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84节

  李元愣住了,内阁其他大臣都露出了意动的眼神。

  这个新华殖民地,他们是知道的,大洋彼岸到底有多远不清楚,但是去一趟要一年的概念,大家还是有的。

  少算一点,万里总有的吧,实际上远远不止,直线距离都一万公里了。

  关键这事情吧,亲王有相应的待遇,真要送过去,至少要有给他配一支小规模的舰队,三千精锐总是要的,不能更少了,不然说不过去。

  问题是这万里之遥,派谁去合适呢?

  李元确实心动了,李亨是身份太特殊了,处置不好太过被动了,不能落一个皇帝容不下亲兄弟的坏名声吧?

  “先生说的详细一点。”李元下意识的换了称呼,众人也没注意,都在看着贾琏,等他的答案。

  “微臣算了算账,首先护航舰队不能少于十二艘三级战列舰,算上其他辅助的船只,至少需要三十艘各型辅助船只,才能保证舰队的战斗力。其次,洛王乃亲王,卫队不能少于三千,算上随行的人员,运输船只,后勤补给船只,加起来也要三十艘商船。舰队可以从南洋舰队抽调,商船可以从民间雇佣,至新华殖民地后,可设新华州,并利李亨为新华王。”

  贾琏说的很简单,实际上很复杂。顺利抵达新华殖民地,舰队和辅助船只可以留下,也可以不留下,商船从民间雇佣,自然是要离开的。

  因为走北美航线,届时完全可以与薛家商行的民间船队汇合,可能就不是这七十二艘船,而是一百多艘船的庞大船队。

  这一趟能运过去多少人,一万人不敢说,七八千总是要有的。

  再者,有了李亨在北美的新华殖民地为藩王,朝廷肯定不能不管啊,这就不可能是一次性投入了。

  对于李元而言,这么做自然是大有好处的,万里之外的新华王,那还能有啥威胁呢,眼不见不心烦好不好。

  至于后续的投入,那也是值得的。少了一个对皇位的潜在威胁,才是最重要的事情。

  对于一个皇帝而言,任何事情只要与稳固皇位联系起来,其他的都不重要了。

  李元满意的看看贾琏,暗道:还是先生知我。

  其实李元还想过,给李亨丢西域去算了,但怎么说呢,西域那地方虽然也很远,但总有个西宁王在,还有个漠北王呢,万一中原有事,三股势力河流,觊觎大位呢?新华殖民地就不一样了,那地方够远,够穷乡僻壤,给人打发过去,周围都是蛮夷,想打回来难比登天。

  “先生说的有理,那便拜托先生,全权处置此事!”李元满意之余,干脆一事不烦二主了。

  贾琏没立刻答应,而是继续道:“舰队护航至新华殖民地,暂留两年,然后自南洋派舰队去轮换,此事一定要与舰队官兵说明白。再者,此行舰队官兵护航,一律算出征,应付费用不可短少。”

  李元这次瞬间明白贾琏的意思,舰队两年一个轮换,那就能保证舰队不会被李亨收服,这也是防着李亨呢。

  “准了!此事,先生看着办就是。所需花费,内帑可出五百万元,户部能出多少?”李元非常的干脆,巴不得李亨明天就滚蛋。很大方的开内帑后,扭头问看李清,户部也要出钱的,不要指望内帑一家出钱。

  李清沉默了一会才道:“户部也可出五百万元。”

  李元这次真是非常大方道:“先各出一千万,如不如用,先生再报就是。”

  至此,贾琏再无话说:“微臣领命。”

  贾琏告辞出来后,立刻召集幕僚,先做计划。三日之后,计划做好了才上报皇帝,御批之后设专用账户。户部以及内帑资金转入后,贾琏找皇帝要一份圣旨,无旨意调兵是大罪。

  拿到圣旨后,贾琏派人将计划坐火车送一份去洛阳,李亨看到御批的计划后,上谢恩奏折之后,自行准备随行人员一千人,以及相关物资。

  出发点选在天津港,松江府,此事的准备期较长,预定明年上半年三四月间出发。

  所需的相关物资很多,军火装备,茶叶,大豆,酒水,干粮,棉布,每一项都是大宗需求。

  贾琏要求准备的同时,军方还要应贾琏的要求,抽调三千无牵挂之兵为亲王卫队,如果人数不足,可以从民间招募孤儿入伍训练一段时间。

  军中无牵挂之人可以为军官,选定后集中起来学习带兵之策。

  总之,外表看起来一定要光鲜亮丽,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与此同时,薛家商行开始在长崎港囤积货物,筹备船队,明年跟着一起送移民和货物过去。

  李元隔三差五的召见贾琏,询问进程。

  贾琏通过对话,暗示李元,即便李亨到了新华殖民地,做了新华王,大概也是就是个招牌,与之在洛阳并无太大的区别。

  新华殖民地本就有数千本土殖民先期垦殖,前后五年的时间,出发之前,李亨被隔离在外,出发之后,大海之上无从接触同船之外的其他人,到了新华殖民地,自然难有作为。毕竟藩王嘛,在洛阳的时候是养猪,到了新华殖民地,继续养就是了。

  总而言之,李亨即便到了新华殖民地,也无法与西宁王、漠北王、东平王相提并论。

  甚至都不如安南的王家。或者说,因为安南王家的缘故,先帝才选择在南洋设南洋总理大臣一职。

第657章 汉密尔顿日志

  有个事情很奇怪,就是内阁突然变得非常的热情,尤其是对李元册封李亨为新华王一事,更是积极主动的配合。

  明眼人都知道,这一届内阁任期到了,能否顺利留任,全在陛下一念之间。

  一手包办了李亨的事情,本以为应该有不少阻拦,结果发现不管走哪,一路绿灯。

  私下里的情报显示,内阁诸公暗地里都吩咐过了,全力配合此事。

  贾琏为此颇为感慨,古人是真厉害,能屈能伸的本事,贾某人是学不来的。

  米国人抵达天津,看着大沽口炮台上的大炮时,汉密尔顿沉默不语,大周之行是他主张的,目的不是想获得多少利益,而是抬咖位。

  现在正值欧洲思想界追捧东大的高峰期,现实中所有的不如意,似乎只有东大才能解决。

  赶上法国的事情,欧洲的战争,导致西方更加的向往东大。

  于是就出现一个苗头,但凡是个国家,没能与东大建立友好关系,那便是个不入流的国家。

  新生的米国咖位本来就不高,被老欧洲各种鄙夷,各种下贱的头衔在搅屎棍带英的引流之下,算是彻底的扣在了米国的头上。

  这个国家本来就挺分散的,独立战争结束之后,干脆就是一个松散联盟。一直到发现贸易和外交没人管的时候,这才想起来要有个国家的样子。

  米国人反应还是很快的,尤其是在涉及利益的时候,效率也非常高。于是政府有了,外交部门也有了,贸易部门也有了。

  说到米国最难产的部门,就是央行了。美联储怎么来的,网上很多视频,大家都可以去看,总之就很神奇。

  还有就是美元,都二十世纪了,还不是真正意义上的法定货币,这个网上也有讲。

  这个国家有的地方就是如此的离谱,能成为世界霸主,真的要好好感谢林肯和罗斯福。

  这两位将一盘散沙给整合起来了,是真的牛逼。

  鸿胪寺方面因为不够重视,来了一个少卿卫兰迎接一下。

  了解到少卿在周帝国的级别后,汉密尔顿内心虽然很不舒服,但是没有丝毫的表现出来。

  只能说这个时代的米国人,真是缺乏自信。即便是一战前后的米国,好些欧洲贵族破落户,在米国也是很受欢迎的联姻对象。

  现在欧洲还流传着一则谣言,说沙皇想把女儿嫁给周帝国皇帝,被周帝国皇帝用已婚的借口给回绝了。实际上了解周帝国的人都知道,皇帝虽然只有一个皇后,却可以合法的拥有诸多妻子。所以得出结论,沙皇的女儿连给周帝国皇帝做小老婆的资格都没有。

  这个谣言是怎么来的不得而知,不过根据欧洲上流社会的猜测,肯定是出自带英的手笔。这个国家是真的贱,打得过就上面骑脸输出,打不过你就恶心你。

  出于某种目的,鸿胪寺还是搞了一个阅兵仪式,跟着卫兰一起检阅仪仗队的汉密尔顿,看着那些随着口令动作整齐划一的士兵,心里暗暗的比较了一下米国的军队。哦,米国这会还没有正规军,都是民兵。

  如此威武雄壮的效果,让汉密尔顿内心生出了一个念头,回去之后一定要抄作业。据说欧洲的国家已经先抄为敬了,米国已经晚了。

  检阅之后,卫兰引领着等车前往火车站,马车在水泥道路上行驶的时候,城市建设方面的差距,真的是让汉密尔顿自惭形秽。

  真就是感觉,我就是个从偏远乡村进城的乡巴佬。

  得益于海运的发展以及工业化的发展,天津港口的重要性日益增加,在城市建设这一方面,天津真就是走在了京城之外的各城市之前。

  平整的硬化带路,路边两排绿化树,这些别说在米国了,就算在欧洲也是没见过的。

  更致命的一点还是干净!

  沿途真的没有尿骚味,一点都没有。

  别说汉密尔顿了,就算是欧洲那些使团到了天津,遇见这种基建水平,遭殃觉得自己是乡巴佬。

  见到火车时,汉密尔顿心情更加受打击了,登车之后,总算是平静了一些,看着窗外的乡下,发现东大也有荒郊野外。

  因为在广州被隔离过了,所以没有隔离期,可以直接前往京城。

  京津铁路上的车头都是最先进的,速度从最初的时速十五公里,提升到现在的五十公里,沿途不停车,前后三个小时就到了京城火车站。

  看着古老厚重,坚固高大的城墙,每一个第一次看见的欧美人都无法抑制的发出了惊呼声。

  汉密尔顿也不例外,连续的惊叹,他已经有点麻木了,此刻依旧发出了声音:“哦,买噶!”

  使团的人员不多,只有五十人,入住馆驿之后,累一天的卫兰丢下一句话,让他们好好休息,等候召见,想上街逛逛,需要有人陪同。

  派人陪同不是担心他们出事,而是担心他们走丢了。京城大就不说了,关键好些地方还是禁区。

  馆驿内的汉密尔顿尽管很疲惫,精神却非常的兴奋,脑海里浮现的是京城的内外城墙两边,完全是两个世界。

  外城有很多高大的建筑群,内城则很少,最高就是两层建筑了。

  他们是从南门火车站进的城,这边的多层建筑更多,所以才对比更为明显。

  既然睡不着,汉密尔顿展开笔记本,开始记录这一路的见闻。

  【周帝国的强大,令人不敢生出觊觎之心……。】

  开篇就是这么一句,似乎是在警醒自己,不要对这个国家有任何不好的想法,否则无法承受后果。

  从这点看,英美还真是共轭父子。

  两支使团的负责人都是一个德性,看到实在太强大了,就乖乖的收起了邪念,眼神也都清澈无比。

  【如此强大的文明,令人一见便心生敬畏。也许,书籍中关于古罗马亚历山大大帝的记载是……。】

  最后一句,汉密尔顿没有写完,答案在他心里。

  馆驿在西城区,所以早晨起来周边的杂音不多,显得比较安静,没有行动这些原来的旅人。

  汉密尔顿醒来后已经快中午了,出了代表团长单独的小院子,门口有小吏上迎。

  通译传话,询问汉密尔顿是否需要付费的梳洗服务,并且开出了三块银元的价格。

  原本这些相关服务都是免费的,但是贾琏给废除了,可以提供器具,但是生活上的人员服务必须收费。

  汉密尔顿身上没有银元,掏出一枚金币递给小吏后,还拿到了找零,这是他没想到的事情。

  这还是贾琏的规定,即便是提供服务的人员,在蛮夷面前并不低人一等,不许收赏钱,否则就直接开除。

  无论如何,这也算是给鸿胪寺馆驿的小吏们一条新的创收项目。

  牙刷,牙粉,铜盆打来的热水,干净的新毛巾,还有一块洗脸的香皂,以及一个站一边服务的小伙子。

  汉密尔顿感受到了非常体贴的服务,就是觉得有点贵。在米国,他的农庄里,都是专门的女仆或者女奴来服务的。

  不过用香皂洗脸后,汉密尔顿不觉得贵了,似乎这个钱花的值得了。

  抵达京城的第一天,汉密尔顿就迫不及待的想出去看看,租了一辆马车出门,在小吏的陪同下,先去了东城看看。

  在繁华的东城转了一天,意犹未尽的汉密尔顿才不舍的离开,再看陪同的小伙子,三块银元花的可谓物超所值了。

  晚上的独自在房间里记录的时候,汉密尔顿第一句话如下,【即便是东大的京城也是有穷人的,不过他们看上去很不错,衣服很干净,脸上带着微笑,眼神里充满了希望之光。据说这个国家禁止鸦片,很多人为此付出了沉重的代价。我没有看见相关的店铺,也没敢向陪同者求证。东大一切都很好,唯独报纸看不懂,真是太遗憾了。回国后应该建议,学校里应该开设中文的课程,否则我们将被时代所抛弃。】

  【馆驿提供免费的食宿,可以自选,用公用的餐具选择菜品。所有菜品都非常的美味,东大人吃的也太好了。】

首节 上一节 584/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