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21节

  “自寻死路!”

  奇迹没有发生,董卓麾下,大将徐荣亲自出战,用兵老辣而凶狠,曹操与孙坚这两位不世人杰虽有雄心壮志,却仍不敌,先后落败于徐荣这位老将之手,被徐荣以《六韬武典》中的豹韬兵法打得丢盔弃甲。

  曹操兵败汴水,自己也被流矢所伤,幸得堂弟曹洪所救,才得免于难。

  孙坚被围梁东,麾下豫州兵全军溃败,最后只得十余骑突围而出,几乎身死。

  所有人都在嘲笑他们的鲁莽和不智,嘲笑他们白白损失兵力而一无所得,何苦来哉。

  唯有王景在接获战报之后,沉默许久,最后才感叹他们的一身气概:“明知不可为而为之,这才是真正的英雄啊。”

  荀攸叹息:“终究是损失了手上的全部兵力,无功而返。”

  王景摇头:“虽然兵败,但此二人已从众多诸侯之中脱颖而出,天命加身,得天下民心仰赖。”

  荀攸饱读诗书,通晓古今,在他所认知中的天命,一般都是命数早定,因此忍不住询问:“主公以为,天意和民心,孰轻孰重?”

  王景的回答却是不假思索:“天意高莫问,我只看人心向背,因而我手中的刀剑,只会为百姓而挥。”

  对于这个世界的天意和天道,王景所知不多,可即便苍天真的存在,他生而为人,自然要为人而战。

  历史上,东汉末期能得天命之人,就只有曹操、孙坚和刘备三人。

  而曹操与孙坚为何能最早脱颖而出,率先崛起?

  就是因为在这联军讨董之战中,两人的表现最为出彩!

  虽然战败,但他们都曾经展露出了自身超人一等的胆识和气魄,天下间的英雄豪杰,无不受他们二人感召,争相来投。

  这,就是天命!

  这,就是人心所向!

  荀攸本就是聪慧之人,此刻脑袋里轰然炸响,嘴唇苦涩说道:“难怪历史上,无数智慧杰出的智者,只能成为谋士,而难以成为霸主。”

  没有逆流而上的决断和气魄,为天下表率,又如何能吸引天下豪杰志士竞相追随?

  “曹操,孙坚,皆已展现未来霸主之姿,我王景岂能让他们专美于前?”

  王景目光灼灼,同样有承接天命,迎难而上的勇气和果断。

  天命,很多时候并非虚无缥缈,而是存在于所有人的意识和信念之中。

  曹操得之,数次逢凶化吉,转败为胜。

  孙坚得之,哪怕身死,却也后继有人,气数不绝。

  为何?

  只因人心所向,他们身边,总有一群人不离不弃,誓死而随。

  反观其他诸侯,这时候没能站出来,后续争霸天下时,就莫名其妙的或被吞并,或遭横死,最后了无痕迹。

  只有一个刘备,靠着大汉帝国的余荫,才艰难崛起,但也因此而蹉跎半生,所创立的蜀国,更是最先败亡。

  可见天命是何等重要,得与不得,差别极大!

  何谓天命帝星?

  其实就是帝王命格!

  这可是所有命格里,最至高无上的天命!

  王景身怀《紫微帝气篇》,越是修炼其中的内容,越是觉得这本功法不可思议,虽然不能直接用来增幅战力,可却是直指人道根本,和后世的《毛选》一样,都是天底下一等一的屠龙之术。

  …………

  洛阳城外西郊,闲云山庄。

  此地原为朝中勋贵所有,如今辗转落入了王景名下,成为了暗卫在洛阳的一处秘密据点。

  山庄山地面积不小,足可容纳上万人,宛若一个小城镇,因此高顺带着七百陷阵营精锐驻扎在这里,并不要显眼。

  庄内之人都是北军的家属,忠诚可靠。

  新修建的厂房和仓库连绵成片,机器的转动声几乎昼夜不停,就在这里,大量的毛料被生产出来,通过洛阳大市行销天下。

  位于山庄核心区域内,一处守备森严的工坊里,墨狮巨大的身体趴在地上,天晶宝玉打磨而成的两对瞳仁,看向天驷颇感意外:“没想到那小子能把你给请来,怎么,他是你们方仙道的下一任道主不成?”

  龙驹天驷与墨狮似乎也是老相识了,摇头说道:“他并未加入方仙道,与我也不过是合作的关系。”

  “啧啧,言不由衷,以为吾会信么?若只是合作,你怎么会连纯钧剑都给了,还有《紫微帝气篇》这样的绝学。”

  墨狮虽是机关术造物,可早已诞生灵智,思维和智慧与人无异,甚至更为强大,几乎就像是一台活着的智脑。

  只不过墨狮的大脑是由法器和法术构筑而成,并不是由电来驱动罢了。

  《紫微帝气篇》这门功法,属于《星罗神典》的核心部分。

  紫微者,统御众星也。

  帝气者,真龙天子之气也。

  两者合一,自然是至尊至贵之人才可修炼。

  在墨狮看来,龙驹天驷必然是在王景身上下了重注,并且认为王景未来有机会登基称帝,否则岂会下这样的血本?

  天驷扫了一眼墨狮:“伱不也认他为主了吗,如此说来,墨家也打算下场争龙了?就不怕惹怒天意,降下天罚?”

  墨狮的玉瞳中宝光流转,语气幽幽:“继续这样沉埋下去,墨家就要彻底消亡了,与其死得悄无声息,不如殊死一搏。难得那小子对机关术颇感兴趣,而且愿意培养墨家传人,若是这都不敢赌一次,墨家也没有存续的必要了。”

  对此,天驷也是深深叹息。

  天意之下,诸子百家的传承者谁不是在挣扎求生?

  除了最早跪下的儒家,其他学派都还有着抗争的骨气,都在保护着诸子所留下的精神传承。

  天驷站在于夫罗已经彻底金属化的躯体前,伸出手指敲了敲表面,发出清脆的金玉交击之声,在耳边回荡不休。

  声音先是由外向内传递,而后又由内向外反射,天驷侧耳倾听,借此分辨金身内部的筋骨结构和气脉分布。

  墨狮赞道:“好一个地听妙法,不愧是方仙道历任道主中最惊才绝艳的一位。”

  对于这类赞扬,天驷显然已经听得太多了,因而依旧面无表情,直到回音彻底消失,他才开口:“辛金游脉,庚金入骨,这具金身的活性保存完好,可以炼制成为下品金甲神将,配合神兵利器,可战天人。”

  “呵,金甲神将啊,自仙秦帝朝灭亡以来,有多少年不曾见到了?纵使只是下品,战力也足以横行当世了吧。王景这下欠吾等的人情大了。”

  墨狮忍不住开始怀念起来,曾经墨家内部就有一派不忍见列国争霸,所以为了天下止戈,加入秦国,助始皇帝嬴政一统中原。

  十二金人,便是阴阳家炼器术与墨家机关术通力合作,呕心沥血才共同完成的最高杰作,是最强的战争兵器。

  若不是始皇帝为求长生死于天罚之下,有《星罗神典》加持,再以三垣至宝镇压气数,配合大秦锐士布下二十八宿四象大阵,又岂会轻易就被项羽毁去其中半数?

  全盛时期的十二金甲神将,每一尊皆为上品,每一尊拥有着堪比正神的威能,足以镇压天下了。

  因此可以说,始皇帝一日不死,天下无人敢反,也无人能反。

  奈何神通不敌天数,强如仙秦帝朝,被天眼所忌,也要二世而亡。

  连带着盛极一时的墨家,亦是从此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再也难复旧日的荣光和盛景,只能躲在光明照不到的角落里,苟延残喘。

  而眼下,追随王景,是墨家最后的机会了。

  天驷在确定了于夫罗金身的具体构造之后,便开始敲定炼制的思路:“墨狮,我会以日月阴阳术调动庚金、辛金二炁,以保持躯体材质的活性和生机,至于偃甲术的改造部分,则交由你来负责。”

  “放心,这样的活计吾也不是第一次做了,驾轻就熟的啦。”

  墨狮显得十分自信,毕竟十二金人本就是阴阳家与墨家通力合作所打造出来的惊世杰作,倒是对于天驷身上居然还保留有阴阳家的传承,它大感意外,心中默默想到:“传闻中,神秘的天宫成员以黄老之学、神仙家、阴阳家、五行家、方技家、术数家等学派的传人为主,看来此事并非空穴来风。”

  儒术独尊,百家却也不会坐以待毙,甚至为了生存,以前的矛盾和争执此刻都放下了,彼此尽弃前嫌,各家各派的核心之学彼此公开,互相交流之下,说不定会绽放出别样的火花和风采。

  只可惜,若是不能传承下去,再精彩也不过是绚烂的烟花,转瞬即逝。

  心中思绪流转,墨狮双手却是不停,只见它的一对兽爪转变形态,化成各种能工巧匠所用的工具,开始对于夫罗的尸身进行彻底的改造。

  …………

  洛阳城,太傅府邸。

  袁基得知了董卓大胜的消息后,便急急忙忙跑来告知袁隗:“叔父不好了,王匡在平阴大败,西凉军已愈发骄横,董卓此人更是展露野心,渐渐对我汝南袁氏展露反意了。”

  对此,袁基也是恨得咬牙切齿:“这董贼真是忘恩负义,当初若非叔父你救危扶困,他哪里能有今日?还有本初和公路二人,亦是不顾大局,竟使局势败坏至此!”

  汝南袁氏如今可谓是骑虎难下,按照袁隗最初的算计,眼下应该是手持山河社稷图,借助废立皇帝之举动,牢牢将权力控制在手里,从而推行儒门天下的大计。

  而袁隗为了不步当初王莽的后尘,这一次并不打算学王莽那样直接篡位,而是要治道分离。

  从今尔后,皇帝掌握道统,儒门掌握治统,真正实现皇帝与士大夫公分天下的宏伟愿景。

  当然,袁隗和袁基需要的皇帝只是一个吉祥物,真正的实权必然是掌握在世家的手中,皇帝只要会盖章就可以了。

  如此一来,既能保证现有权力结构的稳定性,同时也能让世家彻底掌握权力,不必再遭受来自天子的打压。

  至此以后,世家将是千年的世家,以己心代天心,在天意的垂青之下,永生永世,高高在上,成为真正的皇天贵胄。

  至于天子,乖乖坐在龙椅上当个吉祥物就可以了。

  可没有传国玉玺,就无法真正掌握手中的山河社稷图,一旦刘协亲政,汝南袁氏的一切图谋都将成空,甚至极有可能会迎来第三次的党锢之祸。

  大胜而回的董卓信心满满,觉得踏出最后一步的时机到了,因此找来李儒:“文优,我欲出去弘农王,你举得可否?”

  “什么!”

  李儒闻言震惊:“太师,非如此不可吗?”

  刘辩终究是皇长子,废长立幼本就犯了世家的忌讳,眼下还要杀死刘辩,显然这不是什么明智之举。

  更何况杀死太后,夜宿宫闱已经让剑圣王越极为不满,如今还要杀死刘辩,必然与王越爆发全面冲突。

  毕竟灵帝死前就已经与何太后关系不睦了,何太后弄死太皇太后董氏的时候王越就没说话,董卓替董氏出头,以孝道的大义之名处置何太后,王越又能怎么办呢?

  可杀死刘辩,显然触碰到了王越的底线。

  奈何董卓心意已决:“怎么,你觉得我错了吗?”

  李儒深知董卓喜怒无常,为人暴虐,因此哪怕他是军师,也不敢多劝,只能低头:“太师若真要如此,儒可以安排下去,到时候一杯毒酒,对外宣称病亡就是。”

  “不,我要亲自出手!”

  为了给手中的鸿鸣刀开锋,董卓等这一天已经很久了,此前一直不敢动手,就是生怕被袁隗看出端倪。

  而眼下袁隗忙着找传国玉玺,加上袁绍和袁术的折腾,汝南袁氏内部陷入分裂,袁隗必然为之焦头烂额。

  这是动手的最好的机会!

  “可帝师若是出来组织,又当如何?难道太师在皇宫之内动武吗?太傅手中还有山河社稷图,若是逼迫太傅与帝师联手,天人三剑之威,怕是天下无人能挡啊。”

  李儒只觉得头大,他实在是不明白董卓为何要这么做。

首节 上一节 121/17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