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我在锦衣卫负责抄家的日子 第171节

弘治帝笑道:“坦然二字极为难得。诸卿,常风是朕的宠臣。但李东阳丝毫没偏私。”

“同样未中的,还有李东阳好友王华之子王守仁。”

“说明李东阳主持会试时一视同仁,无半分私心。”

“如此大公无私,朕定要升赏。拟旨,升李东阳为礼部右侍郎,仍兼任侍讲学士。”

李东阳从五品翰林学官,直接高升为了三品部院大臣,跻身“部堂”之列。

距离入阁就只差一步了!

就在此时,一名黄河汛兵飞跑进奉天殿:“河汛!河汛!”

大明只有两类士兵可以无旨直入皇宫。

一是传递军情的红翎信使。二是传递汛情的江河汛兵。

在古代,汛情比军情更紧急。

弘治帝面色骤变:“快报!”

黄河汛兵拱手道:“禀皇上,黄河山东段张秋堤决口!淹没三府二十一县田地无数。”

弘治帝倒吸一口凉气:“啊呀!怎么会!朕整冬都在担忧黄河河南段。然而决口竟出现在了山东段!”

“朕要择一良臣担任钦差正使,前往山东治河。诸卿可有人选?”

今日早朝出尽风头的李东阳第一个出班奏道:“臣举荐一人。”

弘治帝问:“哦?谁?”

李东阳答:“浙江布政使刘大夏正在京中述职。此人堪当治河大任。”

弘治帝微微一笑:“刘大夏是你的同门师兄弟吧?”

天顺五年,李东阳跟刘大夏同在老师黎淳门下读书。那可不是强攀关系的座师师兄弟,而是实打实的相同授业恩师。

当初黎淳门下号称有“黎门三杰”。除了李东阳、刘大夏,还有如今在山西管刑名的杨一清。

李东阳朗声答道:“回皇上,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臣推荐刘大夏是出于公心。”

弘治帝微微点头:“嗯。说的好。刘大夏的能力朕是清楚的。当初老内相怀恩病危,弥留之际向朕推荐了三个人。王恕、马文升、刘大夏。”

“拟旨,命刘大夏领右副都御史衔,前往山东治河。”

吏部尚书马文升道:“禀皇上,应再择一精明强干之人,作为刘大夏的副手。”

武官班中的常风心头一动。

他在锦衣卫这些年,经历了太多官场争斗、宫廷阴谋。

他厌倦了整日办那些见不得光、蝇营狗苟的差事。

他十分渴望切切实实的为老百姓做一些事。

常风出班,毛遂自荐:“禀皇上,臣愿担任钦差副使。”

马文升道:“不可!常镇抚使,你不懂水利之事,怎么能担任治河的钦差副使呢?”

弘治帝赞同:“是啊常风。你为国效力的初衷是好的。但你不懂水利。”

常风侃侃而谈:“禀皇上。治河需耗费海量国帑。水利之事,因堤坝冲了又建,建了又冲,向来是一本良心账。导致河道官员能够上下其手的地方甚多。”

“仅弘治五年,北镇抚司逮捕、定罪的正五品以上河道官就有十三个。”

“臣虽不懂水利,却懂查贪、治贪。治理黄河,要靠钦差正使刘大夏。”

“臣能做的,是保证朝廷拔发的每一两治河银,都切切实实用在堤坝上!”

马文升捋了捋胡须:“常镇抚使说的有道理。北司掌柜以副钦差的身份参与治河,可以震慑那些觊觎治河银的贪官污吏。”

李东阳附和:“若常镇抚使参与治河。贪官污吏们就算有贼心贪墨治河银,恐怕也没贼胆。”

弘治帝拍板:“好,朕命常风为钦差副使,协同刘大夏办差!”

“常风,记住你刚才说的话。你要保证每一两治河银都用在实处!”

166.第166章 要治水先救民

常风在出京之前,做足了准备工作。

此次出京,他挑选了北镇抚司三百名精干袍泽随行。

他还找到了刑部尚书白昂,来给他和三百袍泽讲课。

白昂,五十九岁,大明有名的治水能手。

白昂是天顺元年进士,历任礼科给事中、工部郎中。后平叛乱有功,升兵部侍郎。又调往户部,巡视江河,颇有政绩。

去年他高升左都御史。今年取代彭韶,转任刑部尚书。

用后世的话说,他是典型的全能型技术性官僚。不光懂治水,还懂打仗,且是法学专家。

此人清廉自守。锦衣卫私档中,他最大的黑料不过是收了求学时的好友,南直隶某位知府的一百两节敬。

在弘治三年,他干过一件惊天动地的事。

当时他在凤阳督修皇陵,给弘治帝上了一道奏折。

这道奏折大体内容是:给太祖爷修坟头的事儿随便糊弄糊弄就得了。多余出来的修坟款项用来赈济灾民不香嘛?

太祖爷在天有灵,会夸皇上您是个体恤百姓的大孝孙!

请皇上牢记,老百姓的饥寒比皇帝家的坟头重要的多!

这道折子是典型的大不敬。

弘治帝看了奏折,不仅不怒,反而连夸白昂是个贤臣,准了他的折子,把他调回京委以重任。

白昂虽还未及花甲之年,身体却不怎么好。多年巡视江河,让他骨头受了潮气,患上了骨痛病。这也是弘治帝未派他去山东治河的原因。

弘治帝是宽仁之君,好用就往死里用的事儿,他是做不出来的。

常风恭敬的搀扶着白昂,进了北镇抚司大堂。

白昂在上首坐定。

常风一声令下:“诸位袍泽,叩拜先生!”

常风如今在北镇抚司一言九鼎。钧令一下,一众袍泽推金山倒玉柱般齐齐跪倒:“拜见先生!”

白昂捋了捋胡须。他颇有幽默感:“快快请起。给一帮整日抓人、整人、杀人的锦衣卫当先生。我是头一遭。”

“要是讲的不好,你们可别把我抓进诏狱。要杀我也请留个全尸。”

常风笑道:“先生风趣。”

白昂道:“那咱们就开始吧?”

常风点头:“还请先生赐教我等。”

白昂清了清嗓子,语出惊人:“昨日早朝,常镇抚使说要把每一两治河银都用在实处。差点没笑死我。”

常风一愣:“敢问先生,为何发笑?”

白昂道:“这么说吧。治河银,若有六成用在实处,已属难得。”

“若有八成用在实处,朝廷该封常镇抚使一个伯爵!因为你做到了自立国以来,无人能够做得到的事。”

接下来,白昂给众人解释了大明水利工程上的种种猫腻。

各级主管水利工程的是文官。下面领着民夫修堤坝的是武官。

河道文武官员,一向有“文官吃草,武官吃土”的说法。

大明筑坝的主要方法,是“埽工”。

“埽”是一种用秫秸、树枝、土石,外裹草席捆扎而成的工程构件。

多个埽连接而成的建筑就是“埽工”。

埽工既可以当护岸坝,又可以堵决口。是最主要的防洪工具。

一个一丈宽的埽,用料为“木三草七”。需要五两银子。

文官管着埽工物料,要么虚报价款;要么偷工减料,将木三草七改成木一草九。此谓之“吃草”。

武官管着民夫施工。虚报挖掘土石方的工程量,借机骗取土石银,此谓之“吃土”。

白昂的老师徐有贞是个弄权的权臣。这位徐首辅人品低劣,善于钻营,心胸狭隘。曾害死于谦。

但人没有非黑即白。在另一方面,徐有贞精通水利,有大恩惠于百姓。

徐有贞生前曾对白昂说过:“河务买草木竹石麻铁,与民夫役工,一切公用,费帑银十之二三。”

那时的白昂还年轻。他大惑不解,问徐有贞:“先生,那剩下的十之七八呢?”

徐有贞苦笑一声,解释:“文武官员挥霍无度,大小衙门应酬吃喝,往来接待官员如过江之鲤。食之二三。”

“剩下五六,上至河道正堂、监管太监,下至民夫役长,你分一点,我分一点,雁过拔毛,掐尖落钞。”

“朝廷拨发十两治河银,最多也就二三两能用在河坝上。”

白昂整整给常风等人讲了三个时辰。从正午讲到了黄昏。

常风和袍泽们很是用心。时不时用笔将白昂所说河道猫腻记在纸上。

常风问白昂:“先生。我们锦衣卫的人不善查账。我准备从户部调用百名管账书吏随行,清查山东河道账目。您看如何?”

白昂连连摆手:“万万不可。我以前做过户部侍郎。知道手底下那群书吏是什么人。”

“书吏跟地方上关系错综复杂。用他们去查河道账,屁都查不出来。倒肥了这帮书吏,给了他们拿堵嘴银的机会。”

“伱要用懂账之人。我建议你从北直隶的民间小店铺中雇一批账房先生。”

常风拱手:“多谢先生赐教。”

一众锦衣卫袍泽纷纷朝着白昂拱手作揖:“谢先生赐教。”

白昂开起了玩笑:“不必言谢。六部堂官犯在你们锦衣卫手里是常事。若我有被丢进诏狱的一天,你们对我手下留情,我就感激不尽了。”

徐胖子道:“看先生这话说的。哪儿能呐。”

此番管驯象的徐胖子也跟着常风去山东。

首节 上一节 171/40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