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逆子,你敢造反? 第140节
“陛下那里,你就不用去打扰了。”
“太上皇的状况不算太糟糕,你也不用去了。”
“现在一门心思,做好监国的重担就成了。”
长孙皇后表情严肃,“你有没有,独立自主处理国事的能耐,就看这次的表现了。”
“母后,父皇不满意了怎么办?”
李承乾要弄清楚情况了,然后就心里有计较了。
“你父皇满不满意不重要,你要尽量的表现自己的能力。”
“你跟你父皇不一样,不用学你父皇的样子处理国家大事,若真是这样,难免会东施效颦,效果反而会更加的不美。”
“你这次,做好自己就成了。”
“也不要为了讨好陛下,就做一些不合适的事情出来。”
长孙皇后轻轻一笑,“当然了,可以适当的犯错,你想故意犯错也可以,前提是不能犯大错,也不能表现得比陛下更有能力,其中的分寸如何拿捏,就由你自己去掌握了。”
她跟李世民,一个扮演严父,一个当慈母,将自己的爱护和宠溺,全部寄托到了李承乾的身上。
不过她良苦用心,说的更多,提醒的更多。
“母后,你太看得起我了,我能比父皇更优秀吗?”
李承乾顿觉好笑,也不知道长孙皇后为何有这样的想法。
有些夸夸自谈的话,就藏在心里面了。
“你做事素有谋略,很大胆,也不缺急智。”
“光是覆灭东突厥时,你能深入虎穴,就足见你的胆量和运筹帷幄。”
“所以,你就不要过度的谦虚了。”
“朝中那么多聪明人,自然明白你的过人之处。”
“当然了,至于那些不和谐的声音,说你残暴不仁,滥杀无辜,并不是你杀了四十万降卒,他们就觉得那些人不该死,其实对于突厥降卒的死活,他们懒得关心,他们忧虑的是,唯恐你杀心太重,不够仁慈怜悯的话,迟早会把屠刀挥舞到他们的头上。”
长孙皇后莞尔一笑,“其中牵扯着乱七八糟的阴谋,相信你,早就看透了其中的关键。”
“母后,你对我太好了。”
“这些话,可都是你的肺腑之言,也是语重心长的嘱咐。”
“相信父皇,不会让你说这样的话。”
“都是你爱护我,这才如此的苦口婆心。”
李承乾心头很暖,眼中满是感激。
长孙皇后所说,对他的帮助很大,也可以让他,不用去想太多的事情。
专心处理国家大事,成了现在的当务之急。
“傻孩子,你是我的儿子,又是国之储君,我对你不好能行吗?”
“不管我怎么帮你,那都是合情合理,并没有任何的逾越。”
长孙皇后娇笑道:“别这样的感动,也别做女儿姿态,你是一个男子汉,将来要坐拥四海,心中就该开阔一点,不要太过柔情。“
“母后的恩情,我永远记下了。”
李承乾嘿嘿一笑,铁骨柔情也不错,但没说出来。
“你呀!”
长孙皇后笑着摇头,有时候这个儿子就是太过重感情,她觉得这样不好,应该适当的铁石心肠一点。
她已经旁敲侧击教诲过了,既然儿子打马虎眼没听进去,也就这样吧,以后再找机会教育就是了。
身为太子,未来的皇帝,不能有太多的柔情。
这是她的想法,也是对儿子的期待。
“有件事,我不想提,但是不得不提。”
长孙皇后犹豫了一下,就这么看着李承乾。
“母后,请你吩咐。”
李承乾眨了眨眼睛,显得慢条斯理。
“我可不敢吩咐,只是一个提醒罢了,听不听由你了。”
长孙皇后无奈的笑道:“你是太子,喜好美色可以,宠幸再多的女人也没关系,你有这样的权利,但是不管怎么胡闹,都不能耽误了正事,知道吗?”
她提起这一点,有些郁闷。
实在是儿子,有时候太过放纵了。
作为母亲,就要明目张胆的说了。
这是她的权利,也就没有了任何的避讳。
“母后,你就放心吧,我心里有数。”
李承乾拍了拍胸膛,掷地有声的说道:“相信母后也清楚,我对美女的抵抗力,确实不怎么强,但是也有自制力,从来没有因为爱好女色,就出现过问题,也不会沉溺于其中,请母后尽管安心吧。”
“嗯,如此最好了,希望你引以为戒,不要学那些荒唐的君主,为了女色丢掉江山的人太多了。”
长孙皇后欣慰的笑了,“我儿念头通达,确实优秀。”
随即摆了摆手,吩咐道:“行了,你也回去吧,跟你说了这么多话,我都有点累了,你爷爷病重,我也没有睡好,现在就要睡一觉了,就不要再打扰我了。”
“母后,你舒舒服服的睡吧,儿臣走了。”
李承乾满脸笑容,然后转身离开了立政殿。
“我儿,越来越优秀了。”
长孙皇后望着李承乾的背影,嘴角微微上扬,洋溢着满是开心的情绪。
一想到李治这个儿子,跟太原王家走得很近,也就有些郁闷了。
摇了摇头,也就不去想这些事了。
多想无益,再慢慢的筹谋解决的办法吧。
只要晋王陷得不深,总能拉回来。
长孙皇后躺在了床上,不一会儿沉沉的睡了过去。
第169章 太子监国,他们反唐了
李世民当起了孝子,不管孝心有多少,但做给天下人看的孝道,必须要做好了。
而且都无心治理国家了,可见孝心有多浓。
李承乾往返于朝堂和东宫之间,兢兢业业的忙着。
这一日的朝堂上,终于不太平了。
李承乾正襟危坐,群臣躬身朝拜。
见礼过后,房玄龄站了出来,“启禀太子,边关传来六百里加急军报,党项族反叛了,效忠到了吐谷浑麾下。”
“启奏太子,洮州羌也反叛了,与党项族一样,离我大唐而去,回归到了吐谷浑麾下。”
杜如晦声音铿锵,将得到的军情简单的陈述。
“异族邦国,一向如此,畏威而不怀德。”
“今天反叛,明天归降,本就没有忠心可言。”
李承乾神秘一笑,“至于党项族和洮州羌,征讨起来路途遥远,又要耗费大量的钱财粮草,现在只能斥责了,我这样安排,诸位大人觉得如何?”
对于这样的反叛,他没有放在心上。
现在就以仁义之心监国吧。
这样的话,唾骂自己残暴的骂声,也能轻一些。
暗中,自然有应对的办法。
袁崇焕和祖大寿,率领着三万关宁铁骑在候命,只要时机合适,就能杀鸡儆猴,以儆效尤。
现在的麻烦,来自于吐谷浑。
“太子仁厚,就该如此处置。”
“向我大唐朝拜的邦国,数不胜数,党项族和洮州羌,也算是两支不可忽略的力量,这个时候讨伐,只会劳民伤财。”
“就让他们去吧,大唐少这两个朝贡者,无关痛痒。”
王仁祐和柳奭,一唱一和出声了。
紧接着,像他们这样的望族官员,也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起码现在看去,太子顺眼多了。
要是动不动就大开杀戒,也太吓人了。
他们的日子,已经够艰难了。
就怕大势所趋,伴随着科举制度的大行其道,一旦丧失了垄断官爵和俸禄的门路,他们的好日子也就到头了。
只要当朝主君温厚,他们还有喘息的机会。
以后的事情,谁能说得准呢?
也许他们,还会迎来重新翻盘的机遇。
“太子优柔寡断,微臣以为不可取,若是今日这个部族反叛了,明日那个邦国又要反叛,那我大唐的威严何在?”
长孙无忌掷地有声,“以微臣之见,应当发兵征讨,让反叛者知道我大唐的厉害,他们才会乖乖的称臣朝贡,其他的邦国,即便怀有二心,也就不敢动作了。”
他也清楚,这个时候不是征讨的时候。
对于反叛的邦国,不一定非要刀兵相见。
以前这样的事,也经常会发生。
大唐都是一笑置之,并没有太当真。
上一篇:一拳轰趴李元霸,李渊你后悔了吗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