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38节

  难怪王允死活都要取回原本被用来当做封印阵基的神物丹羽,哪怕牺牲掉一个次子也在所不惜。

  虽然自己被当成了“牺牲品”,但王景丝毫没有因此而对王允产生忌恨的情绪。

  毕竟他心里其实也没把王允当成亲爹看待,大家互相利用罢了,谈感情未免太过伤钱。

  更何况在王景看来,反正他也没什么损失,反而因祸得福。

  王景豁达地想着,随后开始第二次吸收丹羽身上残留的凤凰之火,结果他手刚摸上去,小金乌又不知道从哪跑了出来,萌萌哒的双眼直勾勾地盯着琉璃玉匣中的丹羽,口水都快流出来了,一副馋得不行的模样。

  可偏偏它又害怕得不敢靠近,只能眼巴巴地看向王景。

  叽叽~

  王景则是怒瞪回去:“想什么呢?这可是我太原王氏的传家宝!我可不想被打断狗腿!你想都不要想!”

  叽~

  小金乌丧气地瘫坐在案几上,大大的脑袋都耷拉下来,开始在那唉声叹气,一副被人抛弃的可怜模样。

  “少给我在这装可怜!不行就是不行!”

  王景小时候没少用同样的招式骗父母买糖吃,小金乌想跟他玩这一套,还是太嫩了点。

  叽叽~叽~

  小金乌抬起脑袋,眼珠子里泪汪汪的,双翅合十,继续朝王景卖萌卖惨,一副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架势。

  “真是怕了你了!”

  王景被烦得不行,只好右手虚握,将一缕神鸟凤凰所遗留的圣炎从丹羽上抓取出来,置于掌心。

  叽叽~

  看着王景掌心处摇曳的小火苗,原本还在卖萌装可怜的小金乌立马就精神抖擞起来,上蹿下跳,十分想要,仿佛小孩子看见了心爱的糖果一般。

  “吃完赶紧一边待着去,别妨碍我修炼,成不成交?”

  叽叽~

  “好,那我们一言为定啊,谁也不许耍赖。”

  叽~

  王景将火苗捏成一团,屈指一弹。

  早已迫不及待的小金乌小腿儿一蹬,飞身而起,将火团一口吞入腹中。

  轰~

  随后就见它一副吃饱喝足的模样,懒洋洋地摊在了案几上,美美地拍着肚皮,还打了一个饱嗝。

  显然刚才那一团火苗,直接就让它吃撑了。

  王景见小金乌没事,便也懒得多管,继续转头吸收丹羽圣炎去了。

  而这一次,他要炼化的,是运动系统,因此需要强化的器官比消化系统更多,包括了分部在周身各处的骨骼,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神经,血管,滑囊……

  这种强化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但每次炼化之后,效果却是立竿见影。

  完成三十六个周天之后,丹羽圣炎走遍全身,王景豁然而起,凌空打出一拳。

  轰~

  劲力震爆空气,卷起疾风,吹得屋内一片凌乱,门窗上糊好的桑皮纸更是被哗哗作响。

  这一拳的威力,相当惊人!

  比之前全力打出的一拳,威力提升了五倍不止!

  并非是王景的力量上限拔高了五倍,而是他包括骨骼,关节,韧带,肌腱,肌肉,神经,血管,滑囊等部位,仿佛被某种力量整合起来,拧成了一股绳。

  劲力贯穿周身,层层叠加,方才拥有了这般不可思议的威能提升幅度。

  王景活动了一番自己的手脚,有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实际上倒也差不多,经过丹羽圣炎的炼化,他的根骨资质,已经在向着上乘迈进。

  等这种改变达到一定程度,天生神力什么的,也不过是手到擒来。

  而那一天,并不好太过遥远,或许一两个月的沉淀,便足矣。

  此前经过小半年的测试,王景不断开发法身的新功能,就连他也为自己炼气的效率感到震惊。

  王凌已经称得上是天才了,并且每日苦修不辍,雷打不动的打坐吐纳天地元炁六个时辰,但王景的提升速度,却是他的三倍以上,是寻常炼气士的几十倍!

  这就意味着王景一年挂机,就抵得别人二十年苦修!

  之所以效率差距如此之大,已经和努力还有资质无关了,毕竟王凌就属于那种既有资质,又足够努力的天才,可效率依旧还是远不如王景。

  其中差别,在于炼气是水磨工夫,需要通过吐纳天地元炁,不断提升自身的生命本质。

  而每一次运转功体,调度天地元炁,都要求修习者全身心的投入,练功期间不能有丝毫的差错。

  在这一点上,人的意志永远比不过人工智能,因为只要系统没有BUG,人工智能从不犯错。

  只要制定出一条最完美的运功路线,法身便能一天十二个时辰不间断地吐纳天地元炁炼化体内的细胞,让元炁流转途经的每一个器官,每一条经脉,乃至每一个细胞,都能受到元炁的润泽和滋养。

  这样的练功效率,永远不是靠着人工的努力能比拟的。

  就好像再牛逼的工匠,也无法在生产效率上和智能化流水相提并论。

  王景用力一握,掌心直接捏出了气爆声:“现在的我,很强!”

  估算了一下自己此时的战力,若是再遇到何曼这种级别的武将,王景觉得自己已然具备了正面击杀对方的能力,哪怕无需借助天地四方伏龙大阵这样的外力,他也有将对方格杀的信心。

  或许要经历一番苦战,可最后的胜利却是毋庸置疑的。

  终于,在乱世中苟活于世的底气又增加了几分。

  王景心中无限欢喜。

  ……

  几天后,洛阳传来消息。

  皇帝刘宏,驾崩了。

  中平六年三月,汉灵帝死,皇子刘辩即位,是为少帝。

  少帝时年十四,其生母何皇后被尊为皇太后,临朝听政。

  何太后以其兄大将军何进与太傅袁隗共参录尚书事,执掌朝政,因此形成了外戚何氏专权之局。

  君王之死,天下缟素。

  可对王允而言,却是因祸得福。

  此前王允就一直是站在何进这一边的,曾坚决反对刘宏废长立幼,支持嫡长子刘辩继承皇位,政治诉求与何进相同。

  当然,最重要的是何进为了让何家跻身世家之列,也极力拉拢太原王氏这样的名门望族,因而与世家走得很近。

  如今刘宏病逝,张让失去了最大的靠山,何进立刻就对王允发出了邀请,希望王允能够回到洛阳,与他共谋大业。

  整个王氏上下都为之兴奋,认为这是一个千载难逢的良机。

  太原王氏沉寂已久,也是时候该再次进入权力的中枢了!

  长子王盖、幼子王定,以及侄子王晨皆出声庆贺,就连性格最为沉稳的王凌,都难掩喜色,心情激荡。

  众人中,唯有王景心情惆怅,暗暗劳神:“果然,命运的齿轮开始转动起来了。这一次,是福是祸,就看能不能破局成功了。”

  王允原本心情大好,见王景神色异样,忍不住问道:“元旭,何故闷闷不乐?”

  “父亲,常言道,福兮祸所伏,祸兮福所倚。若是太平盛世,自然越是靠近权力中枢就越有跻身上层的机会。可如今之天下,可称得上是盛世乎?更何况朝堂之上,大将军与十常侍之间势同水火,吾等被卷入其中,生死尚且不能保证,又谈何荣华富贵?”

  此话一出,不止是王允,就连王盖和王凌等族中的年轻一辈,也面色为之一变。

  大哥王盖忍不住问道:“元旭,你是不是过于杞人忧天了?”

  王景摇头,语气慎重:“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未雨绸缪,总归不是一件坏事。”

第26章 霸王,别姬

  经过一番劝导,王景总算是说服了王允,官职与兵权,两条腿走路的发展方针。

  大哥王盖继承王允在政治上的利益,走文官路线,而王景则投身军旅,为家族握紧兵权。毕竟利刃在手,做事才有底气,可以有而不用,但不能需要用的时候没有。

  当然,能做成这些事,并非王景的话多有道理,更重要的是王景如今的根基和修为,已经是家族中年轻一代的最强者。

  又有在豫州讨伐汝南黄巾的作战经验,在战场上证明了自己的能力,值得家族下注。

  大厅里,王允看了居于次席的王宏一眼。

  后者心领神会,很快就把许岚叫了进来,对她吩咐道:“绮云,以后你就跟着元旭吧。”

  随后王宏还分派了一百剑卫给王景,这些可都是太原王氏多年积攒下来的私兵,总共也就三百余人,皆以昔日大秦锐士的练兵方式训练而成,花费的资源和精力,简直难以计数。

  此前家族就曾分派过一百剑卫帮助王景驰骋于豫州战场,不过那时的兵,是“借”的,如今这一百剑卫,则是切切实实的彻底归入王景麾下,成为了他个人的私兵,算作是家族对他的投资和下注。

  而当场战将培养的许岚,也一并交由王景统属。

  许岚抱拳躬身,应了一声:“是。”

  随即就默不作声地站到了王景身后,只是表情已经冷冰冰的,看不出喜怒。

  王景眯着眼,笑着说道:“岚姐,以后还请多多指教了。”

  许岚面无表情,只是拱手行礼:“都尉有事,吩咐即可。”

  很显然,她对王景并非心悦诚服,只是碍于王宏的命令,不得不听从王景的指挥罢了。

  对此王景倒也洞若观火,只是他不着急,毕竟来日方长,收买人心这种事,可以慢慢来。

  马上就要启程前往洛阳了,离开陈留前,王景去了一趟飞白经馆,和好友“羊瑄”告别。

  蔡琰得知王景要离开,有些不舍:“你真要走?”

  王景也是不由想起了高中毕业后和老同学们的告别,感慨道:“天下无不散之宴席嘛,只是不知今日一别,以后还有无再见之时。”

  这个时代,车马很慢,书信很远,一旦离别,或许就是永远。

  唯有功参造化,能够飞天遁地的强者,才有资格朝游北海暮苍梧,视大河高山如无物,横渡千山万水。

  “离别在即,昭明可否再为我吹奏一曲凰羽仙音?”

  “好。”

首节 上一节 38/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