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75节

  李元的脑海里浮现出这么一段文字,下意识的联想到承辉帝的一些做法。

  “那便如先生所说!”李元松口了,没有了此前那种要搞扩大化的意思。

  贾琏也松了一口气,毕竟今非昔比也。先帝与今上的威望相比,不如多也。

  承辉帝时期贾琏嫌他不够狠,李元时期贾琏嫌他太狠了一点。

  “此番对外还是以整顿商税为目的!”贾琏又提了一个要求,李元点头:“准了!”

  “此番南下,微臣要调兵一镇随行,检验一番铁路运输军队的效率,届时部队不过江,屯兵浦口即可。”

  贾琏再次提出一个要求时,没等李元说话呢,李清开口:“不可,绝对不可。”

  “李相欲替陛下做主耶?”贾琏似笑非笑,李清丝毫不怕被扣黑锅,挺胸昂首:“动不动就调兵随行,居心何在?”

  “哦,李相是在怀疑贾某人有谋反的嫌疑。”贾琏恍然大悟的样子。

  方颂及时的补刀:“李相看谁都像逆贼,除了他自己。”

  林如海一看这阵势不对劲,立刻开口:“好了,当着陛下的面,别丢了内阁大臣的体面。”

  李元平静的看着这一切,这个时候林如海出来纠正风纪和仪态,还真是恰到好处。

  “贾卿之请,朕准了!此番贾卿以代天巡视两江之名南下,赐金牌令箭一方,便宜行事,先斩后奏。”

  李元没有继续找内阁麻烦的意思,果断的做出了决定,随即宣布散会,并留下贾琏。

  君臣二人独对时,李元示意贾琏一道随意走走。

  “朕登基一年有余,每每遇事,总会想起昔日父皇是如何解决的。”李元似乎在自言自语,贾琏默默的跟着当听众。

  【论年龄,朕还长先生两岁呢。】李元突然想到了这里,心里虽然有点不舒服,还是站住无奈的苦笑摇头,丝毫不介意贾琏就在一旁。

  心里的一关过去之后,李元心态平和了,对贾琏笑道:“今日若非先生拦着,朕恐怕要犯错了。”

  贾琏笑道:“那也不至于,不过是多费一些手脚罢了!官也好,绅也罢,成不了气候。历朝历代,真正能威胁到皇权的,还是底层百姓。而底层百姓,但凡能看见活下去的希望,都不会铤而走险行造反之举。官绅勾结于当下造反之举,师出无名,不过是自取灭亡。臣所虑着,地方上无论大乱还是小乱,遭殃的还是百姓。”

  人在底层的时候,想法是一回事,人在高层时,稳定真的是压倒一切。只有稳定了,事情才能有条不紊的处理,乱了就要多费手脚增加成本。

  任何事情都要辩证的去看,有时候底层百姓利益受损了,不闹一下是没人管你死活的。

  偏偏个人的力量太小了,必须联合起来闹一下,逼着官府重视后认真的解决。

  偏偏这个国度是有一种“王侯将相宁有种乎”基因的,一个搞不好,真就是糜烂一省的局面。

  贾琏大概是本朝最特殊的一个臣子了,特殊就特殊在,他日常是一个文臣,一旦需要随时可以带兵出征。

  圣旨下达后,兵部不得不全力配合,将此次军队南下的行动,作为一次长距离大规模调兵的演练。

  贾琏也没着急立刻出发,而是先去了兵部,与兵部尚书碰头了,要求兵部做出一个详细的计划,调动一个镇的兵马,需要粮草多少,火车几何。

  这是一个新问题,兵部方面也是头一次遇见。贾琏没有隔绝兵部,而是主动要求配合,这让兵部方面舒服了很多。

  贾琏告辞回家,收拾行李准备出发,次日来到兵部看行动计划时才发现,兵部这边因为不熟悉情况,忙了一天计划还没做完。

  这就暴露出一个问题,兵部绝大多数官员没有从军的经验,他们能做的计划就是等军方的要求,然后根据要求做计划。

  这种现象迟早是要误事的!尤其是面对突发事件的时候。

  不过贾琏没打算去纠正,至少现在不该去纠正。就现在这个制度,兵部的官员没有从军的经验,真未必是坏事。

  至少方方面面的因为这个看似低效的制度,安全感会高一点。

  任何情况下,军队不得干政这一点是没毛病的,将来的就算要军改,也是朝着军队不得干政,不得经商的方向去改。

  还有一个问题,现在除了新军,其他军队是没有退伍一说的。

  即便是神机镇这个最近代的军队,一般的士卒也需要服役五年才能退休。基层的一些老卒(类似军士长),服役期则是终身制。

  慢一点就慢一点吧,贾琏并不着急,还很愿意配合兵部,按照规则来调兵。

  大规模长距离调动军队的首次演练,期间也出了很多问题,铁路局和兵部之间的,铁路局和军队之间,联络协调等工作,大家都是头一次。

  贾琏很有耐心的等着,随着时间的推移,各方磨合出一些经验来之后,速度也加快了。

  三日之后,神机镇一部开始登车。一趟军列一次运输一个营齐装满员出发了,随后又是一个营有序等车。

  速度上来之后,一天之内连发十几趟车,两日之内完成了一个壮举,连人带装备,一万五千余人带牲口,全部装车完毕,贯穿半个国家,行程三千里。沿途火车除了停车加水加煤,一概不停车。

  头一次乘火车行军的神机镇官兵,在闷罐车里那真是骂骂咧咧,非常的难受。

  但是真的快啊!短短两天的时间,第一趟军列抵达浦口车站,官兵们像牲口一样被赶下车后,全都活过来了。

  但是军官们像催命鬼似得,要求大家动作快一点,再快一点,给下一趟列车让地方。

  这次大规模的运输军队演练,对于铁路局而言也是一次严峻的考验。

  期间也出了不少乱子,好在没出车祸,不然那才叫大乱子。

  军方骂娘的地方在于,经常是一个标(团)两个营到了,还有一个营过了两天才到。或者是一个标全部到齐了,所属发炮兵没到。

  乱归乱,但是铁路局还是破天荒的头一次,从准备到全部运输抵达,前后七天的时间,完成了将一个齐装满员的镇(师),从京城运到了浦口。

  这在过去,是根本无法想象的事情。没有火车,一个镇(师)想全须全尾的从京城到浦口,至少要一个月。

  神机镇抵达浦口之后,立刻接管了当地防务,随即完成展开,通知地方,在此演戏一个月。并表示,演戏期间,地方不得干涉。

  突如其来的大军进驻浦口,把地方官员给吓尿了,也没听说哪里造反了,如此的大动干戈。

  事先接到一些消息的江南官员和缙绅们,则是被吓的最惨的。

  有的消息是瞒不住的,尤其是贾政上奏弹劾江南商税的事情,根本就瞒不住。

  随后内阁开会的结果,也已经传到了江南。谁能保证,神机镇不是冲着镇压江南来的?

  贾琏的专列是最后抵达浦口的,随行的有神机镇统制张彪以及兵部右侍郎崔晗。

  张彪并非贾琏的熟人,此人出身边军,曾入军校进修一年,去年被李元看中,出任神机镇统制。

  此人还有另外一个身份,其幼妹为李元新纳之妃。所以张彪算是新贵。

  从此人身上可以看到李元在要害位置用人的标准,他并不喜欢用宗室,更愿意用外戚。

  比如说九门镇守统制,就是如今皇后的弟弟王子文。这是一个没有任何从军经验的货。

  好在李元不算过分,没有染指京营其他三个新军镇,否则岳齐和兵部血压失控是肯定的。

  实际上整个运兵过程,张彪作为统制并没有发挥的余地,他就是坐在那里,等着副官不断的汇报,哪个部队干啥了。

  所有事务都是参谋处在做,只是参谋处会及时报告而已。

  这样的情况不是第一天了,从上任神机镇起,张彪就察觉到了这个现象,神机镇真正做主的人是参谋长。

  而参谋长则是正经的皇家军校毕业,在神机镇内从队官做起,十年之后升任参谋长。

  对了,同样是新军,京营其他三个镇不是这样的。唯有神机镇是最特殊的。

  都说神机镇是贾琏一手打造的军队,张彪以前是不信的,真的上任之后也信了。

  同为新军,神机镇就是有着不一样的气质,从上到下都很特殊的气质。

  传统军官出身的张彪,哪哪都不适应,但是他比较聪明,没有张扬,一直在默默的观察和了解。

  贾琏抵达浦口后,入住上次的庄园,也没有着急过江,而是休息了三日。

  抵达浦口的第四天早晨,贾琏起来后,神机镇参谋长范平来汇报:“东海舰队六艘战舰奉命抵达江面。”

  贾琏这才汇合张彪与兵部侍郎崔晗。

  “二位,本官今日渡江,二位在此坐镇,回头铁路局总结此番长途运兵的得失。实在闲来无事,可以去军中走走看看。”

  张彪和崔晗这才知道,贾琏非但调动了神机镇南下,还另外调动了驻扎松江的海军东海分舰队。

  江对面的下关码头,等待在此的熊方心情糟糕至极,尤其是看着身后江南巡抚等官员,吓的面如土色,更加剧了糟糕的心情。

  这帮王八蛋是怎么想的?江南地区的经济发达,这些年可以说飞速发展,商业税却几乎没变化。

  别说五年前了,八年前就是这个水平了,贾政还算是客气的,没有往前追溯。

  如果说没有啥变化就算了,偏偏这么些年,江南地区的各种企业新增很多,一些老企业也壮大了很多。

  太远的不说,单单说金陵附近的各个私营铁厂,站在江边都能看见的高炉烟囱,真当别人是瞎子么?

  国内三大钢铁产地,从北到南,顺天府,金陵府,广州府,真要论流向民间的产量,苏钢排第一的好吗。

  还有棉布,昔日松江棉布质量居全国之首,如今大量使用蒸汽机,产品沿江而上,深入西南各地的同时,产品在南洋的新增销量惊人,实际上松江棉布的总产量和销量比以前高了很多。至于对内陆的民间纺织的影响,那就不是江南资本考虑的问题了。

  南洋为何成为了松江棉布的新增销量市场呢?原因很简单,松江棉布的手工纺织质量好,南洋各地移民认这个牌子。最主要的,南洋移民有钱,消费的起也愿意消费。这才带飞了松江手工棉布的销量,大大低效了北上市场以及东洋市场的丢失。

  所以说,江南整个棉布产业并没有因为北方工业化棉布造成的冲击带来太大的影响,灵活的江南商人,用高质量的手工纺织棉布开拓了南洋市场,同时还用蒸汽机织布进军西南。

  这么说吧,江南各行各业因为新增的南洋市场,带来的收益是巨大的。

  问题是钱挣了,你把税交一下啊。

  实际情况则是相反的,江南商人对于缴税这个事情呢,素来是能逃则逃,逃不掉的也要想法子少缴税。

  也不能说就江南商人这个样子,天下的商人都一个鸟样,无非是江南地方官员收税不积极。

  这种事情如果朝廷不计较,倒也无所谓。

  问题是有人把事情捅出来了,并且引起了新君的重视,事情的性质就发生变化了。

  现在一切都晚了,熊方作为两江总督,肯定要被连带处置,这位置还能不能继续坐,还要想法子去京城使劲了。

  看着身边的其他官员,熊方心里一阵犯恶心,想吐又吐不出来,只能默默的忍着。

  “米大人,你这是怎么了?”

  突然有人一嗓子,正在看着江面上战舰转身,打开炮口的的熊方,被惊的回头看去。

  原来是一个官员晕过去了,看他身下,一摊水,这是被吓的失禁了。

  现场官员乱做一团,江南巡抚都要人扶着才能站住了。

  熊方默默回头,继续看着江面,一艘大船在六艘战舰的护送之下,缓缓靠岸。

  再看船上大旗,一个“贾”字。

第648章 自救的机会

  江对岸是天下第一军神机镇在驻扎演戏,江面上是舰队打开炮门露出的炮口。

  这一幕让很多人死去的记忆又回来了!

  贾琏还是那个杀人不眨眼的货色,他的狠从来没有改变过,只不过是收起来了,时间长了大家忘记了。

首节 上一节 575/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