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91节

  但洛阳还在,并且周边也没有燕军出现,这就说明金镛巩县偃师这些洛阳周边的卫城还都处在唐军的控制下。

  那洛阳自然也就暂时处于安全状态。至于洛阳的城门,每日仍旧是限时开放,让运送柴火、煤炭、粮食等必要物资的船只和车辆通行。

  因此城内外虽然有些风声鹤唳,甚至偶尔还听到各种真真假假的消息,但其实生活上并没有受到太多的影响,甚至官盐和粮食的价格,包括布匹都没有明显的上涨。只是柴火木炭涨了不了,但一算现在的时间,正是年节,每年这个时候物价都会涨一些。

  而这些东西不涨价,老百姓们就懒得屯,反而是越涨价的时候,买的越起劲。

  宫里,李源一开始还经常派人去行台询问前线战事情况如何,但留守的行台仆射李百室每次面对使节都是想方设法的搪塞过去。

  大体情况都是,陛下请放心,现在前线形势比较稳定,洛阳的民生如何如何,最近有多少案子什么军事?军情这种事我怎么清楚呢.

  李源甚至都怀疑这李百室是不是真的不知道了。

  于是就只能召见郑果、高晃、裴继等人,询问众人对于洛阳形势的看法。

  他是真的担心。

  毕竟河北白沟之战,唐军输得太惨了,十几万大军害,还想这干嘛?

  他现在就担心,李四顶不住。

  所以他非常急切的想要知道军情,万一金镛城守不住,那他直接跑路回关中啊。

  老四顶不住,总还有老二老三呢。

  但老四不知道是不是为了防着他呢,愣是一点消息都没有,为了安心那就只能让高晃和郑果这两个前朝名将,作战经验丰富的闲职大将军过来给解析一下战局,这样好歹能够安心一点。

  郑果和高晃虽然也没见过军报,但两人都是带兵打仗经验丰富的名将,有点风声就能听出些东西来。

  两人异口同声的断定目前金镛城无忧,甚至随着援军到来,这几日应该要进入反攻了。

  并且齐王殿下肯定未雨绸缪,请晋王殿下从河东出兵,来牵制燕军.

  李源是将信将疑,但听了这两人的分析之后,到底是安心不少。

  至于长春堂居住的齐王家眷,一切如常。

  王妃整日在佛堂,应该是在给大王祈福,张侧妃依旧深居简出,偶尔堂妹小张夫人那边去坐坐,多数回来的时候脸色都不太好,曹夫人日常作女红,或者召见左武卫将军家的郭夫人说话,身怀有孕的段夫人经常要吃些洛阳街面上的小吃食,新近的郑孺人经常使人出去买些胭脂水粉之类的齐王府没有任何波动。这就无形之中安了许多人的心。

  到了正月十三这天,眼看着已经是佳节来到了,往年十四十五十六三天,洛阳不宵禁,天街上全都是花灯。

  但今年洛阳的贵人们却没了心思摆什么灯,全都等着北面的战况。

  而这天,洛阳北面的安喜门突然洞开,随后一骑打着旗号大声道:“大捷,邙山大捷了,燕军退兵了”

  于是,整座城都开始热烈起来。

  “燕军退兵了?害,我就说,咱齐王殿下一定能打败北人”这时候自然是不乏事后诸葛亮的,不拘是百姓黔首还是达官贵人,但更多人还是单纯的为这场胜利欢呼雀跃。

  街上,坊内,各个官署,包括宫里,全都传遍了。

  正在佛堂诵经的慕容佳音听着外面侍女回报的声音,并未停止诵经,哪怕手已经开始抖了,但她还是一直到念完了经文,这才长出了一口气,双手合十,“佛祖保佑”。

  宫里正跟高晃和郑果、裴继、独孤怀义四人说话的李源是第一个看到战报的人,随后长出了一口气,然后跟高晃和郑果道:“二位大将军果然料事如神啊,四郎坚守金墉城,北虏昼夜相攻二十余日,未能撼动,而三郎亲率大军出轵关,刘玄机未曾过河援军到达之后,四郎当即出兵,大破北虏,现在业已退兵了哈哈哈.”

  李源得知取胜消息之后,很是高兴,一直担心的事情现在也算有了着落。

  郑果和高晃则先后看过战报之后,又对视了一眼,分别从对方眼中看到一缕轻松和释然。

  两人虽然现在未曾担任实际职位,但他们的家族都跟大唐高度绑定,尤其是郑家,刚跟齐王府建立姻亲关系。

  至于渤海高氏,郡望虽然在冀州,但家族人员早就在洛阳和长安扎根数十年,并在此置业,他们这一支家族成员也多在两都,渤海只有旁支和其他房的族人。

  所以高家也是希望大唐能够获胜的,尤其高晃跟李元徽的关系其实相当不错。

  之前曾经还透露过想让他出仕的想法。

  但他也知道,这种可能性只有在李元徽掌权之后,但现在看,希望是越来越大了。

  而李源在高兴过后,又有些怅然若失,因为他带兵十几万,两倍兵力没打过对面七八万人。

  三郎和四郎两人加起来也就七八万人,去能逼退刘玄机的二十万大军。

  虽然是攻守易型,但也高下立见了。

  这让李源开始怀疑自己的军事水平,是不是真不如这几個儿子,甚至还差的多呢?

  这事是越想越难受啊,那就不想了。

  李源当即宣布,要在元宵节,跟得胜凯旋的将士们,共同庆贺,在宫里举行宴饮。

  这种事上,自然是没有人要拂他的面子。

  李百室得知李源的意思之后当即表示马上就安排,一定让陛下满意。

  这让李源也很高兴,打了半辈子仗,这岁数还不能享受享受了?

  而洛阳的居民,不管是黔首还是贵人,也都开始立马准备起即将到来的佳节。

  甚至开始连夜准备花灯,这让糊花灯的匠人们纷纷叫苦不迭,这时间可太赶了,但一看看贵人们出的赏钱,没事,保证让元宵节当天贵府门口的灯亮起来。

  李元徽这边在收拾完战场局势之后,则特意写信命人传递给三哥,邀请他从河阳那边渡河,来洛阳过元宵节。

  李三郎让几个亲信率领大军返回河东,自己应邀而来,跟李元徽在邙山汇合。

  正月十四,兄弟两人一同入城,入太极宫拜见李源。

  父子三人宴饮,直至深夜,李三和李四兄弟才告辞从太极宫中出来。

  两人并肩而行,月亮很圆,很亮,把两人的影子拉的很长。

  雄伟壮丽的洛阳宫阙,在月亮下夜也有些发亮,一时间竟有些清冷的孤高之感,让宫室之中的两人仿佛置身天上白玉京。

  李三看着眼前的景象感叹道:“四郎,你这家伙运气是真好啊。能住在这个地方。”

  李四郎道:“三哥愿意就多住几日,或者直接搬来洛阳也好。”

  李三闻言大笑,“算了,一山难容二虎,何况是龙呢。”

第454章 名正言顺

  李三郎这句话让李元徽笑了笑,而后却也并假惺惺反驳几句。有些事早些时候已经图穷匕见了,那就没必要藏着掖着。在某种角度来说,两人是盟友,但另一个角度来开,两人之间又是对手。

  但就目前来看,两人包括长安的李二,都需要在兄弟情深的框架下行事。

  有时候内忧外患会帮你变得体面,让你内部更加团结。而李家兄弟目前的想法趋向一致,肉烂在锅里。

  转过天,就是上元节,也就是元宵节。民间也有说法叫灯节。

  整个洛阳城都因此变得极为热闹,坊市之间一夜间多了不少花灯,有些看起来还很粗糙,想必是赶工的时间太紧了。

  倒是御街上和宫门前,官造的灯依旧精致,特别是齐王和吴国公出钱打造的灯,更是看着大气又精致。

  李元徽早起之后,先是如往常一样,开弓射了二十支箭,确保自己的手感。而后跟王妃一起用过早饭。

  李元徽看见桌案上的摆着的早饭,自己面前的是肉饼和羊汤。王妃面前摆着的清粥和小菜。

  不禁皱起了眉头,“你现在一点荤腥都不沾了?”

  慕容佳音笑道:“最近身子有些沉”

  李元徽闻言摇了摇头,因为他想起是怎么回事了,眼前这位这是个虔诚的佛教徒.经常为了还愿茹素。不过看着她下巴都快溜尖了,相比这些时日一直是在茹素。

  他想说一句,别信这个,没什么软用,但话到了嘴边还是没说什么,只是又点点头。

  事已至此,先吃饭吧。

  李家人其实信佛的不在少数,大哥两口子,二哥两口子,包括已经早逝的窦太穆皇后.其实李源也信,但为了正治考量,立国的之后直接宣布道教为国教。

  只有李三和李四两人,基本是不信神佛的。

  李四有时候还觉得自己本身存在,就是一件很玄幻的事,但无论是前世还是这一世,当你了解了大多数的寺院和大多数的僧人以后,有些事你就很难再去相信那套学说了。

  至于道那边.只要是不嗑药,那就无所谓了。学学他们的养生方法其实不错。但他们炼的金丹银丹可不兴吃啊.

  但作为一個统治者来说,这佛爷可是跟天子有利益冲突的。

  现在这天下大乱的时候,不能乱搞,但等着天下承平了,有些事该做就得做。

  实在不行咱也信个佛,但是咱没钱的时候,佛爷是不是也得借点钱给弟子花一下?

  想到这,李元徽突然笑了笑。

  王妃则很是诧异,但却没问你笑什么,因为这种笑她是比较熟悉的,一般是有求于人之前

  夫妻二人一起用了早饭,李元徽出门之前随手缓过来一个内侍,等到近前来一看却是王妃面前最的用的高力士。

  “我出征的这些时日,王妃都在忙些什么?是不是又整日在佛堂里诵经?”

  高力士闻言,笑着点了点头,“回大王,的确如此。”

  李元徽听了之后,没有说什么,而是径直离开了。整日诵经能为了什么?无非是替他祈福罢了。嘴上不说什么,但心里还是暖的。

  出了宫门骑上马,直奔皇城内的尚书省。现在天策上将府和陕东行台全都在这。

  进入到天策上将府内,一众僚属和将领们全都等在这了,李元徽跟众人开始讨论战后的论功行赏,以及各军现在的编制。

  不久前刚刚被任命为天策府中都护的赵炯是第一次参加天策上将府的军议。

  提拔他进入天策府,主要是李元徽看中了赵大留下的六千精锐,这可都是跟他转战多年的百战老兵,这可是到嘴边的肉,这不吃过分了。

  李元徽打算借着战功的名义,先把赵二提拔到天策府,而后自然顺利成章的把那些旧部纳入天策府直属之中。

  现在赵大本人去了长安为官,他的这些旧部里面,能打的猛将可不少。

  至于赵二,这种人也是放在眼皮底下最踏实。

  赵大本人上位之路,其实有太多赵二的谋划,后人只看到赵二拿到位置,还以为他是占了大哥的便宜。但其实早在赵大活着的时候,赵二就已经不是他能控制的了。

  不然为什么一个开国皇帝,想要迁都洛阳的时候,支持者寥寥无几?

  也不看看开封那是谁的地盘.

  这哥俩要是在一处,能干出什么样的大事出来真说不定,但现在的话,一个在关中一个在洛阳,那就翻不起什么浪花了。

  赵大跟自己的旧部分开,其实也是因为李二想要用他这个前朝名将,估计接下来要委以重任。

  但这些精兵强将,可就便宜齐王府了。

  而站在这些人的角度来说,给齐王效力,那是相当不错的选择了。

  这还有犹豫什么?而且这也不是抛开老领导背主求荣,老领导在大唐也是臣。

  在大唐,跟着太子殿下和两位大王,都错不了。

首节 上一节 291/3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