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345节

  十月,李玄庆下诏,以李元徽为大丞相、录尚书事、总百揆、都督中外诸军事,节制天下兵马。

  大丞相已经是李源受禅之前的官职了,李玄庆给他这个职位,并且还总百揆已经是表明态度了。

  李元徽于十月中返回洛阳,并开始筹划北伐。

  十一月,右威卫将军何贵病故,数日之后,又有消息传来,建威将军、任城太守刘聚病故。

  更让李元徽头疼的是,赵王李承安奔丧回长安之后不久,宁州都督殷拱突发风疾,无法视事了。

  何贵是徐州军出身,李元徽到淮南之后,有四千徐州军就归属其下,何贵当时就是营主了。二十年过去了,是十八营主将之一,跟他也是久从征战,战功卓著。

  刘聚则是盗匪出身,常雁衡最初就是跟他一起打家劫舍,常雁衡投军之后,也说动他去投军,初为校尉,也是当初的十八营主将之一。不过刘聚这个人才能有限,但为人还算宽厚,后来军队整编,李元徽就让他去地方担任郡守,做的还算不错,官声也很好。虽然有早年为盗的经历,但也是乱世之中为了活命罢了,其在任期间兴修水利,带领百姓屯田,因此任城百姓都呼其为“刘公”。

  殷拱原为合肥戍守校尉,李元徽把治所放在合肥之后就对他委以重任,在江淮军中资历也是相当深厚的,十八营主将之一,镇守江淮十余年,江东克服之后,被委任宁州都督,算是垮了一步大台阶,没想到在任上还没干满三年就中风了,基本上就意味着他告别军事生涯了。

  老一辈的武将陆续凋零,这对李元徽来说是一件很难过的事。

  但因为他本人出来打仗的时间太早了,这就得导致一众部将年纪大多都比他大。

  张坚、朱德裕、常雁衡等人都比他大了十岁左右,如今都四十大多了。

  想到这些,李元徽对一统天下更多了几分紧迫感。

  随后又上表为几位老将请封。

  何贵赠徐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薛国公,谥“威烈”。

  刘聚赠兖州都督,开府仪同三司,骠骑大将军,淮国公。谥“忠敬”

  还活着的殷拱则加柱国,仪同大将军,封岐国公,食邑四千户,赐绢千匹,钱十万,良田五百亩。

  基本上是给了最好的退休待遇。

  但宁州都督的这个镇守建邺的重要岗位,李元徽交给了年纪更大的荆国公吕钦,这老头快七十了,但身体很硬朗。

  又任命李承泰为琅琊太守。长子李承平为丹阳太守,李承乾则为右威卫将军,次子李承道为右武卫中郎将。

  李元徽这些年长的儿子之中,老大老二都十六了,也该到了出来做事的年纪。

  两人也都在武德五年成婚,长子李承平娶的是慕容无忌之女。

  至于次子李承道娶的是常雁衡之女。

  原本九月间要为三子李承宗成婚,娶妻朱德裕之女,但因为国丧也只能作罢。

  四子承谏,也定下婚事,荥阳郑氏,郑善道的侄女。

  女儿之中,长女和次女也定下了婚事,朱德裕长子朱文懿,张坚长子张恪之。

  在儿女亲家之中,全都是选择麾下重臣。毕竟都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其中朱文懿和张恪之这两个年轻人李元徽尤为喜欢,全都做过他的千牛备身。

  尤其是张恪之,是女婿也是内侄,叫他一声姑父,聪明博学,精于骑射,长相也像他姑姑多些。

  武德六年过的很快,转眼,武德七年就迎面而来。

  李元徽也迎来了自己来到这方世界的第二十三个年头,除了感慨白驹过隙,时光易逝之外,更加坚定了要尽快扫平乱世的决心。

  心里突然浮现一个念头,要是二哥在,说不定天下已经尽归大唐了吧?

第543章 天生将才

  贞观七年,四月齐王李元徽以天策上将行兵马大元帅,发关中之兵十二万,洛阳之兵八万,北伐晋阳。

  关中之兵先行,先行赶到河东集结。

  李元徽则率洛阳之兵顺着黄河而上,走水路赶至弘农郡陕县境内,走陆路过三门峡,再走水路至河东。

  而弘农太守和陕县县令这两个紧要位置,都提前换成了洛阳霸府举荐的人选。

  因为河东所需要的粮草数量巨大,关中的粮食可以从渭水直接进入黄河在汾水直接支援前线,但单单是关中的粮食支持二十万大军的消耗还有些吃力,缺口自然是需要洛阳方面填补。

  所以李元徽直接把扬州刺史李百室召回了霸府,以其为司州刺史、兼任弘农太守,负责粮草转运。司州所辖的地区并不大,但却包括了洛阳、河内、弘农。

  左卫大将军、谯国公柴荣,右卫大将军、褒国公段雄,左骁卫大将军代国公窦琮,右骁卫大将军卢国公程知节,左领军卫大将军、河间郡王李肃,右领军卫大将军、陈国公侯浚,秦州都督、征西大将军、河东郡王李沧,夏州刺史、雁门郡公薛万均等一众将领都在河东迎候李元徽。

  四月末,李元徽至河东,以河东郡王李沧为前军总管率军六万步骑先行。

  自率大军沿着汾水一路直上,五月初,围困晋阳。

  北汉皇帝刘玄机悉发河北之兵,得十五万人前往救援。

  李元徽以李沧所领六万步骑与李怀真率领的西河之军两万余人共八万人围城,自率大军与刘玄机对峙在上党。

  唐军这次出兵二十万,但原本在并州就有将近六万大军,其中左金吾卫大将军徐懋功所领的十五个折冲府驻扎在平阳,在李元徽率大军北上之后,徐懋功的主要任务就是护卫汾水沿线。

  而双方的主力合起来三十多万人都集中在了上党的屯留、长子、壶关一带,围绕着漳水上游的浊漳水展开了对峙。

  六月李元徽率领大军先后攻下上了上党的长子和屯留,汉军则守着浊漳水跟唐军对抗。

  双方一直对峙到九月,唐军强渡漳水,汉军发起反扑,双方在西涧展开会战。

  左武卫大将军朱德裕亲率万余精兵渡河,汉军半渡而击,唐军则前死后继,在付出千余人伤亡的代价之后,成功架设浮桥,在东岸列阵。

  汉军的反扑更加猛烈了,朱德裕则亲冒矢石率领老军精锐死死的顶住了汉军的反扑。

  这时候常雁衡率领骑兵奔袭了数百里终于赶到战场,猛攻汉军侧翼,让朱德裕所部的压力大减。

  常雁衡一如既往的一马当先,先行杀入敌阵。

  而紧随其后的却是李元徽的次子北海郡王李承道,年近十六却武勇过人,原本出击序列在后面,却仗着马快直接冲到了常雁衡的身后,跟尉迟敬德学的马槊功夫已经罕见敌手,身披重甲完全无视对方的箭矢攒射,跟着常雁衡杀入敌阵,如入无人之境,杀十数人,又从汉军阵中杀出。

  常雁衡大笑道:“好小子,可还能厮杀?”

  李承道豪迈道:“自然能。”

  “哈哈哈哈,再随我入阵。”

  说罢一马当先再度持枪冲阵,李承道也紧随其后,勇无可挡。

  不断的有战报传到西岸中军处,在河边打着天子旌旗的李元徽并没有顶盔掼甲,而是穿着一身袍服,骑在马上听着回报。

  在看到左右武卫的淮西精锐们在战场上奋勇杀敌,就连齐王的亲儿子都冲锋在前,加入厮杀之后,一众将领全都坐不住了,纷纷请战。

  右卫大将军段雄拿到了出战的机会,亲率五个折冲府的关中步军精锐加入了战场。

  战事极为焦灼,汉军坐镇西涧城的是辅国大将军东方狄,急忙命令猛将薛安都和傅弘之等率军迎击,不过唐军还是在西岸稳住了阵脚,面对数万人的汉军不落下风。

  而在段雄和朱德裕站稳了脚跟之后,汉军连续数次反击都没能将唐军赶回西岸,唐军则陆续增兵,李元徽命张镇恶、侯浚各率本部所辖兵马万余人过河。

  但刘玄机也从壶关赶往西涧战场,在了解到战场形势之后,当即采用韦孝矩所献之策,用小船装满引火之物,去烧唐军浮桥,张镇恶和侯浚所部只有数千人过河,浮桥就被烧毁了。

  位于东岸的两万多唐军当即就要面对数倍汉军的围攻。这下李元徽还没急,一众将领急得不行,纷纷请战。

  尤其是张坚,作为城阳郡王李承道的亲娘舅,平素跟这个外甥的关系非常好,这时候立即请命要带人修复浮桥渡河接应东岸右军,另一個舅舅张镇恶也派人过来请求加强浮桥的兵力。

  李元徽却十分沉着,没有因为儿子被隔在了对岸就失控,打仗之前李承道虽然名义上是左武卫中郎将,归属常雁衡统辖,但一直被李元徽留下中军,他虽然知道儿子勇猛过人,但却没想让他去前面冲锋陷阵。

  但这小子几次请求要去下基层,要跟着常大将军去干仗,李元徽被磨得烦了,就让他去了。去之前还特意告诉他,上了战场,你的第一身份就是大唐左武卫中郎将,你是谁的儿子都不重要了,敌人不会因为你是齐王的儿子就对你网开一面。

  这小子却道伯父们和阿耶亲冒矢石才有如今的大唐,阿耶在我这个年纪已经指挥上万人的军队跟数倍于己的敌军作战,长恭和延宗两个堂兄也早早就跟随大军征伐,难道阿耶您的儿子就不如大伯的儿子吗?

  说到这个份上,那还说啥,想打就去打。

  李元徽直接让李小二去找常雁衡了,还特意嘱咐,这小子不用特殊关照。

  常雁衡虽然打起仗来猛地不要要的,杀兴一起不管不顾,但其实做人处事都是相当有头脑的。

  不管是亲自带队小股精锐突袭作战,先登陷阵,还是指挥数千骑兵长途奔袭,亦或是指挥十万级别的大兵团,全都信手拈来。这样的你觉得他是个莽夫?更何况这还是他女婿。

  因此常雁衡实际上把李小二的出击序列放在中间,算是一个比较安全的位置,但一冲起来,李小二也是天生的突击冠军,这点很像他二伯和他舅舅。

  即便是此刻跟两万唐军一起面对三倍汉军的进攻也毫无惧色,顶头上司兼岳父老丈人常雁衡对李小二这个女婿也是赞不绝口,盛赞其武勇。

  两人带着精锐骑兵连续打穿了数支汉军,此刻正在本阵之中换马休息,吃东西补充体力。

  李小二啃着牛肉干,眼睛却一直盯着战场。

  此时朱德裕和段雄所部一万五千多人,几乎就是面对汉军的两面夹击,但阵型上却岿然不动。

  但几支汉军之间的接合部却有着巨大的空挡,且骑兵都在外围,这是应该警惕唐军骑兵侧翼进行横击,毕竟这都是唐军骑兵的拿手好戏,惯用伎俩。

  “怎么样,看出些什么了?”

  常雁衡看李小二看的入神,开口问道。

  李小二指着汉军阵营道:“大将军,汉军所用的掎角攻势,虽然可以齐头并进,互相呼应,但汉军各部之间有很大的空挡,我看那个方向,应该是汉军的中军所在,末将以为可以率精锐骑兵直插过去,或许可以生擒汉军主将。”

  常雁衡闻言有些惊奇,随后大笑,这个战场嗅觉可太灵敏了,这还是第一次上阵,就能找出对方的军阵的疏漏之处,这已经很难得了。

  对岸唐军中军所在,李元徽在思索片刻之后,当即下令李药师率天策诸军并关中诸军之中的左右骁卫北上,袭取壶关,同时准张镇恶和张坚所请让他们二人抢修浮桥,接应东岸的大军。

  连他自己都没意识到,他首先的想到的,不是让人赶紧把自己儿子接应过来,而是大军取胜的机会。

  抢修浮桥的难度并不弱于重新架设,张坚和张镇恶都发了狠,命令军士和民壮拿出十二分速度和力气抓紧时间尽快修建。

  东岸,蒯恩、傅弘之两开府步骑两万五千人,猛攻朱德裕所部的万余人所在的阵地,薛安都则率领本部一万两千五百人进攻段雄所部五千人。

  朱德裕和段雄两军则东依浊漳水列阵,形成了另一个背靠背的局面,常雁衡所部的骑兵则撤到了步阵中央休整。

  李承道发现敌军阵势结合并不紧密,常雁衡自然对此了然于胸,给战马喂了些盐炒豆子,补充体力。重骑兵也卸下具装让战马休息,更换备用马匹。

  做完这一切之后,常雁衡再度率领骑兵出击。

  出击之前,常雁衡嘱咐道,“这次,不要跟我一起冲在最前面,你率领三百重骑藏于锋矢阵之后,我在将席君买率四百骑跟在你后面,等到我前部跟汉军骑兵绞在一起之后,你只管绕开战团,横击汉军的中军所在,怎么样,这件事,伱敢不敢?”

  李承道拍了下身上穿的重甲,大声应道:“有何不敢,大将军放心,末将不破敌中军,绝不回转。”

  凡有血气,必有争心。

  你问这小子敢不敢?给他一万人他敢去打邺城。

第544章 彼此彼刻恰如此时此刻

  八百年前,也正是在上党地区,秦赵两国爆发了著名的长平之战。而长平主战场旧地,距离汉唐两军交兵的地方并不远,也就百里左右。

  当年秦赵两国那场大战之后,实际上秦国已经在一统天下的路上几乎没有对手了。随着北方最后一个强国的被打断了脊梁,只要国家机器正常运转,一统天下就是早晚的事。

  巧合的是,当年的秦军来自关中,而赵军也主要以河北人为主。

  如今战场上,唐军自然是以关中为本位,即便是李元徽手下的八万大军之中,关中籍的战将和老兵也不少,另外的十二万大军干脆就是关中府兵,而汉军则是河北燕赵人士为主。不得不说真是惊人的相似。

首节 上一节 345/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