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季汉大司马

季汉大司马 第443节

  缺点方面,因性格太过爽快,少有心机,日后步入官场,注定会吃亏;因文武俱修,黄崇又非天纵其才,大体只能说粗通文武。今后若明确培养方向,黄崇或能有所建树。

  听着霍峻的言语,步练师淡笑说道:“看来夫君当是舍不得洁儿了!”

  “养女十余载,今见其出嫁,安会舍得?”霍峻说道。

  “若夫君不舍,妾可出面婉拒黄氏。”步练师故意说道。

  “罢了!”

  霍峻摇头而笑,说道:“今洁儿满意黄崇,而黄崇亦慕洁儿。我为长者,岂能断二人姻缘!”

  良人难寻,今黄崇虽非同年杰出之人,但胜在品德靠谱。日后洁儿嫁给黄崇,多半能夫妻和睦。今错过黄崇,下个求亲者说不准不及黄崇,自己女儿都愿意,他还能说什么。

  步练师用那温热的语气,凑在霍峻耳畔,呼着热气,说道:“既然如此,妾明日派人知会黄家,让其筹备迎亲之事。”

  “嗯!”

  接着,步练师的玉手拨开霍峻衣袍,轻抚赤裸的胸膛,诱惑说道:“女儿出嫁,夫君多有心疼,何不让妾再生一胎。”

  霍峻兴致顿有,转头欲搂住步练师时,却发现自家妻子已是盛装以待自己宠幸。

  其头戴细长发簪,柳眉中衬着桃花,脸扑淡粉;身着玄黑绢纱,露出酥玉胸怀,下则仅能盖住圆润光滑的大腿。在这身黑纱上的某些部位处绣有花纹,配合步练师的身段,已是让霍督心底挠痒。

  霍峻当即火起,双手揉搓篮球,低声问道:“此裳从何而来?”

  步练师脸颊淡红,轻吟说道:“妾让女工暗中所织,如夫君喜欢,房中还有两三件。”

  “妾~”

  “要~”

  被人这般‘挑衅’,霍峻怒火中烧,与对手来场酣畅淋漓的篮球比赛。先是双手运球,让对手气喘吁吁。而后单手扣篮,三步上篮,怒扣篮框。

  其间缓快切换几次节奏,继而变化斗牛姿势。对手因高强度的对抗,已是头脑发晕,大汗淋漓,白嫩的肌肤泛红,不得已向霍峻认输。

  宜当胜勇追穷寇,霍峻岂会放过敢向自己挑衅的对手,当即加快节奏,持球、运球,暴扣篮筐。直到对方双腿发颤,整个人晕乎乎,霍峻这次才放过对手。

  既是得胜,霍峻自然向步练师讨要战利品。步练师为了满足霍峻,则在冷月下吹奏洞萧。萧声清澈动人,令人愉悦。终在霍峻的满意下,结束了这场战役。

  ——

  之后几日,时入章武六年(公元224年)正月。得以于媒人的奔走,考虑到当下乱世,霍、黄二家确定婚事,约定在冬十一月,举办婚礼。

  期间,霍峻除了与家人团聚外,则奉刘备之命,经常性前往黄鹄台,与刘备畅聊。

  黄鹄台,刘备患病之后迁住养病之地。除了左右侍从外,大臣们常会来此拜谒刘备。

  是日,太阳初升,身体欠佳的刘备,登望高楼,远眺长江水。

  滚滚长江东逝水,奔腾的浪花拍打礁石,青山依稀可见。

  刘备眺望长江水良久,忽然问道:“两汉强盛时,疆域幅员辽阔,却不知以何为疆?”

  对于刘备的忽然发问,左右文武顿感莫名其妙。

  王粲博学多才,拱手说道:“禀陛下,前汉之时,南至日南,西至乌孙,东抵海滨。至于北疆之限,止步狼居胥山。昔孝武皇帝时,霍去病将兵出塞,北击匈奴,封狼居胥以铭功。”

  “前汉强盛之际,东西南北各有万里,北狄、东胡、西羌、南蛮无不宾服。是谓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

  “江山如此多娇,惜朕不能亲至狼居胥山!”

  刘备拍着栏杆,微叹道:“而这岁月好似江水,滚滚东逝,注入四海。前些日夜间,朕盘算岁数,方知自己六旬有四,年至耆年,将持节杖。”

  说着,刘备抚栏而叹,说道:“今时思来,朕奔波一生,历经四海。东到大海,西达巴蜀,北行幽涿,南至荆楚。今时所建功业,远逊两汉。”

  “两汉之基业,非一人之功,是为诸帝之力。陛下之后,尚有太子,太子之后尚有子嗣。季汉之岁,连绵不绝,或有万世!”王粲说道。

  “万世?”

  刘备轻笑几声,说道:“朕之汉能有两百多载,已是心满意足。岂敢奢求统治万世,连绵不绝。”

  顿了顿,刘备问道:“朕以花甲之龄,上马征战,下马治国。不知两汉之中,舍高帝外,何人能再与朕相比?”

  岁数越大,刘备越在意自己的功绩是否出众,或是能称得上大汉皇帝。昔酾酒临月,自述功绩,则刘备不自信而自发的感慨。今随着疾病缠身,不知能活多久,刘备则问众人。

  “陛下以五旬而建功业,今六旬之岁仍能披甲上阵,持弓操剑,奔驰骑射,舍高皇帝外,两汉诸帝莫能及。”霍峻换着言语恭维刘备,说道。

  在限定条件下,两汉诸帝中除了刘邦外,真就没人比刘备强。毕竟六旬还要领兵出阵者,除了刘邦外,也就刘备了。

  刘备转头望向霍峻,见其鬓角已有几根白丝,笑道:“朕昔见仲邈时,君意气风发,指点江山。初至此地时,曹操举中国之众而南征,君豪言三月破贼,后贼果败走江汉,君值三旬。今十余年来,朕已老迈,而君也非气盛之龄。”

  “陛下岂不闻光阴如骏马加鞭,日月如落花流水去,岂有不老之人!”霍峻怀念过往,说道:“臣今四旬有余,已自感身体不负早年精壮,精力亦有所弱。”

  刘备拍着霍峻的肩膀,故作不悦说道:“君岂能言老,华夏尚未一统,季汉尚未中兴。今朕染疾,不知何时易世,今后当多有劳仲邈。”

  “陛下春秋鼎盛之年,虽患有疾病,但仅为小疾,不日将愈!”霍峻安慰道。

  自刘备便血以来,先是肠胃胀痛,接着腹痛便血。今下因肠胃问题,其他疾病也伴随而来,即便有杜度开药方诊断,但对刘备病情而言也是无用。当下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丝毫没有治愈的希望。

  闻言,张飞则是着急,说道。“长安险些被兄长所取,今兄长好生修养身体,明岁率兵北伐建功,看能否再取长安。”

  刘备看向张飞,却见张飞的须发比去年斑白了几分,笑骂道:“去岁正月,翼德须发尚黑,今时正月怎多生白发?酒水莫要多饮,宜当戒之。”

  “诺!”

  “兄长应当修养身体!”

  见刘备训诫自己喝酒,张飞不知该说什么,唯有低着头说话。

  君臣谈话之时,一阵寒风吹过,刘备打了个抖擞,顿感腹疼。

  见状,侍从扶住刘备,关切说道:“陛下,高台多寒,不如归阁休息。”

  “诸卿暂且入堂内等候!”

  话音刚落,刘备因腹痛问题,被侍从搀扶去阁楼如厕。

  见刘备的脚步蹒跚无力,与之前相比,已是离不开侍从搀扶,霍峻心中则是多感不妙。

  环顾四周,霍峻找到杜度,将其拉到角落,低声问道:“陛下自下血之后,当下身体如何?病情可有恶化?”

  杜度迟疑少许,见左右无人,如实说道:“禀霍督,陛下壮年时身经百战,所受创伤众多。往昔因鼎盛之年,气血旺盛之故,仅有暗疾为患。”

  “今陛下年岁渐长,精力不支,故而旧疾复发。当下之身躯犹如腐朽之房屋,柱梁皆为朽木,纵扁鹊在世,亦无回天之术。度仅能开方配药,看能否延缓陛下岁数。”

  霍峻眉头大皱,问道:“如按君之所言,陛下尚有多少时日?”

  “司命之事,度岂能知晓。粗观陛下精神,短则数月,长则一年。”杜度低头说道。

第563章 两汉得失

  得闻刘备今下状况,霍峻多有忧愁。

  霍峻与杜度聊了几句,则与张飞、王粲等人入阁,等候刘备归来。

  少顷,刘备在侍从的搀扶下,缓缓坐到榻上,喝上几口参汤,以为滋补气血,缓以养身。

  身体稍微舒缓了些许,刘备环顾众人,问道:“诸君为智谋之士,今朕心间有一疑虑,不知能否为朕解之?”

  “我等当知无不言!”众人道。

  刘备将毛毯盖住腹部,说道:“汉有两世,何以中汉不如前汉强盛?”

  “这~”

  刘备所提问的议题太过宽泛,这让左右文武不知怎么回答。

  “禀陛下,中汉之时,内有外戚、宦官专政;外有胡人、西羌叛乱,内忧外患之下,中汉岂能兴盛?”马良说道:“上者;后宫干政,中枢党争;下者豪强兼并,与官勾结。故而中汉安能久存?”

  “那前汉可是因王莽篡位而亡?”刘备复问道。

  “非也!”

  王粲拱手而拜,如实说道:“前汉之所以亡,非在君上而在地方。前汉元帝之后,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流民四起,怨声载道。故有赤眉、绿林反叛,动摇汉家天下。”

  沉默少许,刘备看向霍峻,问道:“仲邈常有高见,今两汉兴亡,可有不同之见?”

  霍峻沉吟少许,拱手说道:“启禀陛下,以臣浅薄之见,前汉亡于流民,而中汉亡于党争。”

  “中汉虽有黄巾之乱,西羌乱境。但与国而言,声威尚在,地方臣服。如灵帝圣明,择贤治国,未必不能存续中汉。且若非灵帝择嗣君有失,何以有何进、董卓之乱?代出明君,中汉尚有存续之希冀。”

  别看东汉在黄巾起义后不久灭亡,但实际上东汉的灭亡更多归咎于上层的政治斗争。若汉灵帝能正常委任太子,不搞什么幺蛾子,东汉在他手中灭亡不了。

  当然不是说东汉有大兴的希望,仅能说东汉还能存续。如果遇见圣明的天子,苟活几十年,甚至一百年,或许都有希望。

  东汉之所以覆没,董卓之所以能入主洛阳。实际上与关东士族的过分自信,以及何进兄妹的愚蠢有非常大关系。

  关西与关东的割裂,人尽皆知。如关东士人屡次希望弃凉,加上打压关西武人的政治地位,岂能不遭凉人的反噬。

  “至于前汉,臣以为纵无王莽,前汉亦会覆没流民之手。”

  霍峻沉声说道:“孝武皇帝时,董仲舒奏言,天下土地兼并,豪党之徒以武断于乡曲,宗室有土,公卿大夫以下争于奢侈。然因邑陵制,尚有可遏。及至元帝时,废邑陵制,关东豪强不再迁徙邑陵,则豪强无法遏之。”

  “元帝之后,豪强兼并,大族奢靡,百姓无田耕作,无粮可食,渐为民乱。时天下人心散乱,王莽以伪善之面,窃取汉室。”

  秦统治时间太短,根本无法给西汉太多的经验教训。

  刘邦平天下太快,故而后遗症不小。在刘邦登基之后,常年被兵事所累,且为了治天下,创造性采用郡国双轨制。

  经文、景、武三代努力,封国势力消亡,取而代之则是外患匈奴。后来匈奴难以为患,及至昭、宣、元三帝时,流民则成为大汉最大的问题。

  至于为何有大批流民,则与西汉缺乏治理经验有关,因初次统一天下,中原凋敝,为了迅速复兴,西汉不限制土地兼并。

  当流民问题威胁到大汉时,西汉君臣虽有想法,但受迫彼时之形势,无法着手解决。

  邑陵制度,本是刘邦强干弱枝的手段,不料到中期成为打压豪强的工具,算是阴差阳错。

  西汉的灭亡问题,光武帝刘秀岂会不知?

  故而在中后期发起度田,终东汉一朝,中枢对田亩数据非常重视,其控制力胜过西汉。

  至于为何东汉不像西汉亡于农民起义,除了朝廷对田亩数据的严格控制外,则就是出现了农业革命,以及长江流域大开发。

  冬小麦的广泛种植,得以养活大量关东的人口。而后长江流域被开发,所能容纳的百姓也就更多。

  因以上二者,东汉亡于农民起义的上限被提高。但因关东豪强、士族膨胀,皇帝幼亡,其因党争而亡的概率更大。

  因此别看秦到汉末仅四五百年,但实际上已有三种王朝灭亡的类型为前车之鉴。即秦因虐民而亡,西汉因纵豪而亡,东汉因党争而亡。

  当下霍峻以超越时代的政治眼光,来粗略评判两汉政治得失,真就让刘备与堂中众人震惊。

  刘备赞叹不已,说道:“朕与君相知二十余载,本以为尽知君之才略,不料尚有不知之处。出则亡敌国,纵横天下;入则知兴替,齐治百姓。出将入相,舍君之外,何人能及!”

  “臣粗鄙之见,如有谬言,望陛下见谅。”霍峻说道。

  刘备捋着胡须,感叹说道:“孔明言中汉得失,与君所见略同。今听君不同之见,再思中汉覆没,朕深痛桓、灵二帝。无此二君,岂有何进、董卓、曹操三者乱政乎!”

首节 上一节 443/48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世子凶猛:这个小娘子,我抢定了

下一篇:大明,从空印案开始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