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我想勾栏听曲,别逼我当国师 第65节

可宁王等不及了,直奔试验田,还是孙尚阻止宁王。

要不让这些老臣休息一下,搞不好路上就要倒下几个,他准备了一些吃食,让众臣垫吧垫吧!

当然,孙诚吩咐田庄管事,给别人可以给,但崔元和崔良不要给,让他们减减肥。

在别人的地盘上,崔元与崔良也只得认栽,好在他们还算年轻,还能挺得住。

吃好后,一人一个口罩,马上出发。一路上,到处都是堆起来准备腐熟的粪便。

要不是口罩,那味道估计要把这些大老爷熏个跟头。

好在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闻着闻着也就习惯了。

崔进皱着眉头道:“孙尚书,这里怎么这么臭?”

“这些都是粪便,在这里等待腐熟,腐熟之后便是肥料,可供肥田。”

众大臣这才明白,孙诚说的是真的,他真的用粪便制成肥料了,不然也不会这么臭。

来到了实验田,众大臣也看见了田中的稻穗,有人大惊,有人茫然。

大惊的那些大臣是懂农事的,他们大多是庶族,看见这麦穗的多少和饱满程度,就知道这个亩产少不了。

茫然的大臣可是从来不下地的,大多是世家中人,他们哪知道这块地亩产有多少?

李阶等人虽是世家,但他们是世家中的精英,虽没种过地?但对田地还是知道一点的。

一看这块地的稻穗,虽然不知道亩产有多少?但肯定比自己家的田地产量高,而且不止高一点。

他们沉默了,他们打死也想不到,竟然有人真的拿那些秽物肥田,而且真成功了。

宁王上次已经看过了,上一次是灌浆的时候,这一次是成熟的时候。

宁王眼中精光闪烁,那一束束沉甸甸的稻穗,就是宁国的国力,也是他的统一夏族的战力。

激动的道:“快快收割,让孤看看亩产有多少斤?”

孙诚忙指挥着黄狗蛋等人上前收割,众大臣在旁监督。

一个时辰后,黄狗蛋报上了产量,六百八十二斤。

群臣大哗,李阶等人也面面相觑,他们好像觉得自己上当了。

看这个长势,应该是晚稻。最早应该在七月下旬种下的,他要那时候宣布,商战根本就打不起来。

孙家非要拖到十月份,这才宣布,这时四家已经是骑虎难下了,要是强行休战,那损失可就大了。

李阶等三家都眼神复杂的看了崔进一眼,眼神中有着责怪,懊悔的神色。

崔进当然明白眼神中的意思,他也低着头,手在袖子里紧紧的握着。

宁王,张计和孙尚看着李阶那四家的样子,互相看了看,微微一笑。这下四大世家要割肉了吧?

群臣中最不愿意相信的就是崔良了,如果这是真的,那就是自己把本来是崔家控制的肥料,拱手让给了孙家。

那孙诚凭着这源源不断的财富,就能将商战中四家一举击溃。那损失就大了,而且这罪魁祸首就是自己。

他脸色苍白,指责孙诚的喊道:“这不可能,这绝不可能,一定是你,一定是你将别处的稻穗移栽过来了,不然哪有这么高的亩产?”

孙诚想看傻子一样看着他,“崔大人,你懂什么叫株距吗?”

崔良懵逼了,从来没有下过地,哪里知道什么叫株距?

“什么株距?我是说你欺蒙了王上。”

“株距就是每窝稻子之间的距离,你要是知道,就不会认为我移栽过稻穗了。”

崔良还是一脸茫然,每窝稻子,稻子还分窝吗?

崔进看着这位族人,也是无地自容。恨不得一脚把他踹死。

这本来是家族的钱,却被他送给了孙家。这也就罢了,还让家族在这丢脸。

“下去。”

崔良看着家主,刚要说话又叹了口气,退了下来,脸上已是面如死灰,他知道自己的前途完了。

宁王环视群臣,“大家认为孙诚的粮食增产是不是真的?”

李阶心中也不知道是高兴还是落寞,高兴的是有此技术,宁国国力将大大增强。

落寞的是这是庶族发明的,而且肥料的原料也被庶族垄断了,在这场竞争中,世家输了。

他带领群臣跪下,“恭喜王上,贺喜王上,祖宗保佑,王上福荫,让孙诚发明了这一技术,献给王上,这说明我国要大兴啊!”

孙诚在后面撇了撇嘴,都是马屁精,看来官做到一定程度,别的不说,马屁一定是拍的好的。

群臣齐道:“恭喜王上,贺喜王上。”

宁王听得高兴,哈哈大笑起来。

“你们内阁要考虑一下孙诚的赏赐,此事关系到国运,万不可小气,孤看最少一个爵位应该是有的。”

五名辅臣互相看了看,“遵旨。”

第九十二章 当官的第三种方法

众人回到京城,消息就传开了,消息如海啸一般,顷刻间传遍整个京城。

虽然百姓不知道什么是肥料,但增产一倍他们还是懂。

有的人兴奋欲狂,增产一倍啊!以后最多只是挨饿,但饿死可就是困难了。

但有的人对此嗤之以鼻,认为全都是假的,用粪便肥田,别说增产了,这粮食还能吃吗?

京城到处议论纷纷,大家见面第一句就是,粪便肥田,你知道吗?

百姓们还在议论此事是不是真的,但大多权贵们却知道,孙诚确实利用粪便肥田让粮食增产了。

既然这事是真的,那粪便可就是黄金啊!京城附近的是孙家的了,这个抢不到了。

可宁国其他几个大城这个总可以抢吧!可是他们去抢的时候,却发现镇国公,孙尚,王族早已抢先,最大的几个州城的粪便都已被抢走。

好在三家吃下了大半利益,还是把府城,县城留下来了。两家吃肉,汤还是要给别人喝的。

几乎在七天之内,宁国的粪便就给人瓜分殆尽,当然,城中百姓也是有好处的,起码清粪不用付钱了。

只是,孙诚在太学中说的那句话,让太学的大儒有些下不来台。

因为孙诚以他的行动,证明了天下财货、都有定数是错误的,科学技术才是第一生产力。

几天后,勤政殿举行封赏大典,孙诚获得了奖赏,被朝廷封为兴盛伯。

孙诚心中暗讽,才给个伯爵,内阁那些人太小气了,将全国粮食增加一倍,我以为是侯爵呢?

后面的奖赏就是当初说好的,孙诚并不认为这是什么奖励, 这就是逼着他为宁王打工啊!

奖赏封他为五品郎中,在户部任职。为了推广肥料和轮种,套种知识,还在户部新设立一个司,农机司,孙诚为司长。

至于钱财,一分没有,孙诚知道这是他垄断了京城周围的肥料,挣的钱已经够多了,银子就不给了。

但宁王因为拿了海外鸟岛的股份,这可是巨量的钱财,所以有些不好意思。

就将太平宫附近的一所宅院赐给了孙诚,这才让孙诚满意了。

下朝后,卫轩对孙尚父子笑道:“本来是想封兴盛伯为侯爵的,但世家那边却不愿意,只能委屈兴盛伯了。

至于,原因你也知道,夫人这次下手可是一点也不软,他们可是亏了不少啊!

不过,我与童大人据理力争,给兴盛伯争取到了农技司的人事权,以后,这农技司是你说的算了。”

孙尚父子忙行了一礼,表示感谢。

孙诚来到宁王赐的宅院,宅院已经挂上了匾额,兴盛伯府。

这是一间豪华的院落,是以前一位侯爵的,只是犯了过错,被削爵抄家,这个院落就被宁王赐给孙诚了。

进入宅院,府内设施一应俱全,比现在自己住的尚书府还要豪华。

而且这离太平宫、户部都比较近,也算是京城的中心了,要是放在以前,妥妥的京城二环。

这让孙诚非常满意,要是上辈子,想买这样的房子,起码也得存个千把年,还不知道能不能买得起。

而现在,一幢市中心大号别墅已经到手里了,看来还是穿越好呀!

以后几天,孙诚一边搬家,一边组建他的农技司,忙的是四脚朝天。

好在孙二从小就在孙府长大,对孙诚也很是忠心,孙诚将他直接提为管家。

府里的人员任他去管,他这才空出时间来忙农技司的事。

农技司现在是一片白纸,所有人员都要孙诚去找。

孙诚将田庄中的黄狗蛋一行招了进来,统统都当上官,虽然官不大,才九品。

但对黄狗蛋那些人八辈贫农来说。这已经是祖坟冒青烟了,直接从草民变成了士族。

他们对着孙诚是连磕头,恨不得把头磕进地下。

孙诚也给他们一个个取了正式名字,不然当了官,还叫什么狗蛋,狗剩这不好听啊!

这些下级官员找好了,但他们只是农民,种地需要是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研究新的农业技术就困难了。

所以还缺一些文化人,当然这些人不是天天之乎者也的腐儒,而是对农业感兴趣的杂学人士。

怎么找到这些人,自然是要招聘。孙诚也懒的三顾茅庐,雇了一些人直接到城内外都贴上了招聘启事。

意思大概就是,如果有对农事感兴趣的?有志于让百姓不挨饿的人,速来户部农技司报名。

十五天后统一考试,经兴盛伯考试合格,农技司将以官位以待。

告示一贴,京城之中又轰动了,世家控制的都察院弹劾孙诚不尊祖例,卖官鬻爵,将朝廷官位滥发。

弹章送到内阁,五位阁臣激烈的争了一通,谁也说服不了谁?只有按照老办法了,往上丢给宁王,让他裁定。

结果就是三个字,“知道了。”

宁王是知道了,可并没有什么动静,这意思就是任孙诚自已干了。

众多读书人没有想到官也能这样当,不必苦研什么儒家经典,也不必诗词文才,更不必有孝廉的名声。

只要你对粮食作物有兴趣,对种地有独特的见解,经兴盛伯考察合格,就可以当官。

以前在宁国做官只有两种办法,一是察举,包括,举孝廉,举茂才和举贤良这三种模式。

一个是征辟,一个人有出彩的地方,被宁王或者王公大臣看中就可以直接当官。

首节 上一节 65/351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秦:悟性逆天,始皇求传长生法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