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第49节
……
“咱吃饱了,端下去吧。”
同一时间。
朱元璋摆了摆手,趁著宫女将饭食端下去的时候。
他这才状若随意的说道:“倒是有趣,这苏贵渊一出去,怎么还成了香饽饽,嘿,刚出了中书省,就把儿子安排好了,国子学……”
马皇后从一旁走来,“官场之上不就这样吗,你方退场,我方登场。登场的人风头可不就大,不过,让苏贵渊去宝钞提举司,伱到底怎么想的?”
一旁,朱标和朱雄英也在一起。
朱元璋如果不是在谨身殿忙著,那吃饭的时候就一定会回到坤宁宫,这也算是他难得的温馨时刻了。
朱雄英眨巴著眼睛,仔细听著,实际上他现在很多事情都处于懵懂状态,但那个跟自己在城墙根玩的苏闲,是苏贵渊的儿子,他却是知道的。
此刻也不禁竖起耳朵,听到苏闲要去国子学。
他当然知道那是什么地方,不由得殷切道:“爷爷,我也要去国子学。”
“雄英乖,咱们上的是大本堂,官宦子弟才去国子学……”
朱标赶紧稳住儿子,不让他打扰爹娘谈话。
同时他也好奇道:“从照磨所的五年任期就能看到,其为人木讷,并不擅长官场之道,而这中书省之地,最是要和人打交道。”
“再加上宝钞提举司,爹你前两年才确立,用来弥补洪武通宝铜料不足的问题,这么个重要职位,交给一个木讷的人……”
朱标摇头,他并不看好。
而且还有最重要的原因,“孩儿曾听闻,胡相有一个爱好,就是爱养猴,平日里家仆也不负责端茶倒水,这些活全是他养的猴儿来做的。每逢有官员拜访,胡相都以猴儿来侍奉,可算是官场上的一大奇事。”
“您把他送过去,就不怕最后也变成……”
朱标的意思已经很明显了。
谁知。
朱元璋却一笑,“要么说标儿你还得再练练。”
“胡惟庸爱养猴,那就让他养……”
此刻,朱元璋也从椅子上站了起来,先是逗了逗大孙,这才再度一笑。
“但他们也要知道,吃得谁的饭。”
“更何况,咱让他去宝钞提举司,是去办事的,可不是让他别人当猴的,若真吃了别人的饭,喜欢给别人当猴,忘了自己的差事。”
“哼……”
“那也别做人了!”
第37章 警告
“念书?”
“我才不去!”
杏花巷。
自从苏贵渊回来,一家三口,便很快吃上了饭。
苏贵渊到底是读书人,食不言寝不语,在饭桌上遵行的是淋漓尽致。
终于。
随著饭吃完了,苏贵渊也说出了他的打算,还把下午回来遇到的事情,也说给了苏闲。
谁知道,苏闲听到这句话,当即就跳了起来。
“绝对不去,我才多大,跟著他们念什么书?在家里也一样啊,再说了,国子学最少也要十二岁才能去的啊。”
苏闲这说的倒也不是假话。
他虽然是穿越,但那只是记忆保存,现在的性格,还有童真爱玩的本性也是符合这个年纪的。
他只要一想到,一早上起来,之乎者也,摇头晃脑,就不由得一阵胆寒……
那是骨子里的抗拒!
让他学字可以,摇头晃脑的念书,动不动还要被打板子可绝对不行。
而且他记忆里有这么一回事,国子学不是最低都要十二岁才能去的吗?
但看父亲信誓旦旦的样子,他自己倒是有些不确定了。
苏贵渊还是一如既往的温和,他谆谆教导,只当是小孩子贪玩本性。
“闲儿你不懂,虽然当今圣上暂时废止了科举,但是对于教学却非常看重,比你想像的还要非常非常看重。”
“那为什么废止?”
呃……
苏闲随口一问,把苏贵渊倒是问住了。
“可能是早些年,通过科举出来的人才质量不行吧,记得圣上曾经因此而大怒,后来这科举就废止。”
“不过,朝堂诸人都看在眼里,科举恢复是迟早的事情,现在的察举制,说是举荐良才贤才,但大多都出自一人门下……”
说到这里,苏贵渊立刻闭口不言,显然对此事讳莫如深。
话归正题。
“当初,圣上的确是让十二岁以上的官宦子弟入国子学,然而,到了这个岁数,基本上性格已经定性,再加上他们大部分都是功将子弟,所以一言不合就大打出手。”
“以至于国子学众诸生、博士,联名让陛下做主。”
“圣上头疼之后,直接挥手,让不想进国子学的,家里全部领回去,后来嫌弃十二岁定的太高,就不再限年龄。”
“你虽然还小,但天资聪颖,应该可以进去。”
“不过虽然如此,且不可因为年少聪慧而骄傲自满,须知这京城之地,人杰不知多少。为父就听说,有个解氏神童,过目不忘,应口成诵,开口成诗……此类神童不要太少。”
说著。
苏贵渊又陷入感叹之中,“当年洪武唯一一届科举,那状元榜眼,更是年少闻名的神童!如今在朝堂已经占有一席之地。”
“为父资质鲁钝,堪堪考了个秀才功名,若非这天下局势,为父怕是连个户部检校都混不上,所以,为父曾经是很知足的。”
苏闲哼哼了两声,“嗯,是挺知足的。”
“罢了!”
苏贵渊一摆手,又哈哈笑道:“总之,我儿的名头如今已经响彻京城,圣上亲口所言麒麟子,便是这天下最大的称赞。”
“这国子学,为父已经为伱打点好,届时,你直接去上课就行了。安安稳稳的读上十年书,未来这大明,才是你们年轻人的。”
苏贵渊说著,甚至坐过来,贴心的拍了拍儿子的肩膀。
“为父的任务,就是保证我儿在这十年里,平平安安的长大!”
苏闲并不答应,而是转了转眼睛,提及另一件事。
“爹你去了这中书省,当这个提举,不到万不得已,万不可跟那丞相走的太近。”
“嗯?”苏贵渊眨了眨眼,有些不明白苏闲的告诫。
“总是你知道就行了,我要说那位皇帝老爷,早就忌讳那宰相,甚至想……”
苏闲刚要继续说下去。
谁知,苏贵渊径直道:“哈,你也太高看你父亲了,走的太近?为父有那个资格吗?整个朝野想要踏入胡相大门内,那是那从皇城一直排到南直隶外面去。”
“更何况,我只是去宝钞提举司,除了有幸拜见一番丞相外,恐怕不会再有什么交集。”
苏贵渊显然是打听过的,“为父都打听清楚了,这宝钞提举司,一年只有两次忙,每次均印发五百万贯的宝钞。哦,想必你也知道,这一贯钱大约就是一两白银。”
“此为一国重脉,所以圣上对此颇为看重。规矩也立得很严,除此之外,就没有其它麻烦,只要为父规规矩矩、谨小慎微……”
说著,苏贵渊似乎想到什么,暗道自己还真是本性难改。
旋即笑道:“当然,为父也会试著改变,争取好好历练,得到胡相乃至陛下看重,早日迈入奉天殿内,做那当朝诸公之一。”
苏闲欣慰点头,“嗯,爹,你努力是对的。”
但同时,他心里也是一阵无语。
怪不得宝钞崩了!
一年印发两次,每次五百万贯,合约就是一千万两白银?
而现在大明每年的白银税收,也不过在六百万两左右徘徊。
当然,银两不等于全部的税收。
实际上现在的大明,还是以“粮食”和“货物”为主要的税收来源,粮食是硬通货,除此之外就是布、丝麻、绢、绸布等等……银两只是附带的。
但尽管如此。
收的少,印发的多,本来就容易造成崩盘。
再加上,现在的宝钞材料容易纸张发旧、霉烂、民间造假等等……
当然。
这些都是可以下大功夫,解决的问题。
可在苏闲看来,就算是把这些所有因素都加上,也远远达不到……十几年后,宝钞迅速贬值十倍的崩盘局面!
甚至洪武年关后,宝钞贬值更是坐了火山车,一度在明朝中叶来到了千分之一!
最后真就跟厕纸没人用,导致张居正的“一条鞭法”后,宝钞没有占据主流,大明朝廷彻底失去了货币控制权。
白银成了民间认可,官府也不得不认的主要货币!
最后就是大明的皇帝,四处求爷爷告奶奶想要找钱,却找不到,大明完了……
这么一分析……
以现在的每年一千万贯的印发,只要真的按照规定执行下去,就算货币有点贬值,但时代是进步的,人口是增长的,未来也不可能崩盘的这么厉害。
中间一定有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