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52节

  所以王景笑着说道:“飞鸟能够飞上蓝天,其原理属于力学的高阶应用,我称之为流体力学,这部分的内容,只有等你们当中有人能升入学府之后,才能接触这一门学科,学习和掌握这其中的道理。”

  “啊,真是没劲儿!”

  已经被王景勾起了满肚子好奇心的黄欣,不满的嘟囔着小嘴,样子还怪萌的。

  蔡琰也错愕地看着王景,随后问出了心中的疑惑:“元旭你如此顾左右而言他,究竟是不知道,还是单纯的不想说?”

  王景转过头,英俊的面容浮现出一丝温和的笑意:“昭姬,此事非我不肯明言,其实道理已经写在《墨经》的力学篇中,只是想要真正的理解其中内容,没有足够的基础知识是难以做到的。”

  听完王景的话,三女脸上难免闪过失望。

  而李墨等墨学书院里的学生,则是心中暗暗为自己鼓劲,打定主意要好好学习,争取早日考进学府,学到飞鸟为何能够飞翔的道理。

  见众人都一副失望的表情,王景却是心思一动。

  自己最近不是一直都在思索着要如何推广那加了料的物理版墨学吗?

  为了自己能够早日成就力学天尊和引力大帝,王景现在觉得,似乎搞个能飞上天空的物理实验,或许是一个绝佳的好主意?

  他越想越觉得可行!

  毕竟人类自古以来就对征服天空有着强烈的渴望,这个世界的武功、道术和圣言之中,就有不少能让人短暂滞空的手段,比如王景修炼的身法武学《六翮乘风》,儒门的身法秘术《平步青云》,而道术中,能够飞行的手段就更多了。

  就连诸子百家之中,亦有墨翟费时三年,以木制木鸢,飞升天空。亦有鲁班博学多才,擅长工巧和制作,也曾制成木鸢,三日三夜飞翔不下。

  所谓木鸢,其实就是风筝,两人也凭此绝艺而获得了巨大的名声,成为显赫一方的炼神强者。

  有着这样的成功案例在,让王景怎能不动心呢?

  做一个浮力实验又不是多困难的事情,却可以凭借这一举动震惊整个洛阳,掀起一个学习物理墨学的风潮。

  这买卖,实在是太划算了!

  因此王景便打起了这方面的主意,还希望借由蔡、袁、黄三家的名气,替他传播此事,因而特意笑着对三女说道:“其实,想要飞行,不一定非得是鸟儿,用其他的方式也可以让人升上天空。”

  “祁侯难道也会法术不成?”

  袁莹壮着胆子问了一句,就连蔡琰也好奇地看向王景,想要知道他会用什么办法将人送上天。

  王景则是缓步朝着蔡琰三女走去:“上天而已,又不是只有法术才能做到,其实只要掌握相应的知识,即便只是凡夫俗子,亦可随心所欲地翱翔于天际。”

  随着王景不断走进,蔡琰眼皮轻颤,心脏跳动得愈加有力,浑身上下仿佛毛孔都快要被滚烫的血液浇得酥开了一样。

  王景咧嘴一笑,露出两排洁白的牙齿:“这里是书院,不论爵位和官职,你们可以叫我一声先生,或者直呼我的表字元旭亦可。”

  黄欣和袁莹两人欣然笑道:“那我们便恭敬不如从命了。”

  看着天真烂漫的小女孩用一脸期待和恋慕的目光看向自己,王景心情也难得舒爽起来:“好啊。”

  蔡琰倒是无所谓,毕竟她早就习惯了直呼王景的表字。

  对这个时代缺乏基础通识教育的人而言,想要推广墨学,跟他们讲大道理太麻烦了,毕竟那是儒学擅长的领域。

  与其和儒门比拼吹牛逼的本事,不如用有趣的物理现象来吸引世家豪门当中的年轻人。

  见蔡琰她们似乎对飞行很感兴趣,王景便有了个主意:“其实,能够飞上天的,不止鸟类和昆虫,根本不需要法术的加持,其实只要密度比空气低,登天亦非难事。”

  密度的概念,三女刚才已经知道了。

  所以她们才会感到惊讶,蔡琰更是忘了心中的羞怯,对着王景脱口而出问道:“元旭,据我所知,空气乃无形之物,世间真有比空气还要轻之物吗?”

  “这自然是有的,而且还有不少。”

  王景的回答,自信而从容,目光不闪不避,显是对自己信心十足。

  这副傲然而立的姿态,顿时看得袁莹和黄欣两眼冒星星,把她们两个给迷得神魂颠倒:“哇!我的心跳得好快!”

  就连蔡琰,都被王景言谈间的自信所深深吸引,下意识就认同了他所说的一切,但是心中还是觉得有些不可思议:“元旭此言当真?”

  “当然,我可以证明。”

  “你要如何证明呢?”

  “哈哈,只需给我两天天准备时间即可,后天的戌时一刻,我会在城南津阳门外,当众证明。”

  “那琰便静心等候佳音了。”

  一番约定,蔡琰带着袁莹和黄欣离开了孟津书院,前往太学。

  “昭姬姐姐,你说元旭哥哥真的能证明有东西比空气还轻吗?”

  马车里,黄欣趴在窗边,目光依依不舍地望着渐渐消失在视野中的小小书院。

  蔡琰捏着裙角,魂不守舍道:“我也不知。”

  马车开到了太学,而马日磾也从蔡琰嘴里得知了此事,顿时连手里的儒学经典也不香了,禁不住蹙眉深思起来:“著书立传,还如此大费周章的宣传造势,祁侯,你究竟意欲何为?”

  岁月如梭,两日光阴转瞬即逝。

  城南,太学。

  其建筑形制为外方内圆,是帝朝皇帝明正教、宣教化的场所,同时也是帝朝最高规格的礼制建筑,其使用权专属于皇帝所有。

  炎汉帝朝的历代皇帝,都在这个地方宣教。

  太学又称明堂壁雍,天称明,所以命名曰明堂。

  上园法天,下方法地,八窗法八节,四户法四时,九室法九州,十二堂法十二月。

  而十二堂中,又有东南西北四大正堂,南为明堂,东为青阳,西为总章,北为玄堂,其中明堂唯有皇帝能用。

  而最外围则是圆形的水渠,其名辟雍。

  史书记载“明堂之制,周旋于水”,辟雍“圆如璧,雍以水”。

  今日的青阳大堂聚集了不少学生,来自各大世家的年轻英才济济一堂。

  “仲道,待会儿一起去醉月楼喝上几杯解解乏如何?听闻最近出了一款新酒,其名醉花酿,酒气中蕴藏花香,芬芳扑鼻,饮至微醺,人如卧眠于花海之中,那滋味当真是妙不可言。”

  “这……大白天的就去喝花酒,恐怕不妥吧?”

  “呵呵,我又没问你,我邀请的是仲道兄!”

  眼见几位同窗要为喝酒的事情起争执,卫仲道优雅地摆摆手,婉拒道:“今日便算了吧,待会儿我还要去拜见太常。”

  结果他身边的同伴忍不住调侃道:“我看你不是去见太常,而是要去见绝世佳人才对吧?我听闻方才有人提起,称昭姬姑娘又要来咱们太学做客了。”

  “什么,竟是昭姬姑娘!”

  一听到蔡琰的名字,青阳大堂内不少学子便忍不住发出惊呼,显然他们也都是蔡琰的脑残粉。

  其实这也不算奇怪。

  蔡邕怎么说也是当世大儒,声名显赫,想当年那也是能和灵帝君臣对奏,坐而论道的大人物,就算现在没落了,那也是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啊。

  对于许多前途未卜的太学生而言,要是傍上这样一位岳父,日后不说官路亨通,至少也能找到门路吧?

  再说了,蔡琰生得花容月貌,又琴棋书画无一不精,如此钟灵敏秀,才气无双的俏佳人,谁不想娶回家中,日日恩爱长相厮守?

  因此蔡琰只不过与父亲蔡邕一同出现在太学里几次,就成功地给诸多的年轻学子留下来惊艳的印象。

  如今听闻她的到来,自然是引发了大量的围观和注目。

第112章 我的女神不可能是别人的舔狗

  “仲道兄,你居然连我都瞒着,这可就有点不够意思了啊!”

  “就是就是,仲道兄你不厚道啊,昭姬姑娘难得来咱们太学一次,你居然想一人独占?此事我说什么也不能答应!”

  “好好好,此次确实是我的不对,不过待会儿见到昭姬姑娘时,诸位还请收敛一些,别做出什么孟浪之举,唐突了佳人。”

  卫仲道面带微笑,丝毫没把眼前的狐朋狗友放在心上,显然并不觉得他们能和他竞争。

  开玩笑,论及才华和家世,看遍整个太学,谁能与自己争锋?

  不存在的!

  我,卫仲道,就是这么自信!

  片刻后,卫仲道便雄赳赳气昂昂地前往藏书室,求见太常马日磾。

  “见过太常。”

  马日磾看向卫仲道年轻俊逸的面容,仿佛想起了自己的过去,自己年轻的时候,也是这般意气风发,神采飞扬啊。

  可惜,往事只能追忆。

  马日磾朝着卫仲道颔首一笑:“伱小子,倒是个急性子,这次来找我,可是为了打听昭姬的事情?”

  卫仲道可是连蔡邕都十分看好的年轻英才,马日磾当然愿意给他一个机会,让他能在蔡琰面前好好表现一番,好博取佳人芳心。

  在马日磾的眼里,卫仲道出身河东卫氏,可谓名门之后,而且还一表人才,无论谈吐还是举止,都十分得体,显然受过良好的教养,可谓良配,与蔡琰简直就是金童玉女,天造地设的一对。

  卫仲道见得到马日磾的支持,心中亦是十分欢喜,随后便朝着藏书室四处张望,欲寻求佳人倩影。

  马日磾见之会心一笑,语气更是带上了几分调侃:“别看了,昭姬在阁楼上看书呢,最近刚送来了一本古老的《乐经》孤本,你若要寻她啊,自去二楼便是。”

  卫仲道有些不好意思,但还是耐不住想见蔡琰的冲动,便向马日磾躬身告罪一声,随后带着人上了二楼。

  藏书室二楼,是太学内专门用于收藏珍本古籍的地方,一般人休想踏入半步。

  放在藏书室里的书,不仅仅是古籍,其实大部分的书籍都是以竹简为载体,东汉时期的纸张虽然已经被发明出来,并且经过改良,但依旧十分昂贵,平日里大多数人还是宁愿使用并不方便的竹简作为书写材料。

  蔡琰此时正抱着一个竹简,品读上面关于商朝时期傩舞和祭礼乐等乐舞方面的记载,读得津津有味。

  夏、商二朝,都崇信鬼神,而音乐和舞蹈,最初都是用于祭祀和愉悦鬼神而设立,因此往往拥有不可思议的力量。

  周朝之后,尊奉天道,开始大力打击鬼神信仰,严格规范礼仪,尤其是祭祀上,已经严禁使用人殉,但乐舞却依旧保留下来,并且不断发展。

  最早的武功,便是源自祭祀之舞,而一些道术和圣言,其实也是以远古时代的乐舞为基础所发展起来的,传闻最初的乐舞,都是从神明那里获得的知识和传承,用于开发人体潜能,获取不可思议的神奇力量。

  经过不断发展,才在诸子百家的不断改良,才发展成为现如今的武学、道术和圣言三大修行体系。

  而蔡琰手里的书籍,便是乐府搜集到的一些民间孤本,因为其上的内容以古语书写,必须进行翻译,因此才会先送来太学这里。

  汉乐府是帝朝内专门管理乐舞演唱教习的机构,初设于秦,正式成立于武帝时期,职责是采集民间歌谣或文人的诗来配乐,以备朝廷祭祀或宴会时演奏之用。

  一些威力不俗的上古乐舞秘术,也会被重新编撰整理,制作成册,用于充实东观内的皇室藏书。

  蔡琰显然很喜欢看这些韵味独特的古籍,而袁莹和黄欣两人则是单纯陪在她的身边,无聊之下便只好自己寻了本记载先秦时代风土志异的书打发时间。

  “昭姬。”

  卫仲道兴致匆匆而来,只一眼,就落在了伏案读书的娴静美人身上,再也挪不开目光。

  “喂喂,我们也在的好吧!”

首节 上一节 152/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