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323节
李三郎却没有在这些事上纠结太多,李二的子嗣,没有一个能成为他的威胁。加上还有金匮之盟这层关系在,李三完全不用担心帝位旁落。
等到葬礼结束之后,宰相们拿着两个意见去请晋王作决定,晋王却直接让宰相们去请示李源。
李源见到一听也是直接摆手,“去问三郎吧,我已经没有什么想说的了.”
李源甚至没用“朕”,而是“我”,足见其心灰意冷。
宰相们只能再次去请示晋王,这次司马修业直接道:“如今的局面,晋王还要韬光养晦不成?若晋王无心继承大宝,不如还政于陛下。”
这句话,算是直接给李三郎的退路封死了。
李三郎最后无奈道:“那便再劳动司马公一趟,请陛下择日下诏吧。”
这件涉及到东宫、晋王府以及皇帝本人的公案最后也终于是有了结果。
李源下诏,表示自己年事已高,无心国事,准备安享晚年,皇三子晋王玄庆,是朕和太穆皇后的嫡子,人品贵重,当承继帝位.
李源下诏,晋王则要上表辞让,走完三辞三让的程序。
但与此同时,李三这期间也没有闲着,太子葬礼结束之后,当即以洛阳方面战事紧急为由,令东宫六率驰援河内。
这无疑是担心太子旧部生出些什么事端来,同时还将东宫一众属官打散。
杜克明为工部尚书,房乔为大理寺卿,薛收为国子监祭酒,薛元敬为雍州别驾虽然是各有任用,但全都称不上是贬谪,都算是升迁了。
二月初,河内战场上的野王守军终于挺不住了,准备出城。原本野王的守将高君俞还是有些头脑的,他佯装想要向北突围,但实际上是向南奔温县去跟苏定边汇合。
但这种程度的战术欺骗是瞒不过朱德裕的,野王守军向南快速行军,然后一头扎进了唐军给他们准备好的包围圈。
高君俞是渤海高氏出身,自幼精于骑射,弓马娴熟,在刘玄机受禅之前就率领部曲从军,骁勇善战,数有功绩。
此刻面对唐军的包围,也展现出了燕赵男儿的豪勇,命令队伍列阵而战。唐军左武卫的精锐两万余人则是按照军令三面夹击,汉军只能勉力支撑。
温县城内的苏定边很快就收到了消息高君俞被围的消息,在思虑过后决定出兵救援。
但却正撞上张坚右武卫步骑万余,苏定边眼见解围无望,只能向北面紫霞关方向赶去。
因为他明白,独木难支。
高君俞在野王他在温县,双方互为犄角尚能支撑,但他孤军困守温县绝对撑不了多久。
还不如借着这个机会跑了。
并且高君俞这里他也的确是救不了了。
张坚则立即率领步骑尾随其后追击,苏定边亲自率领精锐殿后,且战且退。
最后活着回到紫霞关的汉军,不足三千人,折损近半。
高君俞部则被全歼,斩首一千八百余,俘敌三千,包括主将高君俞都被生擒。
战报送至淇水大营,李元徽看过之后大喜,当即传令给朱、张、萧,令他们休整过后前来淇水。
当然,好消息不止如此。李药师率五万兵马经过千里跋涉终于赶到了洛阳。
不日抵达河内。
这下唐军在河内战场上的能够调用的兵力也差不多有十五万之多。
然后在接连的喜讯之中,就收到了二哥回师途中病故的消息。
“你说什么?再说一遍?”
看着眼前戴孝报丧的使者,李元徽直接陷入了呆滞之中。
那一晚,可能真不是梦。却成了最后的诀别。
二哥?
第506章 无常
中军大帐里,一众幕僚和将领全都站立在两边,李元徽坐在主位上,神色凝重,又有些疑惑。
信使伏地而泣,说了太子薨于武功县李家别院的前后事。
“太子殿下在庆功宴之后就有已经无法骑马了,一直在车上,窦刺史和柴驸马都劝太子殿下留下安定静养,但太子殿下坚持要回长安,最后到了武功县的时候,便说要回李家别院”
整个大帐只有那个信使低沉的抽泣,格外的清晰。
半晌之后李元徽道:“你且下去休息吧,一路上送信辛苦,李记室,你将他好好安置,再取十匹绢给他”
“这几日汉军虽然攻势已经放缓了,但诸位却不可掉以轻心,仍需做好应对,援军就快到了,要坚持住,不可松懈.都散了吧,若有军务,先由中护军、中领军、中都护三人处置”
“散了吧孤乏了,要歇息一会。”
众人闻言尽皆默然,随后全都行礼退走。
李元徽在中军大帐坐了一会,也起身出了。昨日刚飘了点雪花,在太阳下已经开始融化了。雪化的时候看着艳阳高照,实际上有些冷飕飕的。
李元徽打了个寒颤,也没有赏雪的兴致,就回到了自己休息的营帐之中。侧卧在床上。
他其实是有这个心理准备的,二哥这几年身体一直都不好。但这天真正来到的时候,他还是有些猝不及防,甚至是不敢相信。
不应该的,那個开创大唐盛世,贞观之治的太宗文皇帝,居然一天皇帝也没做过就离开了?
难道是因为他影响了这个世界的平衡性吗?
对李二,他担忧过,畏惧过,防备过,仰慕过,崇拜过。甚至还算计过。
但这个世上在没有这个人的时候,他所感受的到的,是深深的孤寂。
过去的一切,在脑海之中不断的回旋放映,有前身幼时因为一些琐事的争吵,有上元夜杀人放火,有阔别数年兄弟二人东关会面,有颍川,晋阳兄弟们沙场并肩。
更有夜宴时候的快乐,那个喝多了就喜欢跳舞的二哥
可这些,都过去了啊。
这一刻他是很平静的,虽然他很难过,但他很平静,没有悲痛欲绝。
只是觉得世事无常,即便是这样一个人,每战必胜,攻无不克,是这个时代地的骄阳,但他仍旧逃脱不了命运安排。
终究到了落日的时候。
李元徽卧在榻上,只想睡一觉,如果能跟他在梦里见一面也很好。
他渐渐睡去,呼吸匀称。
尉迟敬德、韩全、谢叔方、段武达等几个护军全都在隔壁的营帐之中。众人说起已故太子,也纷纷扼腕叹息。
李二在这些武人的心中,是难得雄主。
即便他们效力于齐王麾下,并且一直忠心勤勉,但对于太子肯定是崇敬有加的。
只有王佛保,对众人所言完全不参与,只是静静地听着。甚至有可能都没在听。
常雁衡则跟老兄弟王弼、还有张镇恶等淮西将领们聚在帐篷里,喝起了酒,并且回忆起跟太子仿佛有过焦急,为这样一个武人的英年早逝感到可惜。
窦奉节和王杰,他们都是李元徽的表弟,也自然是李二凤的表弟,因此也是极为伤心难过。
对于洛阳霸府的众人,反应不一而足,但多数都是惋惜。
天策六军之一的骁果军,因为是关中人为主,大多数李二手下效力过,与其一起征战过,因此全军皆号泣,哀嚎遍野。
而其余各部反应,就平淡很多。因为他们都是齐王的旧部。
听到太子故去的反应都是,可惜了,太子英年早逝。齐王跟太子殿下兄弟情深,想必会很难过吧?
不外如此。
而作为对手的刘玄机,则是在稍晚一些得知了这个消息。
跟一众汉军将领大喜过望,想要趁机进攻不同,刘玄机本人对这事相当的淡漠。
对他来说,李二在与不在,他并不畏惧。甚至他也为此感到几分遗憾。
没能在战场上击败过他。
他想起第一次跟着李元徽去李家,在演武场跟那个英俊威武的少年比试射术。
还真是棋逢对手。
晋阳之战,算是他败给了李家兄弟三人合力。
他始终在想着,如果有机会能跟李二这样的对手,在率十万兵马沙场对决,无论胜负都是何等快意之事?
却没有这个机会了,所以他遗憾。
至于喜?喜从何来?
大唐的国力并没有因为李二的去世而衰减,反而在拿下了西魏,并且生擒突厥可汗之后,国力大增。
没了李二,还有李三李四。这两个就好相与?
甚至他宁愿对面淇水大营里指挥大军的是李二,而不是鬼难缠李四。
明明他是优势兵力,偏偏在战场上打的窝囊不已。你说占据优势了,好像是这样。但要说汉军能打赢?很难说。
所以现在他看见这些听说李二病故了就跟打了鸡血一样的莽夫们,也很是无奈。
他怎么就没两个李三李四这样的兄弟?至于乘势进兵,现在真是个好时机?
哀兵必胜啊。
洛阳霸府这边的指挥系统和战力没有丝毫减少,并且援军还在路上,这个时候继续加码明显是不智。
所以如凌敬、田弘嗣、王熊等人全都劝说刘玄机不要轻举妄动。而温县的战报,算是彻底让刘玄机断了继续打下去的念想。
这场淇水之战,基本上宣告终结了。
李元徽在沉寂了一日夜之后,第二天就恢复正常理事了。却多了几分不苟言笑,脸色很严肃,但议事、处理军务,以及做决断的时候,却好像没什么不同。
终于,李药师和朱德裕率领援军赶到了。
另一边,韦孝矩率领数万大军围攻白马长达一月,却没能破城。而二月到来之际,黄河也开始开化了,汉军只能赶在开化之前退回河北。
至于淇水一线,刘玄机放弃了在淇水西岸的全部营垒,同时在枋头和朝歌之间又连续修了三座城以防备唐军,命令韦孝矩节制淇水沿线诸军,自己则回转邺城,大军却陆续回撤。
汉军撤退之后,唐军同样也开始进行收缩。淇水一线留下陈瑱、萧释之、朱德裕所部,三万人。其余各部陆续退至怀县、汲县和温县、修武。
以李青莲为护军将军,都督河内诸军,使持节。以张坚、常雁衡为左右总管,郭风和署天策府事,算是做好了人事安排。
二月中旬,齐王率护军八百西去关中。
去关中并不是单单为了祭奠二哥,还有三哥写信要他去关中商议国事。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