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30节
“诸位难道因为幽州军善战而赶到畏惧了吗?”李元徽这一番话却是像炸开了锅一样,众人闻言全都起身高呼,口称明日再战,愿意先登陷阵,身先士卒,绝无二心。
一众人纷纷表态,顿时变得热烈了,而李二也顺势决定明日再战。
这场仗而言,目前双方所能使用的奇谋妙计,基本上都失效了。
最后大家还是要在战场上一刀一枪的拼杀,还关键战役的胜负。
将第二日的作战序列分布之后,众人纷纷退下休息,只剩下兄弟三人留在大帐之中密议。
而今日一直在后面坐镇的李三,也是拿出了一个重磅消息。
“阿耶的密信今日到了,他之前派遣使者去了突厥,想要用蜀锦和茶叶换取战马,并且也将幽州虚实告知突厥,,想让突厥从代北进入并州,与我前后夹击燕军,突厥人同意了,现在恐怕已经在路上了。”
李三郎将密信递给李二,李二看过了之后又递给了李四。
李四看着书信,心中不禁为李源的谋算赶到惊奇,这老爷子手段还是挺高的啊。青州的杨侃,荆州的曹烜,江东的曹元静,这些人在唐军鏖战晋阳之际,齐齐亮刀子,这后面要是没有北燕方面的扇阴风点鬼火都怪了。
想不到老头子这招数玩得也六啊,而且比他们玩得更狠。直接把突厥人整来了,老刘这下子在劫难逃了吧.
李二道:“跟突厥人打交道,还是要小心些,都是狼子野心之类,不过若突厥真的能从代郡杀过来,跟我军前后夹击北燕,那这场大战,刘玄机必败无疑,晋阳为我所有,则河北可定,天下可安。不过,突厥人真会本并州来?这时候去打空虚的幽冀二州不是更好?”
李二对于这个消息看法还是正面居多。毕竟这個消息对于唐军来说,却是极为有利。不管突厥人会突袭并州还是侵入幽州,都会让当面之敌军心不稳。
突厥若是从背后突袭燕军,唐军挥师北上,其军心必定大乱,晋阳之围不当可解,甚至有机会借此机会一口气打进河北腹地。
但李元徽的想法,却与此完全不同。他在看了信之后想起很相似的事件,立即一拍桌案道:“这个消息,我们应该立即透露给刘玄机。”
李二和李三闻言,全都愣了一下,随后都皱了皱眉头。
李三刚想开口说四郎不可意气用事,但随即就想到了李四这个提议的精妙之处。而后开口笑道:“你是想让刘玄机和突厥人两败俱伤?哈哈哈。好你个四郎!我还以为你是妇人之仁.”
李四郎摇头道:“不止是如此,若不把突厥人进犯的消息告之刘玄机,那他就会在接下来的大战之中毫不留手,若我大唐损失过重,跟北燕两败俱伤,届时可能让突厥这帮狼崽子所乘啊。而刘玄机得知突厥进犯,必定会退兵,则我唐军可得晋阳。”
之所以提出这个建议,李四郎的灵感来源于襄樊之战。当时孙权将袭荆州,董昭劝曹操将消息告之关羽,眼下晋阳,在形势上跟襄樊却有极大的相似性.刘玄机围了晋阳大半年,就是打不下,又放水淹。但他就打不下晋阳,要是他打下晋阳,那大唐就不得不退兵,退守河东和河内。
李二也反应过来击掌而赞,“好,四郎智计百出,真不逊于诸葛孔明啊。”
这声称赞落在李四郎耳中,心中不禁在想,这是不是二哥想让我诸葛亮?不跟他争夺储位?亦或是只是随口一说?
位置做的越高,人就越多疑。
不过他也来不及想太多,就立即摆手道:“二哥这是要把我架在火上烤了,不过是愚者千虑,终有一得罢了。那能比得了诸葛武侯?”
李二道:“哈哈哈,四弟过谦了不过晋阳位置险要,这次咱们大唐发二十万大军来此,与刘玄机鏖战了大半年,总不能皆了晋阳之围,就班师回朝吧?”
说罢,李二饶有兴致的看了看两个兄弟。
李三也露出一个微笑,“刘玄机一退,我们二十万大军还拿不下一个晋阳吗?”
李四摇头道:”这拓跋浚好歹现在也是个我大唐藩属,让他入朝为官算了,长安也不差他一座宅院。我大唐初创,天下未归附的英雄多矣。还是给他个体面。”
“他要是不想体面呢?”
“那就帮他体面。”
第352章 秦汉之战
李元徽连夜写了一封亲笔信,在第二日一早找来一个燕军被俘的校尉,让他将书信带回去。
信上的内容大概就是,我跟你老刘也是老交情了,现在告诉你一个不幸的消息,突厥人要打过来了,你赶紧撤吧,我到时候拦着我二哥和三哥,不让他们追击.
那校尉被带到刘玄机面前的时候,燕军大队已经出营布阵了,“汉王,李元徽说让我给您带个话.”
刘玄机是在阵前看了书信,随后命人将那个带话的校尉直接拖下去斩了。
“大战在即,竟然敢动摇我的军心?来人,枭首示众!”说完之后直接把信撕碎扬了。
“冤”冤枉的枉字还没喊出来,那校尉就被堵上嘴拖下去了。
刘玄机其实心里明白,李元徽跟他说的,多半是真的,但今天既然已经出兵了,这仗就得打下去。
但同时,刘玄机却在进兵作战之前,秘密嘱咐了一声李元忠和王思政,让他们两人去调集围困晋阳的部队,一方面是准备撤兵事宜,一方面是收拢队伍以防来自背后的的突袭。
随后又若无其事的,高声呼叫,鼓舞士气。
唐军这边,在布置上一如昨日。分作三军,宇文涉督领步军在前正面推进,常雁衡王弼居左,宇文萧薛仁美在右,李二凤率领精锐骑兵居中调度。
而在后面,李三李四两人也率各率本部精锐过河,一方面压制岸边土城之中燕军,一边则是准备随时支援前军。
而这次,燕军却没有以重装步军对抗重装步军,反而是出动了轻骑兵袭扰恫吓,转变了战术。
数百人甚至数十人为一队的骑军,奔走在唐军步卒的阵前,掀起一阵一阵的灰尘。
时不时的纵马前出,以骑射来袭击前排的步卒,这种往复循环的奔射袭扰可能会持续一个时辰、两个时辰甚至更长时间。
除了以弓骑不断造成杀伤以外,有时候看似烟尘四起,其实只有数十骑虚张声势。有时候则突然组成大队迫近军阵威吓,让结阵的步卒心生畏惧。
随着时间推移,再坚固的步军阵型也会因为士卒疲弊而松散,到那时候在以骑兵精锐进行突击,那就是一场摧枯拉朽,或者追亡逐北,获胜易如反掌。
这种经典而有效的战法,再度被燕军搬到了晋阳战场上。
但其实这种战法,是游牧民族骑兵欺负没有骑兵的中原王朝军队最为有效的。
不过唐军可不是没有骑兵啊,整个晋阳战场唐军有好几万骑兵,因此无论是李元徽还是李玄庆,在后面土城上观战的兄弟两人对燕军的选择有些诧异,因为这战术很难对唐军奏效。可以随时出动骑兵反击,这么干没用啊。
唐军完全可以步骑配合。首先以坚固的本阵为基础。如果己方骑兵较多,则将之布置于阵外,与步卒合力发起两面夹击。如果骑兵较少,则布置于阵内,在敌骑绕阵威吓的时候,择机发起短促的横向截击。
由于战马奔走时的惯性,敌骑在遭到截击时难以避让,一时也无法调整队形。所以只需要几次成功的截击,就能够大量地杀死敌方有生力量。当敌方试图反击的时候,己方骑兵只需要退回本阵,安然准备下一次截击。
李三李四兄弟有些意外,但李二却是看出些门道,燕军如此行事的原因,恐怕就是想要跟李二在后面藏着的精锐铁骑,来一场对决,一战定胜负。
对此只有一种解释,刘玄机他信了李四给他的消息,或者也收到了突厥南下的消息,所以想在今天击败唐军从容离去?
未免太自信了些.李二如是想到。
随即,李二做了决定,高声道:“程知节”
“在。”
“翟思训”
“在”
“秦伯圭”
“在”
“秦仲玉”
“在”
“单雄信”
“在。”
“张谨”
“在”
“伱等六人,各率所部精锐,分从左右出,截击敌骑,但不可追过远,只是驱逐即可,若其反复,就那就与其缠斗,不可使其进退自如!袭扰步阵!”
“诺”
六个骁勇骑将齐声应到,随后各率数百骑分从左右两翼出击,围堵在唐军阵前袭扰的燕军骑兵。
双方在阵前从相互追逐拦截围堵,到最后直接绞在一起,厮杀起来。
唐军骑兵和燕军骑兵都堪称精锐,领兵的将领也都是猛将,所以双方打的难分难舍,直接形成了焦灼的态势。
在中军两支精锐骑军形成绞杀态势之际,唐军的左侧大队骑军却意外的建立了优势,常雁衡和王弼率领的七千余骑跟拓跋天保拓跋天穆所领的代北骑军九千骑再度对上了。
作为代北骑兵首领的拓跋天保也极为骁勇,身先士卒,手持长柄铁骨朵,纵马而出。连着打落十几个唐军骑兵,随手就被唐军大将常雁衡盯上了。
数十步外,张弓搭箭,射速极快。拓跋天保被一箭射中肩膀,险些落马,这时候前面却冲过来几个唐军骑兵。若不是堂兄拓跋天穆赶到,给他护卫在中央了,拓跋天保就要交代在战场上了。
主将中箭之后,身后持旗的骑卒也被常雁衡射杀,将旗掉落,这一举引发了代北诸部骑兵的混乱。
随后常雁衡收弓,取下大枪率先带着麾下精锐发动猛攻,而王弼也抡起双刀紧随其后,锐不可当。
唐军骑兵猛攻之下,代北骑兵又看不见主帅将旗,因此各部酋长和领军人立即选择退兵。
常雁衡和王弼则是穷追不舍,咬住了不放,连续击溃数支代北部族骑兵,并俘虏其酋长。
常雁衡的大枪如蛟龙出海,猛虎下山,精妙之间又见其刚猛无俦。
至于王弼,双刀挥舞,血流满袖,砍到最后百炼宝刀都满是缺口。
而得知左军败退之后,刘玄机也终于不在等了,当即手持长槊,率领麾下最为精锐的三千幽州突骑,也就是具装重甲骑兵踏上冲锋之路。
而紧跟在重骑后面的,则是东方狄、韩珪、娄代文等人率领的骑军大队,约八千骑。这些就是整个北燕最为精锐的队伍,也是刘玄机最为依仗的幽州本部。
刘玄机动了之后,李二凤也终于松了口气,随后高呼道:“破敌挡在今日,随我生擒汉王。”
随后带着余下的四千骑兵绕过步军大阵,发起了冲锋。
李二凤手持大弓,一马当先,紧随其后的则是猛将羊献果,而丘行恭、翟长孙、张谨、薛万均等猛将则各自统率数百具装甲骑在后按照李二凤射出鸣镝的方向冲锋。
两个天下间最负盛名秦王和汉王,终于在战场上狭路相逢。
而后世有些好事者也喜欢将这场大战称之为,“秦汉之战”。
第353章 对垒
刘玄机进位汉王以后,原本从属于幽州都督之下的三千幽州突骑,变成了汉王府护军。成为他的嫡系亲军,并建号为“虎贲”,每次作战损耗皆以军中锐士递补。
这一部骑兵的装备和训练水平,以及战斗力,在整个北燕军队之中称得上远迈群伦。
三千骑军身穿铁甲铁胄,连战马也披着具装,甚至有些还使用铁制的当胸、面帘。手持武器是制造精良的马槊和长矛,奔腾起来,气势骇人。
此时刘玄机手持长槊,策而行马,身后具装骑兵便以他的大纛为中心不断地聚拢,形成一个骑兵穿凿所用的锋矢阵,向前奔涌。
若在天空往下看,就像是一支箭矢激射而出。
数以万计的马蹄踏起翻飞的尘土,使地面都随之震动,连接着骑兵的吼声,势若奔雷,连绵不绝。
而在他们对面,是大唐秦王李二凤亲领的玄甲军。
皆选拔自关中、陇右以及凉州精兵,也就是从汉末三国开始,就名满天下的关西精锐和凉州铁骑。是秦王自从军陇右开始,历年征战,所积攒拣拔的精锐之士。平日皂衣玄旗,以丘行恭、薛万均、翟长孙等猛将分领,故号“玄甲”。
这支人马在大唐立国,李二授封秦王之后,归属在秦王府护军的序列中,无论从待遇和装备,战斗力等多个角度看,都是整个大唐最为精锐的骑兵,没有之一。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