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30节

  跑了也不要紧,现在敌军心胆寒,幕府军队可以一家一家的收拾过去。

  正面战场上获胜之后,德川将军立刻掉头回江户,开启了猛烈的报复。

  报复目标是谁呢?当然是大商人和僧侣集团。真当德川是傻子么?不知道这次反幕府联盟是谁串联起来的?

  江户城内的商贾代表以及僧侣代表,被将军卫队“请”到了幕府。

  得胜的德川将军,面对这群人的时候,趾高气扬的通知他们。

  “今我军大胜,反幕府联盟不日烟消云散,贼首不得善终,诸君可有教我之处?”

  代表们沉默不语,纷纷低头,强行忍耐。没法子,战场上拿不到的东西,谈判桌上也拿不到。

  更别说,这就不是谈判,是通知。

  “既然诸位无话可说,本将军有话要讲,今我数万大军,集结开拔作战,每日耗费巨大,至今消耗逾二十万金判(一种日本金币),本将军素来敬重尔等,尔等也该报效一番,不如这样,五十万金,一切当做没发生如何?”

  一干代表们纷纷表示,他们做不了主。德川也不着急,让他们回去传信,限期一个月,拿出五十万金,否则就别怪将军府无情。

  幕府时代的日本怎么说呢,其社会上层的构成非常的特别。大概由武士+商人+僧侣三个部分组成。

  后两个部分有什么特点呢?那就是有钱!

  至于德川幕府为何不直接铲除他们,原因也很简单,铲除他们的目的是为了钱,现在让他们双手奉上,总比出兵去抢要方便吧?

  再说了,不过区区两万幕府新军,再能打又如何呢?这两个集团配合其他的大名,联合起来反抗幕府,本身就是一股巨大的力量,足以扭转日本政局的力量。决战获胜之前,德川将军已经因为失眠,有点神经衰弱了。

  获胜的一方,缴获了大量的军械和粮草。幕府军队开始一家一家的扫荡过去,这些都是后话不提。

  对于大名们,可以一家一家的扫过去,对于商人和僧侣,则不能这么做。

  原因也很简单,这两种人都是全国性的力量。不像大名,只能影响自己的领地。

  德川将军的选择,教导队置若罔闻,反正他们就是来帮助打赢这场战争的。

  打完了就收队,准备告辞回国。

  德川将军再三挽留他们,请他们在江户多呆几天,将军府有一批礼物,要请他们带回大周。

  通过飞剪船快速的传信,贾琏在十日之后,接到了来自教导队的通报公文。看一眼就丢在一边了。

  对贾琏而言,反幕府联盟就是个笑话,战胜他们最大的意义,就是进一步的获取日本的市场以及人口。

  除此之外,没有其他的意义。倒是海军方面,这次的行动有点迟缓,至今也没有能搞定萨摩藩的消息传回。

  还是那句话,不着急,一点一点的玩死对方就是了。区区一个萨摩藩,贾琏交代过海军,斩草要除根。

第597章 回答我

  二十三年五月,海军陆战队登陆长崎,三十日,岛津一族被围困数日后自焚。

  战报很简单,不过是区区百余字,颇有不值一提的意思。

  蔡十八还让手下的幕僚,重点检讨了陆战队登陆作战的过程中,出现数百伤亡的失误。

  并主动承担了轻敌导致损失的责任!

  这一年的日本,值得关注的消息不多,大的一点的事件,就是长州藩、萨摩藩等六大名被灭的消息。

  德川幕府为将周军礼送出境,特增十万金判于海军舰队。

  蔡十八再三表达了朝廷对领土没有兴趣的观点,拿到钱之后又拖了一个月才退兵,期间陆续运走了三万青壮男女。

  这三万青壮男女,则顺利的卖给了薛家商行,陆续被运往澳洲。

  日本的现状对于贾琏而言,没有太多值得关注的地方。现阶段的日本,因为耕地面积不足,人口始终在三千万出头。

  这个国家穷不是没原因的,就这点人口,难成大患。

  最关键的还是周帝国自身的问题,作为主干的朝廷,一定要强,要对地方有足够的控制力度。

  如何强化中央,不能完全学汉武帝那种搞法,酷吏的手段倒是可以用一下的。

  当然也不是现在,还没到贾琏彻底掌权的时候。

  承辉帝的一些做法,在贾琏看来也有无奈之处,比如非谋逆不杀三品以上大员。

  林如海在湖广杀了几个官员,连带给几十个地方士绅家族连锅端了,全体流放的做法,确实产生了极大的威慑效果。

  但怎么说呢,就现在这个信息传递的速度,影响真的非常有限。主要还是看官员的执行力,总而言之,别指望太多了。

  现阶段贾琏能做的不多,只能不断的增加朝廷财政收入,国家有钱了,才能做很多事情。

  说的难听一点,很多问题就是财政问题。

  很多时候,真就是知易行难。如果执政者没有绝对的权威,很多事情真的就只能被裹挟着拖下去。

  财政问题解决后,就是信息的流通问题,人在顶层时,看不到下面几乎是必然。

  举个例子,很多导演和演员,在成名之后突然没灵性了,拍的电影不好看了,人还是那个人,为何变化如此之大呢?

  很简单,信息被隔绝了,他看不到真实的底层是什么样子的?

  承辉帝还算是好的,喜欢未付出巡,还是能看到一些京城底层百姓的生活现状,京郊百姓的现状,他只能通过龙禁尉汇报了。

  所以呢,很多时候,一个人的决定是由他接受的信息影响的。

  都不要说承辉帝了,即便是贾琏,现在如果不是刻意去了解,也很难接收到来自底层的信息,就算接受到了,也不是第一手的。

  贾琏可以保证身边的人是忠诚的,这是最里面的一圈,那么再向外的圈子呢?

  把人当做一个圆点,身边的人就是一圈圈的同心圆,最核心的圆点想获取的最外面的信息,一定是被层层筛选过的。

  所以贾琏在京期间,几乎每隔十天,就要去一次工程学院,不单单是重视教育的问题,还有就是通过与学生的接触,了解一手消息。

  看完来自蔡十八的战报后,贾琏随手回复后,继续每日的忙碌。

  贾琏已经非常的摸鱼了,但还是有太多的事情做不完,除非他毫无责任心。

  事情多了,贾琏身边幕僚的人数也在增加,从最初的三五人,慢慢的增加到三五个核心幕僚带着十几个辅助幕僚。

  想给贾琏做幕僚的人很多,最少也是个落地的举人,贾琏陆续招募了一些,然后让他们带着一些工程学院毕业后的年轻人。

  核心幕僚圈子的几个人,不是一成不变的,陆续得到机会出任县令的幕僚,就有六个之多。这些人可能上限不高,能做到三司一级基本就是极限了。但架不住以举人的身份出任县令,对于会试多次不第者的吸引力。

  几乎每次会试结束后,总有几十个不第举人给贾琏写自荐信。

  在贾琏身边干个三五年,能得到县令的实缺,这待遇一点都不比新科进士差了。

  这种事情因为内阁大佬们都在做,所以没人会拿这个事情来说话,得罪的人太多。偶尔有几个愣头青,也被集体镇压下去了。

  这也是一种官官相护的表现形式了。

  二十三年五月底,承辉帝再次启动避暑计划,对于贾琏送来的关于镇压倭国大名造反的报告,承辉帝也没心思多看一眼。

  开春以来不太节制的承辉帝,身体越发的感到疲倦,除了每个月的朝会之外,几乎不理政务了。

  林如海为首的内阁,权力得到了极大的提升。但内阁很默契的不去触碰贾琏管辖的领域,免得激怒这个兔崽子。

  津辽铁路通车了,从天津到锦州再到辽阳,这也只是修成了一半,还有另一半要修到东平府。

  东平王府方面,向铁路局提出了一个要求,由他们自费来修一段铁路,从东平府通往鹤岗,因为那边发现了巨型的煤矿。

  想的很好,但是东平王府没有技术,只能向铁路局求援。

  摆在面前的报告,就是铁路局上报的东平王府的请求。

  贾琏很认真的看完后,承认东平王府的要求很恰当,但是没用。铁路作为国家关键的战略资源,怎么可以交给地方?

  尤其是东平王府这种自治性很强的地方政府呢?

  所以贾琏很果断的批复,修铁路可以,但是运营权利必须掌握在铁路局手里。

  贾琏很清楚,这个条件东平王府也会答应,什么意思呢?铁路修在他的地盘上,只要条件成熟,分分钟拿回来。至于全资修路而没有掌控权这个事情,看着很吃亏,实际上你得先有铁路才行。现在能修铁路的就这一家,别的地方想修路,还要排队等呢。

  果不其然,人就在京城的东平王世子,对于贾琏苛刻的条件,一点都没还价,当即就答应了,只不过表示手里寸头不足,希望可以用煤矿的股份做抵押,从铁路局借一笔资金。

  贾琏接到铁路局侍郎刘传的当面汇报后,气的破口大骂。

  “煤矿在地下,法理上煤矿属于国家的,他拿国家的煤矿来做抵押,谁给他的脸?还有你,都混到侍郎了,怎么还这么怂?为何不怼回去?”

  被骂的刘传也不生气,现在在上班时间内,能第一时间见着贾琏,被他骂一顿的人很少了。

  刘传能成为侍郎,完全就是因为铁路事务局这个衙门是贾琏生造出来的。

  否则继续留在研发厅,只能跟在毕道行这个侍郎的身后吃屁。

  “大人这么说,卑职就知道怎么回复了。”刘传立刻表示明白,贾琏还不肯作罢:“告诉他,最后一次机会,再耍小聪明,自己去修铁路。”

  人就是这样,稍微给点好脸色,就敢得寸进尺。也不看看现在修铁路的资源多紧张,到处都在申请修铁路。

  而铁路局的技术人员,全部拉出去当牛做马,也做不到同时修两条铁路,好多刚毕业的学生,都被丢到工地上接茬当牛马呢。

  别以为铁路局的牛马是啥辛苦差事,想进铁路军当牛马,你得排队。铁路局优先招收工程学院的毕业生,然后才是其他。

  随着辽阳通往天津的铁路通车,关外的物产源源不断的运入关内,快速的激活了辽东的经济发展。

  辽东最受欢迎的物资,不是什么人参貂皮,而是大米、豆油、生猪。

  关外不缺土地,缺的是人口,随着铁路的开通,新一轮向关外移民力度提了一个档次。几乎每天都有一车移民,乘着火车前往关外。

  这些移民得到的承诺,新开的荒地,五年免税,如果是租地,则不用负责税收,并且地租只要三成。

  这个地租水平是强制性的,关外统一的地租,违反的地主一旦被发现,最好的结果就是没收一切关外的地产。

  嗯,这个法律,也是贾琏推动的,临时租息法。特意的没有加上地域的限制。该法律严格的限制了年地租不能超过三成。

  关于减租的事情,贾琏早就想做了,可惜在关内受到的阻力太大,只能先在关外实施。至于南洋等地,官府都是直接分地,让移民自己去开荒。暂时还没有减租减息的必要。

  眼看皇帝又要去热河,贾琏抓紧时间,送上一份奏折。

  承辉帝一开始没心情看,不过看完标题后,只能耐心的打开继续看了。

  贾琏奏折里提到的事情,就是借款利息的事情,针对的就是银行系统,最近高利息借贷的情况死灰复燃了。

  贾琏的旗帜鲜明的指出,银行的存在是为了推动生产的发展,现在利息过高的情况,客观的阻碍了民间生产发展速度和生产积极性。

  对此,贾琏还指出,央行对于民间银行的监管,存在严重的失职行为,放任民间银行大肆的高利贷行为,这是在杀鸡取卵。

  一门心思要去热河避暑的承辉帝,看完这份奏折后,直接批了一句话:贾琏专置,各部配合。

  事后想想贾琏事不关己一定会不粘锅的行径,很不放心的又让裘世安把内阁大臣都叫来,开了一个临时的会议。

  会议召开后,户部尚书以及李亨被叫去列席。

  众人转阅了贾琏的奏折后,李亨发出一个灵魂疑问:“据儿臣所知,目前民间银行最高的贷款利息,年息也不过三成。何来高利贷一说?”

首节 上一节 530/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