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人在大明,邪气冲天 第15节

  嘶嘶……

  屋子里面响起一片倒吸凉气的声音。

  这个陈寒看上去年纪轻轻怎么用心如此的缜密。

  刚才他们以为方从简是骨头硬,可是陈寒却认为那老东西就是虚张声势。

  而且早就想好了对策。

  这个人如此的阴险还如此的聪明,太难对付了。

  旋即又听到陈寒说道:“张阁老你知道我最喜欢哪个人吗?”

  张居正摇头。

  陈寒回道:“太祖高皇帝!”

  张居正的脸色严肃起来。

  陈寒再次回道:“他老人家做事快准狠,不出手则已一出手就决不留情。

  胡惟庸案、空印案、郭桓案、蓝玉案,哪一次不是掀起滔天的地震,对那些有二心者连根拔起。

  他老人家的原则就是,不怕杀的人多,就怕杀的不够,我觉得不错。”

  陈寒的话,让在场的所有人,包括张居正都觉得背后冷汗直流。

  这个年轻人嘴上说得很温柔,但是表达的意思却极为毒辣。

  陈寒说话的时候还在笑,但是所有人都觉得不寒而栗。

  陈寒想的很明白,在明朝想要来一个速通的办法就得学学朱元璋。

  “他老爷子很聪明啊,罗织了四个大案,反对的、不听话的,就往这个筐子里面装。

  连证据什么都懒得去找,多方便!”

  在场的人听完这话更加害怕。

  朱元璋的威名,就算是过去了两百年,但是想起来这些当官的,还是觉得浑身生寒。

  朱元璋绝对是他们这些当官的噩梦。

  想到杀的当官的人头滚滚的场景,他们连睡觉都会被吓醒。

  现在当官的之所以要如此严格的限制皇帝的权力,就是害怕会出一个像朱元璋这样的皇帝。

  也幸好后面的皇帝没有一个能够像太祖皇帝和永乐大帝那样的,很多都是生在深宫没什么见识,而且还比较懒惰的。

  他们喜欢这样的皇帝,不喜欢朱元璋和朱棣那样的皇帝。

  而陈寒现在居然要行朱元璋之事,那不是完蛋了?

  要知道现在的官场,可是要比太祖皇帝那时候昏聩的多。

  这要杀起来的话,没几个能躲过脖子上挨刀。

  就连张居正也是如此。

  在官场上人人都贪的环境之下,没有多少干净的人。

  除了应天府那个海瑞之外。

  朱元璋为什么被那么多文官讨厌,就因为朱元璋眼里不揉沙子,对贪腐说不,贪污六十两或者以上者,全杀!

  要是放在现在的官场上,肯定很多官员会说,这样不好,会动摇国本之类的。

  但朱元璋却用实际行动告诉了天下人,即便是戴着镣铐上班,天下读书人依旧是对当官充满了兴趣,他们依旧是前仆后继不怕死。

  当官就好像是上瘾一样,这是狗改不了吃屎啊。

  既然杀完一批会上来一批,那就没必要担心。

  况且陈寒这还是在玩游戏,他就更加不会在乎文官的生死,谁反对,谁就死。

  张居正看到陈寒,此时已经是毛骨悚然,

  但不知道为何他却有点兴奋。

  张居正之所以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就是因为他的改革。

  虽然历史上的他也是奢侈享受,但是不得不说一点,他还是有梦想的。

  他的梦想就是想让天下变得好一点,想让百姓们过得更好一点。

  所以他才能在这个肮脏的世道上,留下那么光辉的一笔。

  而陈寒现在说的,也是他脑海里面一直都在萦绕的。

  一条鞭法的雏形,其实在嘉靖年间就已经出现,只是当时出现之后就被很多人给打压。

  非常多的大臣认为,这样的税法改革会骚扰地方的行政。

  这些理由很是冠冕堂皇,具体的原因其实很容易明白。

  接着陈寒又说道:“我们接着说下面的两点。”

  ……

第17章 失去货币主权的大明,那是会亡国的!

  现在所有人都不会觉得,陈寒是在开玩笑了。

  一开始他们都觉得陈寒这样的人怎么可能知道什么。

  但听完了陈寒说的第一点之后他们就知道,陈寒这个人绝对不简单。

  他的改革措施非常的有针对性,而且还是开创性的。

  所以即便是心里面非常的讨厌陈寒,却仍旧想要听听。

  陈寒继续说道:“第二点,发行银票。”

  “银票?”张居正愣了一下。

  银票这东西他是知道的。

  如今晋商们因为生意做得全国到处都是,带银子到处跑不方便,所以他们就在小范围内使用了类似宝钞的银票。

  现在陈寒提出发行银票,他觉得有点不妥。

  不止张居正有这样的想法,就是其他的大臣,也是如此想的。

  刚开国的时候,太祖皇帝模仿元朝的宝钞制度,发行了宝钞,结果呢?

  不到一百年的时间,宝钞就贬值成了掉在地上都没有人捡的废纸。

  现在不仅当官的不愿意回忆那段历史,就算是民间的百姓,听到纸币,估计也是弃之如敝履。

  估计就算发行了也没有人敢用。

  因为谁都不知道,纸币会贬值到什么程度。

  陈寒看到他们的表情,也明白他们在想什么。

  解释起来:“本帅知道你们在想什么,你们不就是认为银票可能会跟宝钞一样吗?”

  大臣们的表情不置可否。

  连张居正也是这样认为的。

  可是陈寒却严肃的说道:“当初的宝钞之所以会贬值成那样,一来是因为太祖不允许民间用宝钞汇兑白银,二来是因为随意的增发导致。

  太祖在的时候不懂宝钞制度真正的玩法,是要准备准备金的,他玩的是无本买卖。

  而且不允许民间用宝钞汇兑白银,所以随意滥发之后,自然导致通货膨胀,宝钞贬值,

  但本帅现在提出来的银票制度,一方面绝对允许百姓回兑,另一方面也会准备大量的准备金,甚至在一定程度上还要做到根据市场经济情况来发行。”

  张居正听到后有点不敢相信这个年轻人,居然懂这些。

  他是个理财专家,在明朝绝对是少数的人。

  永乐时期出了一个夏元吉,万历时期就除了他张居正。

  而他有那样的见识,还是因为他身居高位,看到了太多国家的弊端。

  但陈寒他也调查了一下,还真就是太医院的一个杂工而已。

  这样的出身经历怎么能有这样的见识?

  陈寒却不管他们如何的震惊,而是反问:“张阁老,还有你们这些内阁大臣,可知道我们大明现在的白银都是从何而来?”

  有位大臣说道:“如今主要是从海外夷商手中贸易而来。”

  陈寒很不喜欢明朝人,把正在大航海时代的西班牙、葡萄牙称作为夷商。

  明朝自己还在固步自封呢,却瞧不起已经开始大航海时代的西方殖民者。

  陈寒道:“的确如此!白银主要是西方欧洲的西班牙还有葡萄牙两个国家,从南美洲挖采而来。

  这两个地方离着大明都是万里之遥,为何他们要将白银大量地往我们大明运过来呢?”

  张居正他们明显对陈寒说的那些一无所知。

  他们只知道白银通过贸易不断地流入。

  他们只知道有了白银之后大明就有钱。

  这样的想法是没错。

  万历时期之所以会产生一种资本主义萌芽的假象,恰恰是因为那时候大量的白银流入导致的。

  但这种假象只是昙花一现,一旦白银不流入了大明马上就崩盘。

  所以这绝对不是什么长久之计,只能马上改革。

  陈寒见他们不说话,说道:“我们大明有瓷器、茶叶、丝绸这些闻名于海内外的物产,不仅在我们大明是老百姓的常用品,就算是在海外也受到追捧,

  海外很多的国家,都以得到我们大明的物产为荣,故而能让那些商人赚取百倍千倍的利润。

  但可惜的是,我们大明物产丰富,好像根本不需要从外面进口任何东西,从而只能源源不断地得到白银,但这绝不是什么好事!”

  陈寒说到这里,拿起了桌上的茶碗喝了一口,润了润嗓子。

首节 上一节 15/32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隋唐:杨氏逆子,开局屠了宇文阀

下一篇:我在三国练神功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