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224节

  “中了最好,不中其实也没什么嘛!”

  “反正不耽误家里吃喝!”

  “可莫要气坏了身子啊!”

  另一边的宛如同样温言细语的赶忙安慰着。

  听着这俩妮子的话,胡大老爷总算是明白了。

  敢情这俩妮子怕是已经第一时间安排人去看了榜单了啊。

  眼见着上面没有自己的名字,便觉着自己这是落榜了所以才心情不好。

  这算啥?

  这是给自己这段时间没来特意找的理由?

  干的很好,但下次请务必不要了。

  老话说得好,一个谎言需要无数个谎言来弥补。

  他当初只不过说自己个家境不错的老士子而已。

  结果呢,后续却惹出了这么多事儿。

  还不是当初那个谎给弄的?

  啧啧,真麻烦。

  好在他如今也不打算瞒着了,倒也无所谓了。

  想到这,他直接擦了擦嘴,往后一靠,看着两位美人儿,意味深长的问道。

  “老爷我问你们个问题,伱们就不好奇,老爷我到底是做什么的?”

  “家在何处,家里几口人,有些什么产业?”

  二女对视了一眼,而后到底是更早进门,同时胆子也更大一点的如诗先开口道。

  “老爷,奴家倒是猜测过,可猜来猜去也是瞎忙活。”

  “正所谓嫁鸡随鸡嫁狗随狗,老爷不管是什么身份也是我们姐妹俩的老爷。”

  “老爷不曾短了我们吃喝,这月例也给的足足的,纵使是金屋藏娇,那也是足够让我们姐妹安心了!”

  “因此,之前稍稍打探了下,不曾有什么结果之后,我们姐妹就都收手了!”

  胡大老爷听到这问题倒也没觉着怪异。

  当外室,那多多少少是有些没安全感的。

  毕竟,小妾的孩子还能交庶子,家里的嫡子都得老老实实叫姨娘。

  可外室,那真就是连个身份都没有的。

  这要是不打听打听,心里自然没底。

  想到这儿,胡大老爷难得的心里冒出了点愧疚感。

  他叹了口气道:“当初在醉风楼看到你们姐妹俩,而后机缘巧合之下把他们带了回来。”

  “老爷我承认,我这是色心作祟!”

  “可之所以瞒着你们我的身份,倒不是说不想让你们入府。”

  “而是当初在醉风楼时,我在那两个同伴面前本就用的假名,这一来二去的,就误会了!”

  眼见着二女紧张的看着自己,胡惟庸坦然一笑,傲然道。

  “不过,既然你们大概已经察觉了,那老爷我自然也就不装了!”

  “老爷我姓胡,名惟庸!”

  “忝为正五品翰林学士!”

  “本届科考,老爷我虽然不用参考,但不巧的是,老爷我乃是本届科考的主考。”

  “也正因如此,科考之时老爷我才会这么忙!”

  “如此一说,你们可明白了?!”

  二女听到这儿惊讶的小嘴张得能吞得下鸡蛋,满脸不敢置信的看着胡大老爷。

  胡惟庸哈哈一笑,在二女脸上分别捏了捏,这才笑着道。

  “不然的话,为何要把你们安置在这里?”

  “那是因为胡府就在不远处啊,老爷我走着就过来了!”

第263章 皇权相权的冲突

  第二百六十三章皇权相权的冲突

  胡大老爷在美色的包围和滋润之下,过得那叫一个惬意。

  可另一边的皇宫里,朱元璋却跟自家胖儿子一起,皱眉苦练的看着一堆试卷。

  没错,他们爷俩这会儿正在看试卷呢。

  最近这几天,朱元璋一直在琢磨禁海的事情。

  可想来想去,怎么弄都觉着不太妥当。

  于是,他毫不客气的把自家胖儿子给拉过来了。

  父子俩凑在一起,就讨论一个问题,是否废除禁海令?!

  这件事,因为有胡大老爷的建议珠玉在前,而后还有以此为题弄来的一大堆试卷。

  因此朱元璋压根就没让其他臣子参与讨论此事了。

  直接拉着自家胖儿子就商量了起来。

  在他看来,这可是涉及到他老朱家祖训、家法的事儿,其他臣子掺和个啥?

  吃饱了撑着啊!

  而眼前的试卷,就是本次殿试当中言之有物的那一批。

  甭管是支持禁海还是反对禁海,至少这些卷子里的言论不是在空口白话的瞎说。

  他们给出了自己的分析、理由。

  哪怕这些东西显得有些浅薄,甚至有些想当然了,跟朝廷实际情况会有些出入。

  但至少思路上是没有问题的。

  甚至有些地方,还真让朱元璋、朱标父子俩都觉着眼前一亮。

  至少朱标就对里面几份卷子挺欣赏的。

  “父皇,你看看这个,这人所说的理由居然跟胡公所说的差不多得有一半相似呢!”

  “不说别的,就冲着这个,儿臣都打算让他将来到儿臣手底下干点事!”

  “若是他真能有胡公一半能力,那可就赚大了!”

  朱元璋横了自家胖儿子一言,看了看那份卷子后,没好气的说道。

  “你这是想啥呢!”

  “这人不过是在看问题的方向上跟惟庸大概相仿,可深度却连三成都没有!”

  “方向、广度决定的是视野,可深度决定的就是能力了!”

  “这等人,你想他有惟庸一半的能力?”

  “历练个十年再说吧!”

  朱标闻言苦笑了两声,再看那卷子,倒也平淡了不少。

  显然,他也反应过来了。

  要在新科士子当中轻松找到一个能跟胡惟庸这种顶尖朝臣媲美的,确实有些异想天开了。

  与其想这些有的没的,还不如先琢磨琢磨这禁海令的事儿呢。

  “父皇,这禁海一事,依儿臣来看,还是废除为好!”

  “您若是把禁海一事写在了皇明实录当中,那将来后世子孙哪怕先开海,怕是也得头疼。”

  “毕竟,甭管到时候情况如何,一旦开海可就是违背祖训了啊!”

  “反倒是如果此时把禁海令取消了的话,皇明实录里没了这条,后世子孙若是还想禁海,可以禁。”

  “可若是不需要禁海的话,就不用为了此事发愁了!”

  朱标的话,显然是站在一个大明未来继承者的角度来看问题的。

  其实,他对于这个皇明实录是真心头疼啊。

  有的条款他其实挺认可的,但有些禁止事项,他就有些敬谢不敏了。

  说白了,伱现在禁止起来挺欢快的,可要是到时候如果要解禁,那麻烦简直不是一般的大!

  好巧不巧的,他朱标就是下一任大明皇帝呢!

  这些问题,指不定到时候就是他会碰到的!

  朱元璋听到朱标的话,沉默了良久。

  他怔怔地看着远处的殿门,良久不曾说话。

  好迷茫啊!

  他当初修订皇明实录,一方面是想让后世子孙知道自己这个老祖宗的功绩。

  可更多的还是想把自己心中那些执政理念,以及对后辈的一些劝诫全给写进去。

  说白了,这就是个希望把一切最好的都留给后辈的传统父辈的一种行为罢了。

  或许他很固执、很孤僻、很执拗,可他的心确实是好的。

  但如今看来,这种行为,反倒是成了后世子孙的禁锢?

  想起来,多少有些可悲呢!

首节 上一节 224/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