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英伦文豪

英伦文豪 第180节

  而这一个决定,将严重损害托尔斯泰家人的利益,

  因为对于他的家庭来说,经济来源就是农庄的产出和版税收入,

  两者都没了,妻儿必将温饱堪忧。

  为此,托尔斯泰和妻子索菲娅产生了嫌隙,双方互相折磨,最终逼得托尔斯泰离家出走,在一个寒夜的火车站中饱受冻馁之苦,最终去世。

  凡尔纳低声劝道:“托尔斯泰先生,就算真的要捐赠,又何必捐出全部呢?”

  一旁的罗兰也说道:“对,就连诺贝尔先生在设立诺奖的遗嘱中,也不是捐出了全部资产,而是总资产的94%,3100万瑞典克朗。”

  托尔斯泰没有回应他们,

  只是,他脸上的表情坚若磐石,冷冽如同万年不化的寒冰。

  看到这样,其他人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

  陆时不由得叹气,

  他不希望托尔斯泰这样伟大的文豪走向那种死亡。

  他说道:“托翁可曾听过一句中国谚语,‘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托尔斯泰当然没听过,

  但字面意思还是很好理解的,

  “把鱼直接给人不如……唔……延伸来想,应该是说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

  陆时点头,说:“所以,在捐赠这方面,我更欣赏诺贝尔先生。他以自己的影响力,让人们不断对物理学、化学、生理学或医学以及文学展开追逐。”

  其余人翻个白眼儿,

  他们心里吐槽,诺贝尔文学奖都快叫陆时给搅黄了,他却一点儿也不脸红。

  凡尔纳说道:“你的意思是成立基金?可是这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有什么关系?”

  陆时尴尬,

  “确实没什么关系。”

  他就是想说一个显得高深的谚语,让托尔斯泰陷入思考。

  凡尔纳:“(ˉ▽ ̄~)切~~”

  一旁的托尔斯泰笑道:“其实也不是没关系。那句谚语告诉我们,一次性地施恩,远远不如细水长流来得更有效。确实,我是应该成立一个基金会。可是……”

  他面露难色。

  庞加莱跟着叹气,说道:“诺奖能成,背后有官方的背书。诺贝尔先生是于1896年12月去世的,而直到1897年4月,其遗嘱才经挪威议会通过执行,诺贝尔基金会得以设立,管理遗产和奖金。在俄国,沙皇会不会……”

  没人接茬,

  但庞加莱想问什么,呼之欲出。

  当然,答案也是呼之欲出的。

  陆时轻笑道:“庞加莱先生的思路窄了。托翁设立基金,为何不在欧洲?然后,每年由执行人去俄国进行捐赠。”

  众人都以为陆时傻了。

  成立基金会以后,是需要投资、管理、赚钱的,

  俄国人在欧洲搞东搞西,怕是把欧洲人当成傻子在耍。

  陆时露出了一个颇为阴险的笑容:“诸位,你们别忘了现在的背景。”

  凡尔纳问:“什么背景?”

  陆时笑意更盛,

  “现在是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初选期间,西欧的诸位文豪都认为托翁才是实至名归的那位,因此退出了评选。如果……嘿嘿,我是说如果,托翁振臂一呼,诸位文豪该如何应对?”

  “嘶……”

  几人倒吸一口凉气。

  艹!

  陆时太阴了!

  这小子,不当商人当文人,实在是太可惜了。

  陆时又道:“更进一步,如果托翁在万众瞩目中成为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得主,借此宣布将所得的奖金用于成立基金会,并希望善长人翁们慷慨解囊,各位难道不跟着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

  阴!

  实在是太阴了!

  陆时看着年纪轻轻,却是太阴真人。

  这时,一旁的托尔斯泰一拍额头,说道:“坏了!我把第二次拒绝的电报拍给斯德哥尔摩了。”

  陆时说:“没事没事,再拍一封电报过去就是。就用大英领事馆的专线吧。”

  托尔斯泰立即点头,

  “我需要纸笔。”

  一旁的罗兰赶紧四处翻找,找来纸笔,说道:“托尔斯泰先生,您说,我记录。”

  托尔斯泰道:“电文如下,‘尊敬的诺委会、瑞典文学院……’”

第135章 陛下病重

  第二天,

  清晨。

  斯德哥尔摩。

  尽管已经是早春了,但这座城市昼短夜长,日均温度还是在0℃上下浮动,

  尤其是一早一晚,宛若其他低纬度地区的冬天。

  卡尔·大卫·阿夫·威尔森踩着干枯的草坪,脚下发出“嘎吱嘎吱”的声音,在弥漫的黑暗中缓步朝办公室的方向走去。

  就在这时,有人跟他打招呼:“威尔森先生。”

  威尔森回过头,

  眼前是瑞典文学院的一个年轻办事员。

  办事员左手拎着镀锡的保温壶,右手则是一套瓷制的杯具。

  威尔森问:“怎么了?”

  办事员说道:“要喝咖啡吗?我这儿有现成的。”

  说着,也不等对方拒绝或答应,直接就用旁边的小石墩当桌子,倒了一小杯热腾腾的咖啡。

  威尔森对手掌哈气,

  “好吧,就来一杯吧。”

  他走上前去,接过了咖啡,小口啜饮起来。

  瞬间,体内就像安装了某种GPS装置,能清楚地感觉到温热的饮料滑过食道,随后落入胃袋,

  暖意随之涌向四肢百骸。

  “呼~~~”

  威尔森长舒一口气。

  办事员问道:“您行色匆匆的,这是去办公室吗?”

  威尔森刚出了一口气,现在仿佛又憋住了,

  他现在是要去办公室没错,

  但是去了,手头上也实在没什么活。

  因为诺贝尔文学奖彻底拉胯了。

  办事员看威尔森不说话,便又好奇地问:“我听说几天前有一部席卷巴黎的科幻,叫《乡村教师》,受到颇多赞誉,其作者或许可以提名本次诺贝尔文学奖。”

  这不是哪壶不开提哪壶吗?

  威尔森一脸郁闷,

  “那是陆时的作品。”

  办事员:“……”

  诡异的沉默横亘在两人之间,仿佛形成了真空地带。

  过了片刻,威尔森才叹气说道:“这世界,当真有如此全才?”

  这话听着像问句,实则是自言自语。

  办事员继续沉默着。

  良久,威尔森放下手中的杯子,看了眼天边已经泛起的鱼肚白,

  “谢谢你的咖啡。”

  他缓步朝办公大楼走去。

  没想到,刚到大门口,就被瑞典文学院的第一席——汉斯·路德维希·福塞尔给拦下了。

  只见福塞尔手里拿着一份电报,脸上的表情不甚好看。

  威尔森问道:“汉斯,你怎么来了?”

  福塞尔递出电报,

  “自己看。”

  威尔森凑过去阅读:“

  ‘尊敬的诺委会、瑞典文学院各位同仁,

  感谢你们将我提名为第一届诺贝尔文学奖的候选人,万分感谢。’

  ……

首节 上一节 180/49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剧透历史:从三国开始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