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49节

  他是真正陪着朱元璋一路走来的淮西老臣不说。

  他当年还是一路见证着朱元璋靠着铁血手段最终走上九五至尊之位的。

  甚至,当年还有不少主意还是他出的主意呢。

  这样一个倔到骨子里的人,会突然之间这么听劝了?

  猛然间,李大丞相的冷汗就下来了。

  朱元璋自然不是那种对臣子百依百顺的皇帝!

  以前不是,现在也不是,以后更加不是!

  那么,现如今朱元璋这幅姿态,那就只有一个理由了。

  那便是要对他下手了啊。

  毕竟,将欲取之必先与之这样的道理,李大丞相怎么可能不明白呢?

  一想到这,李大丞相顿时觉着自己每次“劝谏”成功之时。

  端坐在上首的朱元璋看向自己的笑容,都仿佛是在狞笑一般。

  他真心慌了!

  现在一回想起来,怕是自己从那次站出来反对“开海”之时,就被朱元璋给惦记上了吧。

  冷静下来的李善长,无疑瞬间恢复了他往日里的聪明和智慧。

  但也正因为他恢复了往日的精明,他才觉着头疼。

  娘的,按理来说,这些事儿他早就能看明白的啊。

  怎么之前就栽了呢?

  其实答案他自己都知道,无非就是被权势二字勾住了,最终迷了双眼而已。

  不过,李善长不是那么容易认输的人。

  既然之前做错了,那么趁着眼下这屠刀还没落下来,那自然得赶紧补救才行啊。

  这已经不是保不保住权势的问题了,这是能不能活命的问题。

  关上书房门,李善长认真的琢磨起了朱元璋的各种路数。

  在他看来,只有把朱元璋的思路摸清楚,自己才能找着一条活路。

  决不能跟以前一样,凭着脑子一热就各种上头。

  那不是妥妥的就是在找死!

  李善长皱着眉头在纸上勾画了片刻以后,大概琢磨出了一条路子。

  在他看来,朱元璋固然是个心狠手辣的。

  可你再狠,总不能把这满朝文武百官杀光吧。

  不说杀光,这要是牵连的人数多了些,那你老朱家这大明帝国还要不要过日子了?

  这大明上下这么多位置,总不能你老朱家自己去干吧?

  那么反过来一看,跟他李善长交好的官员,可以说遍布了整个朝野。

  同时,其中可以说囊括了一应关键位子上的重臣。

  真要是因为他李善长而大开杀戒,那到时候乐子就大了啊。

  因为,这些人早就因为利益、关系、亲友等各种理由跟他死死绑在一起了。

  说白了,真要是拿他李善长开刀,那就要做好牵连大半个大明的准备!

  这样的结果,朱元璋想想都不可能接受的嘛。

  那到时候自己哪怕不能当这个丞相了,至少也能保住一条命不是?!

  想到这,李善长这才稍微安心。

  不过,一想到此处,李善长忽然惦记起了胡大老爷!

第291章 李善长的新套路

  第二百九十一章李善长的新套路

  对于胡大老爷,李善长这要不是琢磨起了将来某一天辞掉丞相之位以确保自身安全的事儿,他还有点想不起来胡大老爷来着。

  实在是胡大老爷这一两年实在是除了偶尔冒泡一两下以外,压根不在朝堂上出现啊。

  可现在猛然间一回想的话,李善长忽然觉着这事儿好特么恐怖啊。

  要知道,胡惟庸胡大老爷虽然一直自谦说是李善长的学生。

  可实际上,二者之间的地位、身份压根没啥太多的区别。

  甚至,如今的胡大老爷在成了朱元璋的儿女亲家以后,反过来在身份上隐隐约约有些压着李大丞相的意思了。

  毕竟,如今李大丞相引以为傲的丞相位子,人家胡大老爷早就坐过了。

  更别说,如今的李大丞相在朱元璋面前似乎有些朝不保夕的意思了,但反观胡大老爷呢?

  胡大老爷简直小日子过得不要太舒坦。

  很多事情,当时的时候可能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但等到过了一段时间,跳出来重新看的话,就能看到不一样的东西了。

  至少李善长现在回头去看的话,就惊讶的发现,似乎胡大老爷一直在顺势跟朝堂、跟淮西派系在做切割。

  若是一般人,或许这样是打算做一个孤臣自保。

  但是胡大老爷不一样,他孤是孤了,但是他不打算当“臣”了。

  他是打算直接溜啊!

  想到这儿,李善长顿时觉着自己牙根都在痒痒。

  好啊!

  他胡惟庸要跟朝堂做切割,那是恨不得所有人都在帮忙啊。

  当初自己退婚,可不就是朱元璋那老小子暗示的么?

  瞧瞧当时的胡惟庸,表现的那叫一个义愤填膺啊。

  可现在回头去想想,那老小子怕是当时嘴都快笑裂了吧。

  如今反过来一想,当时的胡惟庸顺势跟淮西派系还有自己做了切割。

  朱元璋则既打压了淮西派系,又让胡惟庸孤立,顺势还给自家胖儿子收获了一个好媳妇儿。

  到头来,就自己一个人从头到尾都在亏啊。

  关键是,好处没到手也就罢了,最后的坏名声还是让自己背了啊。

  好家伙,这君臣二人怕是心照不宣的联手把自己坑了啊。

  想到这儿,李大丞相一张老脸简直黑成了锅底。

  良久,李大丞相才深深地吐出了一口气。

  算了,不去计较这些已经过去的事情了。

  如今他要做的,乃是重新修复跟胡大老爷的关系。

  这件事看似简单,但李善长敏锐的意识到,原本跟自己一样不过是淮西老臣的胡大老爷。

  如今早已身份、待遇都已经不一样了。

  这时候,若是不能跟胡大老爷重新联系上的话。

  那到时候,自己落难的时候,胡大老爷不仅不会施以援手,反倒是很有可能踩上一脚啊。

  这如何使得?

  于是,次日,李善长大张旗鼓的就来到了胡府。

  一听胡义的汇报,正坐在麻将桌上大杀四方的胡惟庸顿时脸色一黑。

  怎么这老毕登跑过来了?

  如今这厮还是丞相呢!

  说白了,这厮身上牵扯的因果太多了,这要是离得近了,那自己之前那些事儿岂不是白干了?

  到时候老朱收拾李善长的时候,把他也给牵扯进去了,那他岂不是爹冤死?

  但如今李善长都已经上门了,他也在家,总不能连个面都不见吧。

  毕竟,李善长假假还是自己的老师来着。

  虽然这个所谓的老师,也不过是当初淮西一帮人为了抱团而喊出来的。

  实际上,李善长也没正经教过胡大老爷。

  但就冲着当初喊了那么久的老师,大明上下都已经知道这段关系了,那胡大老爷就不能拒绝这次见面。

  当即,胡大老爷深吸一口气吩咐道。

  “胡义,你先帮我接待下,我去换身衣服!”

  “记着,有些不该说的,可莫要多嘴!”

  胡义深以为然的点点头,赶忙去招待去了。

  胡大老爷垂头丧气的转头在姬妾的伺候下,换上了一身正式的袍服,而后才走到正堂满脸笑容的跟李大丞相寒暄了起来。

  李善长眼见着胡大老爷穿着朝服出来见客,双眸便猛然间一缩。

  心里更是暗道一声好险。

  显然,胡大老爷压根没把他当老朋友、老师看待,这就是接待正式的同僚来访的套路。

  不然的话,胡大老爷也不会穿朝服了。

  可明明他们这都多少年的交情了。

  那为何胡大老爷要如此呢?

首节 上一节 249/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