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313节

  齐王护军和天策六军,为亲军随行。

  十月初,李元徽率军出虎牢,至荥阳,会诸将。

  荥阳城内,太守府正堂。一众大将分列左右,列队肃穆。

  其中有从青州奉命赶来的右威卫将军慕容三藏、中郎将齐彪、陈登云,原本驻扎在兖州的右威卫将军黄君汉,中郎将张弼、王难当。

  从洛阳赶来的人最多,左威卫有将军刘元庆,陈瑱,中郎将高盎、冯弘、何贵、慕容巨业。

  左武卫有将军朱德裕、萧释之,中郎将胡阔海、唐武、汤颌、华胜。

  右武卫有将军常雁衡,中郎将王弼、刘聚。

  另有齐王府六护军,韩全、王佛保、谢叔方、尉迟敬德、段武达、羊献果。

  以及天策府诸军,背嵬军左右都督张镇恶、罗士信。

  帐下军左右都督窦奉节、王杰。

  神武军左右都督娄浚、段武宣。

  骁果军左右都督薛万彻、裴行严。

  龙捷军左右都督张琼、马仁禹。

  天武军左右都督韩铎、石彦超。

  另有天策府幕僚、属官以司马、中护军李青莲领衔,中领军于仲亨,中都护赵炯。从事中郎高侃、于智宁,记室参军李淳风,主簿蒋益。

  另有行台属官,以齐王参军、行台仆射独孤颍为首,行台尚书左丞郑善道,尚书右丞柳术等。

  除了留守洛阳的部分精锐,李元徽几乎是拿出了能动用的全部的家底,集结了超过十万大军。手下除了派去灭西魏的偏师之外,所有能打的将领几乎是全都带过来了。

  并且还特意请高晃、郑果,这两个挂着大将军闲职的前朝老将出山,分别担任天策府左右长史,参与筹谋军机,算是高参,以裨补缺漏。

  李元徽坐在虎皮大椅上,望着堪称全明星阵容的诸将,不由的朗声道:“孤与诸公今日至此,即便北虏拥兵百万,又何惧哉?”

  而原本肃穆紧张的大堂,也因为李元徽这句话,不由多了些几分轻松。

  不少人全都展露笑意。

  对啊,只要是齐王能够做主的仗,他们还没输过一次。就算打不赢也总是能全身而退。

  白沟之战那是特例,齐王接手的时候已经成了必败之局,饶是如此也带回了数万精锐。

  如今没有掣肘,又都是齐王殿下一手带起来的精兵猛将,会输?

  随后,军议正式开始。

  天策府司马李青莲开始介绍军情以及敌我形势,以及最近敌军的动向。

  “目前,我军十万众,汇集在荥阳、陈留、濮阳等地,白马目前有临淮郡王亲自驻守,暂时无忧,但可以预料,一旦到了冬月,大河冰封,所谓的天险也就不存在了,汉军可以从兖州沿线的任何地方渡河,因此,指望靠着大河据敌,汉军自退,这不异于痴人说梦.”

  说完了军情,李青莲继续道:“我以为,既然防不住,那就索性让其过河,等到冰封时节,我军便直接放弃白马,诱敌深入,同时深沟高壑,将汉军拖在在虎牢、荥阳一带,等到冰雪消融,便发挥我水师优势,若能断其粮道,汉军必将被我军困死在大河南岸.”

  众将听完李青莲的战略,有的点头赞同,有的若有所思,有的则是面无表情。

  李元徽扫视了一眼,然后看向坐在自己最近位置上的郑果道:“郑大将军怎么看?”

  郑果闻言皱了下眉,略一思索之后道:“久闻李司马有良平之才,今日所见,不愧是大王所倚重的才俊,老夫以为,李司马的方略并没有什么问题,北军劲勇,的确应该避其锋芒,诱敌深入,而将敌引至荥阳虎牢一带也没什么不妥,有虎牢天险在,就等于多了一层保障.”

  郑果基本上说的就是场面话,但有他这个前朝名将背书,也自然是让李青莲所规划的战略更多了几分可行性。

  随后李元徽又问道另一位高参,“高大将军如何看?”

  “李司马和郑将军所言已经没什么缺漏,只是如今青州水师能够担负断敌军粮道的重任,实未可知。”

  高晃算是稍微泼了一点凉水。

  这个时候之前一直驻扎在青州的慕容三藏则在李元徽眼神的注视下起身道:“日前青州水师自然是不可与高大将军坐镇青州时候同日而语,但仍有大小战船二百,水手八千,另外巨野泽也有一只水水师,大王若有所命,末将愿意去给大王说来”

  高晃看着慕容三藏,笑了笑,并没有说话。

  李元徽则是愣了一下,巨野泽还有什么水师,他怎么不知道?

  转念一想,突然想起一桩旧事。前朝天盛十三年,老丈人慕容英带着大军返回洛阳的途中,经过徽山湖期间龙舟遇袭,被火烧了。

  老丈人还落水了,若不是自己的五牙大舰及时赶到,恐怕他都回不到洛阳交代后事。

  当时袭击龙舟的就是瓦岗首领翟让和巨野泽大盗梁五。

  十多年过去了,翟让身死虎牢关外,瓦岗军四分五裂。但大盗梁五依旧还在巨野泽黄河运河一带纵横.准确的说是打鱼。

  若不是慕容三藏提起来,李元徽都忘记有这号人物。

  让这梁五去截水道,还真是专业对口,汉军可要遭罪了啊。

第491章 冲出亚算了

  第491章 冲出亚.算了

  想起这个梁五,李元徽觉得这个人蛮有意思。

  原本是个打鱼的,在大燕天盛年间因为朝廷的横征暴敛开始干起了打家劫舍的买卖。

  这人纠集了一帮同乡,专门打劫朝廷的漕运粮船。在巨野泽、汴水、黄河、微山湖、独山湖等多处水域纵横,神出鬼没,来去自如。

  但他每次率队都截船队的最后几艘粮船,绝不贪多,搞得当时燕军水师都不想费劲剿他。

  真正让他天下扬名的一次,就是跟瓦岗军联手伏击皇帝的龙舟。

  此前都不愿意跟朝堂官军作战的梁五拿出了全部的家底,跟瓦岗一起袭击皇帝船队,烧毁了慕容英所乘坐的龙舟,间接性的让大病未愈的慕容英再染风寒,最终一命呜呼。

  慕容超当皇帝之后还没来得及派兵剿灭瓦岗和梁五,给他父亲报仇,其弟梁王慕容盏就造反了。

  后来天下大乱,也没人去管这个水上大盗。

  直到大唐安定中原,开始轻徭薄赋,剿贼安民。梁五孤身一人去求见当时的兖州刺史、驸马都尉柴荣。要柴荣给分田地,他带着手下的人耕种,若是大唐能容得下他,那以后就打渔种地过活,再不劫掠了。

  柴荣年轻时候就是长安有名的豪侠,急公好义,在得知梁五这人除了袭击前朝船队之外,并没有什么劣迹,其部曲也都是穷苦百姓出身,聚集为盗不过是为了求口饭吃。

  而孤身求见又足见其胆气过人,因此柴荣就直接将巨野泽附近的不少闲置土地划给他。

  但要求齐民编户,免其部众三年的赋税。

  而梁五也果真就直接带着部众上岸耕地,虽然也保留着过去的船队,仍旧纵横江河,但只是打鱼,或者摆渡、运送货品。甚至还帮官府转运过粮草。

  后来李玄道上任兖州,见梁五这些人也依旧安生过日子,不再为盗,也就延续了此前柴荣给这梁五的条件,还授予他立义校尉的官职让他带队负责疏浚航道。

  在军议中,慕容三藏提出这個人选,当即就得到了李元徽的认可,当即命令记室参军李淳风起草军令,封梁五为立义将军,让慕容三藏去宣召,让他过来拜见。

  慕容三藏当即就动身前往巨野泽。十几天后,才把梁五带到荥阳。

  “我说慕容郎君,你可说好了啊,我可是给前朝皇帝老儿的龙舟给烧了,齐王是他女婿,你确定他不会找我的麻烦?”

  梁五骑着马跟慕容三藏进入荥阳城内,来到了李元徽驻跸的荥阳郑氏的别业之中。如今也是作为天策府所在。

  梁五生的长相粗豪,生的膀大腰圆,即便是深秋初冬,也没有裹得很厚重,反而是隐约能看见胸前的护心毛。

  慕容三藏想到:“我说梁五哥,你我也是老相识了,我何曾哄骗过你,如今是齐王殿下亲自命我前往巨野将你招来,自然不是为了计较以前的事,你难道忘了烧皇帝的龙舟我也在场?再说了翟公的儿子翟大郎,如今也在关中太子麾下,还封了莱国公,你怕什么?”

  梁五闻言点了点头,随即笑道:“如此说来,这是有好事给咱?”

  慕容三藏的父亲慕容选造反失败之后,就投奔瓦岗,不久之后就率军亲自参加了袭击慕容英的行动,也正是那时候跟梁五结识。

  瓦岗败亡之后,慕容三藏和翟思训等人一并归唐,常驻扎在兖州、青州,还请梁五的船队帮忙转运过粮草和军队。

  两人下了马,随着侍卫亲军一路来到了正堂。

  时值正午,李元徽正在跟几个商议军务的将领和幕僚一起用午饭。

  午饭很简单,就是扁食,也就是面条。

  用的羊肉汤为浇头,还切了一大盘羊肉,蘸着酱料味道极好。

  李元徽这边正吃着面,跟朱德裕常雁衡说着闲话,见到两人来了,就顺口问道:“还没吃过午饭吧?正好一起用些。”

  慕容三藏自然是熟悉李元徽的行事风格,自然也是不客气的坐下吃面。

  梁五一路上也有些饿,见众人吃的正香,也不由得有些饿,慕容三藏见状顺手拉了他一下让他坐下,还小声道:“大王这人不拘小节,让你吃就吃。安心就是。”

  这梁五于是也端起面碗捞了一大碗面条,这边又有侍从帮他舀了一勺浇头,梁五嘿嘿笑道声谢,然后直接吃了起来。

  “呼呼”“吸溜吸溜”

  梁五也是饿的,因此觉得这面和汤真是香,羊肉卤的也香,虽然冷吃但味道是真足

  李元徽和朱德裕原本都在吃着,但梁五开始吃了以后,都不由的停下筷子看了过去。

  梁五吃的极快,一碗羊肉汤面三下五除二就下去了,随后他想有些犹豫,其实还想再吃一碗,但又觉得有些不好意思提起,正犹豫之间一抬头正看见李元徽和朱德裕看着他,尴尬的笑了笑。

  李元徽道:“若是没吃饱,接着添一碗。”

  慕容三藏小声道:“这就是齐王殿下。”

  梁五愣了一下,“伱您就是齐王啊”

  李元徽笑道:“先吃饭,吃一碗是吃,吃饱了也是吃。梁统领说是吧?”

  “嘿嘿嘿,齐王说的是啊。那这羊肉能再来些不?”

  “哈哈哈,去告诉厨房,再切一盘来。”

  “那感情好,多谢殿下额大王.嘿嘿嘿.”

  众人见这位吃的豪迈,也不由的多了几分食欲。

  午饭过后,李元徽让众人先去午休,自己则带着慕容三藏和吃了五碗汤面,三大盘卤羊肉的梁五走在郑家的别业里。

  梁五看着宅院内的高门大户,不由的感叹道:“大王就住在这样的地方?这宅院真好啊。”

  李元徽道:“这可不是我家,咱们所在的是荥阳郑氏的别业,郑氏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西汉大司农郑当时。郑兴和郑众父子是东汉大儒,郑浑曾任魏郡和上党太守,为曹魏名臣。郑泰做过扬州刺史,是汉末名臣.”

  梁五闻言想了想问道:“咱听过荥阳郑氏,可是郑果郑大将军家里?”

  李元徽笑道:“正是,你说的郑大将军就是此间别业的主人。”

  “这郑氏为啥就辈辈高官,咱梁家就得代代打鱼为生,大王你知道的多,你知道为啥不?”

  梁五这话问的,让李元徽直接收起了脸上的笑容。

  “世家大族之所以是世家大族,是因为他们家里人都是读书做官的,自然想方设法也让子孙后代也读书做官,就像你如果有条船会捕鱼,也会把你的船和捕鱼之法交给你儿子吧?”

  梁五点了点头:“大王说的对,是这么个理。老子传给儿子,倒是天经地义”

首节 上一节 313/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