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红楼:我是贾琏

红楼:我是贾琏 第46节

  张廷恩本就是装的,见他认怂瞬间变脸,露出微笑道:“按照你的意思来呢?”

  贾琏听了一本正经的回答:“贾家家训上写的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忠君爱国为根本!”

  张廷恩立刻笑了,贾家的祖上是聪明人啊,第一代宁国公荣国公,真是聪明人。什么意思呢?这句话的通俗理解是这样的:谁当皇帝忠于谁?

  这么一解释明白了吧?现在承辉帝在皇位上坐着,毫无疑问站在承辉帝一边才是。

  可惜,贾珍贾赦被那点银子给迷了眼,看到权贵们联合起来闹事,太上皇再一发话,承辉帝就暂缓了清欠,这俩还以为皇帝认怂了呢?

  这是认怂了么?明明是放学了别走!

  师徒二人的交流进行了一段,贾琏饭也吃好了,放下筷子四处找茶杯,张廷恩回头招呼一声,这次上茶的不是老管家,而是一个模样极好的少妇。

  不用问,这是皇帝赐给张廷恩,照顾他生活的宫女。

  后宫佳丽三千,这只是个概数,每个皇帝后宫的人数不等。大周朝的宫女,年龄过了二十五岁,便会放出宫去。在这个女子十四岁就成年结婚的年代,宫女们把人生最美好的十年留在了宫里,博一个登上指头变凤凰的机会。

  怎么说呢,到底有多少人是自愿的呢?

  贾琏估计那些相信拳师的女子,穿越到这个时代,大概是要被逼疯的。

  “银币的样品做出来了,陛下的心思,这笔账该怎么跟户部算清楚。”主意是贾琏出的,张廷恩自然想问问他的意思。

  内帑和户部的银库在明朝时变成了两个体系,大周朝也延续了这体系。

  皇帝说着富有四海,没有内帑的话,想话点钱就得跟户部较劲。大周朝太祖时期,规定了户部年入的一成,各地织造局的盈利,崇文门税监的五成,全国的矿税,充入内帑。

  这笔银子每年在二三百万两之间,还有一个内帑大头是市舶司,每年税收的五成归户部,剩下的五成由宗人府和内帑分。宗人府的权利范围为皇族(含外戚)+有爵位者,比如贾赦和贾珍,每年两次从宗人府领取一份俸禄。皇子们的俸禄,这从内帑发。

  规矩是太祖定的,太上皇时期在户部的人事权上做了手脚,所以才有权贵从户部借钱的勾当。如果当初干脆不借,或者走内帑,就不会有现在户部清欠烂事。

  “您的意思,这铸币的活不是户部干的?”贾琏疑惑的确定一下,这年代也没央行啊。

  “户部也不管这活啊,真要铸币,那得是工部的活。不论户部还是工部,都跟筛子似的,一点秘密也别想保住。所以啊,陛下让内务府先试着弄了样品,技术上做到了你说的银板冲压一次成型。就是这么个局面,你说改怎么分的清楚?”

  贾琏听的目瞪口呆,说话都结巴了:“不是,恩师啊,这么大的事情,您指望我一个孩子?”张廷恩笑眯眯的穷追不舍:“建议是你提的,不得问问你么?”

  “恩师啊,这世上有坑爹的,有坑老师的,您这是坑学生啊。您是见不得我活的好好的。”

  贾琏这话意思很明确了,这事情是我能掺和的?不要命了是吧?

  说起来贾琏是好心才帮忙提了个建议,好处很明显,铸币税怎么也能挣个一成的。皇帝和国家得了好处,为难的事情你来问我?贾琏很想对张廷恩来一句:老师,我劝你善良!

  “提个建议嘛,私下里说说,我会保密的,我还能害你么?”张廷恩也有点不好意思了,这里面利益太大了,真的拿出来商议,别说户部了,整个文官集团都能团结一致的争取利益,内务府也不是吃素的,到时候肯定打出狗脑子。

  张廷恩的保证在贾琏看来就是个屁,杀了我都不信你能保密,这事情肯定皇帝都知道了。当初贾琏为了抱皇帝的大腿给出的主意捞钱,这算是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事情又回来了。

  “不行就跳出来,成立个中央银行,专门负责铸币和运营,具体怎么分赃商量着来。”

  贾琏还是给随口给了个主意,皇权时代的央行,又是银本位货币,还真不太担心货币滥发。既然如此,何不顺手做成商业银行呢?

  “等等?怎么还有运营的事情?”张廷恩异常的敏锐,立刻捕捉到了关键点。

  “商业运营呗,就是做钱的买卖。有朝廷背书,还有铸币权在手,暂时来说先做点汇兑的生意。比如从广州开一张票据拿着,到京城把银元兑出来,央行收一点手续费。只不过这钱在银行的金库里头,我担心,算了,先这样吧。”

  贾琏担心啥啊?自然是皇帝啊!户部的银库,内帑的银库都是小事,银行的民间存款,一旦出了问题,那真是会要命的。现在的皇帝英明神武,不会乱伸手,你敢保证下一个皇帝不冲银行的金库伸手么?

  不过这话怎么讲来着?关我屁事!贾琏觉得没必要杞人忧天,我又没指望从中渔利,也没指望长生不老,国家弄的再烂,我死了也看不到。

  只要好用,就往死里用。张廷恩深谙此道,所以他压根没打算放过贾琏,而是露出亲切祥和的微笑,眼睛里充满了关爱,语气难得的带着点赞叹:“才思敏捷!详细说!”

  贾琏是谁啊?穿越前就是个在科室里蹲了几十年的老板凳,一眼就看穿了张廷恩的心思。所以开口也很不客气:“人啊,只要你能干,就有一辈子干不完的活,只能你能吃苦,就有一辈子都吃不完的苦。只要能享福,自然也有一辈子享不完的福,我是享福的人。”

  说到最后一句的贾琏还是收敛了情绪,没有明确的问出那一句:“您听明白了么?”

  帮忙出个点子就不错了,坐在你面前的是荣国公嫡孙,下一代继承人贾琏,是生下来就享福的那一挂,不是你雇佣的西席。能坐在这出个点子,是师徒二人的缘分,差不多得了。

  没说明白,意思全在眼神和表情里头了。

  张廷恩也不是个轻易放弃的人,这点程度的讥诮伤不了几根毫毛,反而进一步的表演,换了一副凝重的表情道:“徒弟啊,眼下的朝局你是能看清楚的。陛下很难啊!你的心思,为师也是能看明白的,此时不使劲,更待何时?”

  这话通俗的说就是:“竖子,想抱皇帝的大腿,就拿出点本事来,别想白嫖!”

  张廷恩所作所为,自然是为了心中的抱负,而不是单纯的忠诚,这点贾琏看的很明白。

  历朝历代确实不缺一些家国情怀的士大夫,张廷恩无疑就是其中一员。

  正因为知道他是什么人,贾琏才要讨价还价。这时候不讲价钱,被人忽悠着答应了,以后再想讨价还价,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还是举例说明吧,一个人对别人有求必应,形成习惯的时候,哪天你拒绝了,你帮助的人反倒会记恨你。解题思路是这样的,你明明很有钱,借一点给我花怎么了?反面例子,一个人总是非常的抠门,你找他借钱被拒接,反倒觉得是理所应当的。

  这就是人性,很多人不会珍惜唾手可得的东西,比如:亲情,友情。

  贾琏就是要给张廷恩留下一个印象,他不是随便使唤的工具人,帮忙是看在师徒情分,这个情分还能帮助贾琏的科举之路顺利进行。

  “先生,学生今年要参加秋闺,学生才疏学浅,每一息时间都是宝贵的。秋闺之后,明年的春闺,学生……。”

  “闭嘴!”张廷恩果断的开口打断道:“竖子,不拿出点师道威严来,你是不听话了。”

  贾琏面带笑容的眨眨眼,表情无辜。

  “呸!小狐狸!”

  “先生,这就没意思了。”

  “少废话,你的功劳我会在陛下面前说清楚的。”

  “先生,学生是勋贵出身,这功劳与科举无关啊。”

  “竖子,你要陛下帮你作弊么?”

  “先生,学生所求者,公平也!陛下要是能体会臣子的难处,给个二甲进士末就行。”

  口沫横飞的对峙到此结束,张廷恩没有继续讲价钱,端起茶杯轻轻的抿一口:“我会向陛下如实禀报,你也要拿出点实际的东西,虚头巴脑的为师可不答应。”

  贾琏露出笑容:“先生,纸笔伺候!”

  看见贾琏让长随小安送来的鹅毛笔和木尺子,张廷恩微微皱眉,看不懂这小子要干啥。

  等到贾琏用尺子折叠撕纸,大小一模一样,叠起来的书写的时候,张廷恩又开始皱眉头了。鹅毛笔就算了,你怎么从左往右写,还是横着的?

  张廷恩没发作,而是很有耐心的看着,毕竟这个份上了,贾琏不会胡来的。

  《关于成立大周中央银行的几点建议》这是标题。

  内容在贾琏家里的书桌上有一份现成的,每一个标点符号都牢记于心。现在搞一个现场版本的,无非就是给张廷恩留下一个深刻的印象,才华横溢,现场一挥而就的印象。

  这怎么说呢?好像写小说,你心里有故事的想法,能不能用合适的文字串联起来,给读者一种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这就是另外一回事了。

  随着贾琏书写的进行,张廷恩频频皱眉,怎么个意思呢?用语太过通俗了,太直白了。

  这在贾琏看来是理所应当的事情,你写个商业报告,可不就得通俗直白么?

  张廷恩还好,能接受通俗直白,有的官员给皇帝写奏折,洋洋万言,前面五千五百字全是废话,最后五百字才讲事情。

  贾琏这里真是一个字废话都没有,行文简洁,通俗直白。写一张,张廷恩就拿过一张。

  等到贾琏终于把笔放下时,张廷恩立刻拿过去叠好,小心的用饭粒沾好。

  贾琏见状不禁摇头,我明明都在右上角写有序号的。

  “你先回去,我这就进宫请求陛见。”

  贾琏:……。辛苦了,三个字你都如此吝啬么?

  (本章完)

第58章 君臣交易

  

  一个人,一个长随,大年初一的午后,阳光意外的好,就这么溜达着往回走,飘忽的步伐,身影才斜阳下拉长,如果来一段背景音乐,“摩擦摩擦,魔鬼的步伐”,动感拉满!

  贾琏的心情其实不错,如果不是建议的效果绝佳,张廷恩不会如此失态,丢下自己就跑。

  真的是跑,一溜小跑出了门的跑。

  东跨院的门口,贾琏遭遇了被人从马车上抬下来,酩酊大醉的贾赦。

  “唉!”贾琏叹息一声,心里默默的补充一句,“怎么不给老东西醉死。”

  张廷恩的求见之旅非常顺利,承辉帝听说他有要紧事情汇报,立刻就让人给他领进来。

  周皇后这边一点脾气都没有,也不敢有,还得给皇帝送出坤宁宫,目送他往乾清宫而去。

  君臣见面,张廷恩行礼之后,上前奉上沾好的本子:“请陛下御览。”

  接过本本的承辉帝明显的一愣,这都啥玩意这是?

  “陛下,从左往右看!”张廷恩及时的提醒,听明白的承辉帝嗯了一声。

  一共就三页纸,不到两千字,承辉帝看的非常仔细,这东西,配合铸币有搞头。

  贾琏先说了怎么做,搞几个试点城市,总行设在京城,南直隶、苏州、扬州,五个市舶司所在地天津、宁波、上海、泉州、广州设分行。其他的地方,等以后根据试点效果再决定是否全面推广。

  吸纳储户,发行货币(银元、铜钱),异地汇兑,目前只有这三大功能。

  好处是显而易见的,掌握大笔资金的流向,异地汇兑一旦推广全国,方便收商业税。

  这里贾琏还重点提了一句,大周朝的商业税模式很不健康,应该采取增值税模式,并设立专门的税收部门,而不是为了节省一点俸禄,把税收的只能丢给各地的官府。这也是明明税收不高,两江之地依旧欠下了巨额税赋的原因。

  贾琏的建议没提如何分配利益的一个字,这不是他能碰的。

  承辉帝仔细的看完后,揉了揉眼睛道:“爱卿,如果按照此策执行,每年可增收多少?”

  张廷恩犹豫了一下,脑子里飞快的转圈,最后给出了一个谨慎保守的数字:“陛下,如果执行得力,年入增加千万,应可做到。”

  听到千万的时候,承辉帝眼睛都红了,呼吸也变的急促。

  “贾恩侯走的什么狗屎运!”嫉妒使得承辉帝面目狰狞!爆粗口!

  “是啊,天马行空的想法,还能落地,这世上真的有生而知之的天才么?”

  张廷恩也是极为感慨,这学生的脑子是怎么长的?这种办法都能想的出来!

  就离谱!

  承辉帝恢复了正常,指着其中一句话道:“看这句,理财,国之根基也!任何皇朝一旦出现财政危机,说明问题已经很严重了,距离财政破产的危机也不远了。”

  贾琏没有用“距离王朝覆灭不远”这种惊悚的句子,那是知道承辉帝一定看的到。

  “陛下圣明,臣以为,中央银行大有可为,此事若成,必将大幅缓解朝廷的财政困局。贾琏虽年幼,却不能以常理论之。”张廷恩这个老师还是很称职的,不忘记给贾琏表功,当然了,他自己的好处也不会落下。

  “嗯!”承辉帝略作沉吟后开口道:“朕给他安排个差事?”

  张廷恩一听这话着急了,赶紧劝说:“陛下,臣以为荫萌为官不妥,此子志在科举,有继承其先祖遗愿之意,也有自身对科举自信心。再者,荣国府已经有了个贾政。”

首节 上一节 46/240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我直播打王者,古代皇帝看麻了!

下一篇:我在大明肝生活技能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