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36节

  “尔等可知这是在助纣为虐?还有王法吗?还有规矩吗!”

  刘弘声声喝问,然而面对他的血泪控诉,袁隗和杨彪等人都选择了闭上眼睛,不去与他对视。

  王景则是踏着沉稳而从容的步伐,施施然地走到刘弘面前:“看到了吗,这就叫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陛下,请你为老臣做主啊!”

  刘弘不肯死心,竟然还想靠着皇帝刘协翻盘。

  然而王景、袁隗和杨彪三人联手掌控朝局,做出的决定就算是皇帝也无法推翻,不能亲自主政的年幼君主,不过是个傀儡罢了,虽有名分,却根本没有控制局势的力量。

  看到宗室出身的刘弘就这么被三人联手按死,刘协心中极为难受,毕竟他也姓刘,可是现在,他什么也做不了,甚至不敢去回应刘弘的期待,只能选择沉默以对。

  刘弘彻底绝望了,高喊着:“汉室将亡!汉室将亡啊!”

  “来人啊,刘子高殿前失仪,把他给我带下去好好休息,省得他又失心疯地在这里大放厥词胡说八道。”

  王景懒得看刘弘的丑态,直接叫来一队侍卫抬人。

  很快,满嘴骂骂咧咧的刘弘就被侍卫强行抬出殿外。

  原本看戏的群臣,此时满脸怅然,不知道该说些什么才好。

  眼前所发生的一切,让他们明白,时代变了,洛阳正式进入三雄并立的局面,而选择投靠哪一方,则决定了许多人未来的前途和命运。

  因此原本的中立派也顾不上关心刘弘的下场了,若是一个站队错误,恐怕刘弘的今日,就是他们的明天。

  刘弘被从三公之位拉下马,仅仅是一场序幕,之后王景所属的派系,几乎人人加官进爵,王允出任司空,荀爽担任少府,士孙瑞得领大司农,杨瓒为尚书等,可谓是排排坐分果果,朝臣看了无不大呼羡慕。

  回到西园,王景叫来了荀攸和贾诩。

  两人面带喜色:“恭喜主公。”

  王景谦虚地摆摆手:“一些不值钱的虚名罢了。”

  虽然分走了大量的官职,但自身的气运并无实质性的增长,可见这种虚衔根本不被人道气运所承认,想要真正的增加自身气数,还是要有足够多的地盘和人口才行。

  话虽如此,至少王景的一顿操作下来,局势是暂时稳住了。

  贾诩捋须而笑:“也真是难为袁太傅和杨司徒了,如此苛刻的条件都能答应下来,而且看情况保皇派被卖了个彻底。”

  炎汉帝朝内部,无论中枢还是地方,都有宗室之人出任高官,担任要职,比如益州牧刘焉,幽州牧刘虞,还有刚刚新官上任的荆州刺史刘表,都是宗室出身的地方大员。

  至于刘弘,他则是宗室在中枢权力里硕果仅存的一位,如今被王景拿掉,京城内有分量的宗室算是一个也没有了,使得保皇派遭受重创。

  此举自然引得诸位大臣不满,各种非议。

  朝会结束后,恐怕御史们的笔杆子又要按耐不住了,以后少不了弹劾骂街之类的争执。

  但是对于这些犬吠,王景是不怎么在意的,让他在意的是另一件事:“现在最大的麻烦,是我度辽将军的身份,我本想拿下右将军的职位,但遭到袁隗的强烈反对。”

  荀攸捏着胡子稍一琢磨,立刻就看穿了袁隗的用意:“度辽将军之后,便是右将军了,三公之位这么离谱的官职都给了,何必吝啬一金印?看来袁太傅和杨司徒皆不希望主公率兵进驻洛阳啊。”

  度辽将军属于杂号将军,专为戍守北疆而设立,再往上便是前、后、左、右四大将军,属于寻常武将所能抵达的最顶点。

  再往上就是车骑将军、骠骑将军和大将军这类非常设、非常规的称号和职位,不是靠着战功所能够抵达的。

  按理来说,袁隗和杨彪都让王景和王允所属的新党势力在朝廷内部坐大了,再给王景封个后将军不也无伤大雅吗?

  无非是多发些俸禄罢了,从秩两千石到秩中两千石,也就每个月多支出三十斛米而已,朝廷还差这点钱?

  反正看着没啥区别。

  但实际上,区别可大了!

  度辽将军属于边将,无诏不得入京。而右将军,则是既可以负责率兵戍守边疆,又可领兵镇守京师,两者的职权截然不同。

  以至于袁隗和杨彪,无论如何都要阻止王景出任右将军,就是希望他在外面浪,绝不允许王景名正言顺入主洛阳。

  而王景也确实被难住了。

  董卓已死,没有大义的名分,河东之兵就无法公然进驻京师,否则必然引爆冲突,让洛阳的和平局面毁于一旦。

  袁隗和杨彪的手段非常高明,贾诩对此却是不屑一顾:“此举不过掩耳盗铃罢了,以为区区虚名,就能挡得住主公的数万雄兵了吗?”

  决定真心投效王景之后,贾诩也不再藏拙,而是建议道:“主公,西凉败军仍然占据函谷关和通关等地,威胁关中之地,长安乃是大汉西都,岂能被乱军所破?恳请主公发兵,剿灭叛贼。”

  贾诩话未说完,荀攸便抚掌而叹,赞道:“好一个假道伐虢,李代桃僵之计!”

  见王景听得一头雾水,荀攸笑道:“还是让文和来解释吧,我就不抢功劳了。”

  “公达说笑了。”

  深谙明哲保身之道的贾诩,从来不做得罪同僚的事情,朝荀攸点头示意,他这才向王景解说自己的计策。

  三天时间,转瞬即逝。

  随着王允被捧上三公的高位,担任司空一职,以王景为核心的政治派系也开始正式形成,并且与汝南袁氏和弘农杨氏分庭抗礼。

  然而朝廷中枢的职位更替如今都只能算作小事,北军入驻京城才是众人关心的头等大事!

  二月十二日,立春之后的第八天。

  春江水暖,接替史阿担任虎贲校尉一职的徐晃正乘船南下,随着他一起渡河的,还有一万河东新兵,以及三千北军洛阳老卒。

  兵船靠岸,士卒蜂拥而出,很快就占领了孟津港。

  大军过万,无边无岸。

  徐晃治军严谨,经他训练的河东士卒,虽是新兵,却也队形严整,纪律严明,已有强军雏形。

  孟津港根本没有守军,只有一些捕快和衙役,他们哪敢阻拦大军登岸?

第99章 我不是针对谁,在座的各位

  ……

  只是远远看到这黑压压的人潮人海,几个拎着棍棒的捕快立马就怂了,逃命似的回去向县令禀报。

  消息火速传至太尉黄琬手中,没想到这位王景曾经的老上级都年过五旬了竟然还是个暴脾气,当场带了五百禁卫,直奔西园,撞开大门之后闯入其中,当面质问王景:“祁侯,你无故调兵入京,无视朝廷律令,是打算要造反吗?”

  黄琬从小就聪慧善辩,但性格耿直,刚出道就敢去顶撞当时的司空盛允,现在来怼王景,不过是小意思罢了。

  别人或许畏惧王景的权势,他黄琬是不怕的。

  “放肆!”

  史阿按剑而起,对黄琬怒目而视,手中名锋悬翦锋刃震颤,显然动了杀意。

  隐身于暗处的暗卫,也纷纷从黑暗中现身,他们分别占据有利地形,腰后的机匣更是射出绳索,钉在了树木或者建筑上,随后身形一动,占据高位以及有利地形,竟反而将黄琬和他带来的禁军给团团包围了。

  暗卫背在腰间的百刃机匣,也开始缓缓转动机关,积蓄力量,随时准备出手。

  王景示意手下稍安勿躁,随后笑着走到黄琬面前,轻声一笑,语气随和:“黄太尉,真是稀客啊,当初豫州一别,没想到还有再见之时。”

  “来人啊,看茶。”

  黄琬是手握重兵的大臣,做了一年多的豫州牧,最近才被王允请来洛阳出任太尉。黄琬能力不俗,不仅亲自领兵平定境内匪患,而且让豫州在极短时间内就恢复民生,因而名声大噪,就连袁隗和杨彪也赞同黄琬出任太尉一职。

  能得新党和旧党同时认可,由此可见黄琬的人品和能力都是过关的,对于这位曾经的老上级,王景倒也愿意给上几分面子,前提是对方别蹬鼻子上脸。

  而此刻眼见王景还想装蒜蒙混过关,黄琬却是半点不念旧情,措辞也愈发严厉:“祁侯,你别和我嬉皮笑脸的,边军无诏不得入京,这是铁律!你马上命令徐晃退回河东郡,否则后果自负!”

  “会有什么样的后果呢,我很好奇。”

  王景背负双手,傲然以对:“不如黄大人稍微展示一番,我想试试。”

  张狂,霸道,目中无人!

  虽然在进京之前,他就已经听说过王景的性格傲慢至极,但黄琬还是第一次亲自与之接触,所以被王景的肆无忌惮的狂言给震得目瞪口呆。

  黄琬气得甚至说不出话来。

  自己可是朝中重臣,虽是文官出身,但却是手握兵权,靠着杀伐果断而得升高位。

  什么时候,自己被一个小辈如此轻视过!

  黄琬动了真火,苍劲有力的大手,更是按在了剑柄之上,怒视王景:“祁侯,别以为老夫不敢杀伱。”

  王景寸步不让,目光淡然地看向黄琬:“杀得了的话,你可以试试。”

  当朝太尉又如何?

  统管天下兵马调度又如何?

  不过虚名而已,连董卓都震慑不住,还想震慑我?

  简直笑话!

  冲突一触即发,黄琬来势汹汹,想要王景给个交代。

  而王景的回答却是强硬无比,交代个屁,凭你也配?

  剑拔弩张的气氛压迫之下,眼看着就要爆发流血冲突,忽然一骑飞奔而至,手拿诏书:“祁侯,太尉,陛下有请!”

  刘协这个皇帝,在王景看来没什么分量,但黄琬却不得不给几分薄面。

  一场冲突,转眼消弭无形。

  黄琬的手掌,离开剑柄,但目光依旧凶狠愤怒:“到了陛下面前,我看你要如何解释!”

  说完手一挥:“我们走!”

  “是,大人。”

  黄琬的亲兵也保护着他离开,虽然只有几百人,但看得出来全都是精锐,哪怕离开也一直对暗卫保持着戒备的动作,丝毫没有大意。

  铛~铛~铛~

  洛阳上空,悠扬的钟声响彻云霄,其源头乃是来自皇宫的方向,明显是在召集群臣前去商议大事。

  一切的起,就是因为徐晃忽然带兵南下,此举无异于触动了袁隗和杨彪等人敏感的神经,生怕又是一个董卓。

  王景在史阿和暗卫的护送下,直入皇宫。

  大殿上,文武毕至,除了王允等人之外,无不对王景怒目而视。

  “祁侯,大军压境,你究竟想要做什么!?”

  “没错,边军无皇命诏书,不得进入洛阳,这是铁律!祁侯你想要造反不成?”

  袁隗和杨彪没有说话,但是他们手下的几个御史,却如疯狗一般扑出来咬人了,说出的话一句比一句难听。

  若是一般武将,恐怕要被他们问得百口莫辩,手忙脚乱。

  然而王景又岂是一般的武臣?

首节 上一节 136/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