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真的只想混个从龙之功啊 第206节
封三子李玄庆,为晋王,司空,车骑大将军,假节钺,都督荆益军事。
封四子李元徽,为齐王,太尉,镇军大将军,假节钺,都督徐扬军事。
封长女李云宁,为昭阳公主,同时授其抚军大将军印。
五子李智积为楚王,六子李孝正为魏王.
堂兄李神符为郑王,辅国大将军,太师,都督中外诸军事。
女婿柴荣为谯国公,都督兖州军事,征东大将军。
堂弟李祝为弘农郡王,宗正卿,侄子李孝杰为武陵郡王,李怀真为赵郡王,李玄道为颍川郡王总之,李源的族人们,凡是为他大唐建立出过力的,最少也是个郡王。
此外窦太穆皇后的几个兄弟,李源几个姓独孤的表弟,一码全是国公
亲族之外,宇文涉、裴继、司马修业、裴弘德、慕容阿保等为国公。
李高迁、刘文惠、刘思恭、王长楷、武士镬、翟思训、慕容无忌皆为郡公。
宇文萧、宇文觉、朱德裕,刘元庆,常雁衡,黄君汉,慕容三藏,张共烈等人皆为县公。
其余人等,也都是各有官职封赐。
废帝慕容昌为希国公,居长安。
几个儿子依然拥有开府的权力,并且实力日益壮大。
朝廷上,三个儿子分别担任三高官官,当然,也就是个名义。
分别是,李二为尚书令,李三为中书令,李四为侍中。
以司马修业为尚书左仆射,以裴弘德为尚书右仆射。
以裴继为吏部尚书,温大雅为民部尚书,宇文成业依旧是兵部尚书,这五人都加了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作为实际上的宰相。
貌似是皆大欢喜的局面,但李元徽是无论如何都开心不起来。
因为他是吊毛齐王。
之前他都打算好了,等找机会跟老爹念叨念叨这些事,换个封号。
但这一来二去的,长安宫变,加上这段时间又忙于受禅,李源也忙得很,很少跟几个儿子见面,所以这事就给耽搁了。
现在是木已成舟了
然后就是,在这种庄严肃穆的场合,李老四又走神了。
众人都按照礼官的唱仪起身了,李老四还跪在哪呢,旁边的二哥三哥芬芬提醒,“四郎”“四郎”“起身了四郎”.
喊了半天,李四才反应过来,不紧不慢的起身。
李源这会也走下台来,来到几个儿子跟前然后黑着脸小声问道:“四郎,你怎么回事。”
李四闻言却摇了摇头,“阿耶请恕罪,我只是有些思念母亲和兄长了。”
李源还想训斥两句的想法顿时烟消云散,只是拍了拍他的肩膀,然后叹着气走了。
兄弟三人还有姐姐李云宁四人一同退场,走在长长的宫道中,李二叹道:“其实,我也想念阿娘和兄长了。”
几人闻言,神情都有些落寞。
李云宁却突然想起什么,然后道:“你们三个,我这里有一席话,你们都记仔细了。大哥临终之前说,‘慕容家兄弟相争,以至于天下旁落,我李家不可重蹈覆辙’现在无论是朝中还是坊间,都已经开始议论了,阿耶会立伱们谁做太子,但愿你们别做亲者痛,仇者快的事”
说罢,李云宁先走一步。
三人各自对视了一眼,都从对方的眼神之中看出一丝不同寻常的意味。
李二道:“如今天下未定,我兄弟三人一母同胞,血脉相连,正该辅助阿耶,平定天下,届时,谁为太子,我相信阿耶心中自然有数,却不可为一时之念,而行不义之举。”
李四直接开口道:“二哥,长幼有序,大哥不在,其实太子之位合该你来坐,但阿耶却没封你为太子,想必是一时接受不了大哥走了的事实,等阿耶想明白,自然会让你做太子..”
李三也点点头附和道:“论功劳论威望,二哥你自然是太子的不二人选,何况四郎说得对,长幼有序,太子之位非二哥莫属,现在全天下的人,可都在等着看我们兄弟三人的笑话,想看咱们兄弟三人同室操戈,争的你死我活,然后坐收渔翁之利,下面的人也想挣一份拥立之功,但我兄弟自幼为伴,断不可遂他人之愿.”
李二听了这两个兄弟的话,顿时心下一股暖流,“三郎四郎说得好,若我为太子,我等兄弟三人定要共享富贵!”
李四道:“二哥,别的我都不要,若你当了太子,需许我一事。”
李二好奇道:“什么事?”
“把我这个齐王的‘齐’给换了。”
第313章 秦王府夜宴图
李二和李三,听了他这些话之后,都一些莫名其妙。
齐是大国王号,单字亲王之中,以秦晋齐楚这四个最为尊贵,其次就是赵魏韩燕周这几个。
李源给这几个儿子基本上就按照顺序排列的。
李四看到二哥三哥这么疑惑不解,只能无语道:“戏言,戏言尔,不必在意此事”
然后一个人兴趣有些不愉快的出了宫,直奔自己在长安的居所,也就是晋阳公主府。
现在已经是齐王府了。
说起来,自己把晋阳公主府变成齐王府的举动,其实跟老爹把大燕变成大唐没什么区别,都是换房本。
老朱和一众幕僚见到李元徽回到了,全都上前恭贺道喜。
新朝初立,众人作为有功之臣爵位全都晋升了,全都由县侯,变成了县公,但官职上却没什么变化。
“恭喜齐王。”
“恭喜齐王。”
老朱等人的兴致颇高,随后却见李元徽的兴致阑珊,都有些摸不着头脑,等进了大堂,军师祭酒李青莲才道:“殿下可是有心事?”
李元徽坐在主位上,喝了口茶水,才缓缓开口道:“我与诸位也都算是结识于微末,如今我官居三公,爵封亲王,却难免有些惶恐,七年前,杨巡谋反,彼时我还是懵懂少年,得大燕昭武皇帝赏识,遂居将军之位,然这几年历历在目,都是慕容家兄弟相残,同室操戈,已至民不聊生,这才有我大唐,上承天命,下安黎民,而我大唐虽有天下,不过十之五六,四方尚有强敌为患,而萧墙之内,却风声渐起,本来大哥在的时候,他是嫡长子,理所应当的为储君,但大哥不在了,朝中大臣有支持二哥的,还有属望三哥的如今我兄弟三人,尚能一心,方才在宫中,我与三哥都表态,全力支持二哥为太子,却不知道阿耶是如何作想,若是储君之位迟迟没有定论,难免再生波澜,我大唐初创,根基浅薄,可经不起前燕那样的同室操戈.”
李元徽这话说完,下面的众人却全都愣住了,他们也还没想过这么远。
但这话从已经是皇子的李元徽口中说出,那意义就有些不一样了。
不过什么时候表态,那还是知道的。
朱德裕道:“我与齐王殿下相识就在长安,当时还是个和尚,殿下不以我出身寒微,以礼相待,又对我有知遇之恩,没有殿下,就没有咱的今天,殿下但有所命,咱绝无二话。”
常雁衡也道:“朱大哥说的是,我早年为盗,殿下给我机会,命我为将,才能迷途知返,以至于今日之功业,殿下叫我做什么,我就做什么,殿下叫我杀谁,我便去杀谁!非如此,无以报殿下大恩。”
刘元庆等人也是纷纷表忠心,立态度。
李元徽见状,也算心中有些底了,然后道:“能与诸位相识,共事,也是我李四的荣幸,我不才,没有太大的野心,但只要我在一日,这大唐的天下,就一定有诸位的富贵。”
这一番话之后,众人表现出的态度,已经是让达到他的预期。
虽然他还没有明确透露出要争储位的意思,但众人却吐露出即便是要打仗造反,也跟你混的态度,这就弥足珍贵了。
有这些态度,李元徽心里就有底了。
现在的局势,很明显不适合李元徽跳出来跟二哥三哥争抢。
因为关中他的势力浅薄,甚至二哥和三哥在关中也没有太深的根基。
朝堂之中,目前还都是李源的人,想要争夺储君之位,就要取得这些人的支持。
这对李元徽来说,无疑是非常难办的。
因为他的基本盘远在千里之外的江淮。
这就代表了关中豪族不会支持他,山东士族就更不会了。
除了江淮十几万大军之外,他的资本少的可怜。
偏偏这十几万大军,还无法帮助他夺嫡,除非造反。
但造反这事,还真不能干。
都当皇子亲王了,还是嫡出的,打仗也立下了汗马功劳,这要是一点想法都没有,谁信啊?
但想法是想法,真要参与夺嫡,那就是九死一生的局面。
二哥三哥都不是吃素的,二哥现在有部分关中士族和山东士族的支持,且中军将领也多数都跟他有共事的经历。
三哥是跟老爹从蜀中过来的,老爹的元从们,都希望能看到三哥上位。
还有一个容易被人忽略的,大侄子李承安。
大哥的遗泽可不少啊,无论山东士族还是关中豪族,大哥作为嫡长子之前可是跟各个家族的嫡长都保持着良好的关系。
等李承安年纪在大一点,难保这些人不会动些心思。
老爹的身体那是很不错的,在过几年恐怕就该展露出一些端倪了。
这么算下来,李四自己都不想参与夺嫡了。
除非玄武门总导演换成是他。
但这个事,要想干成,除了有周密的计划,良好的人际关系,甚至还得有逆天的运气,才成功的可能。
就是背水一战,危险系数相当大。
不逼到墙角,李四是不会走这条路的,正面竞争又争不过,那就只能伺机而动了。
若是实在没机会,那就把江东打下来,当个江南王也不错,
或者去幽州就藩,齐王变燕王,反正咱也是老四,活得长一点,等自己的侄子当皇帝,来个奉天靖难
总不能你朱老四能干成的事,咱李老四就不行吧?到时候好好培养培养自家老二武力值,打仗的时候跟他说几句,你大哥身体不好,伱要多努力
在让老朱多生几个孩子,重点培养他家老四给自己当前锋
这么算下来,前途一片光明啊。
转过天,李四就进了宫,跟李源请辞,回江淮。
李源也没在留他,只是叹息良久,然后又跟他嘱咐了许多。
“父子相聚日少,又不知何时再能相见,你也大了,要多注意身体,不要学你二哥,打仗每次都冲在最前头,你往日就很好,行事稳重.”
李源念念叨叨,一路送他出了大殿,然后又拍了拍他的肩膀。
整个过程之中,没有提一句公务。
李四最后也颇有些动容,“阿耶公务繁忙,孩儿就此拜别,望阿耶身体康健.长.万寿无疆。”
上一篇:抗战:科技与狠活,打造无敌军团
下一篇:大宋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