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349节

  以至于李四都没法劝他。劝他养生?

  李三郎在晋阳停留了半个月,又带着人上北边巡边去了,打算绕道朔州,再去凉州,从凉州回到关陇。

  李元徽送他到马邑,就返回晋阳了。但是派遣李承道和李长恭两人率领骑兵护卫。

  因为李三郎从长安走的时候就带了两千骑兵,可谓是轻车简从。去朔州他也没打算带太多人,但李元徽却执意给他加派人手。

  李三郎嘴上虽然不以为意,但心里还是很感念兄弟这番好意的。

  父母和两个嫡亲兄长过世,发妻和长子也过世了,最亲近的家人也就是长姐和四弟了。

  并且因为自己家剩下这俩儿子实在不成器,因为李三郎对两个侄子也是越发的喜欢。让他们随行左右,一路上还偶尔考校,考校完了还给他们谈了谈自己处理军政要务的心得体会。

  这一行,足足走了三个多月。

  等到前脚李三郎刚回到长安,几日后唐军就再度出兵了,十五万唐军出滏口、井陉直取邺城,另有关中诸州出兵六万,从黎阳渡河,进围邺城。

  汉军对此也算是有所准备,加固了邺城的城防,并且囤聚了大量的粮草和军资。

  刘玄机本人去了信都,而将邺城留给了韦孝矩把守。

  邺城是大城,守军也足有两万余,围城的唐军则有二十万之多,李元徽命人打造了大量的攻城器械,其中包括云梯、井阑、发石机、床弩.

  在围城的第一个月,李元徽尝试了多种方法攻城,但都被韦孝矩一一化解。

  先是采用最为传统的方法,负土填壕,蚁附攀城。城外的壕沟是填平了,等到开始爬城墙的时候,唐军就开始出现大量伤亡。连续日猛攻十日,伤亡万余人。

  李元徽于是开始寻求别的攻城之法,挖地道也试过了,耗时耗力,结果完全不顶用。

  有人提出建议,可以决漳水灌城,被李元徽否决了

  等到第二个月开始,唐军除了日常用投石机、床弩轰炸城头以外,已经不再冲击城墙了。

  韦孝矩见状反而心生忧虑,因为一统天下的大唐并不惧怕消耗战。

  韦孝矩跟刘玄机所献之策乃是利用邺城消耗唐军锐气和兵力,刘玄机则率领发两州之兵,伺机而动。

  而大唐初时攻城不顺之后,立即不再攻城而选择围城的根本原因,是李元徽想起了一个人。

  唱罢阴山《敕勒歌》,英雄涕泪老来多。生持魏武朝天笏,死授条侯杀贼戈。

  六镇华夷传露布,九龙风雨聚漳河。祇今尚有清流月,曾照高王万马过。

  这是袁枚写的《过邺下吊高神武》。他现在带着大军围着的地方就是邺城,不远处的那条河,就是漳河。

  高王怎么没得?不就是打玉璧没打下来,损兵折将自己气死了。

  所以李元徽看着漳河水不禁打了个寒颤,他的封号是齐王,似乎是冥冥之中跟历史上北齐有所关联。

  如果他也上头了,不顾一切的强攻邺城,会不会步高王后尘?极有可能。

  所以李元徽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而是安抚士卒,整肃军队,准备长久的围城。

  北汉车骑大将军、侍中、周国公韦孝矩,作为邺城留守很擅长防守,所以攻城十余日唐军除了损兵折将以外就只填平了壕沟。

  要是接着强攻,士气和军力受损,汉军集合幽州和冀州兵力进行反攻,这仗可就不好打了。

  因此李元徽迅速调整了心态,咱还不打了,接着围城。

  现在围了北汉邺城,汉军来不来援兵?大唐兵力充足完全可以分扫平魏郡、赵郡、以及黄河沿岸。李元徽就不相信,刘玄机坐得住。

  你想让用坚城来消耗我的士气来一波反杀,我还想围城打援呢。

  来,进入到传统环节,看谁耗得起。

第549章 两父子,虎死

  李承道跟着堂兄李长恭,护卫他三大爷回了长安之后,马上听说他爹又去打仗了,当即就入宫跟他三大爷请辞。

  李三本想留他在长安多住些日子,但李承道和李长恭都是年轻人,对于建功立业这事极为迫切,李三也就没强留。

  小哥俩在面君之后,又去拜见了平阳长公主,这才一路跟着运送军械的船只出长安,走水路到了三门峡陆路周转一下再走黄河水路,入白沟,在枋头上岸,随后一路赶至邺城。

  李元徽中军大营就在邺城西面靠近漳水的位置,李承道和李长恭到达的时候,已经是贞观八年年末了。

  三十八岁的李元徽穿着一身寻常袍服,看起来甚至有些陈旧,这几年虽然常年身处军中,但他几乎是不怎么披甲,亲临一线的次数也不多,多数时候都是居中调度。

  “孩儿拜见阿耶。”

  “拜见阿叔。”

  李元徽抬头看见这小哥俩,这是下辈之中他最喜欢的儿子和最喜欢的侄子。

  喜欢儿子是因为这孩子太给他长脸了,谁当爹谁不喜欢?他三大爷都喜欢不行。至于这个侄子,除了他本身有才干,值得培养自我,大概是受因为前世的一些影响比较多,所以格外关照了几分。

  “不用多礼了,一路颠簸,坐下说话。”

  “唯。”

  “你姑母身体怎么样?可去府上看过了?”

  “平阳大姑母身体不是很好,我和堂兄去的时候她老人家正在卧床休息.”

  李元徽原本看到儿子回来只是抬头看了一眼,但听说大姐身体不好,手中的笔直接放下了。

  叹息了一声之后又道:“回长安可去两市逛了逛?粮价几何可知晓?”

  李承道闻言有些诧异,不知道为什么这个问题跨度为什么这么大,并且他也不清楚。

  李长恭自然也不清楚,他们两人一直都是在军旅之中,回到长安倒是去了西市,不过也就是去酒肆喝了酒,看了看舞姬跳舞,你问粮食价格,这个他是真不知道。

  不过李承道马上就意识到父亲问长安粮价是什么意思了,“回禀阿耶,我跟堂兄两人虽然去过东西两市,但不曾去过粮行,请阿耶稍等片刻,我去问问随行的护卫。”

  “速去。”

  “唯。”

  片刻之后,李承道就回来了,还报上了他们离开长安时候的粮价。

  李元徽听了之后,点点头,跟他想的差不多。长安的粮价是整个关中稳定与否的风向标。

  只听李承道回报的这個数目,他就知道贞观去七年和八年对关中的消耗还是挺大的,长安的粮价还是偏高,反而是洛阳这边可以通过漕运输送过去一些,稳定一下长安物价。

  这也是中枢的宰相杜克明所奏请,李三郎没有批示,直接让人发来李元徽处理。李元徽还有些拿不准,问过了价格之后才迅速做出批示,并且传令给留守洛阳的独孤颍,让他从陕县的常平仓直接给关中运粮。

  前朝大燕在黄河沿线设置了常平仓、洛口仓、回洛仓、黎阳仓,全都是相当于大燕的国家战略储备。

  直到大燕亡了,常平仓和落口仓还有回洛仓全都有大量的粮食,其中洛口仓最多,有数千万石粮食。

  这也是李元徽前些年能以残破的中原维系十几万大军最为根本的原因,而近些年来中原和淮北也陆续恢复了农业生产,所以几乎被吃空的洛口仓和回洛仓还有常平仓,又开始大规模的储粮,以备不时之需。

  现在前线所用的粮食就是从洛口仓运过来的。

  而常平仓实际上就是给关中准备的,但却在李元徽手里握着,没他批示,皇帝也调不出来粮食。

  因为现在坐镇弘农的还是李元徽的人。

  并且常平仓的粮食也是中原、青徐、两淮漕运过来的。握着粮仓,就是卡着命脉。

  问过了粮食,李元徽又问了他们几个问题,都是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要是这趟没跟他三大爷走了好好几千里路,听了不少心得体会,李承道也不会理解他爹问他这些事是想要了解什么。

  但现在他是有些明白了,父亲不以武勇、智谋见长,却总够跟勇比关张,谋若良平的三伯分庭抗礼。

  “你父亲这么多年来,谨小慎微,步步为营,从来没吃过大亏,没用错过人,他用兵必先利于不败,而后徐徐图之,即便是你祖父兵败白沟之后,局势轻微,你父亲仍旧能率本部兵马全师而退,并顶住北汉刘玄机携大胜之势的南下,乃是扶大厦于将倾,挽狂澜于即倒,当初洛阳局面之凶险,即便是你二伯跟我,也很难挽回颓势,若当初失了洛阳,李唐也就是只有退守关中一条路”

  耳边突然又响起西行路上三伯的对他说的这番话,时隔数月,音犹在耳。

  以前只知道父亲很厉害,但不知道为什么厉害,至于现在,算是知道一点了。

  到了十月,汉军终于按耐不住了,病中的刘玄机未能亲征,命征北大将军朱灵石率六万精锐南下想要解邺城之围。

  李元徽命左骁卫大将军窦琮、右威卫大将军刘伏威、右骁卫大将军程知节率军前往广平据敌。

  双方相据十余日,朱灵石与开府大将军刘芝、薛安都等商议,以邺城危急,唯有力战破敌于是亲冒矢石,指挥全军进攻唐军。

  朱灵石所率汉军,有三万人是从幽州边防各镇以及辽东调过来的边军和斛律金所领的胡族骑兵,常年驻守边境,与塞外诸胡和高句丽人作战,另有两万人是刘玄机亲领的禁军精锐,一万人是从卫府军仅存精锐,这些人可以说是汉军最后的家底了。

  朱灵石本人也是百战骁将,亲自上阵之后汉军士气大振,幽州边军也展现出了天下骁锐的底色,唐军一时间居然有些造招架不住。

  窦琮和刘伏威率领的四万唐军被打的节节后退,只能立营结寨自守,而程知节率骑兵反扑也被汉军的幽州边骑击退。

  广平失利,李元徽立即遣常雁衡为行军总管,辖李承道、罗士襄、李长恭、尉迟敬德、段武达、高盎六将,领骑兵万余支援广平。

  尉迟敬德和段武达领护军以来,上阵的机会也变少了,近几年李元徽也几乎不怎么上阵,高盎则是刚刚被调任为护军总管,三人率领护军上阵也是李元徽觉得这好刀放久了也会生锈,还是得时常见见血。方为强兵。

  常雁衡率万骑奔袭,提前派人送了消息给窦琮和刘伏威,让他们第二日出营作战,自己一定率骑兵赶到支援。

  随后常雁衡奔袭一日夜,赶在天命之前在广平南数十里处修整了一下,随后立即发起突袭。

  汉军这边是刚出营,准备继续进攻窦琮、刘伏威所部,并且也派了斥候盯着对方的动向,谁知道窦琮这股唐军还没出营,常雁衡率领的骑兵突袭过来了。

  这时候汉军还没整顿好队形,被打了个措手不及,常雁衡身先士卒,突入汉军阵中大开杀戒,手中大枪如龙飞凤舞,无人可敌。

  罗士襄、李长恭、李承道等人也各率精锐突阵,刘伏威和窦琮迅速整队出营,朝着汉军大营杀了过来。

  汉军大乱,朱灵石只能命人关闭营门,不让大营外面的汉军溃兵冲进己方的大营,这才避免了被唐军打成全军覆灭的下场。

  此战唐军斩首四千余,俘虏两千八百余,还有大量汉军自相践踏而死。

  汉军折损万余兵马,原本是在光平压着唐军打,战败之后最后的一点精气神也被打的烟消云散了。

  唐军则士气大振,开始发动猛攻,刘伏威指挥右威卫步军猛攻汉军营垒,一日之内连破五营。

  而汉军前线失利的消息,也终于是惊动了病榻上的刘玄机。

  从上党之战后,刘玄机因为大败气急攻心,身体就一直不太好,这几年更是让局势挤兑的越发艰难。

  信都城内,刘玄机躺在所谓行宫之中的病榻上,再不是当年气吞万里如虎的刘老虎了。

  他也不是没败过,军旅生涯几十年,败仗多了,但是一仗打输了国家的根本,已经有亡国的风险了,这还是让他有些难以接受的,因此终于是病倒了。

  “我二十岁从军,摸爬滚打了十几年才升了个队正,后来董杜原之战运气好正碰上杨巡和其弟杨善才,一路追击把他追到了黄河边上,当时李四郎是高阳王慕容颌的记室参军,带着百余人在黄河边不知道干什么.”

  刘玄机躺着,塌前坐着皇后和太子,还有皇子鲁王刘承基。

  母子二人听着刘玄机说起往事,心里很是悲哀,只有十岁的刘承基对父亲讲的故事似乎是很有兴趣。

  “那后来呢?”

  “后来我就把杨巡赶到李元徽身边了。我们两个分润了擒杀杨巡之功,也是因为这件事,我才能发迹,被提拔为校尉.”

  刘承佑道:“这么说,若无阿耶,李元徽也难得晋升之阶?”

首节 上一节 349/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