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认朱元璋作爷爷! 第181节
朱元璋笑笑,“哪有人老了不死的啦?那不老妖怪啦?”
老爷子端着茶水,等朱雄英喝完,便撅屁股走到不远处桌子上。
他出去推门,门外的李忠和刘保带着太监宫女在外面候了一夜。
“皇上。”
李忠和刘保猛地一激灵,赶紧迎上来。
看着在寒风中候了一夜的太监宫女,朱元璋心里一软,笑着道:“咱大孙醒啦,你们快去弄点粥来。”
“啊?醒了?!真是老天爷保佑啊,奴婢马上就去!”
李忠忙不迭离开。
朱元璋摇摇头,再次含笑背着手走到朱雄英面前。
看着老爷子脸上的笑容,朱雄英心里暖暖的。
“爷爷,我刚才可能就劳累了一些,实际是没事儿的,您别担心了!”
朱元璋白着朱雄英,没好气的道:“都晕倒了,还没事?”
“爷爷命令你,这半个月,好好休息调养身体,再也不能操劳政事了。”
“就算是一头牛好吧!犁地犁长了,也会累趴了。”
“是咱不好,咱早就该让你休息的,这半个月全国都休沐了,你要还敢写啥子奏疏的,你看咱怎么收拾你!”
昨晚朱元璋看见了朱雄英写得东西,不过他还没来得及细看,不过他知道朱雄英时时刻刻都在想着大明好。
朱雄英点点头:“恩恩,听爷爷的。”
朱元璋笑着道:“这还差不多。”
“御医说了,说你操劳过度,你小子,自己身子什么情况,自己心里没底么?”
“大明以后都要靠你了,哪儿有这么糟践自己身子呀?你爷爷虽然忙,虽然累,但小时候就习惯啦。”
朱雄英道:“可我也是呀!”
朱元璋没好气的道:“你是个屁!八岁之前,你都咱和你祖母一把屎一把尿拉扯的,你小时候锦衣玉食惯了,劳累个啥?”
“好吧。”
朱雄英柔弱的说道,“爷爷。”
“嗯?”
“你昨夜没吓坏了吧?孙儿又惹你挂念了。”
朱元璋笑着道:“没!咱一把年纪了,啥事没经历过呀?这点小风小浪的,还能吓坏你爷爷?实话告诉你,爷爷当时就知道你不会有事!这叫爷孙心连着心,能感受的出来。”
“是么?”朱雄英眨眨眼。
朱元璋道:“那可不是么?”
爷孙说话间,李忠端着一碗粥走来。
朱雄英看了一眼朱元璋,道:“爷爷,你也要听孙儿的,你先去休息休息可好?睡一会儿午觉。”
朱元璋笑道:“都啥时候了呀?还睡啥午觉?”
朱雄英不依不饶道:“爷爷不去,我就不喝粥!”
“呵!好,听你的!”
朱元璋起身,背着手准备离去,又不忘叮嘱李忠,道:“好好照顾咱大孙!”
“是,皇上!”
李忠点头。
朱元璋摇摇头,背着手一步步朝外走去。
“呜呜呜。”
李忠终于憋不住了,竟哭了出来:“殿下,你吓死了奴婢了。”
朱雄英笑笑,道:“没事儿,大男人的,哭啥!”
说着,朱雄英才想起李忠算不上一个完整的男人,可怜李忠的同时,也为李忠对自己的情感而感动。
“李忠,孤问你,昨晚老爷子吓到了吗?”
李忠点头道:“老皇爷昨晚都好吓人!”
“老皇爷昨晚把所有人都赶出去了,说要亲自照顾您,害怕奴婢们照顾不好。”
“您是不知道,老皇爷那样子,奴婢看了心里都焦。”
朱雄英愣住了。
李忠继续道:“老皇爷昨晚说你手凉,一直把你的手直接放在他衣衫里面,用心窝子给你捂。”
“奴婢……”
李忠有些说不下去了,只是想起刚才那个画面,他就知道这沧桑的老人,对孙子的爱,是多么的纯粹!多么的小心!
朱雄英听着听着,黯然神伤,默然的喝着粥,有些哽咽的说不出一句话。
他就知道,老爷子一定不会是刚才说的那么轻松……
(本章完)
第151章 洪武二十五年的大朝会
朱雄英恢复得很快,没两天的时间就生龙活虎了。
老爷子一有时间就过来看一下,绝口不提国事政事,聊的都是些轻松的家常事,就是朱雄英主动提起,老爷子也是立马打断。
这让朱雄英也有些无奈,只得听老爷子的,好好休息。
不过朱雄英也知道,这些天老爷子挺忙的,因为他要准备大朝会的事情。
年底的大朝会,是一年当中最重要的几次朝会之一。
它是彰显一个王朝内在精神和外在华衮的最盛大的排场,连任何一点微小的细节也要像军国大事一样高蹈唯美的。
每年的大朝会例行在奉天门举行。
大朝会的日子定好,就是刮风下雪,也都要照例进行,因为这是一个国家从天子到臣子一年当中最要要的礼仪。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礼仪之邦,礼乐是君臣们最重视的。
今日一大早,天还没有亮,文武百僚就开始在午门外排班。负责议程的内侍更是神气活现,即便是公爵大臣也要被他们呼来喝去地支使。
小人得志是要有气候的,大朝会的庄严隆重赋予了他们骄横跋扈的底气。他们逐队厉声喝问:“班齐未?”
禁卫人员逐一应答:“班齐!”
那阵势就像军队结集时检查口令一样。
队伍整顿完毕,宫门尚未开启,大家只好瑟缩在寒风中等待五更报时。
皇宫内计时的更漏比民间短,宫中五更过后,民间四更才结束。
因此宫中打过了五更,梆鼓声就交替响起, 称为攒点, 也就是发布标准时间的意思。
五更攒点的梆鼓声终于在城楼上响起。
这时候,透过大庆殿殿角上的鸱吻犹见疏星点点。
于是宫门缓缓打开,门轴吱吱呀呀的磨擦声尖利地划过晨光熹微的夜空,百官蹑手蹑脚而又神情整肃地鱼贯而进,
洪武二十五年的年末大朝会开始了。
东宫。
朱雄英已经穿戴好象征大明继承人的冕服。
他看着全身镜中的那一个一个英姿挺拔的少年, 忽然咧嘴一笑。
“好看!”
不得不说,大明的服侍是真的好看。
红色绣着金线五爪团龙储君袍服, 微微束腰, 加上下面带褶儿的,同样夹杂了金线宽大又不臃肿的裙摆, 让朱雄英整个人显得长身玉立。
腰上, 是一条镶嵌了二十块上好和田玉,刻着龙凤图案的玉带,脚下, 是软底儿绣着二龙戏珠的黑色朝靴。
戴上有些沉重的九旒冕,让朱雄英神秘而又威严。
“殿下!”
李忠看着朱雄英,笑道:“真好看,像极了太子,若是太子还在……”
说到这里,李忠突然停住了, 眼眶不由得红了。
他以前服侍太子, 如今又服侍太孙,可以说是服侍了朱家两代储君, 在他的心里,主子就几乎是他的一切了。
明朝有许多权倾朝野的太监,鼓动明英宗亲征, 结果做了蒙古人俘虏的王振,刘瑾为首的八虎, 万历年间的冯保, 魏忠贤等等。
但是现在, 旭日初升的大明帝国中, 无论是朱元璋,还是朱标, 都极其反感太监。作为国家的掌控者,他们在历史中看到了太多宦官作乱,导致的国家衰落。
所以朱元璋下令,宫中除了在皇子皇孙后宫伺候的太监之外, 其余的太监只能用来干粗活。不许他们识字, 甚至不许他们随便乱说话。
这个政策并没有持续太久, 到了明宣宗朱瞻基的时候就被废除了,主要的原因是他需要信得过的奴仆去处理私密的文件, 而除了宦官外,其他的集团都不能提供这样的忠诚和机密性。
这样一定程度上使办事更加迅速和有效率, 但也促进了宦官势力的崛起。
宦官是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身体有一部分的缺失,同时他们也是掌权者最亲密的人之一,这样的特殊性也造成了他们在华夏的历史上多次影响了朝局。
对于宦官的处理, 朱雄英还是比较赞同老爷子的做法,宦官不应该参与到政事中来, 不过朱雄英也不会因此而看低了他们。
“有心了。”
朱雄英拍了拍李忠的肩膀, 就这么一个简单的动作, 李忠的眼泪就忍不住流了下来。
“老奴失礼了, 殿下恕罪!”
“走吧。”
朱雄英摆了摆手, 便往谨身殿而去。
谨身殿,老爷子同样沐浴更衣完毕,今日的他,难得的穿上了明黄色的龙袍,头上是一顶金灿灿的金线编织而成的皇冠,上面两条栩栩如生的金龙,二龙戏珠,很是精神。
上一篇:大秦:刚一统就加入五军之战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