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三国:先生,你太爱学习了! 第133节

“孟誉,你说这些兵马我是全盘接收,还是择其壮士,将其余发还为屯民较好?”

“我觉得……”郭谊思索了片刻,向郭嘉问道:“兄长以为如何?”

郭嘉咋舌道:“问的你,你问我做什么!?若我建议自然是全盘接受,收取整个淮南难道不需要大量兵马驻守吗?!”

“对了,”郭谊点头道:“在下附议。”

什么附议?这就附议了?!

郭嘉愣了一下,有点呆滞的盯着郭谊看。

我就随口一说,你他娘的就附议,以后出事了责任在我呗!?

你附议得真快啊!

“依照兄长所言,应该是派遣曹氏大将来驻守寿春,而后再派守将死守合肥,两处便可防治南北,然后日夜操练这些新丁即可,至于粮草可从徐州拨付,再兴军屯于淮南、九江。”

“我没说这么多。”郭嘉白了郭谊一眼,然后埋头去誊写军报去了,曹操则是微笑,他知道郭谊懒得贪此功绩,也不想干涉军责,于是低头思索起来。

淮南,这些兵马投降的恐怕是曹氏而非天子,虽说我用的是天子名号,但他们当初对汉室的暴政已经失望透顶,又加上袁术的暴政。

如今终于再换易主,应该让仁厚之辈来治理,如此可以得到民心。

想到这,曹操心里忽然有了一个不

错的人选。

“刘备仁德,不如让他来治理。”

郭谊直接抬起头来翻了个白眼,快速道:“子脩不仁德?”

“子脩……”曹操一时语塞,倒是也仁德,若是将淮南交给他,是否会为人非议?!此地若是治理好了,日后可是富饶之所。

给自家人?!

“袁绍夺取青州,命其子袁谭治理;刘焉得益州,立命其子刘璋入成都;主公今日得的只是大郡淮南,需仁义之辈当然是子脩。”

郭谊十分认真的拱手说道。

曹操乐呵呵的挠了挠头,朗声道:“我还想,将子脩带在身边,随时教导兵法,日后一同再取战功,在军中立下威望呢!”

郭谊听完这话一脸苦恼的抬起头来,不住的摇头,接连说道:“别别别,真的别……”

“您浪可以,您有天命,就别带着他浪了。”

“什么话!”曹操一听这话当即就拍桌了,“我,我如此用兵,身先士卒耳,深谙兵法未尝一败!回去之后,自当让天子表功以传天下,到时所向无不惊惧,岂有浪这种说法!”

“你胡说八道!”曹操吹胡子瞪眼的盯着郭谊,真想狠狠地掐他一把,尽说些扯后腿的丧气话。

我一战破寿春,此等易守难攻之地,也可毕其功于一役!堪称当世无二也!

“诶?!”郭谊此刻却是眼神一动,忽然想到了什么,道:“方才主公说到了回去之后,这里我们需要商讨一番。”

“有何商讨的?”

“唔,需要做点安排……”郭谊沉思片刻,笃定的说道。

第128章 大胜,震撼河东!封侯实我愿也

一场大雨。

倾尽天公之威,将城内外各处洗涤了一遍,所有将士其实也是在等这一场寒雨,于是可扫清不少肮脏之处。

那一夜商议之后,曹操和郭谊暗中做了许多安排,郭嘉亲自率领三千暗探明探,先行离开寿春,一路回许都去。

为他们先打前哨,由此来掌握一些明里暗里的朝堂局势,同时将消息带给荀文若和在许都镇守的曹仁将军。

数日以来,曹操将寿春的宫殿又重新改为衙署,但是并没有改建任何建筑,这也就导致了,此地依旧是富丽堂皇,即便里面值钱的装潢已经被取空了,取而代之的普通公务所用的案牍。

各处大殿改为公务堂,院落则是分赐来居住。

从外带着雨水进来,在门口脱下了靴子后,曹操径直走进正堂上,一路向正位的案牍走去,刚进来就看见郭谊在背着手注视一名内务官吏书写公文,看得很是认真。

而那内务官吏则是瑟瑟发抖,时而写得歪扭,额头上全是汗珠。

“你在看什么?”曹操好奇的也走了过去,到那官吏身后去看,此时官吏直接写错了一个字,废了整张纸。

郭谊咋舌道:“吓的吧,本来写得好好的。”

“就因为王霸之气,吓得人家动弹不得,主公真是霸气外露,当世少有的雄主。”

曹操:“……”

可以了。

你这样我不习惯。

每次郭谊说话越发尊敬,或者是极尽夸赞之语的时候,曹操就会下意识的觉得这小子可能是有事相求。

又或者,是已经犯了什么错,准备来开口进言。

“咳……”曹操瞥了他一眼,又回到主位上去,“清点军营回来,辎重、粮草都已有数,军备充实而钱财巨量,淮南的所有士族与豪族都愿意归附,这些人将会拥戴曹氏,等到他们来觐见之后,再将事情敲定,就可以让子脩来接手治理淮南了。”

“但,我只担心那孙策小儿,会趁机来袭扰,妄图占取淮南之地,孟誉你怎么看?”

郭谊目光还在那官吏上,虚心学习其书写公文的格式,同时开口道:“他打不过来的,其取江东还来不及呢,为何还要双线做战?”

“他既然知晓我军新定寿春,定会立刻取淮南以屯兵待守,所以也不会去攻打他,如此可以放心攻伐江东,此乃是互不侵犯之势。”

“我知道,”曹操此刻叹了口气,颇为忧心的道:“此人不肯来降,只管征伐江东,其心志不小。”

“我已派人好言相劝数次,但都没有得到回应。”

“看来,孙氏之人心志的确宏大,且手段狠辣,也许他也能在江东占据一席之地,虽说偏安一隅,也未必不是一处豪强。”

“那么,他日后会不会成为隐患?肯定是会的。”

曹操最近也爱上了自问自答,也是

受某人影响,对某些事的思索,都要看得更加长远了先。

因为郭谊这个人不是很讲道理,伱说他心中有大义,但他的确靠着天资东归,赚得别人十世赚不到的家产。

所以他的眼光还是比一般人,要奇怪很多。

曹操只能用奇怪来形容,因为郭谊所求,和一般谋臣不同。

你说他知趣高洁吧……若是说谁家有美人要求娶,你跟他说了,下着刀子都要赶山赴海的去看看。

但若是叫他去宫中和天子相谈,他却百般拖延,死活不去。

说完这话,曹操反而通透了,郭谊都没回话就笑了起来,“那如此说来,他得长江天堑相据,其实也不容易出来?”

“他据守的同时,不也将自己困在了江东?想要动兵,必须越过荆州,数年之后若能得势,我只需取荆州便是?公达到来时候,早已为我谋划了荆州的方略……”

说到这曹操停住了,暗暗点头。

这堂上还有一官吏,虽是自己的侄儿,但不能让他听见太多,免得以后被人知晓。

所以曹操严肃的看了他一眼,沉声道:“安民,写好了没有?”

那年轻内务官吏当即立起身来,很是惧怕的转头先看了郭谊一眼,然后笑着看向曹操,将公文递了过去,弱弱的道:“改好了。”

“嗯,你先出去。”

“喏。”

曹安民听见这话,心里暗暗放心,当即退出门外来,见典韦在外持长戟而立,威严无比,怒自面生,而雄壮威武。

当即心下一动,慢慢的走了过去,拱手轻声道:“典将军,在下有些事,想问询一番。”

“嗯?”典韦眉头一皱,铜铃怒目看向他的时候,其威势就已经让曹安民心里惊了一下,但还是强行镇定下来,支吾问道:“孟,孟誉兄长……是否,不喜我?”

“最近,却总是盯着我,我写什么,他都要在后而观,目光微冷,也不言语……只是这般盯着。”

典韦沉默着思考了片刻,笃定的道:“俺不知道。”

“哦……”

曹安民再次躬身,不敢催典韦再细想,只能悄然快步离去。

他惹不起郭谊,当然就更加不敢惹典韦。

因为这命,也就是郭谊救下来的。

曹安民,是曹德的儿子,也就是曹操的亲内侄,原本是在乡里服侍翁翁,准备求学访师,日后能做个官吏就不错了。

因为自家父亲曹德已经走了不同于曹操的道路,他是留在家乡族中的那个人,为的是承袭家传。

而曹操则是在外打拼,成立大业的那个人,概因两人小时候的性情全然不同,曹操自小就狡诈,当然在某些时候这种狡诈也能称之为聪慧。

曹德却是偏向于老实,但老实耿直,在经学上又没有什么天赋,于是最适合的反而是种庄稼。

所以曹安民的性格也偏向于谨小慎微,趋炎附势,虽然他自己的身份就算

很有势力。

最近郭谊这个家中外戚功绩无数,他也有心去亲近,听传闻说,他还是名士荀爽的结拜兄弟。在现在的荀氏里,估计都能当长辈的。

且有荀爽的全部一身学说传承,所以最近刻意接近想去拜师,没想到总是被笑而不语的婉拒。

然后就经常在自己背后暗中观察。

也不知道他观察什么。

可每次之后都会一身冷汗,可曹安民分明记得,郭谊有个弟子,年岁也不大,他是愿意时刻教导,每有所问都会立刻解答,如没有疑惑,也会逼其找些疑惑。

时常如此,乐此不疲,因而被人传颂为名师之姿。

曹安民不知道自己差诸葛亮在哪里,心里不满又不敢提,上次好不容易和兄长曹昂提及此事,被臭骂了一顿。

典韦在他走远之后,冷然看着他的背影,表情忽然露出烦躁嫌弃之感,冷哼了一声。

他对曹安民也极为不喜,虽然这人一直彬彬有礼,虽然亮子经常语出跳脱,颇为少耻,但年轻的士子之中,他还是喜欢诸葛亮多了。

……

堂内。

曹操留下郭谊两人商议,说起了方才所想。

“镇守淮南,有子脩尚且还不够,仍需配足将领与他,却不能抽调军中大将,若是将云长给子脩,我万万舍不得。”

我都还没用几次呢,凭什么就继承给他!?

首节 上一节 133/146下一节 尾节 目录

上一篇:大唐:李世民求我造反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