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503节

  穆罕穆德老实的点点头:“没问题,以后一定闭嘴。可是现在……。”

  易卜拉欣摇摇头:“确实很难,但不是还在谈么?一点一点的磨吧,总之帕夏交给我的任务,一定要设法完成。而且一定要在我们抵达京城之前,与贾公爵达成默契。”

  默罕默德脑子很灵活的低声问:“贿赂么?”

  易卜拉欣摇摇头:“这只是最基础的,没好处谁会白帮忙,关键还是要抓住他对沙俄的态度。他不缺钱,也不缺女人,荣誉以及证明自己的机会。对于他而言,或许更有吸引力。谁知道呢?慢慢来吧,全款采购是最后的选项,要知道国内也不富裕。”

  实际上易卜拉欣也就是安慰一下默罕默德,他也没啥好法子。贾琏这个人太难搞定了,而且还是必须搞定的。更要命的是,对于周帝国的信息,易卜拉欣知道的很少,上一次来通过外交人员,简单的了解了一下贾琏这个人的地位。

  “不行就先拖着吧,回头阁下去办理公使程序时,有机会面见帝国皇帝,可以尝试一下提点小要求,想必皇帝不会怪罪。”

  易卜拉欣给了个建议,看似否定了前面的话,实则还是抱着能省一点就省一点的心态。

  在国内做生意,钱不钱的都好说,但对外贸易,金银才是硬通货。奥斯曼帝国的贵族们不缺钱,但是帝国国库缺钱。

  “实在不行,可以联系一下那些包税商人。”默罕默德提出了一个建议,现在此事与他个人的前途挂钩了,矛盾暂时放一边。

  “找鱿鱼借钱,等于给脖子上套一个绳索,然后一点一点的收紧,迟早勒死自己。”易卜拉欣对于这些人,本能的反感,但是他们有钱。

  趁着时间还早,易卜拉欣再次出门,以私人名义拜访贾琏。

  运气不错,私人友谊还在发挥作用。

  贾琏请他进了书房,丫鬟上茶后,做个请的手势:“看来贵国的情况并不好,想来也是,夹在欧亚之间,垄断亚洲贸易的时代过去了。与欧洲之间上百年的矛盾,即便出于国家利益,得到奥地利的支持,也是因为奥地利与沙俄之间存在现实矛盾的缘故。而且在我看来,你还没学会与塞力斯人打交道。你们那边,是这么称呼我国的吧?”

  易卜拉欣没立刻回答,而是沉吟了一番才道:“奥地利的支持,也不是白来的。上一任帕夏,发动了对沙俄的反击战,资金缺口是从奥地利的鱿鱼商人手里获得的,为此付出了一些地区包税人的代价。从贵国的制度中看的出来,包税制不是一个好制度,已经被你们废除了。”

  “巧了,包税人制度,就是蒙古人从中亚以及欧洲学来的。现在欧洲很多地方,还是实行这个制度,比如法兰西,比如贵国。”

  易卜拉欣沉默不语,好一阵才低沉的开口:“您说的没错,我痛恨那些人,他们像蚂蟥一样,趴在帝国的身躯上疯狂吸血。但是我又不能对外说,只能默默的放在心里。”

  贾琏笑道:“这是贵国的问题,我国的外交政策,素来是互相尊重,做生意没问题,但不会干涉贵国内部的事情。包税人制度在贵国能延续几百年,说明这种制度适合贵国那种粗犷的管理模式。实际上我国也有相似的问题,只不过换了一种形式存在。本质上,都是少数人通过对西层百姓的层层盘剥,以此解决国家的财政问题。只不过贵国更为依赖这种制度,我国基层的官员,则需要通过士绅来解决顺利征税的问题。”

  易卜拉欣却用一种你在骗我眼神看着贾琏道:“可是贵国还有一句话,破家的县令,灭门的令伊。贵国的基层政府,可以通过国家权利,解决士绅是否配合的问题。在我国,则根本做不到这点。”

  “这就要看国家是否有一个强大的中央,否则无论在哪个国家,情况大同小异。基层与百姓直接接触的权利,总有办法欺上瞒下,从中渔利。”

  这才是最为现实的问题,需要一点一点的改变,甚至不是一个时代就能解决的问题。历史足够长的中国,总是解决了一个问题,又冒出一个新问题,最终所有问题的根源,都指向一个地方,基层权力。

  别小看这四个字的威力,一个国家的意志,能否正确的得到贯彻,全看基层权利掌握在谁的手里。

  这个问题,贾琏自认为无法解决,他现在能做的就是趁着有机会快速发展,先发展再说。将来这个国家会演变成啥样子,那是以后的事情了。

  眼前的问题都解决不了,谈何谋万世?现阶段的大周帝国,甚至都没有一个明确的长期发展战略。多数人满足于现实的所谓盛世,包括皇帝在内都懈怠了。别看皇帝言之凿凿,贾琏一点都不信他还有继续推行士绅一体纳粮的决心。

  “算了,不聊这些了。说一句真话,能答应向贵国出售一部分最新式的武器装备,就是我手里最大的权限。付款方式,你就别想了,还是去筹钱吧。”私下里说这些,贾琏丝毫没有良心上的压力,就是要断了这厮的歪念头。

  不抓住这个机会通过独家产品积累产业资本,难道要像共和国那样,只能自力更生?闹呢!

  别管未来的资本的属性如何,先把资本搞到手,推动产业革命的发展再说。贾琏那个时代,近代史根本就没法看,一看就痛彻心扉。

  苦难不值得歌颂,只需要牢记。老祖宗早说了,十世之仇,犹可报也。

  贾琏至今没对小日子动手,那是因为不需要亲自动手。实际上现在的奴儿干都司,东平王的地盘上,已经有上百万小日子的劳工。这些人,还是通过幕府,合理合法的弄过去的。代价就是远东生产的粮食,以及一些木材鱼干之类的本地特产。

  东平王在奴儿干都司发现的好东西,比如黄金人参貂皮之类的,都用于对面采购了。这也是为何国内钢铁产业快速发展的原因之一。大量的铁器需求,带动了产业发展。遵化铁厂的官督商办模式,为朝廷带来了大量的税收。但这种模式,最后会发展成啥样子,贾琏也不知道。

  他只知道,先发展了再说。只要有产业能带来巨额的利润,就一定会催生新技术。这是由资本的属性决定的。

  远的不说,单单石景山周围的农村,现在地主都缺佃户,只能花大价钱请更远的农民来种地。当然作为地主,可以骗,但只能骗一次。一旦有人气不过了报官,还存在被官府打击的风险。

  这不是什么官府良心发现了,而是因为石景山是有皇家基因的产业,附近总是能有皇帝的眼线出没,官员都小心的很。

  说到底,还是一个信息流通的问题。

  互联网时代,很多事情被爆出来,网民太不可思议了,觉得这国家药丸。

  实际上任何国家都一样,区别在于,国内真的被爆出来的,有关部门会介入,采取措施解决,给民众一个交代。

  很多事情一直都存在,只是你看不到而已。如果你去翻史书,就会发现,其实很多事情,历史上都发生过。

  几千年来,唯一不变的是人性。

  只要是人类社会,就一定会存在人性带来的弊端。

  多数问题的根源,在于国家在利益分配时,发挥了什么样的作用。有没有照顾到多数人。

  易卜拉欣失望的离开了,私下接触获悉贾琏的底线后,他只能放弃用其他方式辅助支付,剩下的就是价格了,这个还要谈。

  回去之后,与穆罕穆德进行了交流后,确保对方不再会乱说话,次日,两人一道,与贾琏开启新一轮的谈判。

  这次谈判,直接快进到价格。

  易卜拉欣认为,这次采购量大,必须在价格上给予优惠,否则就不是一桩公平的买卖。

  贾琏则很干脆的告诉他,可以大量的出货最新式的装备本身,就是优惠了,别想有的没的,赶紧去凑钱。

  易卜拉欣又改变战术,提出燧发枪和大炮必须降价。

  贾琏则反驳,这么拉扯毫无意义,因为他可以在线膛枪和左轮的报价上做文章。

  默罕默德全程闭嘴,看着两人来回拉扯,发现贾琏完胜,易卜拉欣一分钱都没讲下来。

  回去之后,穆罕默德很不满的问:“为何一文钱都没讲下来?”

  易卜拉欣用看傻子的眼神告诉他真相:“线膛枪和左轮的报价,将得到比欧洲人略低的价格,这么说,阁下明白么?贾大人虽然没明说,但他已经在疯狂暗示了,让我们不要坚持要降价,得到的回报是他在新式武器方面的优惠报价。”

  结束修整,回到京城,贾琏立刻召见了兵工厂的负责人,听取了关于产能的汇报。

  “去年完成了京城三大营的需求后,今年的产能主要提供给东西二王,不过他们的需求不算太大,兵工厂的产能,实际上并没有饱和。大人,您是兵工厂的祖宗,这次奥斯曼帝国的单子,你可要照顾自己人啊。”负责人肉麻的话,贾琏下意识的搓了搓胳膊。

  “少说废话,三千支燧发线膛枪,一百门野战炮,只有这点了。多久能完成?给个准话。”

  “枪好办,两个月就能完事,炮要半年。”

  贾琏听了这个所谓的准话,决定压榨一下:“慢了!再快一点,买家等着要货。这一来一回的,快要一年半,慢得两年呢。”

  “那就只能动用武备库的库存了,步枪现在就能提供,火炮需要三个月。”

  贾琏不满的摇摇头:“从现役里调,优先满足客户的需求,我告诉你,这是个大客户,奥斯曼帝国与沙俄,且有得打,一百年都未必能停下。”

  “这个需要兵部点头,否则我们没法弄啊。”

  “以旧换新,不得把他们乐疯咯?”贾琏狐疑的一问,对面表情略显尴尬,应该是有话不敢说。

  贾琏听了微微皱眉,随即低声骂:“草!”

  正如当年白莲教能搞到线膛枪一样,京城三大营,也可以向上报损,旧炮不用拉回去回炉,私下就处理了。

  至于是悄悄卖给谁,那可多了。首先是东西二王,还可能是漠南漠北,甚至还能卖给小日子和朝鲜,只要给钱,这帮孙子的胆子大的不可想象。

  就他们处理这些旧装备,还不用交税。

  这种事情相关的部门都是知道的,只不过存在一种我知道,我不会说出去的默契。

  以旧换新,哪来的旧?早报废了。

  这种事情,乌克兰军方熟悉,美军也很熟悉。

  “这才几年的工夫,就如此明目张胆的搞默契了?岳齐主导的京营改革,就这?”贾琏真是恼火的不知道该说啥了?就这军队,能保证他们不带坏神机营?

  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贾琏头皮都麻了,要原地爆炸了!

  对于贾琏的来访,岳齐实在是意想不到,心里不免发虚,还是很淡定的接待了。

  贾琏进门之后,大马金刀的坐下,盯着岳齐道:“岳相,商量个事情!”

  岳齐点点头:“你说!”

  “奥斯曼帝国需要大量火炮,兵工厂武备库的库存不足,从军中调一批先顶一下,回头给补上,如何?”

  岳齐心里咯噔了一下,三大营从旧勋贵手里剥离出来后,落入了一批新勋贵手里,这也才没几年。

  勋贵们是如何治军的不去说,因为旧勋贵出身的贾琏很清楚。

  非要说区别,就在皇家军校带来的新鲜血液,但这不等于很多旧的陋习都消除了。

  军校生改变的是军官的成分,这些人最大的特点,就是对皇帝的忠诚度比较高,将领们率领的军队,变成私兵的概率基本不存在了。

  但是怎么说呢,京城的物价高,将领们想在京城安家立业,不容易的。

  京营不是水师,还能搞点水上业务。他们只能拿死俸禄,所以,办法真不多。

  以前还能吃空饷,现在基层军官和一部分中层,都是军校毕业生。吃空饷不怕他们告状么?

  所以,勾结兵部的核销人员,搞点副业,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情,大家都要赚钱的嘛,要生活的嘛。

  贾琏的来到,岳齐最担心的就是揭盖子,这可揭不得啊,要出大事情的。

  只要贾琏不揭盖子,一切都好说。

  岳齐果断的做出反应:“没问题,差多少,一定给你凑出来。就不要惊动其他部门了。”

  后面这一句很要紧,不是惊动其他部门,正确理解是不要惊动陛下。

第572章 时代的改变

  让奥斯曼帝国花钱买装备一事,在贾琏看来不值得炫耀。尽管一支线膛枪卖价是一百元,贾琏也没有太自豪。

  关键吧,子弹是一次性的买卖,这个就很无奈。米涅弹太容易仿制了。

  穆罕穆德在鸿胪寺的官员指引下,见到了承辉帝,递上了国书。

  离开时贾琏被承辉帝留下了,好奇的问一句:“既是友好国家,为何你卖人家一杆火铳一百元,一门炮两千元?大赚特赚不厚道啊!”

  贾琏对此作答:“陛下,微臣心中只有两个国家,一个是我国,一个是他国。友好是为了做买卖挣钱,不是为了亏钱。无论哪个国,不能让微臣挣钱,都不是友好国家。以前西班牙与荷兰都不友好,现在西班牙从南美运来大量的铜锭和银锭做生意,又友好了!”

  这个回答让承辉帝眼神都涣散了一些,又觉得吧,有道理。自古就有华夷之辩,道理上是站的住脚的。所谓的藩属朝贡关系,明朝有最痛苦的领悟。一个瓦剌围京城的叫门皇帝,明帝国由强转衰,一个万历朝鲜战争,打干了国库里张居正积累的最后一点家底。

  现在周边的国家,虽然不好意思改变藩属关系,但是贾琏推行的新的平等外交政策,真的能捞到好处。

  “那个公使提出,两国结盟,共同对付沙俄,爱卿意下如何?”承辉帝心里的坎过去了,就不去想良心了。

  “陛下,莫要听那厮胡扯,我国与沙俄之间的久怨,与当下俄土矛盾毫不相干。那沙俄是在我国这里吃了亏,才转而西去谋出海口。我天朝上国,对待不服王化的蛮夷,先打一顿再讲道理。如今沙俄也没招惹我们,何必为奥斯曼火中取栗耶?他们打他们的,我们做生意就好。”

  承辉帝听了这番话,算是看透了贾琏对外人的心态。还真就是真金白银拿出来,大家都是好朋友。至于外人之间的你死我活,与我何干?

  “朕没事了,爱卿回吧。”承辉帝彻底想通了,什么友好国家,都是嘴上说说的。朕居然信了!

  过几日,默罕默德没等到鸿胪寺方面的回话,心里很是失望,当时周国皇帝好像很动心啊,怎么没后续了。

  贾琏以最快的速度交付军火,两个月之后,易卜拉欣踏上了归途。

  这日下值,贾琏去了宝钗处,坐下没一会,薛蟠就出现了。这家伙,一如既往的眼神躲闪,说一些片汤话,一看就是有亏心事。

  越发丰腴的宝钗,对着薛蟠嫌弃道:“哥哥有话就说,都是自家人。”

首节 上一节 503/6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