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9节

  好家伙,那腰杆子仿若跟有人在不断推动一般,那叫一个连绵不绝、雄浑有力啊。

  是夜,胡惟庸胡大老爷停了些日子的胡府后院一挑三格斗赛,再次打响。

  双方你来我往、奇招迭出却又心有灵犀,堪称棋逢对手、将遇良才。

  最终,胡惟庸对这个系统奖励很满意,比自己想象中的还要给力。

  顺便默默的给自己添加了一项日常活动。

  翌日,起床后洗漱完毕的胡惟庸,开始了他在府中一天的日常。

  锻炼、歌舞、美食、钓鱼、种田……

  可以说胡惟庸每天都能过得格外精彩。

  或许放在那些雄心壮志之辈眼里,天天这么封闭府门、沉迷娱乐乃是一等一的废物。

  可对于胡大老爷来说,这种生活他能过一辈子。

  毕竟,上百人围着他伺候,想吃什么吩咐一声、想玩什么吩咐一声。

  更别说十来个上辈子只可远观不可亵玩的女神级别的美人儿,变着法子想要讨他欢心。

  这日子,特娘的怎么会不开心呢。

  简直开心的要死!

  不过,今日里胡大老爷又给自己加了一套日常活动。

  反正闲着也是闲着,打那混账儿子一顿吧。

  于是,祠堂内,昨天又冷又饿,就在祠堂旁的小屋里熬了一夜,今天刚起来的胡仁彬。

  还没摸清楚什么情况呢,便又被胡惟庸提溜到了祠堂里,然后噼里啪啦、劈头盖脸的就是一顿揍。

  而后,胡惟庸拍了拍屁股神清气爽的走了,半句多话没有。

  徒留下刚刚又哀嚎了小半个时辰的胡仁彬,满脸悲愤的看着自己身上这一道道伤口。

  胡仁彬这会儿是真心觉着冤啊!

  不是,你要棍棒底下出孝子没问题,可你怎么光有棍棒一句话不说啊???

  真就过来就把人拎到祠堂,然后拿起藤条就开抽。

  抽了一炷香的功夫以后,同样一句话不说,藤条一扔,走人!

  从头到尾,别说教训他了,连招呼都没打一个,真就是冲着抽人来的。

  最关键的是,抽完以后,胡惟庸居然神清气爽、嘴角带笑的走了。

  徒留下身上心里同样疼的胡仁彬茫茫然不知所措。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仅仅只是个开始。

  自从在管教混账儿子的过程当中得到了腰力奖励后。

  每日午膳后半个时辰,便是胡惟庸给自己定下的管教胡仁彬的时辰了。

  这时辰正好!

  饭吃饱了,有力气!

  又休息了半个时辰,不至于剧烈运动导致消化不好。

  同时,打完以后,顺路去后院钓鱼也好、欣赏歌舞或者打格斗赛也罢,正好热身完毕。

  啧啧,好处简直不要太多。

  于是,胡仁彬便一脸懵逼的开始了他的“被管教生活。”

  其他地方不准去,去就打!

  吃住就在祠堂旁的小屋里,不丰盛但绝对饿不死!

  每日里就是在这里看书,罚跪,不听话就打!

  中午吃完饭,老老实实跪在祠堂里,挨上自己老爹一顿“父爱”。

  然后下午基本就能自由活动了。

  自从他被接回府那天起,这样的生活,每天雷打不动。

  府上一应人等也习惯了,每日里午膳后就会从祠堂那边传来胡仁彬的惨叫声。

  初听有些吓人,可一来二去都明白以后,众人居然还能从这惨叫声中,分别胡惟庸今天想玩什么花样。

  毕竟,慢慢都知道了,胡大老爷要是打算钓鱼或者肉搏之类的玩意儿,那必然得要留点力气的嘛。

  这天,胡府祠堂内,“胡丞相藤条教子”的戏码正在准时上演。

  可打着打着,胡仁彬受不了了,忙不迭的高声喊道:

  “爹,爹,爹,爹……伱不能这样啊!”

  “这都超过一炷香的时间了,今儿都超过了!”

  “咱明天再来吧,您老赶紧休息去吧!”

  听到这,胡惟庸默默的停手了,然后一脸复杂的看向眼前这个混账小子。

  娘的,这小子这是被打出习惯、打出抗性来了啊。

  就是不知道这小子到底长了多少记性!

  别特娘的前脚信誓旦旦,后脚老错重犯,那岂不是这段时间白折腾了?

  虽然这段时间,经过每日里的“锻炼”,让他如今肾好、腰好战力不俗。

  但怎么说也是每日里花了力气、花了时间的。

  总不能就这么半途而废啊!

  当即,胡惟庸吩咐胡义去书房开始搬书过来。

  其他书不用,就是四书五经这些最不会出错的经典。

  而接下来胡仁彬要做的,就是不断的抄书。

  借着这机会长长见识也学一学修身养性。

  胡仁彬有心说点什么,可话都到嘴边了,一看到胡惟庸那沉凝的脸色、漠然的双眸,他瞬间头一缩。

  不就是抄书嘛,小爷不在乎!

  走出祠堂,胡仁彬正准备拐个弯去自己住的小屋来着,却听到自家老爹在认真的吩咐着。

  “胡义,那混账的身上的伤药你可得盯紧了!”

  “大夫、伤药都要跟上,让那小子早点恢复!”

  “这样,到时候老爷我揍起来也没了顾忌!”

  胡义虽然脸色有些复杂,可终究还是接下了这道命令。

  而身后的胡仁彬听到这话,手都忍不住抖了一下!

  这是亲爹?

  也太狠了吧!

第37章 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长慌了!

  第三十七章朱元璋的敲打!李善长慌了!

  胡府的动静,仅限于胡府上下知道。

  虽然必定会传到那位端坐在九天之上,俯视着大明一应官员、百姓的皇帝朱元璋耳朵里。

  但胡惟庸并不在乎。

  有些事儿,其实本就巴不得传到朱元璋耳朵里。

  谁还没点演技是怎么的?

  他胡大老爷,好歹也是看过不少影视剧的人物。

  而在应天府皇宫之中,此时,朱元璋正一脸玩味的听着李善长的汇报。

  作为当朝丞相,上佐君王下辖群臣可不是一句夸张的形容。

  是真需要宰相实际参与到一应工作当中来的。

  可以说,但凡李善长这位宰相眼里能看到的活,他都有权力参与一手,对方还得特别听从他的意见。

  因为那时候的李善长,便是代表皇权在管理一应事务。

  但此时,他的作用不一样了。

  眼下的他,是代表着一应臣子,向皇帝朱元璋汇报最近的政务。

  固然还有专门的奏折和各部分开报送的奏报。

  但身为宰相,每隔一段时间汇总一下工作,乃是他的职责。

  不过,李善长的汇报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在那儿滔滔不绝。

  朱元璋时不时的,就会根据他汇报过程当中的某句话,甚至某个词,直接开始发问。

  但凡朱元璋问出来的问题,俱是直指核心或者要害的地方。

  要不是李善长还真有几分本事,恐怕面对朱元璋这么犀利的皇帝,还真有些手忙脚乱。

  这一汇报,就是整整大半天的功夫。

  君臣二人丝毫不敢懈怠的,一项一项梳理着大明上下大大小小的事务。

  等到厚厚一沓奏报终于聊完,君臣二人不由得同时松了口气。

  看着眼前略有些憔悴的李善长,朱元璋居然一时间觉着有个丞相似乎还不错的样子。

  但这念头仅仅是冒出一刹那,便被朱元璋给掐灭了。

  丞相能帮咱干的活,难道分到六部尚书身上就不能干了?

  而这权力落在丞相一人手里,跟落到六部尚书手里,这区别可就太大了。

首节 上一节 29/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