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89节

  “嗯,是曾在陈留的旧识。”

  “也好,省得闷在家里。”

  蔡邕并未多想,炎汉帝朝承继先秦时代遗风,社会风气十分开放,不仅贞节观念与隋唐相近,女性的思想也相对自由,还没那么多的繁文缛节和封建礼教。

  这一点在诗文辞赋的发展上就可以看得出来,两汉时期涌现出不少文采卓然的才女,若非文化臻于至盛,女子亦有受教育的权利,焉能有如此盛世景象?

  蔡琰要外出访友,在蔡邕这样的儒门名士眼里,都属于是正常的社交活动,并不禁止,反而极为鼓励。

  没几天功夫,蔡邕抵达洛阳的消息就传遍了大街小巷,尤其是城南太学与鸿都门学的学子,无不欢欣鼓舞,想要登门拜访,向蔡邕求教。

  而随着蔡邕被董卓任命为代理祭酒,又被举为高第,历任侍御史、治书侍御史、尚书之后,蔡邕的府邸大门更是差点被蜂拥而来的各路人士踏破了门槛。

  三天之内,遍历三台。

  如此礼遇,明眼人都看得出来,董卓要重用蔡邕。

  既有学问又有前途,自然有无数想要出人头地的年轻学子想要拜入蔡邕门下,成为他的弟子。

  甚至还有些人打起了蔡琰的主意,想要成为蔡邕的乘龙快婿。

  对于这突如其来的热闹喧嚣,蔡琰似乎有些不太习惯,便拿出《讲学图》,对着铜镜摇身一变,换上了羊瑄的马甲,从身姿绰约的才女,变成了一位秀气文雅的书生。

  蔡琰先是去了一趟河南郡的官邸,结果却得知王景不在家中,询问之下才得知他最近一直在西园练兵。

  城外西郭,西园校场。

  王景正挥汗如雨,却听闻手下说有故人来访,他还挺诧异的:“故人?我在洛阳还有认识的朋友吗?”

  换了一身干净的衣衫后,王景走进会客厅,才看到长身玉立,貌如朗月的老朋友‘羊瑄’。

  “昭姬?”

  王景自然看出了这是蔡琰在女扮男装,他最近都快忙疯了,因而都没太关注蔡邕抵达洛阳的这个消息。

  而见到王景这位老朋友,蔡琰也难得露出了轻松的笑容:“元旭,别来无恙呀。”

  “哈哈,你什么时候来的?也不提前写信告知一声,我好替你接风洗尘啊。”

  王景开心大笑,随后便领着蔡琰在西园里逛了起来。

  灵帝很懂享受,因此西园除了有练兵和演武的校场之外,还建有上千间裸游馆。

  而灵帝还在世之时,他便常于裸游馆中嬉戏享乐,宫人年二七已上,三六已下,皆靓妆,解其上衣,惟著内服,与之共浴……

  或许正因为如此荒淫的生活,灵帝才会三十几岁就英年早逝。

  可见红颜确实是祸水,小孩子才会想着全都要,成年人都知道身体会吃不消。

  不过王景不是灵帝,因而曾经的裸游馆,现如今已经有不少地方都被王景改成了澡堂和浴室。

  而一些风景优美的庭院,则是成了闲暇时休憩娱乐之地。

  走在荷花池塘边,两人边走边聊。

  蔡琰在洛阳没有别的朋友,因此平日里想找个人说说话都难,因此遇到王景之后,便忍不住打开了话匣子:“我来洛阳有些时日了,之前去伱家中拜访,得知你不在。”

  随后又忍不住为王景担忧起来:“我听父亲说,你在京中闯下偌大名声,却与董司空不睦,可有此事?”

  王景知道她是在关心自己,不由心中一暖,随后笑意盈盈地看向蔡琰:“怎么,昭姬这是要为我向董卓说情吗?”

  “我一弱女子,不知晓朝堂上的争斗,只是不希望你出事。”

  蔡琰抿了抿嘴唇,实际上她更不希望的是王景和蔡邕对上,彼此成为政敌。

  毕竟她没多少朋友,最聊得来的,也就只有王景了。

  王景似乎也看出她的担心,笑着安慰道:“昭姬不必为此担心,我虽看不惯董卓,却也不会因此而迁怒于令尊。至于说情一事,我心领了,只是没那个必要。我与董卓之间,已经势同水火,这不是三两句话就能缓和的。”

  虽然王景语气轻松,可蔡琰却深知朝堂上的争斗,向来都是血腥残酷至极。

  失败者的下场往往十分凄惨,被流放都算是好的了,大部分都是死无葬身之地,甚至连累亲族,祸及亲眷。

  故友重逢,王景倒也没和蔡琰聊太多沉重的话题:“对了,昭姬你刚来洛阳,许多有趣的地方还没逛过吧?要不我带你四处走走?”

  “好呀。”

  蔡琰眼见王景心中已经拿定了主意,便没有继续再劝。

  随后两人便在城西的洛阳大市中结伴而游,西市有阜财、金肆二里,是有名的富人区。十里之地,工商业极为发达,帝朝的无数能工巧匠汇聚于此,有着不少连王景都啧啧称奇的新奇玩意儿。

  而这里的奢华豪宅和奢靡生活,同样让人大开眼界。

  千金比屋,层楼对出,重门启扇,阁道交通,迭相临望。金银锦绣,奴婢缇衣,五味八珍,仆隶毕口。身穿金银锦绣之人,随处可见。

  而在市南,更有调音、乐律二里。

  里内之人,丝竹讴歌,天下妙伎出焉。甚至有乐道名家擅长吹胡笳,能为壮士歌和项羽吟,让喜爱音律的蔡琰听得极为痴迷。

  王景见她喜欢,便随手买了一个品相上佳的胡笳送她:“礼轻情意重,还望昭姬不要嫌弃。”

  “谢谢,琰很喜欢。”

  收到礼物的蔡琰笑得更高兴了,将紫色的胡笳珍而重之的收下。

  此物由紫衫木制成管身,其上三孔,以芦为簧,形制类似于笛子和喇叭的集合体,是在张骞打通西域的商路之后,才逐渐流入中原的稀奇事物。

  蔡琰似乎继承了蔡邕于音律上的天赋,胡笳才一入手,很快便吹奏得有模有样。而她所奏之曲,正是《凰羽仙音》。

  曲调悠然,王景体内的丹羽圣炎和神羽剑意亦被这动人心弦的音律所牵动,眼前仿佛看见诸般异象,仿佛亲眼看见了那个凤凰曾经横亘天际的上古时代,让他如痴如醉。

  良久,王景才回过神来,随即出言赞叹:“凰羽翩跹披霓裳,仙音涤尘烟云袅。感觉如此天籁,无论听多少次都不会腻,昭姬于音律一道,当真是神乎其技,天下罕有啊。”

  “嘻嘻,你喜欢便好。”

  就在两人相谈甚欢之际,不远处传来阵阵喧闹声。

  王景与蔡琰在一处乐馆的二楼,沿着窗边抬眼望去,只见街道上多了一队威武雄壮的甲兵在前方开路。

  随后出现的是一辆造型华美的安车,车轮装饰有红色斑点,车前面外侧画有立鹿图形,车前横轼为伏熊形状,用皂色丝织品做车盖,黑色车轓,只用右騑马。

  这是三公才有的仪仗,而来人正是董卓。

  “是董司空!”

  “好威风啊!”

  “废话,位列三公,能不威风吗?”

  大市里,不少人都在争相围观,想要一睹董卓这位新晋贵人的真容。

  不得不说,这个时候的董卓还未倒行逆施,还是打算拉拢一波民心的,因而在洛阳时常有亲民之举。

  安车上,董卓看着四周汇聚而来的视线,心中无比振奋,他渴望这种万众瞩目的感觉。

  “我儿奉先何在?”

  董卓随口一问,便有亲卫上前禀报:“一个时辰前,城东马市有流寇作乱,都亭侯亲自前去镇压了。”

  “嗯?偏偏在这种时候?”

  身为武道第五境的高手,董卓对危机有着本能的感应,他听闻吕布有事离开,瞬间便觉得事情未免太过巧合了一些。

  流寇早不闹事晚不闹事,偏偏在自己每十日出行慰问民众的这个时间节点上?

  此时,宽敞的街道上,甲兵铿然而行。

  他们不过五十余人,却队形严整,气势肃杀,行走时漠然无声,只有沉重的脚步和甲叶撞击的响动交相辉映,给人一种千军万马扑面而来的即视感。

  毫无疑问,董卓带出来的亲兵是一支天下少有的精锐。

  他平日里治军还算严谨,至少眼前的这只亲兵训练得有模有样。

  辕驾上,董卓侧倚而坐,肥硕的大脑里,正为最近发生的一连串事情而心烦意乱。

  来自王景的掣肘,来自朝臣的反对,还有来自袁隗的沉重压力,渐渐让他左支右绌,有种力不从心之感,比带兵评论还累。

  董卓正为此事而发愁,安车却忽然停了下来,惹得他大怒:“为何停下?”

  “启禀司空,前方有马车发生了事故,把路给堵住了。”

  “那你们还愣着干什么?叫他们赶紧把路挪开啊!”

  脾气暴躁的董卓下意识开骂,然而他很快便意识到事情不对劲,自己三公之尊,带人出行,谁敢挡他的道?

  董卓心中立刻警觉起来:“不对!有诈!”

  然而已经晚了,只见街道两旁的房屋,原本都在紧闭状态的二楼,忽然被人推开窗户。

  随即便是箭如雨下,所用之弩,颜色漆黑如墨,通体都有金属打造而成,其造型颇为奇特。

  弩身不过二尺长短,工艺却极为精细复杂,弓弦拉动瞬间,大量齿轮和滑轮部件随之运转,简直巧夺天工。

  咻咻咻~

  劲弩犹如飞蝗,脸面而下,身披玄铁重甲的亲卫竟然被射了个人仰马翻,身上的铠甲仿佛纸糊的一般,轻易就被扎穿。

  “啊!是墨家的天志弩!”

  “该死!有刺客!保护司空!”

  墨子曾言:“我有天志,譬若轮人之有规,匠人之有矩。轮匠执其规矩,以度天下之方圜。”

  而天志弩,便是这一思想指导下由墨家门徒所研发的机关术造物,曾襄助始皇帝平定六国,威力强大无比,即便是宝甲,面对这种攻击也并非绝对保险。

  随行的甲士一个照面便被射倒了一大片,随后又有数十只利箭破空而至,射向董卓,显然是要置他于死地。

  只见关键时刻,董卓飞身跃起,而他所乘坐的安车顿时便被成了刺猬,箭矢刺穿木头,发出哆哆哆的闷响。

  “二楼有弩手!”

  “快保护司空!”

  董卓的亲兵反应迅速,立刻在车架前围成了一个圆圈。

  虽然伤亡惨重,但他们都是董卓蓄养的死士,因而并不畏惧刺客,反而极为悍勇地拔出兵刃,怒声呼喝:“尔等谋刺朝廷重臣,就不怕被夷灭三族吗?”

  “哼,奸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杀,不要让董贼拖延时间,一刻钟内,城卫军就会赶到!”

  刺客头目当机立断,直接从二楼跳下,半空中翻身拔剑,一记凶猛的凌空下劈,直接劈死一个手持长戟的西凉兵。

  断开的长戟,挥洒的血花,在秋日的艳阳之下,是如此凄艳绝美。

  很显然,这位带队的刺客头目是一位剑术大家,手中长剑更是名家之作,锋锐逼人,迎着霜雪微微颤鸣,浑身散发出危险到了极致的气息。

  “大胆刺客!竟敢冲撞贵人,还不速速跪地请降,兴许能留你一具全尸!”

  刺客头目闻之怒笑:“哼,无道逆贼董卓,天下有志之士,谁人不识?老子杀的就是他!给我去死!”

首节 上一节 89/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