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91节

  无论是第一关县试之时,那个到现在还没搞清楚具体用途的奇怪圈圈。

  还是第二关府试时,那个到现在还被好些人称道却被好些人骂的“二”字题。

  可以说,胡大老爷的题目还真不是一般人能琢磨出来的。

  但是,这里边有个问题。

  那就是随着府试的“二”字题出来以后,不少文坛、士林大佬反倒是站出来旗帜鲜明的支持胡惟庸了。

  因为在他们看来,这就是一道再正经不过的经义题。

  但凡对经义熟悉一点,稍稍动动脑子,都知道,这题破题思路仅有一个。

  那么,你连经义都没弄明白,你来考试?

  这考不上能怪谁?

  所以,从这点来看,胡大老爷不仅没错,反倒是需要继续发扬的典范。

  好家伙,当时这种言论出现的时候,胡惟庸自己都吓了一跳。

  因为他总觉着这帮人是在说反话来着。

  可后来有好几次跟人当面交流以后,他才明白,原来人真是这样想的。

  慢慢一琢磨。

  哦,知道了。

  这帮人其实就好比是辅导班老师,顺便还是教辅资料的编撰者。

  他们对于这种并没有偏离原本内容的难题、怪题,当然要支持。

  因为正是有这种难题、怪题出现,他们的作用才能有体现啊。

  说白了,不去他们的学院、不买他们的教辅资料,你怎么知道这种题如何破解?

  虽说那就是一层窗户纸,一捅就破。

  可你不花钱不磕头拜师,没那个机缘的话,谁给你捅破?

  真传一句话,假传万卷书。

  这帮子搞辅导班和辅导资料的,可喜欢胡惟庸这刁钻思路了。

  不仅支持,还不断撺掇着他胆子再大点,往深了搞、往难了搞。

  一众学长听到这等风声以后,自然只能是一边瑟瑟发抖的抱着书死啃,一边在心中不断的腹诽骂街。

  他们就不信了,但凡把书里边的符号以及一字一句全都给记下来以后,还能答不上胡大老爷的题。

  不过,正所谓蝴蝶振翅,飓风掀起。

  学子们的闭门苦读,影响的可不仅仅是他们自己。

  这不,醉风楼的老鸨看着眼下稀疏的客人,整个人都玉玉了。

  奶奶个腿儿的,这日子简直没法过了。

  当家花魁如诗被人拐跑就不说了,反正当时她多多少少就做了这方面准备了。

  只要醉风楼的生意还能继续,那就能源源不断的挣银子。

  只要还能继续挣银子,那就好说。

  一介花魁而已,她既然能培养出一个如诗,那自然能培养出第二个、第三个。

  花魁而已,说白了,不还是慢慢养出来的嘛。

  那些手段,哪个不是她当年一样样自己慢慢琢磨然后历练出来的?

  哼,如诗不就是学出来的嘛。

  可眼下不行啊。

  这些学子一个个的,最近也不知道怎么了,都不来醉风楼了。

  奶奶个腿儿的,要不是见过那帮学子放浪形骸的模样,她还真以为他们都是一帮子正人君子了呢。

  怎么就不来了呢。

  你们不来,老娘挣谁的钱去啊。

第114章 死性不改的方孝儒

  第一百一十四章死性不改的方孝儒

  “都怪那该死的韦小宝!”

  “你个丧良心的穷酸!”

  “怎么就把咱的宝贝女儿拐走了呢!”

  “你要么把人留下给老娘当个招牌揽客,要么留下赎身银子啊!”

  “哪有就这么拐走的啊!”

  “你个丧良心的穷酸!”

  “咦,不对,老娘怎么记着那韦小宝上次来的时候,好像颇为大方来着?”

  “嘶……莫非那厮其实压根不缺钱?”

  “那为何要跟老娘作对把咱的花魁勾搭走?”

  “难不成是眼里压根没把咱醉风楼放在眼里?”

  “唔……老娘头疼啊!”

  老鸨嘀嘀咕咕了半天,终究还是放不下。

  毕竟如诗这么一走,醉风楼的生意每况愈下,这可都是在她心头扎刀子啊。

  那可都是大把大把的银钱啊。

  想到这儿,她恨不得立马画个圈圈出来诅咒那韦小宝一把。

  “哼,伱不是要考科举吗?”

  “老娘就诅咒你永远考不中!”

  “哼,得罪了老娘还想好?”

  “管你哪家哪户出身呢,你都不该祸害老娘的生意!”

  这边老鸨诅咒“韦小宝”科举不中。

  也不知道这连目标都没找准的诅咒到底灵不灵。

  若是灵的话,到时候又得落在谁身上去。

  毕竟,胡大老爷可不用琢磨着怎么让自己中举的事儿。

  至于醉风楼?

  不好意思,自从胡大老爷把如诗从里间拐走以后,他还真快忘记这地方了。

  毕竟,他就是个单纯的LSP而已。

  对方的头牌技师,第一回正式上班就被他给祸害了不说,还给偷偷领回家了。

  那还记着这地方干啥?

  就在醉风楼凄凄惨惨的觉着日子过不下去的时候,另一边,解缙这会儿也有些头皮发麻。

  没错,神童解缙、压根不指望金榜题名,只想着混一混的解缙这会儿也麻了。

  没办法啊!

  因为他爹给他写信了。

  ‘大绅吾儿,为父虽不求你金榜题名,但……若你连个秀才都中不了,那就别怪为父下手太狠了!’

  话只有一句,可内里的话语却让解缙浑身发抖。

  他小时候因为调皮,没少挨揍。

  可随着他蒙学之后,他不仅没挨揍过了,反倒是时不时的得到父亲以及族人的夸赞。

  但……若是真连秀才功名都拿不下的话,那到时候他那位老父亲绝对不介意给他松松筋骨的。

  一想到自己小时候被揍得哇哇哭,然后一众小伙伴在一旁嘎嘎直乐的场景,解缙便觉着一股子热血直冲头顶。

  这场景想想都可怕好吧。

  不行!

  绝对不能再出现这样的情况!

  举人、进士暂时先不想了。

  这秀才功名,怎么着也得拿下才行。

  想到这,解缙哪怕外出游玩,都不忘在自己兜里揣上一本杂记。

  这也是为了即将到来的院试做准备。

  在他看来,四书五经方面,但凡要考的,他就没有不会的。

  之前的“二”字题,不就是如此嘛。

  但凡背书背得好的,稍微有点脑子就能写出来。

  可若是考杂书上的内容呢?

  他年纪小,见识没其他人那么多,好些书别说看过了,连听都没听过。

  那若是出了道他压根看都看不懂的题,岂不是会出大问题?

  所以,他如今的精力都放在了一应的杂书上。

  游记、县志、野史……

  反正但凡能捞着的书,有啥他看啥。

  暂时也不求能学出个什么结果出来,纯粹是看看书长长见识。

首节 上一节 91/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