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第156节

  “呵呵,这就是老夫平日里要求你们的了。”

  “事关国家大事的时候,只要杨宪提出来的与国有利,那么老夫就会立马认输。”

  “而若是老夫提出来的与国有利的政策,或者说陛下满意的政策,可杨宪带着人出来反对……”

  “老夫就会让你们蛰伏、认输,最后让那杨宪一派得意洋洋!”

  说到这里,底下坐着的一应官员,脸上的惊骇已经彻底藏不住了。

  “哈哈哈,看诸位很惊讶的样子,老夫很是得意啊!”

  “没错,就是你们想的那样,老夫故意的!”

  “陛下希望我等臣子相斗,但其实斗不是他想要的,他想要的乃是朝廷在他的掌控之中,他想要的是大明蒸蒸日上!”

  “可结果呢,无论是那杨宪还是你们,都只看到了第一层!”

  “你们压根没在乎这结果是不是对大明好,反正你们就是为了斗而斗,似乎只要把对方踩下去就好了。”

  “可陛下哪里会这么狭隘啊!”

  “因此,杨宪就是这么不知不觉之间,把陛下得罪了!”

  说到这里,李善长嗤笑了一声。

  “他杨宪以为陛下是什么人?”

  “那是能在乱世之中平定战乱、建立正统的狠人,他会怕我等抱团?”

  “淮西勋贵看似权势滔天,可究其根本还不是因为陛下的信重?”

  “这等雄主,他会需要什么其他地方的派别的掣肘我等?”

  “扯淡!”

  “陛下压根不需要这些,他不过是借此机会,为太子将来的继位打好基础而已!”

  “可偏生那杨宪就是看不明白!”

  “哼,这下好了,弄砸了!”

  没错,李善长一直清楚杨宪私底下做的那些小动作。

  平素里告状、泼脏水什么的,无所谓。

  这种事儿,他偶尔也干。

  但是他更清楚,这一次朱元璋是真不会继续容忍杨宪这种人了。

  毕竟,朱元璋说白了,就是让人上来给他干活的而已。

  结果你这“长工”不干活光顾着内斗了,甚至还要弄得其他人的活儿都干不好了。

  那当朱元璋这个当“主家”的,能忍?

  所以,此时在李善长看来,扳倒杨宪的时机,成熟了!

  正是有了这番判断,才有了今日的聚会。

  李善长这是打算毕其功于一役,彻底给杨宪来个致命一击了。

  而经过刚刚的“统一思想”之后,所有人都明白了。

  原来自家老大看得这么明白啊。

  那就不怕这位爷脑子一热跟陛下对上了。

  这可安全太多了。

  对于接下来要干的事儿,无形之中也少了不少压力。

  一众人当即开始熟稔的分配目标、弹劾内容以及配合。

  甚至连对方谁谁谁会站出来,大概会说什么,这些事情也在这一帮人的谋划之中。

  没办法,对于这些人而言,其实对方真就是些不大能上台面的小垃圾而已。

  往常不过是李善长发话要留着而已,不然的话,早被他们随便几手弄死了。

  哪里还用等到这个时候啊。

  时间过了两天之后,李善长一党,忽然就在朝会之上爆发了。

  历数杨宪二十大罪过,条条都有实证,款款都有证人、证词。

  可以说,按照这个说法杨宪就是现在推出去立马砍了,那也绝对不冤枉的那种。

  可高坐上首的老朱虽然脸色有些难看,却还没有什么表示。

  直到李善长亲自下场,弹劾杨宪放肆为奸事……

  这下不仅杨宪脸色变了,连老朱也终于有点反应了!

  “杨宪呐,咱听了这么久,想了这么久,却发现咱居然对你无话可说!”

  就此,随着朱元璋这句“无话可说”,杨宪直接被捕下狱!

  至此,一代权臣杨宪倒台!

第185章 蓦然回首敌在朝堂

  第一百八十五章蓦然回首敌在朝堂

  杨宪忽然之间倒台,不仅朝堂上的群臣们没想到,甚至连胡大老爷都有些措手不及。

  他知道杨宪也好、李善长也罢,迟早都是被老朱噶掉的命。

  但倒下得这么突兀,还是多少有些出乎意料啊。

  更何况,杨宪的倒台,可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儿啊。

  朱元璋从不会放过任何一个清洗朝堂的机会。

  这不,前脚杨宪刚刚下狱,估计还没跟锦衣卫聊上几句呢。

  后脚一大批官员就开始下饺子一般的朝着牢狱那边排队进门了。

  好家伙,尤其是浙东一代出身的官员,这次简直跟韭菜一样,被老朱直接一茬都给割了啊。

  而还没等后续的牵连继续下去呢,杨宪居然就被直接处死了。

  速度之快,令人瞠目结舌。

  甚至连罪名都有些含含糊糊的。

  可以这么说,杨宪之死,多多少少是有点不明不白。

  但若要说他该不该死?

  那绝对的该死!

  毕竟,在大明当臣子,你嚣张到朱元璋面前去了,你不死谁死?

  这种事明摆着好吧!

  关键是,明明杨宪都死了,可还在继续前赴后继的往监狱里塞人。

  而罪名,都是统一的“杨宪一党”!

  可实际上,到底犯了什么错,不知道!

  反正先借着这个罪名抓紧去,然后审一审,就知道了。

  到最后,可能押上刑场的时候,罪名压根就跟杨宪屁关系没有了。

  剩下的全是啥贪污啊、渎职啊、草菅人命之类的“常见罪”了!

  毕竟,老朱无非就是借着这个机会清洗官场而已,并不是说要故意杀人。

  可对于胡惟庸来说,这局面,看得他格外感慨啊。

  这就是大明洪武年啊!

  这就是大明朱元璋时代啊!

  在这个时代当官,有时候,真就要碰点运气。

  要说如今被关着的,还有被压上刑场的,有没有那种冤枉了的?

  那当然有!

  或许不多,但绝对有!

  毕竟,老朱高举屠刀的时候,说不定下面人也捎带手的送进去几个自己看不顺眼的呢?

  这种事儿,自古以来就没断绝过。

  甚至包括朱元璋自己,虽然嘴里口口声声的说着,没一个冤枉的。

  可实际上,有些时候,冤不冤枉真就是他一句话而已。

  而在胡惟庸眼里,朱元璋这人,极为复杂。

  一方面,他出身贫寒、草根,因此对于底层百姓,他是关心的、重视的。

  对于官员,他有种本能的警惕和抵触。

  在他朴素的价值观里,官员跟贪官是可以画等号的。

  似乎绝大多数官员都是屁事儿不干但捞钱特别厉害的废物。

  正是这种价值观,导致他对于冤杀了几个官员什么的,压根不在意。

  但另一方面,朱元璋是当皇帝的。

  当皇帝的人,尤其是当的成功的,绝对是理性压倒感性的。

  因此,在朱元璋的眼中,有时候官员哪怕冤死了、牺牲了,甚至大批量的被他杀了。

  那只要能达到他的战略目的,那就是合格的、满意的。

  这种事儿,其实在原本的历史上,杀蓝玉那帮淮西勋贵的时候,尤其明显。

  说白了,蓝玉他们有罪没?

  有!

首节 上一节 156/308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