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第59节

  “哦?你说说……”朱元璋似乎全然不知道这段日子,中书省发生的事。

  胡惟庸立刻全盘说出,没有丝毫隐瞒。

  朱元璋听闻后,也不禁一笑,“是得让他吃吃苦头,不过,那苏贵渊咱在空印案上也接触过,这让他小子上国子学,倒还真的是他的执念了。”

  “那你说,他会不会还去中书省找你啊?”

  “臣不知……”胡惟庸如实回答。

  而朱元璋则是摸著下巴,就像是个熟人拉家常一样。

  “唉!说起这小子,咱又是一阵头疼,要不是他,咱也不会搞这些麻烦事,平白无故的,又多出了这么些损耗。”

  “咱现在都不知道,该怎么弥补!”

  “还有咱那大孙……”说起朱雄英,朱元璋又是满脸笑容。

  “这孩子没出去见过世道,整天窝在宫里面,冷不丁唉,遇见一个跟他差不多的同龄孩子,还没有宫里的这些顾忌,那真是整天念叨,整天念叨……念叨得咱头疼。”

  “就连皇子皇孙去的大本堂也不去上了,唉,非说要跟著去那什么国子学,他才几岁,这不胡闹吗?”

  “咱这段日子,都没敢回坤宁宫,就怕又遇到他念叨,咱真是怕了。”

  胡惟庸也是莞尔一笑,同时眼神微敛。

  整个大明,现如今能让这位霸道铁血的陛下,露出如此无可奈何之意,却又乐在其中的,怕是仅有那一位了。

  “皇长孙天资聪颖,想来是能明白道理的。”胡惟庸也随便聊著。

  “说的是啊,咱也是这个意思。”

  朱元璋说著说著,干脆从皇位上走了下来。

  全然没有大明君主的半点威严。

  最后,索性来到胡惟庸面前。

  “我听说那小子,是去不了国子学了?”

  胡惟庸低著头,“他太小,还是再等等,磨练磨练。”

  “对对对,你说得对,是得磨链磨链……”

  朱元璋笑著点了点头,而后就这么看著胡惟庸。

  居高临下。

  忽然,冷不丁的。

  一道声音脱口而出。

  胡惟庸已经是全身冷汗!

  “那就去大本堂吧!”

  

第45章 咱的规矩就是规矩!

  大本堂!

  是朱元璋在洪武元年,主要为“皇太子朱标”所设。卄

  其内藏书万卷,浩如烟海!

  朱元璋虽然是贫民出身,但当政权稳定之后,他第一个做的就是苦学,聘请各路大儒,进入皇宫,教授皇子,连他自己也非常尊重讲学。

  每月有两次经筵,从不缺席。

  而经筵之上,号称百无禁忌,从皇子这段时间的所学反思,到前朝各个朝政“政策”的影响,还有帝王术……均在探讨之列。

  此后,又有诸皇子加入,如同现在已经就藩的秦王、晋王、乃至燕王……等等都曾在“大本堂”之列。

  后来朱元璋再次增扩,开国功勋的子嗣,以及选拔国子学的优秀青年才俊,作为皇子伴读,才能进入。

  如果说……

  国子学是从科举被废之后,大明所有读书人,都梦寐以求要进入的“平步青云”之所。

  那么“大本堂”!

  就真的是青云之上的“皇家特供”。

  不说那最为顶尖的师资力量,就单单说进入之后,基本上都在当朝帝王的“视线”之下。

  是真正的简在帝心!

  且因为,大本堂其核心就是为大明的继承人所设,一旦就读其中,只要家中不犯死罪,最起码可保未来三代无忧!

  这是当朝多少人都梦寐以求……不!甚至是连做梦都不敢梦的机会?

  甚至连胡惟庸自己,曾经想让自家子嗣去伴随太子就读,但也只能想想。后来也就跟其他功勋之子一样,进去就当个烘托学习氛围的。

  但是!

  此次圣上说出让苏闲前往大本堂,其用意显然不是烘托氛围。

  刚才那番话,他可是听得清清楚楚。

  陡然之间……

  聪明人不需要太多启示,有时候只需要看到一步,就全都明白了!

  这也正是他此刻,冷汗津津的原因。

  从始至终,圣上让苏贵渊前往宝钞提举司,就是存著将其彻底掌握为皇家所有的想法?

  而苏贵渊的拒绝盖印,虽然看似得罪了丞相,但另一边,也得到了这个所有人梦都梦不到的“赏赐”?

  还是说,真如圣上所言,就只是因为皇长孙在宫里请求,他这才将那小子,收入大本堂!

  胡惟庸闭上眼睛,按耐住内心的想法,他想让自己尽快归于平静。

  世人都说,他胡相坐镇朝堂,肩上担著的是大明的日和月。

  可只有他自己,时时刻刻都在那“高处不胜寒”的阴影下。

  “怎么不说话了?咱这个意见不好吗?”

  突然,朱元璋徐徐开口。

  胡惟庸赶紧点头,但他还是试探问道:“皇长孙毕竟太小……”

  “唉!小了才麻烦啊。”朱元璋还是那副闲聊家常的模样,“你是不知道啊,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他可不管他皇爷爷是干什么的,咱要是不按他说的做,他就能把咱赖著,咱对他是半点没办法啊。”

  朱元璋说的苦恼,但整张脸都快笑开花了一样。

  胡惟庸见此,赶紧点头笑道:“圣上喜爱长孙,当然是好的,那就让其入大本堂,也好作为长孙玩伴。”

  “咱就是这么想的。”朱元璋点头,“也就是给你说,咱知道你会支持,要不然给那些所谓大儒说,又要说什么陋巷子弟,不上台面了。”

  “圣上有招贤之心,天下有才得者,便可尽入这奉天大殿,一展才华!岂可听腐儒狂言?”胡惟庸连忙道,这一次他倒说的极为真心。

  “我大明,就是这些子弟扛起来的!”

  “好!”朱元璋大笑一声。

  胡惟庸出自淮西,开国功臣这一批大部分都没有什么显赫的家世,在此事的认知里,倒是极为统一。

  “好,那就这么办,伱先带著批文下去,咱之后再派人去将那两百万贯的带给苏贵渊。”

  胡惟庸心中一凛,这是直接绕过了中书省,果然他之前尝试想收服的猕猴,早已被他人打下了烙印。

  心念落下之后,胡惟庸立刻点头称是,然后告退。

  朱元璋望著他逐渐走出文华殿的背影,略微沉思片刻。

  旋即笑了笑,便径直朝著坤宁宫的方向走去。

  “行了,办妥了。”

  刚进坤宁宫,他就大喊一声,似乎这段日子困扰他的事情,一下子就被解决了。

  “这是把损耗找回来了?”马皇后正在教朱雄英练字,听到声音也走了过来。

  “那可不……”

  “这一次又是多少贯?那些臣子就能同意?”马皇后随口问道。

  “开春的五百万贯是常例。”朱元璋随口道:“在这个例子上再加了两百万贯。”

  谁知,此话刚说出来,马皇后就被吓了一跳。

  “两百万贯!你疯了?这可不是一笔小数目,换做洪武通宝,铜料都得好大一批吧?”

  “你这没见识的样子。”朱元璋无语道:“咱现在有了宝钞,那不是挥挥手洒洒水的事情,也就是当初设立之时,那些朝官非得加什么规矩?”

  “狗屁的规矩,哼!要是没那些规矩,咱洪武五年吃了败仗之后,两年就能卷土重来。一直耽搁了这么久,也就是胡惟庸能和咱打配合。”

  朱元璋道:“说起来,这苏贵渊还著实不错,竟然真的顶住了胡惟庸的压力,这倒也好,以后这宝钞提举司咱握的就更紧了,这可是财政大权。”

  马皇后却忧虑不已,“我还是觉得极为不妥,你想想啊,这世上的钱要是那么简单就能获得,前朝那么多皇帝,何至于好些个都是为了钱发愁?”

  “那是他们不够大胆,当然,也没有像咱一样,英明神武的看中了纸币的价值。你看咱这一用宝钞,什么困难都能迎刃而解。”朱元璋摸了摸朱雄英的小脸蛋,心情非常不错。

  马皇后却再度有些无语。

  她本能的觉得不对劲,但这种事让她一时半会儿想,却又怎么都想不明白。

  只好换个想法,“你现在说的好听,就不怕那苏贵渊到时候,再给你讲规矩?”

  “他敢?”朱元璋抬起头。

  “妹子,你看著吧,这种人咱可太熟悉了,看似实诚,规规矩矩,但那是识时务的!”

  “你看此次,他就能顶住胡惟庸。为什么?因为他知道,是咱让他去宝钞提举司的,他就得听咱的。”

  “更何况,这大明,咱的规矩就是规矩!”

  “再不要说,咱这次还给他得偿所愿,不,准确的说,是得偿所愿的所愿……”

  马皇后听得纳闷。

  却见朱元璋已经看向自己的宝贝孙儿。

  “哎呀,说不定以后,咱的大孙就要乖乖去大本堂喽。”

首节 上一节 59/153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季汉大司马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