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汉帝国之大帝刘宏 第688节
“念!”
刘宏只说了一个字,声音很轻,似乎是不在意,又似乎是怕吵到自己的儿子。
张让也捧起那封降书轻声念道:“臣羌渠,敬拜大汉天子陛下……”
在听的整个过程当中,刘宏的眼睛一直看着自己怀里的儿子,脸上始终带着疼爱的笑容。
直到张让念完之后,刘宏这才伸出手指,轻轻抚摸了一下小刘承的额头。
“承儿啊承儿,你对这份出世礼,还满意吗?”
刘宏话音刚落,小刘承也咧开了嘴,小腿儿不断踢腾着,一副很是欢喜的样子。
“哈哈~,好,不愧是朕的儿子!”
见到刘承如此模样,刘宏也不由笑出了声。
随后,刘宏抬起手冲着张让打了一个手势:“去,传旨内阁,接受南匈奴的归顺,追封羌渠为识明侯。
将南匈奴旧地更名为呼和郡(呼和浩特),归并州辖下,调任毛玠为呼和郡太守!”
“喏!”
张让恭声应是,随即躬着身子退了出去。
接到刘宏的旨意之后,内阁也召集了六部的官员,开始商议起了呼和郡的治理和安顿事宜。
众人商议的结果,与丁原跟皇甫嵩的做法不谋而合,都是迁移汉民,改耕为牧,用汉民来取代其他游牧民族。
当然,对于后续的管理,还得需要一个具有治理才能人,前去摸索,为朝廷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
而刘宏点名的毛玠,无疑是最为合适的一个人。
很快,内阁便将拟定好的诏书和奏本送到了刘宏的御案上。
看完了内阁拟定的诏书与奏本之后,刘宏也很是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朱笔御批,将其下发到了各部,开始执行。
自从完成官制改革之后,各部之间职责划分明确,朝廷的行政效率也有了显著的提升。
因此,对于许多政务,刘宏只需下达一个指令或者方向,内阁与六部便能很好去执行完成。
此时大汉的政治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已经趋近于明朝的内阁制度。
不过,作为天子的刘宏,掌握的权力更大一些,而且在内阁之外,还有一个枢密院,军政分离的制度,也更加稳定。
而今,随着自己的儿子出生,刘宏也开始琢磨起了心心念念了许久的科举制度。
虽然这几年大汉一直都在使用考核的方式进行取才,但那些人才的来源,大多还是出身较高的人。
即便是能够进入三群学院的人,大多也是家庭优渥,或是一些家族的庶出子,底层上升的渠道,仍未打开。
虽然刘宏仍旧在大力推行学堂的建设,其中的科目,也都是依照后世的小学到初中的程度,不过因为时间尚短,那些接受教育的孩子,也就才十来岁而已,还无法实现刘宏的设想。
细细思量了许久,刘宏发现科举制度,仍旧无法推行。
“哎~,看来有些事情,还真不是一两代就能够完成啊!”
摇头苦笑一声之后,刘宏又开始琢磨起了另一个思虑了许久的想法,那就银行。
银行对于国家重要性,不言而喻。
如今,中原五洲这些精华地区的工商业已经形成了一定的规模,大运河再有两年,便能够完全开通,边境与对外贸易也越发频繁,再加上新币的不断发行。
如今大汉的货币体制已经趋于稳定,
因此,刘宏觉得,银行的建设,也是时候提上议程了。
随后,刘宏依照后世的银行模式,提出了一个大概的框架,传到了内阁。
接到刘宏的指令之后,内阁的几位阁臣,也是不敢怠慢。
银行的建立,对大汉的影响太大了,他们不得不提起十二分的小心。
随后,内阁便召集了户部以及朝中那些精通经济学的官员,开始了商讨研究。
一时间,《管子》《盐铁论》等经济著作,成为了百官热捧的对象。
如今朝中的官风虽然大有改观,但是人都是有私心的,百官之所以如此热衷于银行的建设,大多还是在于“利益”二字。
很明显,银行将来定然会成为一个掌握国家财政的重要部门,他们自然想着在银行的建设中,谋取谋取利益。
对于百官的心思,刘宏也是知道的一清二楚,不过,他却并未感到有什么不对。
人性就是这样,能够面对利益不动心的,始终都是少数。
再者,对于刘宏来说,无欲无求的人,才是他最应该戒备的人。
经过将近一个月的讨论与研究,内阁也终于拟定好了关于银行建设的初步议案。
德阳殿。
陈藩、曹嵩、袁逢等人,看着拿着议案皱眉苦思的天子,心中不免有些紧张起来。
良久之后,刘宏放下了手中的议案,陈藩、曹嵩等人也立马坐直了身子,看向了他。
虽然这些人,都是朝中响当当的大人物,但是他们知道,如今的大汉,天子才是制定规则的人,没有天子发话,谁也不敢乱动。
“内阁的议案很不错,不过全面推行,还是比较困难的,还是先在司隶地区施行吧!”
刘宏通过了内阁的议案,但却限制了银行范围,算是进行一个试点。
毕竟,像这种事关国家安稳的东西,还是急不得的。
听到天子同意了内阁的议案,内阁的几位阁臣松了一口气的同时,也不禁喜出望外。
不管怎么说,只要银行能够建立起来就行,只要建立起来,用不了几年,就能发展壮大。
现在摆在众人面前的问题,就是关于银行的利益分配问题了。
对于这个问题,内阁的几人谁都没敢随意开口,全都凝神望着刘宏。
对于众人的心思,刘宏也很是清楚,她不会允许任何人将手伸进大汉银行中去,但却又不得不考虑利益的分配问题。
沉吟片刻,刘宏旋即沉声道:“除去大汉银行之外,朕还准备建立一个皇家银行,其中三成份额归少府!”
第949章 震惊,赵云初显锋芒
听到刘宏提出关于皇家银行的设想,袁逢、曹嵩等人只是略一思索,就明白了过来。
大汉银行,关乎国计民生和国家整体经济的稳定,若是被他人把手伸进去,久而久之,难免会成为祸害国家的毒瘤。
而天子提出建设皇家银行的提议,应该是依照少府与国库的划分形式,将国家和私人财政区分开,同时进一步巩固皇室与各大家族的利益。
当然,对于曹嵩、袁逢等人来说,有黄家商行托底,与天子的皇家银行合作,显然更有前途。
随后,经过一番简短的会议之后,皇家银行的四成份额分给了曹、袁、荀、杨等家族,剩余的三成份额,则分给百官共同分润。
会议结束后,刘宏到未央宫逗弄了一会儿刘承与宋玥说了几句话后,便回到了德阳殿,开始操持今年御林营的选拔事宜。
自刘宏登基那年开始到现在,御林营已经成立的七年有余,先后招募了四批学员,共计培养出了两万名优秀的青年军官。
今年将会开始第五期的学员招募,对于这一期学员,刘宏很是重视。
随着大汉近几年的不断征战,南乌桓、南匈奴、南蛮、东部鲜卑以及部分羌民,先后归入了大汉。
对于这些已经归化的少民,除去与汉民平等的待遇之外,给他们一个能够上升的希望,也相当重要。
把各族之中,那些优秀的少年招到御林营进行培养和洗脑,也有利于大汉对各族的管理以及日后对外的征战。
就拿归顺大汉的南蛮来说,那些部落中的人们,自幼生活在丛林当中,对于百越以及南亚东南亚的地理环境十分熟悉,依靠他们去作战,远比使用汉民作战要合适的多。
还有归顺大汉的十几万羌,由他们带头去解放东羌、西羌以及西藏地区,更加合适。
这样一群优质的打手,刘宏自然不会放过。
随后,刘宏将主持枢密院的张奂、皇甫归、戏志才等人召集到了德阳殿,对第五期御林营的招募一事,进行了商榷。
经过众人一番商议之后,将御林营学员的规模,从原本五千名额的基础上,增加到了七千。
多出来的那两个千名额,分别分配给了乌桓、南蛮、羌人以及鲜卑人、匈奴人。
很快,枢密院便签发了关于招募第五期御林营学员的命令。
负责招募学员的三百名御林营教官,也纷纷离开了洛阳,前往大汉的各个州郡开始了招募的工作。
因为地理位置的原因,御林营的招收工作,率先于洛阳开始进行。
七月二十五十日。
洛阳城西,一片巨大空地上,前来参加御林营考核的三千名适龄少年,以百人为一排,整整齐齐的排列在空地中央。
这些少年,除去各个大小家族以及宗室子弟之外,还有出身工人、农民、商人家中的孩子,以及部分获得汉籍的奴隶之子。
空地周围,也是乌泱泱的挤满了前来围观的百姓,人数足有数万人之多。
这些围观的人,除去那些少年的亲人之外,更多的则是前来看热闹的人。
毕竟爱看热闹,已经深深刻进了汉民的基因当中。
第一项考核,便是负重奔跑十里。
负责考核的几名御林营教官,来到了少年们的面前。
在教官的身后,还跟着几十名羽林军士兵和十几辆大车,大车上面拉着的,是军中的制式盔甲与武器。
当然,那些盔甲都是打包好的,用来让少年们背负前行。
一名教官看向第一排的少年,然后冲着身后的羽林军士兵招了招手:“把那些盔甲和武器发给他们!”
“喏!”
羽林军士兵朗声应是,随后带着第一排的一百名少年,来到了大车前,依次将盔甲、武器派发到了少年们的手中。
当领到盔甲与武器之后,许多少年的脸色,也顿时垮了下去。
长枪、长刀、盔甲,这一套装备的分量,至少有六十斤左右。
背着这些东西奔跑,很难有人能够在规定的时间内,跑到终点。
与其他少年不同,赵云则是一脸轻松的背着那些装备站在一旁,不见丝毫吃力的模样。
赵云能做到如此云淡风轻,也是全靠他的师父,童渊所赐。
在赵云练习枪法期间,为了最大限度激发他的潜力,童渊便一直要求赵云于双腿双脚上面绑缚沙袋进行练习,而那些沙袋的重量,也足有五十多斤。
经过几年的时间,即便是在负重的情况下,赵云依旧能够将枪法耍的行云流水。
上一篇:大明:开局错把朱元璋当肥羊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