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史上最狠暴君 第83节
毕自严一愣,旋即便作揖说道。
“时下国朝何其艰巨,爱卿怎能有此想法?”
朱由校却道:“都察院与吏部之事,朕自有想法,眼下爱卿要做的,是尽早尽快的舒缓弊政,令国库能逐步充盈起来。
倘若爱卿都一味循制,那如何能将所谏诸策有效推行起来?如若诸策不能见效,那国朝是否又要走老路,继续摊派辽饷?”
既然决定重用毕自严,就代表朱由校把户部交给毕自严了,只要大方向没有错,旁枝末节是无需理会的。
想让户部大管家去改善中央财政,却死揪着某些权力不丢手,让毕自严在朝上不上,下不下,这等蠢事朱由校可做不出来。
朱由校的钱袋子就是内帑,只要能叫这一钱袋子充盈,在此期间多培养些精通财政的能臣干吏,那后续才能推动税改。
大明精通财政的人才,终究还是太少了。
毕自严在离开东暖阁时,心情有些复杂,一方面对天子的信赖,让他觉得很感动,能将户部职权都悉数交给他,单单是这份信赖,毕自严唯一能做的事情,那就是把户部管好,尽早舒缓国库压力。
但另一方面有些事情,他尽管向天子进谏了,可天子却没有采纳,这使得毕自严有些头疼,该如何去面对那些找他的人。
算了,还是先做好本职吧。
低头走到乾清门时,瞧见此处轮值的诸上直亲卫军锐士,在寒风下依旧挺立着,毕自严的眼神变了。
许是睹人思事,让毕自严内心深处坚定了想法,他现在是大明户部尚书,眼下他最该做的事情是将本职做好,至于朝中的那些纷扰或矛盾,的确是要考虑在内,只是主次却不能混淆,真要那样的话,那户部如何能肩负起应尽职责?那国库又该如何改善?
想明白这些的毕自严,脚下步伐也不由加快不少,那身红袍渐行渐远……
第132章 钱公高见
“…先前本官就说了,不能将希望放到毕自严身上,诸君却不相信,对毕自严仍抱有希望,现在如何呢?”
正午的艳阳很刺眼,大时雍坊的某家酒楼雅间,钱谦益坐于主位,那身官袍是那样的合身,看着在座的众人,钱谦益嘴角微微上翘,足见其心底的得意。
是啊。
如何能不得意呢?
阔别朝堂经年,尽管在野名声很大,可到了京城想谋个一官半职,也并非什么易事,钱谦益初来京城时就做好打算,要好好为自己谋划,争取能在朝野引起关注,如此即便朝局混乱,他也能在朝为官。
然而新君意外召见,于西苑面见新君,被擢礼部右侍郎,尽管中间出了些差池,意外掉进了太液池里,在君前失仪了,还染了风寒,不过结果是好的嘛。
邹元标、缪昌期、赵南星、高攀龙几人流露出各异的神情,尽管他们没说什么,不过钱谦益却猜到什么,那狡黠的眼珠转动起来。
“唉~”
一声长叹在雅间响起,邹元标看着满桌的菜肴,却是一点胃口都没有,吏部尚书至今悬而未决,这让他心底很乱。
从那件事情敲定下来,私下割让不少的利益,到现在却迟迟没有任何眉目,邹元标心乱之余,还藏有不甘啊!
毕竟几场会推下来,他邹元标之名都位列翘楚,接任吏部尚书的呼声很高,但天子就是视而不见,这找谁说理去啊。
吏部尚书敢空置这么久,简直是闻所未闻啊,即便是万历朝那种动荡时期,朝堂和地方空缺不少职官,不过核心衙署的职官没有空缺啊。
“天子自御极以来,这般闭塞言路,不听忠言,乾纲独断,居内廷而不临朝,这非社稷之福啊。”
心情淤堵的邹元标,端起手边茶盏呷了一口,“遇事喜率性而为,每每遇有司反对之事,便颁中旨以强压,多少德不配位之辈被超擢,倘若长此以往的话,那国朝的礼制宗法,岂不形同虚设?”
你这老贼。
钱谦益眉头微蹙起来,眸中掠过一抹不满,看了眼邹元标,说事就说事,没事提什么中旨,是,就你这个刑部右侍郎是按制升的,行了吧。
“咳咳~邹公之言,说的对啊。”
尽管不满,但钱谦益表面却没有变化,轻咳两声道:“似吏部尚书这等要职,岂能一直这样空悬?先前本官所呈那些奏疏,就是希望陛下能有所警醒,只是陛下却都留中不发,依着本官之建,此事要换个思路才行。”
钱谦益在这里侃侃而谈,邹元标却微微皱眉,其实对钱谦益,他是略有不满的。
当初要不是他上那几道奏疏,或许朝局就不会那样复杂,涉及吏部尚书的会推,也不会一次比一次激烈,可奈何钱谦益上的奏疏,写的那叫一个漂亮。
即便一些人敏锐觉察到钱谦益,也有想角逐吏部尚书之意,但这些想法和心思,也只能藏在心底。
你可以说钱谦益没有气节,是典型的利己投机派,但不能否认钱谦益的文采,文坛大家的名号不是白给的。
“那依着钱公之见,该如何规谏呢?”
赵南星想了想,看了眼邹元标,对钱谦益说道。
几场会推下来,从最初没有钱谦益之名,到有了钱谦益之名,且位序不断靠前,东林党内的一些人,都能瞧出某些人的矛盾和争斗。
吏部天官之位,或许比不了内阁大臣耀眼,且担任此等要职,是绝不可能进内阁的,但架不住其管着官帽子啊,真要做得好,就不提群辅怎样,即便是次辅都比不了,甚至首辅都要拉拢。
钱谦益也有想法啊!!
一个礼部右侍郎,哪有吏部尚书好使,这要是能谋得此职,那钱家于江南的地位,必然是不一样的,当然似这些想法,钱谦益都没有讲出,而是用实际行动在谋势。
周嘉谟请辞此职时,本就有些不情不愿,奈何朝局多变,出于某些考虑和交换吧,才最终有了这一幕。
东林党凭借国本之争,拥立光宗皇帝御极,尽管中间出现些风波,光宗皇帝意外驾崩,不过在迅速调整后,便借移宫风波,迅速拥立今上御极,明确即位诏,这让东林党渐有第一朋党之实。
或许新君奉遗诏继位后,表现和当初有较大区别,但一个事实从没有改变,大批东林党起复成为事实,不过人的欲望是无穷的,过去屡遭齐楚浙党等派打压,这使得东林党的内部需求,也在悄然发生着改变。
凭什么伱坐这个位置,而我却只能坐那个位置?
诸如这些情况变化,加之外朝的局势不定,这是刘一燝、韩爌他们,所不能彻底压制住的。
“诸君是否还记得,数月间被传召进京的福王?”见众人都看过来,钱谦益撩了撩袍袖,不急不躁的说道。
“这与此事有关联?”
高攀龙皱眉道。
“当然。”
钱谦益嘴角微扬道:“眼下的形势,明显是你说你的,天子做天子的,诸君也都知道,当初光宗皇帝并不得神宗皇帝青睐,连带着今上在东宫时,没有得到好的教习,尽管那时国朝有不少人进谏,但神宗皇帝却不听谏。”
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几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流露出各异的神情,这点他们是知晓的。
甚至在朝有不少人,将眼下天子这般率性而为,与那时没有得到好的教习,紧密的联系起来。
如若自幼就能接受教习,那天子绝不会像现在这样。
“眼下我等要做的,是于朝野间营造一种势。”
钱谦益见众人有所猜想,遂继续说道:“要让天子能离开乾清宫,可以临朝,可以召见大臣,唯有这样,才有可能去改变些什么,诸君觉得呢?”
“道理是这个道理,可是该怎样做呢?”邹元标皱眉道:“毕竟先前不是没有过这种情况,可结果呢?”
不是午门廷杖,就是逮进诏狱,只是这些话,邹元标没有讲出来,而是在心里暗暗道。
而在说这些时,邹元标就想起皇明时报,这个被徐光启负责的差事,要不是此物,那过去的舆情就不会那样。
“前几日,一布衣找到了本官。”
钱谦益却没有接此茬,慢悠悠的端起茶盏,呷了一口,在众人的注视下,淡淡道:“此人叫汪文言。”
汪文言?
邹元标几人脸色微变,此人不是先前王安的门下吗?
“见到他,本官想到一件事。”
钱谦益撂下茶盏,嘴角微扬道:“要是能在京城一带,掀起福王为何进京,且不得天子待见,那就能令红丸一案再起风波。”
在新岁休沐之际,钱谦益可没有闲着,跑了很多地方,见了很多人,或许有加深关系,增加名望之算计,但更重要的一点,是钱谦益想要谋势。
“这可以吗?”
赵南星皱眉道:“红丸一案,先前就被陛下钦定,交由洪承畴负责。”
在东林党的内部,红丸移宫两案,他们是不承认的,他们独承认红丸案,毕竟后者对他们有不利之处。
“那洪承畴查出什么了?”
钱谦益却道:“过去这么久,萨尔浒之战案都定性了,可此案却迟迟没有后续,洪承畴有这个能力吗?”
“那钱公是怎样想的?”
邹元标眉头微蹙,看了眼赵南星他们,“靠一个汪文言,就能将此案拿下吗?”
“那当然还不够。”
钱谦益笑道:“本官听说,这个汪文言,此前与杨涟他们的关系不错?”
这一刻,众人都明悟了。
邹元标、赵南星、高攀龙几人,知晓钱谦益是想拿杨涟当枪使,作为冉冉上升的新星,杨涟在东林党的地位,也是近期才提升上来的,毕竟其做的事情,不管个人是怎样想的,但的确是帮到东林党了。
“要是诸君信任本官的话,此事可这样来办。”
见气氛差不多了,钱谦益低声说道:“……,只要此事若能办成,那吏部天官之位,必属邹公。”
本听着钱谦益所讲,眉头紧皱的邹元标,最后在听到钱谦益所言,那神情变了,本能的就开始自谦。
赵南星、高攀龙他们几人,看着钱谦益、邹元标你来我往,没有多说其他,就是静静的看着。
“我等先不谈这些。”
最后,钱谦益摆手道:“不管如何这吏部天官之位,不能落到齐楚浙党等派手里,要是诸君愿意的话,就按本官所言来办,至于别的暂时不想,当然此事必须要隐秘,绝不能走漏任何风声。”
此言,赢得了邹元标、赵南星他们的认可,吏部要职不能被他人抢走,这是东林党内部的共识。
看着众人纷纷应允,钱谦益保持着笑意,心底却满是得意,这个谋划若是可以明确,那他距吏部尚书之位,可又近了一步,有些事只有自己知道就好,至于眼前这些人,事后就算知晓了,心底在埋怨自己,那最终还是要求到自己的……
第133章 山东巡抚
“不够!!这些还远远不够,不要在意花多少内帑银,朕明确的那些必须落实好……”
袁可立还没有走近东暖阁,就听见天子的声音,这让袁可立眉头微蹙,下意识的停下脚步,心里却生出疑惑,究竟是怎样的事情,竟然让天子这般重视?
在东暖阁外,一名宦官看见袁可立,转身就朝殿内走去,而其他太监宦官则静静站着,至于轮值的众大汉将军,一个个犹如雕塑般挎刀而立,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袁少卿,皇爷召见。”
不多时,在御前服侍的王体乾,匆匆从东暖阁走出,手里拿着拂尘,快步朝袁可立走来道。
袁可立不敢有迟疑,向王体乾微微点头,便随王体乾一起朝东暖阁走去。
而临近东暖阁之际,御马监掌印太监方正化低首退出,或许是心中有事,方正化没留意到袁可立看他,便转身朝乾清门匆匆而去。
会是什么事呢?
带着疑惑,袁可立走进东暖阁。
“给袁卿赐座斟茶。”
上一篇:大唐:从小卒到西府赵王
下一篇:三国:开局盲盒抽到大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