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三国练神功

我在三国练神功 第110节

  王景与荀攸一同坐镇中军,率领预备队不动如山,好整以暇地俯瞰战局,等待着决胜一击的机会。

  荀攸看向白波军那稀稀落落的弓箭手,轻声感慨说道:“河东本地果真多善射之人,区区一伙叛军,居然能招募到数百可开一石弓的的猎户。”

  王景则是说道:“可惜了,在远程打击能力上,叛军与我军差距之大,难以弥补,所以面对箭雨,他们只有硬扛的份儿,很伤士气。”

  不得不说,华夏的军事发展很早,是全世界唯一大量出产军事著作的古典文明。而华夏的军事统帅们,对于弓弩等武器的运用,也是到了出神入化的境地。

  在这片时空,自远古时代起,各种专门强化远程打击的武学功法,同样不少。

  荀攸笑着说道:“我军射声营将士皆习《飞羽箭经》,自然不是寻常猎户能比的。”

  《飞羽箭经》这一门功法,据传为武帝时飞将军李广所创,他在观摩了东胡人的镇国神功《飞弓神射》时,领悟了驾驭风雷的之法,射出的箭矢威力迅猛无匹。而后为了对抗匈奴的骑射,此门功法便被武帝在汉军内部大肆推广,专门用于训练弓箭手。

  按照箭经上的记述,能开一石弓者,为合格。

  能开三石弓者,可称精锐。

  能开六石弓者,可称神射。

  而能开九石弓者,可称猛将。

  普通的山民猎户,除非天赋异禀,否则训练一辈子,最多也就能开一石之弓到顶了,根本不是官军精锐射手的对手。

  而除了射声营的一千精锐射手之外,王景还将从武库中搜罗的大量强弩列装全军,前阵接敌,后阵可以用弓弩打击敌军后排,前后左右多层次的攻击,足以形成强大的交叉火力。

  眼下,白波军就在这上面吃尽了苦头。

  好不容易挺过前三轮的箭雨覆盖,可等他们冲到北军阵前时,却发现自己面对的是一只铁刺猬。

  阎行怒声咆哮:“戟林!”

  随即战法发动,兵煞之气弥漫而开,前排的长矛兵开始列阵,如林的长矛斜指苍穹,与敌人的喧嚣不同,北军的阵地上,有着近乎死寂的平静。

  唯有鼓声阵阵,激荡着士卒心中的血气和豪勇。

  “杀!”

  叛军狰狞的面容,已经充斥在视野之中。

  然而北军依旧岿然不动,直至……

  轰隆,两军碰撞的瞬间,天与地,为之一暗。

  兵器交击撞出的火花,其光灿然,照亮长空。

  杀伐嘶吼的声音,逐渐汇聚成激昂的曲调,回荡在战场之中。

  “铁壁!”

  阎行不仅擅长指挥骑兵作战,久在西凉与羌族交手的他,同样学会了羌人的长矛战法,此刻率领两千步军列于阵前,他们身披寒光铁甲,手持足有一丈八尺的长矛,面对敌人汹涌澎湃的攻势,却是不动如山。

  任你大浪来袭,我自岿然不动。

  金属长矛轻易地刺穿敌人的血肉之躯,甚至把敌人串成了冰糖葫芦。

  然而敌人已经疯狂,不管不顾的猛推猛冲,前排的敌人甚至已经被挤压成了血肉模糊的状态。

  虽然平日训练酒肉管饱,并且训练严苛,但面对如此疯狂的敌人,前阵的士卒依旧还是出现了短暂的慌乱。

  “稳住阵线,不要惊慌!”

  阎行默运玄功,发出一声震慑三军的虎啸,声音化作气浪席卷了整个战场,总算是提振了士气。

  而阎行本人更是以身作则,挥舞奔虎错金矛冲杀在第一线,如此身先士卒,自能激励军心,让士卒为之折服。

  只见阎行以战矛运使天龙戟法,每一击都势大力沉横扫八荒,往往一撩就能轻松挑飞一个敌人。

  时而点杀,时而横扫,阎行奋勇的英姿,如同定海神针一般,成功稳住了北军前阵的士气。

  这就是猛将在战场上的作用!

  身为一军之主将,自然需要在关键时刻镇压全军士气。

  长矛如林,箭矢如雨,白波军虽然人多势众,却根本攻不破北军前排步军的防线,自身反而还要顶着射声营的箭阵输出,每分每秒都在承受着巨大的伤亡。

  而比伤亡更可怕的,是寒冷的侵袭!

  天气越冷,人的体能下降就越快,尤其是白波军缺乏御寒物资,体力的消磨更是惊人。

  黄天道法终有极限,被声乐秘术鼓起的余勇,很快就在饥寒交迫的两面夹击之下消磨殆尽,白波军的士气开始如春雪消融一般,飞快下降。

  郭大和胡才原本的打算是用炮灰不断消磨北军的体力,然后再率主力一战而定乾坤。

  别看他们是流寇出身,但手底下也有几千精锐。

  这些士卒不仅身材高大,而且身上穿着铠甲,手里的兵器也是汉军的制式兵器,战斗力并不弱。

  然而他们还是打错了算盘,王景练兵舍得下本钱,北军八营的士卒皆是经过层层选拔,汰弱留强的禁军精锐,不仅体力充沛,意志更是坚韧如铁,绝非叛军可以一鼓作气拿下的郡国兵杂鱼。

  三刻钟的时间转眼即逝,许多留在外围等候的白波军士卒,已经开始冷得打哆嗦了。他们的体力在寒冷的气温下飞速流失,哪怕他们一动不动,也无法保持体力和士气。

  只因为,天气实在是太冷了,而他们也是又累又饿,纵使有黄天道法压榨出了身体的最后一丝潜能,此刻也渐渐支撑不住。

  毕竟他们这些苦哈哈可没有北军人手一件的毛料大衣,更不可能顿顿都能吃饱,无论是精神还是体力,此刻都已经到达了极限。

  王景坐镇中军,自然将敌军的状态看在眼里:“这一仗,看来我军已然必胜。”

  “全赖主公运筹帷幄之功!”

  张辽这话虽有拍马屁的嫌疑,却也是他心中的真实想法。

  毛料大衣发下去之后,北军上下都有了抵御寒冷的能力,至少比叛军强得多,因此现在才能占尽天时的优势。

  原本寒冷的气温,对大家的削弱都是一样的。

  可北军有御寒衣物,叛军没有,那么寒冷就变成了对叛军的单方面削弱。

  等于是老天爷都站到了王景这一边!

  而更妙的是,王景此前不断压榨白波军的生存空间,又杀鸡儆猴,断了他们的粮草补给,逼迫他们不得不再北军选定的时机出战。

  能够如此这般善用天时,王景已经深得兵法精要,运用之妙,存乎一心。

  而敌人就惨了,久攻不下,体力逐渐消磨殆尽。

  虽然北军不急着反攻,但是郭大和胡才苍白的脸上,此时此刻都写满了绝望。

  他们知道,自己败局已定,根本赢不了!

  然而就在这时,远方地平线上,突如其来的一支骑兵,开始加入战场。

  苍凉的号角声吹响,一股仿佛来自域外的蛮荒气息,随着北风一同袭来,那肃杀的气息,更是直接言明了来者不善。

  “是匈奴人!”

  北军阵地上,张辽和徐晃都是一眼就认出了来人的身份,他们常年在北疆与异族交手,自然知道如何分辨胡人的装束。

  而早就猜到是匈奴人在背后搞鬼的王景与荀攸,对于匈奴人的到来并不意外,之所以留着预备队迟迟不下场,等的就是幕后黑手现身。

  “我们的援军到了!”

  白波军阵地上,郭大和胡才二人的脸上都浮现出劫后余生的狂喜之色,亲眼看见于夫罗和呼厨泉这两兄弟带着他们的两万匈奴骑兵杀来,让他们有种劫后余生的庆幸。

  白波军终于有救了!

  大地上,马蹄如雷,风雪漫卷。

  此前一直悄悄徘徊在战场四周的南匈奴骑兵,眼见白波军就要落败之际,呼厨泉和于夫罗兄弟二人终于忍不住现身,正式介入战局。

  而他们两人一出手,便是凶狠至极的杀招。

  两万胡骑来势汹汹,北军后路被截,顿时陷入前所未用的危局当中。

  “主公,是匈奴人!”

  张辽握紧了手中的月牙戟,双眼迸射出无穷的怒火。

  白波军体力将尽,眼看着就要成功剿灭河东叛乱,结果偏偏匈奴人选在这时候跑来搅局。

  难道大好局势,就要功亏一篑?

  王景拔剑指天,高声呐喊:“将士们,区区塞外蛮夷,竟敢犯我神州疆土,吾等该当如何?”

  不少人回想起了史书上的记载,在武帝之前,匈奴人是如何年年寇边犯境,对待汉民又是如何的烧杀掳掠,他们杀死老人和孩子,掳走年轻的男人和女人,把汉民当成牲畜一样奴役。

  胡无人,汉道昌!

  尤其是河东土生土长的数千降卒,他们受南匈奴人迫害最深,因而愤怒大喝:“杀!”

  得到全军响应,王景怒视前方,又问:“南匈奴忘恩负义,得我大汉襄助才在河套站稳脚跟,不至于被鲜卑所灭,可他们狼子野心,非但不思报恩,反而年年岁岁兴兵来犯,吾等该当如何?”

  “杀!杀!”

  士卒们高举兵器,发出愤怒的咆哮,心中的战意,更加高昂。

  成功鼓舞士气的王景,趁机跃马出阵,胯下名驹绝影健步如飞,挥舞名剑纯钧指向来敌:“家园就在身后,豺狼就在眼前,匈奴人想要杀吾等同胞,辱吾等妻女,视汉人为待宰的羔羊。吾等应当如何?”

  “杀!杀!杀!”

  声嘶力竭的吼声,汇聚成愤怒的风暴,那是无边的杀意在沸腾。

  汉朝与匈奴之间早已仇深似海,数百年来彼此征战厮杀,唯有一方彻底倒下,才能终结。

  “杀!”

  王景一声令下,北军顿时转守为攻。

  屯骑校尉阎行,将步军指挥权交给族弟阎鹄,随即亲自率领屯骑营铁骑,从后阵中杀出,奋勇冲向敌阵,仅凭一千余人,就打得郭大、胡才的数万大军节节败退,人仰马翻,退回白波谷中

  而胡骑校尉张辽也紧急调动胡骑营的并州狼骑绕到后方发动奇袭,拖延匈奴骑兵进兵的速度。

  胡骑营士卒都是从并州招募,其中就有不少胡人,他们大多来自鲜卑和乌桓,心慕帝朝,似乎是因为皈依者狂热的缘故,他们为了能够得到帝朝的认可,战斗起来往往十分骁勇,与胯下的战狼配合默契,一时间南匈奴骑兵想要封堵北军退路的行动受到了阻击。

  趁着张辽牵制住南匈奴骑兵主力的时候,徐晃也调动两千步军,于官道列阵,背靠运粮的车队,以长矛、贱盾和强弩列阵,很快便成功地竖立起一道狰狞的铁壁,横阻在匈奴人的面前。

  好不容易扛过了张辽一轮奇袭,准备包抄王景所部的于夫罗和呼厨泉此刻亦不得不勒马转向,停止冲锋。

  只因匈奴骑兵全都是轻骑兵,碰上严阵以待的汉军,就算是几万骑兵都休想打败几千步卒。

  汉武帝时的胡骑校尉李陵就曾以五千精兵,让八万匈奴骑兵死伤惨重依旧无可奈何,最后还是靠围困才让其弹尽粮绝而投降。

  因此面对所谓的匈奴骑兵,汉军拥有极大的心理优势!

  “列阵!”

  徐晃亲临一线,举起手中长矛。

  长矛林立而起,散发着森寒的锋芒,南匈奴骑兵见之根本不敢靠近,面对如此密集的精锐重步兵列阵,冲进去就是送死。

首节 上一节 110/397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下一篇:大明:开局辞官退隐,老朱人麻了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