞,因为大蒜素制取流程极其简单,涉及到的原料也不贵,他们也能制取。

  汉末南郡,张仲景小心翼翼地将大蒜素制取步骤抄录在纸上,没有和众人交谈,又跟着天幕的视频确认了一遍。

  然后又将药效标注在旁边:扛细菌和抗真菌。

  和前面那个视频对上了,新生儿感染了能不能服用大蒜素呢?

  张仲景心里打鼓,不过当做是备用选项吧。

  刘备激动得脸色通红!

  神药啊!

  《我要是发明出青霉素~二战都得在我家院里打~》

  《全世界一起打你吗?》

  《在那个划破个口的容易没的日子,我弄出青霉素~》

  《古代从什么时候开始使用或者食用大蒜的?》

  《汉朝张骞第二次出使西域之后带回来的》

  元狩年间,刘彻愣住了,继而狂喜。

  张骞出使西域还是二十几年前的事情了,一去就是十几年,后来于元朔三年,趁匈奴人内乱才逃回到长安。

  出使时的100多号人,回来时仅剩张骞、张骞的匈奴妻子、以及堂邑父三人。

  当那个又黑又瘦、蓬头垢面,浑身上下散发着酸臭味的乞丐站在他面前时,他都没认出来。

  “传张骞!”

  然后又命人取来大蒜的图画,真是越看越欣喜。

  原以为大汉与此等神药无缘了,只是命人画好以待将来寻找,没想到啊.

  造纸术、印刷术、大蒜素。

  刘彻信心满满,这次长城,朕要修欧式的。

  《霍去病要是有一罐大蒜素,全世界都得讲你好》

第34章 曲辕犁

  张骞接到传唤时,头皮发麻了一下,塞外那种日子狗都不过

  不过天幕中提到大蒜素是冠军侯救命神药,以陛下对冠军侯的喜爱,看来这次不得不拼了老命再走一趟了。

  贞观年间,长安城。

  李世民有些吃惊和疑惑,史籍上并没有记载冠军侯得的什么病、发病时是何症状,后世是如何肯定大蒜素能救命的?

  “难道是后世所说的盗.咳咳,考古时出土的记载?”房玄龄脸色古怪地猜测道。

  “恐怕是了。”其他人也没想出其他合理的解释来。

  天幕中还在播放着大蒜素的提取,但是众人来来回回听了两三遍,评论中也没有提及大蒜素能治疗的何种疾病或者是发病时的何种病况,只从一言半语中得知青霉素能在受伤时使用,那么大蒜素是不是同理能替代青霉素?

  评论中说如果他发明了青霉素,那么二战都得在他家院子里打,足可证明此药效果拔群。

  李世民一生征战无数,深知战场的伤亡情况,战场上冲锋厮杀,真正一口气战死者其实是不多的,更多的是受伤后医疗跟不上,缺少食物而死,或者是受伤发高烧引起病情恶化等等,如果说青霉素能有效治疗这种情况的话,那真的是能称之为救命神药的。

  可惜,天幕并未提及青霉素的制取,按其说法,青霉素的制取操作复杂,也很需要运气,那么大蒜素作为替代品还没有副作用确实不错。

  李世民招来御医,秉承着严谨的行医理念,御医硬着头皮没有给出明确的答复,李世民有些无奈,吩咐让他多留意。

  大唐和后世时间上差了1000年以上,情况相差很大,很多后世习以为常的东西在此时却没那么容易弄清楚。

  天幕再次变换,是在一座大山的山腰上,周围是浓郁的大雾,上山的小道有一群穿黄色衣服戴黄色帽子的行人,一个女人的声音边喘边吐槽。

  【帮主我要退会,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合理吗?#光明顶#云雾缭绕】

  【到底是古龙还是金庸啊,你来过光明顶吗?啊?】

  【写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合理吗?啊?】

  【啊走上来爬上来人都废了,还有力气打架吗】

  【还有,人家明教都住这么高了,多么明显的避世心理啊】

  【再坏也应该坏不到哪里去吧?为什么要上来打人家?】

  【哎呀,我的娘啊】

  贞观年间,长安城春满庭,阳光从窗台照了进来。

  天幕中那女子一步三喘气,边喘边碎嘴的行为逗得一众燕燕翠翠大笑。

  甘棠捂着嘴轻笑,看天幕环境,这座山山势险峻,崎岖难行,山顶风极大,这么一大群人要去干什么?难道是学古人探幽?

  不过这也不像啊,这里的山路是崎岖,但地面显然是石板铺设过的。

  这所谓的六大门派围攻光明顶想必就是后世小说虚构的故事了。

  《你想想华山派,他们要先下山然后走到光明顶,爬上去挨顿打,还得自己走回去,回去还要爬趟华山》

  《本来没多大仇,越走越气[狗头]》

  《我给你说,伱这个光明顶还不是六大门派去的那个,六大门派围攻的光明顶在当时的西域》

  《六大门派:来都来了…》

  《六大派爬到山顶:有水吗?明教:矿泉水20一瓶。六大派:干他!!!》

  太极殿前,李世民看着点开的地图,其中标注的门派和光明顶的位置,不由得感叹六大门派的韧性。

  其中,光明顶大致在新疆南部昆仑山脉,峨眉派在四川峨眉山,崆峒派在宁夏,武当派在湖北武当山,少林在河南嵩山,华山派在陕西华山,昆仑派在青海昆仑山,蝴蝶谷在安徽,龙门镖局在浙江,灵蛇岛孤悬海外。

  “这得多大仇啊!”程咬金哭笑不得,按地图上的位置,六大门派辗转几千里路去围攻光明顶,一路上重山隔绝,大军都不敢这么玩,根本没路可走。

  《别人练武的有轻功,会飞》

  《因为你没有内功啊。有内功了,有轻功了,上来就轻松了哇》

  《你这个光明顶是黄山的吧,你得去昆仑山那个,那才是明教的地盘》

  《去过华山才知道,华山论剑这赛事办的,妥妥的主场优势好吗,当年能爬上去的,还论剑呢,抡得起剑都不错了》

  天幕再次闪烁,又换了个场景。

  【在漫长的农耕时代,曲辕犁一直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曲辕犁最早出现于唐代后期的江东,又称江东犁】

  【说到曲辕犁啊,要从他的老祖先耒耜说起】

  【原始农具耒用来戳孔播种,耒就相当于一头削尖了的木棍,耜用来翻土掘土】

  【为了克服他们各自的缺点,优势互补,人们把耜绑束在耒的端头,称为了耒耜,这就是曲辕犁的老祖宗】

  【耒耜类似的功能是挖土掘土,但是他有个问题,那就是不能向前行走持续的翻土】

  天幕中视频随着文案跟进,先是展示了最原始的耒和耜,然后就把它们结合了起来,可以看到耒耜确实有翻土掘土的功能。

  汉末南郡江陵城。

  “这是耒耜的演变过程!”刘备吃惊地说道,天幕中看似寥寥数语,但已经将耒耜的来历、功能说了个一清二楚。

  耒耜这种农具他是使用过的,但是从未想过为何如此设计。

  可以看到,耒耜起源最先确实是两件完全不相干的农具,由于耜需要一根木棍,于是就和耒做了结合。

  可能这种情况持续了很长时间,后来就有人想弄一个连续掘土翻松土壤的工具,然后就在耒中间又绑上了一跟木棍,有一个人在前面负责拉,后面一个人负责操纵耒耜。

  之后解放了人力,使用牛拉耒耜,也就是现在的直辕犁。

  诸葛亮眼神闪闪发亮,许多念头一闪而逝,直辕犁使用起来颇为不便,耕地时需要两头牛一起拉犁。

首节 上一节 41/14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从扶苏门客,成为一代帝师

下一篇:三国:守疆十年,开局签到李元霸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